温哥华天空 温哥华天空
  • 信息版
  • 流星版
  • 流星文摘
  • 新闻
  • 大温店铺
    • 店铺
    • 约饭
  • 视频
  • 专栏
  • 论坛
  • 娱乐
    • 2016中国好声音
    • Sky秀
  • 折扣
登录 注册
  • 移民
  • 留学
  • 地产
  • 财经
  • 时事
  • 社会
  • 美食
  • 健康
  • 娱乐
  • 时尚
  • 教育
  • 科技
  • 法律
  • 生活
  • 旅游
  • 艺术
  • 史海
  • 人物
  • 名车
  • 家居
  1. 新闻首页 /
  2. 加拿大 /
  • 1星期前

    加拿大一元店开卖牛奶,价格合理吗?

    在物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加拿大连锁一元店Dollarama悄然启动了一项新尝试:销售牛奶。虽然价格并非“一元”,但与传统超市相比略有优势,引发消费者强烈关注。 试点门店 据报,位于蒙特利尔CDN—NDG的一家的Dollarama门店开始销售牛奶产品,包括1升装牛奶及巧克力牛奶,以及不同脂肪含量的2升装牛奶。 Dollarama希望通过该试点项目评估将牛奶纳入常规商品线的可行性。 注意:该家门店是蒙特利尔岛内的唯一试点,地址是4900 rue Jean-Talon Ouest(靠近Namur地铁站)。 价格对比 有人质疑:“牛奶价格是政府规定的,Dollarama能便宜多少?” 根据媒体实地调查,价格对比如下: Dollarama的价格: 1升牛奶:$2.25 1升巧克力牛奶:$2.50 2升2%牛奶:$4 2升3.25%牛奶:$4.25 Maxi的价格: 1升2%牛奶:$2.28(贵0.03) 1升巧克力牛奶:$2.88(贵0.38) 2升2%牛奶:$4.51(贵0.51) 2升3.25%牛奶:$4.39(贵0.14) 虽然差价不大,但对频繁购奶的家庭来说,长期累计下来仍是一笔节省。 此外,魁省确实对牛奶价格有最高及最低限价要求,换句话说,各家零售商对牛奶定价的空间有限。 便利性是关键 消息一出,社交媒体上反响热烈。 消费者行为专家指出,Dollarama此举并非是想依靠低价来赢得顾客,对许多忙碌的家庭来说,多一些牛奶销售点总是好事,顺路就能买,这种“便利性”也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有网友感慨:一元店越来越不像一元店了…… 但更多网友表示:现在,凡是能促进物价下降良性循环的行动都值得大力支持!  
  • 1星期前

    加拿大发布印度旅行警告!暂停使馆服务!

    加拿大因严重安全风险更新印度旅行建议 加拿大已更新对印度的旅行建议,提醒前往该国的游客提高警惕,保持高度谨慎。 加拿大政府于11月11日(星期二)更新了针对印度的旅行警告,原因是安全和治安风险增加。 更新信息提到:“由于全国范围内存在恐怖袭击的威胁,请在印度保持高度谨慎。”并特别提到,“在班加罗尔、昌迪加尔和孟买等地附近也应提高警惕。” 根据半岛电视台的报道,11月10日(星期一),在新德里红堡附近的一处地铁站外发生爆炸,导致至少13人遇难,20人受伤。爆炸发生在当地时间晚上7点之前,据信是由于一辆在交通信号灯处停下的车辆引起。 因此,印度政府已将德里、北方邦和马哈拉施特拉等多个州提升至高度警戒状态。 在该地区的加拿大公民被告知应避免前往热门旅游景点,并时刻关注周围环境。 此外,建议随时关注当地媒体,获取事态发展的最新信息,并遵循当地当局的建议。 加拿大旅行建议 根据公告,加拿大驻班加罗尔、昌迪加尔和孟买的大使馆暂时停止面对面服务。 需要领事帮助或信息的加拿大公民可以联系加拿大驻新德里的高级专员办公室。 旅行建议和警告帮助加拿大人做出明智的决策,以便在国外安全出行。加拿大定期审核针对各国的旅行建议,原因可能包括政治动荡或犯罪。 前往国际旅行的加拿大公民可以注册 海外加拿大公民登记 (ROCA)。该免费和保密的服务可以在国外交遇紧急情况或国内个人紧急事件时及时通知公民。
  • 1星期前

    加拿大各地纪念国殇日!列治文封路

    今年的国殇日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80 周年,也是加拿大无名烈士墓落成 25 年。 位于渥太华的无名烈士墓是为了纪念超过11.8万名为国捐躯的加拿大人而建。 加拿大退伍军人事务部估计,截至今年,加拿大仍有3,691名二战老兵健在,其中女性6,67名,男性3,024名。 总理卡尼 (Mark Carney,上图) 和夫人戴安娜在渥太华国家战争纪念碑敬献花圈,渥太华儿童合唱团在现场演唱著名诗歌《在弗兰德斯战场》(In Flanders Fields)。 退伍军人事务部长麦克奈特(Jill McKnight)、国防参谋长珍妮·卡里尼昂将军(Jennie Carignan)以及加拿大皇家骑警、原住民大会和因纽特人团结会的代表在国家战争纪念碑敬献花圈。 国家银十字勋章得主南西·佩恩(Nancy Payne,上图)代表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母亲和家属敬献花圈。 她的儿子约瑟夫·佩恩(Joseph Payne)于2006年4月22日在阿富汗坎大哈服役时殉职。 全国悼国殇 在全国各地举行的国殇仪式上,加拿大人停下脚步,缅怀那些为国捐躯的军人。 在白雪皑皑的首都渥太华,阵亡将士的家属们提前数小时就占据了有利位置,冒着严寒,只为在国家战争纪念碑前能更好地观看仪式。 雷维特(Brian Revet)说,他的叔叔在二战中牺牲,是一名飞机砲手。他特地从沙斯卡通赶到渥太华参加纪念活动。 他早上8点就到了,这样就能近距离观看这场他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在电视上观看的仪式。“自从16岁起,这场仪式就对我意义非凡。我从未服役,所以无法想像那会是什么样子。” 温哥华纪念活动 101年来,温哥华的胜利广场一直是阵亡将士纪念日仪式的举办地,是该省持续时间最长的同类仪式举办地。 胜利广场(西黑斯廷斯街 200 号)的纪念碑标志着仪式的举行地点,上午 10:30 举行仪式,包括合唱团和独唱、祈祷和演讲,随后在上午 11 点默哀两分钟,敬献花圈,然后举行游行。 今天下午12:30,将在温哥华唐人街纪念广场(基弗街 105 号)举行另一场活动,ANAVET 太平洋分队 180 和加拿大华人军事博物馆协会的成员将出席仪式。 在斯坦利公园的日裔加拿大人战争纪念碑,将于上午 10:30 举行另一场仪式,缅怀为加拿大而战的日裔加拿大人,包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中做出的牺牲。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将于周一上午10:45在战争纪念体育馆(地址:大学大道6081号)举行年度纪念仪式,届时教职员工、学生以及校内外社区成员均可参加。自该体育馆1951年启用以来,这项活动每年都会举行。 列治文纪念活动 列治文的仪式将在市政厅东侧的纪念碑(3号路6911号)举行,仪式前将举行游行,游行队伍包括退伍军人和现役军人。 届时还将在该市的 YouTube 页面上播出现场活动,网址为 YouTube.com/cityofrichmondbc。 随后将在市政厅中庭举行招待会。 需要提醒的是列治文市政厅附近的3号路和granville街部分路段今天封路,下午1点30以后恢复通行。  
  • 1星期前

    加拿大削减外劳! 面临护工紧缺! 急诊更慢!

    一位急诊科医生警告说,加拿大计划大幅削减临时外籍工人的数量,将对该国本已负担过重的医疗体系造成严重影响。 “他们在我们的医疗系统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我担心随着这些削减,我们将看到全国范围内人手短缺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多伦多西奈山医院(Mount Sinai Hospital)的Bernard Ho医生周一在接受CTV《Your Morning》节目采访时表示。“我们现在就需要开始培训加拿大人,以填补这些空缺。” 加拿大上周发布的《2026-28年移民水平计划》将2026年的新临时外籍工人目标削减至6万人。 图源:CTV 这一数字较此前的8.2万人目标有所下降——而且将在2027年和2028年进一步降至5万人。临时外籍工人项目(Temporary Foreign Worker Program)允许雇主在没有合格加拿大人可用时,填补劳动力缺口。 “随着通过该项目引入的临时外籍工人减少,医疗行业的雇主可用人手的范围也会缩小。”Ho医生解释说。 “因此,医疗机构将不得不更多依赖临时雇佣机构的人力,支付更多加班费,或减少服务,例如减少上门护理次数、减少长期护理床位的供给。这些压力会迅速传导到患者身上,表现为更长的等候时间、照护连续性的下降,最终患者的治疗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图源:CTV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22年加拿大医疗系统雇用了57,500名临时外籍工人——而2000年这一数字仅为3,200人。 2022年,临时外籍工人占家庭护理服务总劳动力的7.9%,在护理及住宿护理机构中占4.9%,在门诊医疗服务中占3%,在医院中占1.2%。 为帮助填补医疗等行业的人力缺口,联邦政府近日宣布设立一项9,700万美元的“外国资历认证行动基金”(Foreign Credential Recognition Action Fund),以帮助在国外受训的专业人士更快在其领域找到工作。 Ho医生表示,虽然这是一个“积极的举措”,但同时也应加强对加拿大本地人的医疗行业培训。 “这些工人填补了一个极度紧张体系中的真实空缺,而目前并没有一批受过训练的加拿大人能够随时接替这些岗位。”他警告说。 “如果想减少对临时项目的依赖,我们就必须在培训、留用以及公平的移民途径上同步投入。但所有这些措施都需要时间,所以在没有同时填补空缺的情况下就削减供应来源,对我来说并不合理。”
  • 1星期前

    加拿大27年“无麻疹”纪录失守,有婴儿死亡!

    加拿大公共卫生局(PHAC)周一(11 月 10 日)确认,加拿大在 27 年的努力后失去了“麻疹已被消除国家”(Measles Elimination)认证。     根据泛美卫生组织(PAHO)最新通报,加拿大自去年秋季暴发大规模麻疹疫情以来,已持续一年以上无法中断病毒传播,符合“失去消除资格”的条件。   27年纪录终结,全国性疫情暴发   加拿大公共卫生局在声明中指出,这场麻疹疫情被认定为“跨多个省份的重大持续性暴发”。 公共卫生官员表示,疫情始于 2024 年 10 月 27 日一名国际旅行者参加新不伦瑞克省的一场婚礼。新不伦瑞克省的疫情于今年 1 月结束,但参加那场婚礼的宾客已经将病毒带到了安省西南部,该省的疫情主要集中在门诺派教徒的紧密社区中。   目前,全国已有包括安省、魁省、卑诗省、阿省、萨省、曼省、新不伦瑞克省、新斯科舍省、爱德华王子岛省以及西北地区在内的 10 个省区报告病例。   截至 10 月 25 日,全国共报告 5,138 例麻疹病例(其中 4,777 例已确诊,361 例为疑似病例)。   加拿大公共卫生据表示,10 月 19 日至 25 日期间报告了 29 例新增病例,全部得到确诊。   萨斯喀彻温省目前新增病例最多,达 11 例,其次是卑诗省,有 9 例。安省于 10 月 6 日宣布其大规模疫情结束,至今已过去一个多月。同样曾暴发大规模疫情的阿省目前有 7 例病例。   疫情已导致两名婴儿死亡,分别来自安省与阿省。公共卫生局表示,这两名婴儿在出生前即已感染麻疹病毒。     加拿大曾在 1998 年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认定为麻疹“消除国”,在此后 27 年里维持了“无持续社区传播”的状态。如今,这一纪录被打破。   专家:公共信任流失、接种率下滑是主因   专家普遍认为,这次麻疹卷土重来,与近年来的疫苗接种率下降密切相关。 多伦多总医院传染病专家艾萨克·博戈奇(Isaac Bogoch)直言:“这是对加拿大的一个警钟,说明我们在公共卫生推广和降低接种障碍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麻疹是一种几乎可以完全预防的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当一个国家的疫苗接种率达到 95% 以上时,才能实现群体免疫。然而,加拿大多地的接种率远未达到预期。     儿童麻疹、腮腺炎和风疹 (MMR) 疫苗需接种两剂。据加拿大公共卫生署 (PHAC) 数据显示,第一剂疫苗的接种率从 2019 年的约 90% 下降到 2023 年的约 83%。同期,第二剂疫苗的接种率也从约 86% 下降到约 76%。   某些地区的疫苗接种率甚至更低。例如,魁省官员去年表示,蒙特利尔地区的一些学校的疫苗接种率低至30%至50%。   阿省是疫情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某些地区的疫苗接种率低至 29% 至 40%。不过该省政府发言人表示,目前病例数已从高峰期下降 90%以上,过去几周仅剩 2 例活跃病例。同时,自今年 3 月以来,疫苗接种率比去年同期上升了 50%。     专家警告,这种下滑趋势与新冠疫情以来部分民众对疫苗的怀疑情绪密切相关。 加拿大医学会(CMA)会长玛戈·伯内尔(Margot Burnell)表示:“越来越多的虚假健康信息被正常化,正在对患者、社区以及公共政策造成严重伤害。” 她呼吁公众“信任医生、护士、药剂师和公共卫生机构的科学指导”,“卷起袖子接种疫苗,是保护你自己、家人和社区的最佳方式。”     麻疹不仅传染性极强,而且极其危险   感染初期,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烧、咳嗽和流鼻涕等症状,与其他一些较轻微的疾病类似。随后会出现典型的皮疹:根据肤色不同,皮疹可能呈红色或紫色,呈斑驳状,遍布全身,可持续长达一周。   麻疹还会导致一系列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包括肺炎、脑水肿,甚至死亡。在某些情况下,它还会导致一种毁灭性的致命脑部疾病,这种疾病会在初次感染数年后出现。   这些风险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罕见。   美国数据显示,大约五分之一未接种疫苗的麻疹患者需要住院治疗,每 1,000名 感染麻疹病毒的儿童中,高达 3 人死亡。(五岁以下幼儿、孕妇或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高危人群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泛美卫生组织:可逆转的“倒退”   泛美卫生组织主任雅尔巴斯·巴博萨(Dr. Jarbas Barbosa)在声明中表示:“这确实是一次倒退,但它是可以逆转的。” 他强调,加拿大仍有机会重新获得麻疹“消除”地位,只要能在未来 12 个月内中断目前这条病毒传播链。   不过,巴博萨也提醒说,失去资格不仅对加拿大本身是打击,也导致整个美洲地区的“麻疹消除”认证被撤销。 目前,除加拿大外,美国、墨西哥、巴西、玻利维亚、巴拉圭和伯利兹等国也正遭遇麻疹疫情反弹。美国也正面临麻疹反弹的风险。今年美国自 1 月起暴发大规模疫情,若未能在 2026 年 1 月前完全切断传播链,美国也将面临被取消“消除”地位的风险。   泛美卫生组织指出,美洲地区在 2024 年刚刚重新获得“无麻疹传播”认证,但仅一年后,加拿大的疫情就让这一成果再度失守。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卫生安全中心学者阿梅什·阿达尔贾(Amesh Adalja)形容道:“失去麻疹消除地位,是在公共健康上向后倒退一步,是向‘黑暗年代’的回归。”   加拿大公共卫生局在声明中承认,疫情主要发生在“疫苗接种率偏低的社区”,并承诺将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强化数据共享和加强病毒监测能力。   在加拿大广播公司新闻多次请求置评后,加拿大卫生部长玛乔丽·米歇尔(Marjorie Michel)的一位发言人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米歇尔部长正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与加拿大公共卫生局以及各省和地区的同行合作,以便加拿大能够重新获得消除麻疹的地位。”   邮件中还提到,麻疹疫情也是上次卫生部长会议讨论的内容之一。     从 27 年前的“麻疹消除国”,到如今再度被列入“暴发国家”,加拿大的公共卫生系统正面临信任与执行的双重考验。 医学专家一致警告:如果不尽快恢复信任、重建免疫屏障,麻疹这类“原本已经被消灭的疾病”,或将重新成为本地流行病。  
  • 1星期前

    女孩持加拿大护照被拒入境美国,被疑移民倾向!

    多伦多地区一名20岁女孩持加拿大护照准备飞往美国探望祖父母,结果在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被美国海关官员拒绝入境,称她有移民倾向,“企图非法移民”,气得这位女孩说不出话,称她“根本不想去美国生活。” 这位名叫朱莉娅(Julia)的女孩一脸困惑地告诉CTV新闻,11月3日,她带着行李和有效的加拿大护照抵达多伦多皮尔逊机场。 她说她购买了Porter Airlines的往返机票飞往奥兰多,期待着在佛罗里达州度过六周的假期,好好放松一下,并与祖父母共度美好时光。 结果,震惊的事情发生了,朱莉娅被拒绝入境美国,机场的美国海关官员认为她“企图非法移民美国”。 她的母亲凯特(Kate)接到女儿被困在机场的电话时感到非常震惊。 “说实话,这感觉有点像滥用权力,”凯特说。 朱莉娅这位20岁的女孩正在休学,直到明年春天才能返校,她像许多年轻的加拿大人一样,找不到工作。 因此,她决定利用这段时间去美国旅行,但她的计划很快就被海关官员打断了。 朱莉娅说,她排了一个半小时的队,才轮到她走到皮尔逊机场的美国海关预清关柜台,回答几个标准问题。   然而,她很快发现美国移民官对她产生了怀疑。 “他们决定把我标记出来,带我到另一个房间,”朱莉娅说。 她说她开始担心会错过航班。 “我开始有点喘不过气来,因为我担心会发生什么事。然后他们告诉我,我被拒绝入境美国,”朱莉娅说。 朱莉娅收到了一份美国国土安全部的检查清单。清单上,一名海关官员注明朱莉娅没有提供回程机票证明,尽管她向CTV新闻出示了行程单以及波特航空公司(Porter Airlines)的回程机票,朱莉娅说她已经向海关官员提供了回程日期。 她说,海关还要求她提供在加拿大的工作和学习证明,但她无法提供,因为她目前失业,正在休学。 当CTV新闻问她是否有任何移民美国的计划时,这位多伦多女孩毫不犹豫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我根本就不想去美国生活,”她说。 朱莉娅说,这次令人不快的经历让她感到震惊。 尽管她在二月份探望祖父母时一切顺利,但她现在担心自己可能无法再次去美国探望祖父母。 与此同时,波特航空公司得知朱莉娅的遭遇后,联系了她的家人,并全额退款。 母亲凯特认为她女儿的经历是所有加拿大人都应该了解的。 她说:“我希望其他人不会遇到这种情况。这太令人不便了。” “这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造成情感上的伤害。如果我们的故事能帮助其他家庭避免这种情况,那就太好了。我认为很多人都在抵制去美国旅行,经历过这件事之后,我完全赞同这种做法。” 移民律师希瑟·西格尔(Heather Segal )告诉CTV新闻,加拿大公民被美国海关官员拦下的情况越来越频繁。 塞加尔说:“美国移民局听命于上级,当美国国内反移民情绪高涨时,他们就会滥用职权,以负面方式行事。” 塞加尔说,近几个月来,她接到许多加拿大人的反映,称他们在入境时“被问到更多关于旅行目的的问题,并被要求提供更多文件”。 塞加尔说:“有些人甚至在接受询问时被滞留在二次检查区更长时间。” 移民律师表示,加拿大人在试图进入美国时应该做好应对意外情况的准备。 律师建议,如果您要去美国参加婚礼或其他活动,请随身携带邀请函或门票,确保您有回程机票证明和酒店预订信息。 塞加尔说:“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的一些政治问题会在边境体现出来。” “这些因素导致这位年轻女性在进入美国时遇到了麻烦。尽管她没有做错任何事,但在边境地区,人们对她的怀疑程度更高。”  
  • 1星期前

    冰雪绝杀!加拿大超级联赛总决赛雪地鏖战4小时!

    周日(11 月 9 日),加拿大超级联赛(Canadian Premier League)总决赛在安大略省渥太华的 TD 体育场上演了一场与众不同的“雪战”。比赛不仅因为激烈的对抗令人难忘,更因为突如其来的暴雪,使原本 90 分钟的比赛延长到整整 4 个小时。     当日对阵双方为渥太华竞技(Atlético Ottawa)和卫冕冠军卡尔加里骑士队(Cavalry FC)。   环境加拿大(Environment Canada)早早发布了渥太华地区的降雪警告,预计全天降雪量将达到 10 至 20 厘米。果不其然,比赛开始前,球场便已被厚厚的白雪覆盖,积雪深及脚踝,给比赛带来了极大挑战。   比赛中,球员们不得不与雪作战。     前 33 分钟,卡尔加里骑士队的后卫弗雷泽·艾尔德(Fraser Aird)通过点球首开纪录,庆祝时却遭到渥太华球迷投掷的雪球“洗礼”。   仅 6 分钟后,渥太华中场加布里埃尔·安托纳罗(Gabriel Antonaro)巧妙将球挑入禁区,罗德里格斯(David Rodríguez)在厚厚的积雪中闪身接球,一记精彩倒钩将比分扳平,让观众为之惊叹。       上半场比赛中,卡尔加里骑兵队的 9 号托比亚斯·瓦尔舍夫斯基(Tobias Warschewski)带球冲破渥太华中场 11 号加布里埃尔·门德斯·安托纳罗(Gabriel Mendes Antinoro)的防守,雪地阻力丝毫没有减缓双方的拼抢节奏。       上半场,卡尔加里骑兵队的 7 号阿里·穆塞(Ali Musse)腾空跃起,与渥太华竞技队的 28 号洛伊克·克卢捷(Loïc Cloutier)在雪地中激烈争夺球权。       上半场,卡尔加里骑兵队 9 号托比亚斯·瓦尔舍夫斯基(Tobias Warschewski)在试图从渥太华竞技队 23 号诺亚·阿巴特内(Noah Abatneh)脚下抢球时,一个不稳,在雪地里踉跄失去平衡。     下半场中,渥太华竞技队的 19 号凯文·大卫·诺盖拉·卡瓦略·多斯·桑托斯(Kévin David Nogueira Carvalho Dos Santos)在雪地里高高跃起头球攻门,而卡尔加里骑兵队的 24 号埃里克·科布扎(Eryk Kobza)奋力抢球,雪花四溅,比赛的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常规天气。       随后,渥太华的 10 号曼努埃尔·阿帕里西奥(Manuel Aparicio)在雪地里滑倒,卡尔加里骑兵队的 14 号卡尼吉亚·埃尔瓦(Caniggia Elva)则在厚雪中全力追球,双方球员在冰雪覆盖的球场上频频摔倒,却依然保持高度专注与拼劲。       渥太华的 7 号戴维·罗德里格斯(David Rodríguez)也因裁判判罚倒在雪地里,身体与雪地的摩擦声此起彼伏。       比赛常规时间结束时,两队 1 比 1 战平。由于场地积雪厚重,裁判不得不暂停比赛长达 60 分钟,雪地清理作业由雪犁完成,让球员们才能安全进行加时赛。     渥太华竞技门将,29 号纳森·英厄姆(Nathan Ingham)甚至在比赛间隙拿起铲雪工具,协助裁判清理球场界线,保证比赛顺利进行。       现场观众顶着风雪,体验了一场与众不同的冰雪足球盛宴。     渥太华的球迷们冒着严寒和大雪为球队加油助威。     加时赛开始后,球场情况明显改善,渥太华竞技的罗德里格斯再次成为英雄:在第 106 分钟,他快速突破卡尔加里防线,将球轻巧挑射过门将马尔科·卡杜奇(Marco Carducci),锁定最终胜局。     最终,渥太华竞技队以 2-1 战胜卡尔加里骑兵队,比赛期间球场积雪厚度达 11.7 厘米,球员们在雪地中奋力拼抢、滑步、倒钩攻门的画面,成为本场比赛最难忘的瞬间。     赛后,渥太华竞技主教练迭戈·梅西亚(Diego Mejía)自信地说道:“即便我们是在水池里踢球,也能赢下比赛。”对于从未在雪地上踢过球的墨西哥球员罗德里格斯来说,这一夜更是难以忘怀,他激动地表示:“我永远不会忘记今晚,只想感谢所有到场的球迷。”     随着这一胜利,渥太华竞技也获得了参加 2026 年北美、中央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冠军杯(CONCACAF Champions Cup)的资格,将迎战全美洲顶级俱乐部。  
  • 1星期前

    逆袭!赵长鹏登顶加拿大首富!身价这些了

    加拿大最富有人群中的首富,即使经历了监禁和美国总统特朗普赦免的动荡岁月,财富仍在持续增长。   《Maclean’s》周一发布了年度加拿大最富有人名单,显示大科技和加密货币已在排行榜上超越传统富豪。   图源:dailyhive   世界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 Binance 创始人赵长鹏(Changpeng Zhao)今年跃升至榜首,净资产高达913 亿加元。相比去年的榜单,他的财富增加了302.8 亿加元,去年他位列第二。   据《Maclean’s》称,赵长鹏今年成为加拿大首富,这要归功于他的加密货币币种 Build and Build(BNB),该币可用于交易、支付费用和享受 Binance 的各种特权。   赵长鹏出生于中国江苏(也称 CZ),1980 年代末随家人移居温哥华,其父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工作。据彭博社报道,他在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学位,并在 2013 年的一次扑克游戏讨论中激发了对加密货币的兴趣。赵长鹏于 2017 年创办 Binance,到 2018 年,Binance 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图源:dailyhive   赵长鹏从 Thomson 家族手中夺得榜首,今年 Thomson 家族以902 亿加元位列第二。   尽管过去几年风波不断,他仍然登顶。   2023 年,赵长鹏因未能在 Binance 实施反洗钱控制而认罪。他服刑四个月,于 2024 年 9 月 27 日获释。不仅辞去了 CEO 职务,Binance 还被罚款43 亿加元。   CNN 报道称,美国当局指控 Binance 涉及儿童性虐待、毒品及恐怖主义融资交易。   今年 10 月,这位亿万富翁获得了特朗普的赦免。   特朗普表示:“我相信我从未见过他,但他得到了很多支持——非常多支持。他们说他做的事情甚至不算犯罪。”   赵长鹏随后在 X(前 Twitter)上发文,对特朗普“维护美国对公平、创新与正义的承诺”表示深深感谢,并写道:“我们将尽全力帮助美国成为加密货币之都,并推动全球 Web3 发展。前进!”   《Maclean’s》2025 年加拿大最富有人名单还包括前 Loblaw 总裁 Galen Weston Jr.,位列第三,净资产206 亿加元。   紧随其后的是 Shopify CEO Tobias Lütke,净资产191 亿加元,位列第四。前五名还包括持有电商巨头阿里巴巴 1.4% 股份的 Joseph Tsai。  
  • 1星期前

    加拿大新趋势?公寓小到像鞋盒! 卧室客厅餐厅三合一!

    德尔菲娜·温顿(Delphine Winton)刚搬进一栋建于1936年的老公寓,就在多伦多Casa Loma城堡的附近——她受够了新公寓,一点也不想回头。 这位22岁的大学生在找房时,只挑老楼。她避开那些滑门阳台、毫无个性的装修、还有奇怪到不实用的户型——这是她在许多新公寓里见过的常见设计。 “新楼小到连放个餐桌都要祈祷上帝保佑才行,”她在接受CBC多伦多采访时笑说。 Tower Hill East 示意图 图源:Google Map   温顿不是唯一不想搬进新楼的多伦多人。越来越多租客选择老公寓,原因包括租金管制缺失、户型设计差等。而且现在租房市场正在变化,租客的议价空间比以前大了。 36岁的政策分析师妮可·卢安戈(Nicole Luongo)刚签下多伦多小葡萄牙社区一栋“快100年历史”的老楼租约。她说,新楼那种“冷冰冰、没温度”的感觉让人很难喜欢。 “我想找的是住起来舒服、不是让人窒息的空间,”她说。对她来说,老房子租金更划算,也是决定性因素之一。 示意图 图源:img.jamesedition.com 根据加拿大住房和按揭公司(CMHC)7月的一份报告,由于来自二手租赁市场的竞争加剧,新建出租楼盘的租出去速度正在变慢。 虽然CMHC数据显示,老楼租金正在慢慢追上新楼,但在像多伦多这样租金高、房源紧的市场里,租客为了省点钱,还是宁愿选择“旧房子”,哪怕只是省个几百块。 “这些公寓到底是为谁建的?” 除了希望房子大一点之外,租金管制对萨曼莎·丹古比奇(Samantha Dangubic)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她正和伴侣一起找更大的住处。 在安省,只有2018年11月15日之前首次入住的建筑才受租金涨幅限制。 “我有些朋友试过租新楼,结果房东直接涨了500加元,”丹古比奇说。 “现在谁还能负担得起这种涨幅?所以我真的很想知道——这些新公寓到底是为谁建的?” 示意图 图源:storeys.com 根据加拿大住房统计计划的数据,截至2020年,多伦多2016到2020年间建的新公寓中,有55.2%被当作投资物业出租。而2001到2015年间建的公寓,这一比例是40.1%;2000年之前建的,仅有24.1%。 多伦多地产经纪兼房地产博主大卫·弗莱明(David Fleming)指出,开发商越来越把公寓当成投资品,而不是人要住的房子,这正是新楼户型越来越糟的主要原因。 他说,过去十年里,开发商一边缩小户型、一边保持售价不变——因为建房成本飙升,他们只能靠“塞更多单元”来保证利润。 图源:ashtonrenovations.com 他指着一张仅有267平方英尺(约25平方米)的新公寓平面图(下图)说:“这种房子就是为投资人造的,好让开发商拿到预售融资。这就是这些‘鞋盒子’存在的原因。” “等你把床铺好——其实就是一张沙发床——你可能伸脚就能碰到冰箱门。”弗莱明打趣道。 “真的,这已经不是比喻——我们真的是住在鞋盒子里。” 267平尺公寓的户型图 图源:precondo.ca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2016到2020年间建的多伦多公寓,中位面积比1971到1990年间建的平均要小400平方英尺(约37平方米)。更关键的是,投资人对这种新楼的兴趣也在下降。 根据大多伦多建筑业与土地开发协会(BILD)的最新数据,9月份全市只卖出了53套新公寓。 租客更有底气,挑房更谨慎 租赁市场的风向也在变。根据加拿大租房平台Liv Rent的数据,截至今年10月,多伦多一居室的平均租金,比2023年同月低了约300加元。 多伦多房产经纪阿列克斯·兹瓦内茨基(Alex Zhvanetskiy)表示,市场的变化让租客更有挑选空间,也让他们更谨慎。 “现在租客出手慢多了,”他说,“不用再急着签约,因为可选的房子比以前多。” 一些新公寓房东为了吸引租客,还开始提供优惠,比如“送一个月房租免费住”。 但问题来了——开发商真的在乎租客喜不喜欢他们建的房子吗?弗莱明的回答是:完全不在乎! 他说,开发商只能建那些能在预售阶段卖得出去的户型,而投资人最喜欢的永远是最便宜、最小的单元。 “如果市政府现在下令禁止再建267平方英尺的小户型,”弗莱明说,“那我敢肯定——多伦多就不会再有新楼开建了。”
  • 1星期前

    南亚裔路怒5车连撞酿命案 加拿大法官驳回驱逐原判

    一名巴基斯坦籍移民因在密西沙加造成一起五车连环相撞的致命事故后逃逸,已在17个月前被下令驱逐出境。然而,他却在上诉中赢得再次留在加拿大的机会。 图源:Ernest Doroszuk /Ernest Doroszuk/Toronto Sun   事发经过:路怒引发五车连撞 这起事故发生在2018年1月27日晚约10点,地点位于QEW多伦多方向、靠近Cawthra Road。 据法庭记录,当时32岁的Yasir Baig驾驶一辆本田思域(Honda Civic),由于一辆后车闪了远光灯并鸣喇叭,他心生愤怒,突然切入左侧超车道,猛踩刹车,将车速降至约50公里/小时。 后方车辆被迫急刹,其中一名司机再次闪灯示警,Baig竟直接在繁忙高速上停车,导致后方多车相撞。 这场连环撞波及五辆汽车,场面惨烈,导致七人被紧急送医;两名女性重伤;其中一名受害者、22岁的尼亚加拉瀑布市女子Nicole Turcotte经抢救不治身亡。Turcotte是Humber College的摄影专业学生,即将毕业。 受害人Turcotte。图源:niagarafallsreview.ca/Facebook Baig在撞车后弃车逃离现场,警方随后展开追查。他在事发12天后自首。 刑事判决:危险驾驶致死罪 Baig被控多项罪名,包括危险驾驶致死、危险驾驶致伤、逃逸致死及逃逸致伤。在初步聆讯后,两项“未留在事故现场”指控被撤销。 2022年10月,他对一项危险驾驶致死罪认罪,另一项“危险驾驶致伤”指控被撤回。 2023年6月,安省高等法院法官Bruce Durno判处Baig监禁六个月减一天,并吊销驾驶资格32个月。 图源:niagarafallsreview.ca/OPP 移民程序:因严重犯罪被下令驱逐 因刑事定罪,Baig被认定构成严重刑事犯罪,加拿大移民局于2024年5月17日签发驱逐令。 他向移民上诉委员会(IAD)申请以“人道及同情理由”获得特殊豁免,希望保留永久居民身份继续留加。IAD拒绝后,他再度向联邦法院提出司法复审。 联邦法院推翻原判:应重新审理 法官Anne Turley于 2025年11月3日裁定,IAD的裁决“存在错误且不合理”,理由包括: 未考虑安省假释委员会评估其“再犯风险极低”; 忽略其妻子与三名加拿大籍子女若被迫回巴基斯坦将面临语言障碍与教育困难。 Turley因此撤销IAD裁决,并将案件发回重审。 图源:51记者拍摄 家庭背景与上诉理由 Baig于 2008年通过配偶担保移民加拿大,与妻子育有三名子女(2009年出生的双胞胎儿子与2019年出生的小儿子),三人均为加拿大公民。 他在上诉中表示已深感悔意,又称家庭已在加拿大稳定生活;巴基斯坦医疗条件不足;以及子女在当地无语言能力,且双胞胎有学习障碍需特殊设备协助;如果被遣返,全家将陷入严重困境。 IAD此前认为,他“改过潜力有限,仍对公众安全构成威胁”,但联邦法院裁定应重新审查案件。 目前,Baig暂时可继续留在加拿大,等待移民上诉委员会重新作出最终决定。 图源:AI 网友炸锅 在这篇报道下面,有数百条评论,其中点赞最高的三条分别是: ”这起事故完全是他一人造成的——他强行插入车流后又鲁莽停车,导致整起悲剧发生。而报道并没有说明他当时为何那样做。像这样情绪失控、危险驾驶的人,未来再次做出类似行为的风险非常高。他的家人并不需要跟他一起被驱逐出境,因此以孩子为由的上诉理由并不成立。是时候让人们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了——有人因他而丧命,法官无权推翻移民上诉委员会(IAD)的判断。” “这项判决暴露出我们制度中的一个更深层矛盾: 当同情与责任的界限模糊,社会就失去了方向。如果是加拿大公民犯下这样的悲剧,我们必须共同承担,因为他是“我们的人”。但当一个非公民、被我们接纳来此生活的人,以鲁莽行为夺走了一位年轻女子的生命,这就不仅仅是法律问题,更是一个道德问题。“ “事故发生在2018年1月,他直到2022年10月才认罪!法院系统到底在干什么?这也拖得太久了吧?“    
  • 1星期前

    20岁加拿大女孩要去美国看奶奶 遭海关拒绝入境

    一位20岁的加拿大女孩预订了飞往美国探望祖父母的航班,却在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被美国海关官员拒绝入境。 Julia一脸困惑地对CTV记者说,美国海关官员认为她“非法移民美国”。 “说实话,这感觉有点像滥用职权。”她的母亲 Kate 说,当女儿被困在机场时,接到女儿的电话,感到非常震惊。 11月3日,Julia带着行李和有效的加拿大护照抵达皮尔森机场。 她购买波特航空公司(Porter Airlines)往返奥兰多的机票,期待在佛罗里达州度过6星期的假期,好好放松一下,并与祖父母共度美好时光。 这位20岁的女孩正处于春季开学前的假期,和许多加拿大年轻人一样,她找不到工作。于是,她决定利用这段时间去美国南部旅行,但她的计划很快就被海关官员打乱了。 Julia说,她在皮尔森机场的预检柜台排了一个半小时​​的队,才终于轮到她去和美国海关官员交谈,回答几个常规问题。 然而,她很快发现官员们对她起了疑心。“他们把我标记出来,带到另一个房间,我很担心错过航班,开始有点呼吸急促,因为我紧张得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然后他们告诉我,我被拒绝入境美国。” 当CTV News问她是否有移民美国的计划时,她毫不犹豫地地说:“我永远不想住在美国。” 移民律师西格尔 (Heather Segal)表示,加拿大人在美国海关被拦截的情况越来越频繁。“美国移民局奉命行事,当国内反移民情绪高涨时,他们有权酌情使用各种手段来打击移民。” Julia收到了一份美国国土安全部的检查清单。清单上,一名海关官员指出她没有提供回程机票的证明,尽管她向CTV出示了行程单,以及一张波特航空的回程机票。她说当时已经向海关官员提供了回程日期。 她说,海关还要求她提供在加拿大的工作和学习证明,但她无法提供,因为她目前失业,而且正在休学。 西格尔表示,近几个月来,她接到多位加拿大人的来信,表示他们“访美时被询问的问题更多,也被要求提供更多文件证明,这都是以往未曾发生的。”。 西格尔还说,有些人被带到“小房间”等候审讯的时间更长了。 同时,波特航空公司在得知Julia的遭遇后,主动联系了她一家,并为他们全额退款。 Kate希望其他人不会遇到像女儿一样的遭遇。“这真是太麻烦了。不仅会造成情感上的打击,还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如果我们的经历能帮助其他家庭避免这种情况,那就太好了。很多人说要抵制前往美国旅行,我完全支持这种做法。” 西格尔表示,加拿大人在试图进入美国时应该做好应对意外情况的准备。 她建议,如果要去美国参加婚礼或其他活动,请随身携带邀请函或门票,确保有回程机票的证明以及饭店预订资讯。 西格尔相信因为加美之间的一些政治因素,导致了年轻女性入境美国时遇到困难。“即使她没有做错任何事,边境官员的怀疑程度也会更高。” 图:加通社
  • 1星期前

    加拿大人人发钱有希望!全民基本收入通过二读!

    这几天,关于“全民基本收入”的话题又在社交媒体上炸开了锅: “17岁以上居民每月都有钱拿!Bill S-206二读通过啦!” 没错,这可不是传言。 加拿大参议院确实刚刚在二读中通过了 《S-206号法案》,正式迈出建立“全民可维生基本收入(Guaranteed Livable Basic Income)”的第一步。   什么是“全民可维生基本收入”?   简单来说,就是让所有年满17岁的加拿大居民,无论有没有工作、收入多少,都能获得一笔有保障、足够维持基本生活的固定收入。 这笔钱的目标,不是“福利金”,而是确保每个人都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能吃饱、住得起、看得起病,不至于因为失业、病痛或物价暴涨而陷入贫困。 这项法案由参议员Kim Pate提出,她认为,“一个能维持基本生活的收入”应该是加拿大每个人的基本权利。 在她看来,这个制度不仅能帮助低收入家庭、单亲妈妈、照护者、也能缩小贫富差距、改善健康与教育状况,让社会更稳定,也让经济更有韧性。 图源:parl.ca 图源:instagram 那钱从哪来?谁能领? 根据法案要求: 财政部长必须在法案生效一年内制定一套全国框架; 框架将明确:什么样的生活水平算“可维生”、不同地区的生活成本差异、以及如何发放这笔钱; 资格门槛很宽:只要年满17岁、在加拿大居住,就有资格; 而且不要求你必须工作或上学,也不会因此失去现有的残障或医疗福利。 政府接下来要做什么? 法案通过二读后,财政部长将牵头,与各省政府、原住民族代表、卫生、住房、就业、社会发展部门,以及专家、学者和民间团体进行多方磋商,制定实施细节。 最终结果必须公开提交国会,并在财政部网站上发布。 之后政府还得每年提交执行报告,检视这项制度是否有效。 为什么这项法案被关注? 因为它不仅涉及“发钱”,还可能彻底改变加拿大的社会结构。 支持者认为,这能让每个人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帮助更多人脱离贫困、改善心理健康。 但也有人担心,钱从哪来?财政能撑得住吗?若全民发钱,会不会导致通胀、劳动力短缺、或福利重叠? 值得注意的是,Bill S-206 还只是个“框架法案”,但如果最终通过、实施,加拿大可能真的要进入一个“17岁以上人人有钱拿的时代!” 来源链接: https://www.parl.ca/DocumentViewer/en/45-1/bill/S-206/first-reading https://www.parl.ca/legisinfo/en/bill/45-1/s-206 https://senpate.sencanada.ca/en/current-work/s-206/  
  • 1星期前

    温哥华租房市场 在加拿大突然走红

    温哥华的租赁市场在加拿大突然受欢迎 根据一份新报告,温哥华已成为加拿大租房者意想不到的热门城市。   据dailyhive报道,RentCafe发布的数据显示,温哥华在全加拿大25个城市的租房者最爱中排名第11,较上一次报告提升了11位。 这家在线公寓搜索平台表示,温哥华的统计数据在全国大型城市中独具特色。   温哥华豪华公寓 Yaletown     RentCaf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本季度唯一一个在租户参与度上出现跃升的大型加拿大城市是温哥华,而它通常在我们的排名中位于靠后位置。相较于去年,收藏的房源增加了83%,保存的搜索记录飙升了92%。” “与此同时,其他所有大型城市则呈现相反趋势。”   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加拿大大型城市租户兴趣报告”中,RentCafe给温哥华的租赁得分为65.02,而在第二季度的报告中,这一得分仅为50.25。 该得分是基于四个关键指标计算的,包括可用房源、房源浏览量、收藏的公寓以及保存的个性化搜索。 “这些活动的显著增加表明,温哥华的租赁市场重新获得了动力,表明在之前放缓之后,兴趣正在增长。”   卑诗省房东 温哥华的排名低于爱德蒙顿(第六位)和卡尔加里(第九位)。多伦多则在榜单中排名第14。 RentCafe还指出,中小城市的表现超出预期。   该平台表示:“在本季度,一些中小城市脱颖而出,吸引了超出其人口规模所能预示的租户关注。” “这些市场凭借强劲的参与度和持续向上的排名,正继续树立自身作为加拿大最大城市枢纽的有吸引力的替代选择。”   维多利亚公共市场 维多利亚在报告中受到重点关注,排名上升两位,位列全国 top 租赁市场第八,得分为71.32。 RentCafe解释道:“这一活动反映出对维多利亚海岸生活方式的持续需求,巩固了其作为西加拿大最受欢迎中小城市之一的地位。” 完整的《加拿大租户兴趣报告》可在线阅读。 10月份,温哥华(和卡尔加里)在全国租金下降幅度方面领先,而北温哥华则是全加拿大租金最高的地区。   在10月份,北温哥华一居室的平均租金为$2,562,较9月份下降0.3%。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9%。两居室单位的租金环比上涨0.3%,达到$3,397,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4%。 作为加拿大租金第二高的城市,温哥华的一居室公寓在10月的平均租金为$2,463。两居室的平均租金为$3,354,环比下降2.1%,同比下降4.4%。
  • 1星期前

    加拿大富豪新榜单:卑诗吉姆·帕蒂森名列前茅

    温哥华的吉姆·帕蒂森在加拿大富豪新榜单中名列前茅 据dailyhive报道,温哥华商界巨头吉姆·帕蒂森迎来了丰收的一年,据报道他个人财富增加了近15亿元。   Maclean’s 杂志近日发布了加拿大40位最富有人士的排行榜,帕蒂森凭借119亿美元的净资产位居第11位。 该杂志表示,它是通过公开记录、私营公司估值以及一些保密信息编制了这一年度榜单。   吉姆·帕蒂森 与去年相比,帕蒂森的财富显著增长,当时他的净资产估计为100.5亿元。 然而,他的排名实际上下降了两个名次,从2024年的第9位跌出前十,排在2025年的第11位。 帕蒂森在卑诗省乃至全国都是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位总部位于温哥华的商人掌管着一家庞大的集团,旗下拥有超过20个部门,涵盖包装、食品和娱乐等产业。吉姆·帕蒂森集团经营着Save-On-Foods、Buy-Low Foods、Nesters Market和Urban Fare等商店。 食物节省 他还拥有Ripley Entertainment、Great Wolf Lodge和吉尼斯世界纪录等标志性品牌。   虽然帕蒂森的名字广为人知,但他并不是榜单上最富有的温哥华人。 榜单的首位是刚获得美国总统特朗普赦免的赵长鹏。 赵长鹏,也被称为CZ,是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之一Binance的前CEO和联创之一。   根据Maclean’s 杂志的报道,赵长鹏是加拿大最富有人士,净资产估计达到913亿加元。他在温哥华度过了少年时期,随后在麦吉尔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   榜单中排名也非常靠前的是出生和成长于温哥华的大卫·切里顿。他的身家为163亿美元,排名第6。   切里顿财富的来源是,他在1998年投资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科技公司谷歌,并因此实现了显著的财富增长,原因显而易见。如今,他在Juniper Networks担任首席数据中心科学家。 完整的Maclean’s加拿大40位最富有人士榜单可在线查阅。   资料来源于Daily Hive记者
  • 2星期前

    加拿大女子肠穿孔急诊苦等要死!一招自救

    2023 年 12 月 31 日,是加拿大女子哈丽特·伯卡尔( Harriet Berkal )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天,那一天她差点没命,在急诊室里活活等到死。   伯卡尔说,她那天早上醒来感觉不舒服。 她的丈夫叫了一辆救护车,将她送往曼尼托巴省最大的医院温尼伯健康科学中心 (HSC)。 她的生命体征立即显示出败血症,被分诊并放在走廊的轮床上,加入了庞大的等待人群。 她说,初步进行了一些血液检查,但没有采取紧急的治疗措施,但在那里度过的其余八个小时简直就是地狱。 她等了几个小时,却没有任何帮助。 “我躺在轮床上八个小时,没有人检查我的生命体征,”她说。 “我试图拦住护士,但他们径直走了过去没有理我,他们没有眼神交流,也无视我恳求评估的手臂。” 伯卡尔女士回忆说,急诊室非常繁忙,走廊里挤满了人。 医护人员正在将被铐在轮床上的囚犯带进去,她 无意中听到他们说医院的等待时间长达 32 小时。 “八个小时后,我开始担心,”她说。  “我的感觉越来越糟糕。我的精力越来越少,没有疼痛,但精力越来越少,我认为我出了严重的问题。” 她知道自己必须把自己的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果我留在这里,我就会成为在医院病床上等到死亡的另一个统计数字,但我拒绝成为那个统计数字,”伯卡尔女士说。 “我问分诊护士,还要多久?” “她甚至看也不看我就说:还要等很久。” 伯卡尔女士回忆说: “我的选择是什么?我直觉地觉得,如果我不立即采取行动,我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可悲的是,我是对的。” 于是我又问护士,希望能得到一些帮助:“我离开安全吗?” 这是决定性的测试问题,伯卡尔以为她会说‘不’,因为我还没有去看医生,但她说,‘如果你想走的话,就走吧。’” 这就是伯卡尔所做的。 “我用尽全身力气准备离开。我被安排坐在轮椅上,因为那时我几乎无法行走。我摔倒在地板上,分诊护士让我站起来。” 她的丈夫开车送她回了家。 回到家后,丈夫目睹了妻子处于如此可怕的状态,手脚变成了紫色,于是再次拨打了 911。 “救护车几分钟后就赶到了,这一次他们的反应明显不同。他们立即检查我的生命体征。他们知道我已经去过急诊室了。怀着极大的同情心和关心,把我抬到楼下,把我放进救护车里面,然后警报器响了起来。” 其中一台无线电向她刚刚离开的同一家医院发出了信号。  “他们提前打电话给医院的‘黄金’团队,即进行紧急手术的医疗团队,他们说,‘我们有一名 64 岁女性,肠穿孔,患有感染性休克。请立即准备好手术室’,”她回忆道。 原来伯卡尔已经肠穿孔,并处于严重的感染性休克状态。她的手脚也变成了紫色。 到达后,她很快就准备进行紧急手术,一位医生走过来对她说:“你知道你的病有多严重吗?” 伯卡尔说,到达医院后她收到了一些令人震惊的消息。 “你快要死了,你还有两个小时的生命,我建议你给你的孩子打电话说再见,”伯克尔说, 伯克尔被送进手术室,并在重症监护室 (ICU) 昏迷了 11 天。 最后,她奇迹般活过来了,一个半月后出院回家。 几个月后,伯克尔取回了她的医院记录,上面记录她的脚和手上已经出现尸斑(mottling),这是生命即将终结的迹象。 伯卡尔希望她的故事能够向其他人发出关于医疗保健系统当前状况的警告。 “一些小事就可能要了你的命,”她说。 “你必须为自己争取主动。”  
  • 2星期前

    一位移民真诚自白:我的加拿大梦碎了……

    加拿大长期以“机会之国”自居,宣称勤奋就能换来成功,人人都能过上理想生活。然而,现实远比宣传册上描绘的图景更复杂、更昂贵,也更令人沮丧。揭示这些真相,并非忘恩负义,而是让更多人了解数百万移民正在经历的艰难处境。在加拿大,住房危机不只是新闻标题,而是移民生活的日常噩梦。在多伦多或温哥华,一居室公寓的租金往往高达 2000 至 3000 加元,轻易吞噬大半收入。即使是曾经房价低廉的小城,也在短短几年内房价翻倍。许多人发现,当收入一半都用来交房租,连买菜都成了负担,更别提攒首付。如果您正在考虑移居加拿大,或者您已经身处加拿大,却不明白为何一切都如此艰难,那么您需要了解移民宣传册中从未提及的真相,做好心理准备。不过话说回来,天下没有白得的幸福。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终究离不开努力与奋斗。以下是一位名叫Diana Tablan的移民的真实看法:加拿大梦破灭了。 就业困境:没有“加拿大经验”,就没有机会招聘启事几乎都写着“需有加拿大工作经验”。于是,新移民陷入恶性循环:没有经验就无法受雇,没有工作就无法获得经验。许多专业人士不得不接受远低于自己资历的岗位,只为在简历上写上那句“Canadian Experience”。他们的才华被浪费,梦想被延迟,沮丧与焦虑成为日常。家庭团聚:漫长等待与情感撕裂表面上,加拿大鼓励家庭团聚;现实中,配偶担保往往需等上一至两年,父母或祖父母更可能被搁置五年以上。在陌生的国度独自打拼,却无法与家人相伴,这种分离的痛苦难以言表。文书复杂、费用高昂、进展缓慢——让无数移民身心俱疲。冬天:寒冷的不只是天气对来自温暖国家的人而言,加拿大的冬天是一场心理考验。漫长的黑夜、持续的低温、日渐稀缺的阳光,让季节性抑郁悄然滋生。取暖费上涨、车辆维护繁琐,寒冷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情绪。隐性歧视:被否认的现实加拿大以多元包容自豪,但种族偏见依然存在,只是更隐蔽。求职时口音被挑剔,租房时名字成了障碍,商店里保安的注视令人不安。这些微歧视难以证实,却真实伤人。指出它们往往被视为“不懂感恩”,于是人们学会了沉默。社交壁垒:人脉比能力更重要许多职位从未公开招聘,而是通过熟人推荐。新移民缺乏社交网络,即使能力出众,也难以获得机会。看似热闹的社交活动,往往停留在名片交换层面。结果,真正的机会始终留在少数人的圈子里。交通困境:汽车几乎成必需品除主要市中心外,加拿大的公共交通远不能满足通勤需求。班次少、延误多、线路有限,让“无车生活”几乎不可能。保险、燃油、停车、维修——又是一笔沉重开支。口音偏见:无声的天花板即使英语流利,带有非加拿大口音的人也常被贴上“沟通障碍”的标签。他们的发音被质疑、被模仿、被嘲讽,却从未被承认这是一种歧视。真正的信息是:想被认可,先“听起来像加拿大人”。移民顾问陷阱:希望与骗局并存复杂的移民程序催生了灰色产业。许多“顾问”收取高额费用却无所作为,甚至导致申请失败。即便是合法顾问,收费也高得令人咋舌。无数家庭在追梦途中被卷入骗局,损失惨重却维权无门。心理健康:昂贵且难以获得的支持孤独、经济压力与文化冲击让许多移民陷入心理危机。公立系统资源有限,等待时间漫长;私人心理咨询费用高达每次150至300加元。多数人只能独自承受。隐性成本:消耗比想象更快从冬装、家具到资格认证、押金与搬家费,隐藏开销层出不穷。即使精打细算,新移民往往在几个月内就见底积蓄——而这些支出,几乎从未出现在官方指南里。理想与现实:愈行愈远加拿大仍然是个拥有秩序与安全的国家,但机会已不像从前那样唾手可得。政府持续引进大量移民,却未能同步解决住房、医疗与基础设施问题。系统性滞后让新移民与老居民都陷入同样的焦虑。时差与孤独:跨洋的无声距离时差让与家人的沟通变得艰难。视频取代了拥抱,语音取代了陪伴。情感的距离在一次次错过中拉大,思乡成了无法治愈的慢性痛。汇款与手续费:爱心的代价移民寄钱回家本是出于责任与亲情,但3%到5%的汇款手续费却让善意打了折扣。长年累积的费用,足以压垮一个本就拮据的家庭。安置服务: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政府的安置服务本意良好,却长期人手不足、资金短缺。英语课程、求职辅导、职业认证支持往往排队数月。等轮到你时,可能已经错过最佳机会。加拿大仍有值得追求的美好,但唯有看清现实,才能做出理智的选择。移民不是逃避,而是一场需要准备、勇气与韧性的旅程。那些宣传册上未提及的真相,恰恰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在这片土地上真正安家的关键。
  • 2星期前

    加拿大人买菜手在抖! 这些食品全涨价!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这种感觉,随便去超市逛一圈,黄油贵得下不去手、咖啡价吓到惊人、就连过节常买的巧克力都要深思熟虑后才能买? 别怀疑你的眼睛,加拿大的食品价格确实又涨了!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25年9月,加拿大全国杂货价格同比上涨4%! 其中,部分食品的涨幅远高于平均水平,咖啡、牛肉、坚果、巧克力位列“涨价四大天王”! 对于不少加拿大人而言,咖啡简直是苦难日子里的“精神支柱”,每天早上必须来一杯才能强制开机,但如今咖啡已经贵得离谱。 过去一年,咖啡价格暴涨 28.6%,其中烘焙或研磨咖啡(也就是我们平常买的豆子或粉)更是飙升 41%。 一罐340克的咖啡粉,平均价格从今年1月起就上涨了34%! 在Loblaws一桶864克的Maxwell House咖啡卖20加元;Sobeys的Nabob Bold 915克装,居然要35.99加元! 就连Tim Hortons 也扛不住了,这是他们三年来首次调价,每杯上涨约3分钱。 有人总结:“喝一口咖啡,掏一次心。” 如果大家以为,不喝咖啡还能吃点肉补回来,那就太天真了。 加拿大的牛肉价格在9月同比上涨 14%,其中最夸张的牛绞肉,一年间暴涨 17.4%。 现在在Loblaws或Metro,一公斤瘦牛绞肉要22加元;Sobeys即便打折,也要近20加元1公斤。 就连“穷人肉”——No Name冷冻汉堡肉,也卖到18加元/盒。 有人可能想,不吃肉吃素,用坚果代替肉类蛋白总能活了吧? 错,坚果的涨幅比牛肉还夸张! 过去这一年,坚果与种子类食品价格上涨 15.7%、干果类也涨 10.9%。  一包普通混合坚果Trail Mix,现在在Loblaws要卖18加元。 年底了,Costco开始放巧克力大礼包了,结果巧克力也难逃通胀魔爪。 9月,糖果和巧克力类产品同比上涨 10.4%。 就连饮料也涨,橙汁爆涨10.5%,两升装橙汁今年8月平均卖到$6.29,年初才 $5.62。 黄瓜成了2025年9月最大的“价格黑马”:单月涨幅高达 24.7%! 加拿大的食品通胀似乎进入了一个“高原期”,涨幅虽不如2022那样惊人,但几乎没有回落迹象。 专家预测,食品价格要到2026年中才可能趋稳。而在那之前,大家只能勒紧裤腰带咬牙再撑一阵子了...  
  • 2星期前

    变异"甲流"全球大爆发! 加拿大疫苗不匹配!

    随着流感病例在加拿大不断上升,医疗专家们已经开始为一个“可能会比较棘手”的流感季做准备——这次的流感潮和一种正在全球扩散、不断变异的H3N2病毒株(一种甲型流感病毒)有关,而这种病毒可能和今年的流感疫苗不太“匹配”。   图源:Stephen Sweet/Dreamstime   最新的联邦数据显示,上周全国大约有2%的流感检测结果呈阳性。虽然这还没到加拿大宣布“正式进入流感季”的5%门槛,但比几周前明显多了。 海外的流感季已经来势汹汹:南半球创下历史新高的病例数量,亚洲和英国部分地区也提前进入流感高发期。随着加拿大进入冬季,这些趋势可能预示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蒙特利尔儿童医院及麦吉尔大学健康中心的儿科传染病专家Jesse Papenburg博士说:“南半球已经连续第二年出现高于平均水平的流感病例。去年加拿大的流感季可能是近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而今年的严重程度看起来可能又要重演。” 澳洲、英国、亚洲多地流感来势猛 在澳大利亚,全国已经出现了超过41万例实验室确诊的流感病例,医生们发出了警告——这是连续第二年创下新高。 英国卫生部门在10月底宣布,当地流感季比往年提早了一个多月到来,病例数量是去年的三倍,预计这一波会是“漫长又难熬”的流感季。 亚洲一些地方也提前中招,比如日本,已经正式宣布进入流感流行期,许多学校因此被迫停课。 有专家认为,这波早发的疫情与一种正在变异的H3N2型流感病毒有关。这种甲型流感病毒通常会引起更严重的感染,尤其是老年人。今年让专家们担心的是:病毒变异的速度太快,可能让疫苗的防护力跟不上。   图源:Canada.ca   疫苗可能“对不上号” Danuta Skowronski博士是卑诗省疾控中心流感与新型呼吸道病毒部门的流行病学负责人。她说,虽然H3N2这类病毒过去几年变化不大,但最近在向北传播时开始出现明显的结构性变化,这可能意味着它和我们目前的疫苗并不完全匹配。 今年的流感疫苗主要针对三种病毒株:两种甲型(H1N1、H3N2)以及一种乙型流感。 Skowronski解释说:“现在流行的H3N2和疫苗中的H3N2差别其实挺大的,不过这也没人能避免——流感病毒本来就善变。” “最难熬的那种流感季” 根据目前有限的数据,加拿大检测到的甲型流感中,H1N1和H3N2各占一半。不过专家普遍预计,H3N2可能会逐渐成为主流。 Skowronski说:“我们更可能看到由这种变异病毒主导的流感潮,这也是英国、日本等地正在经历的情况。加拿大的情况可能不同,但我们应该做好准备,因为病毒已经在这里出现了。” 她补充说,很多国家的学龄儿童最先被感染,但病毒最终还是会扩散到更容易出现重症的成年人身上。目前,加拿大报告的流感病例中,老年人(65岁以上)已经占多数。 多伦多西奈健康系统的传染病专家Allison McGeer博士警告说,H3N2流感季往往是“最难熬的那种”。 Papenburg也表示:“60岁以上的成年人通常受影响最严重。如果真是H3N2主导的流感季,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的住院病例,甚至不幸的死亡事件。” 即便疫苗不完美,仍然值得接种 虽然今年的疫苗可能和正在流行的H3N2不完全匹配,但三位专家都强调:打流感针仍然非常值得,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 目前多个省份的季节性疫苗接种诊所已经开放。卫生部门也鼓励民众考虑同时接种其他疫苗,比如符合资格的人群可以接种新冠疫苗,还有针对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和新生儿)的RSV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部分省份(例如魁北克和阿尔伯塔),有些人接种这些疫苗可能需要自费。 “现在下结论还太早” 加拿大公共卫生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们会持续监测全球呼吸道病毒的活动,以便尽早发现可能影响加拿大的趋势。 不过该机构也提醒说,南半球的流感数据并不能直接预测北半球的情况,因为季节性和环境因素不同。 声明指出:“现在还太早判断今年加拿大的流感季会有多严重——这取决于哪种病毒株占主导、是否同时流行其他呼吸道病毒、疫苗的效果以及接种率等因素。”  
  • 2星期前

    加拿大抑郁大学生飙升,谁为他们买单?

    “听说多大有 reading week 是因为很多年前有学生压力太大在学校自伤?!这真的假的太夸张了……”    最近多伦多大学这个传闻直接在留学圈炸锅了!   咱以为的只是个普通假期传闻,背后居然藏着这么多名校生的心酸挣扎,今天小编就带你们深扒这事儿,看完真的会破防     原文:     有网友爆料:“之前碰到过想自杀的人,被我和同学一起拦下来了。毕设的组员目睹过跳楼现场,很吓人…… 其实从学校官网能查到每年自杀人数的”    多伦多大学这名校光环下,居然藏着这么多令人心碎的故事,谁听了不冒冷汗啊!     更让人泪目的是,有网友含泪自述了一段堪称 “绝境重生” 的经历:   “年年都有人自嘎,多伦多大学的抑郁症学生人数很高的。当年我难受得想跳湖了。学校的心理服务预约不上,排期几个月。我急需要一个人聆听.....” 咱就说,这段经历把小编看哭了!   名校的压力能把人逼到想跳湖,还好遇到了神仙教授,才把人生从悬崖边拉了回来。这背后得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挣扎啊,名校生的 “光鲜” 果然都是假象!     多伦多大学的心理服务是在搞 “饥饿营销” 吗?有同学都快崩溃了,结果心理咨询还得排期几个月,这不是耽误事儿吗!   就像那位网友说的,要不是遇到了愿意关起门来听他倾诉的教授,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留学生背井离乡来读书,本来就容易孤独 emo,学校还不给力,这心理防线能不垮吗?   多少同学就是因为 “等不到的救助”,才一步步走向绝望的。真心希望学校能重视起来,把 “预约不上的心理服务” 变成 “随叫随到的救命稻草”!     有网友总结的 “不可能三角” 绝了:“成绩好 精神稳定 身体健康 总要献祭一个”    在多大读书,就跟玩 “hard 模式” 的生存游戏似的,这三样总得丢一个,谁能顶得住啊!   为了 GPA、为了毕业,多少同学被迫 “牺牲式生存”?高强度的课程、堆成山的 reading、 peer pressure(同辈压力)能把人榨干!   Reading Week 看似是个缓冲期,可这压力根源不解决,咱不还是得接着内耗吗?这学上的,也太心累了!     有网友出来科普了:“reading week 不是多大自创,加拿大很多大学都有。最早其实是英国的,美国很多大学也有类似的 break。你自己搜索就能找到答案”    害,原来这传闻是咱误会了!   但为啥大家宁愿信 “血色起源”?还不是因为多大的压力实在太让人窒息了,咱这是把对 “名校高压” 的不满,全投射到这个假期上了,多少有点 “借题发挥” 的意思~     扒完这些咱心里真的怪沉重的。   多伦多大学这名校光环下,藏着多少留学生的眼泪和挣扎啊!咱呼吁学校赶紧把心理服务搞上去,别再让学生 “叫天天不应” 了。   也想跟所有留学生说:成绩再好,也不如咱健健康康活着重要!   drop out 不可耻,活着才能体验人生的美好!  
  • 2星期前

    震惊!加拿大移民部给了多少罪犯身份没数据!

    多伦多太阳报11月6日报道,加拿大移民体系没有关于拥有犯罪记录者获得或被拒发加拿大公民身份频率的数据。 这一情况来自保守党国会议员米歇尔·兰普尔·加纳(Michelle Rempel Garner)在9月提交的一份书面质询。她要求提供有犯罪记录者的公民申请数量,包括收到、批准或拒绝的案例。  无犯罪相关拒批数据 移民、难民及公民事务部(IRCC)在周三提交给下议院的回复中写道:“由于数据限制,部门无法报告那些申请人有犯罪记录的申请数量——包括收到、批准、拒绝、仍在等待决定的数量,也无法提供按犯罪类型划分的统计,即哪些被认为足够严重以致拒绝公民身份,哪些不够严重而未被拒绝。”     拒绝公民身份的依据   根据《公民法》第22条,申请人可能被拒的情况包括: 正在接受缓刑者; 正在服刑或假释者; 正在被指控或受审的可公诉罪者; 在申请前四年内被判定犯有可公诉罪者。   根据第22条的拒批并不总与加拿大境内的犯罪有关——隐瞒文件或提供虚假信息也可能成为拒批理由,从事加拿大境外非法活动者亦然。   此外,任何因涉嫌违反《危害人类罪与战争罪法》(Crimes Against Humanity and War Crimes Act)而被调查、起诉或受审的人,都可能被拒绝授予公民身份;而根据该法被定罪者,则可能被永久禁止获得加拿大公民身份。   保守党议员表示担忧   保守党移民事务批评者兰普尔·加纳向《多伦多太阳报》表示,联邦政府没有记录这一数据尤其令人担忧。   “让我震惊的是,政府竟然无法告诉我们,他们给了多少罪犯公民身份,”兰普尔·加纳说道。   公民犯罪问题并非新鲜事   去年,因艾哈迈德·福阿德·穆斯塔法·埃尔迪迪(Ahmed Fouad Mostafa Eldidi)被捕而引发争议。他与其儿子被指涉入一起在多伦多附近被挫败的ISIS恐怖袭击阴谋。   埃尔迪迪于2024年5月获得加拿大公民身份——就在他被捕前三个月。 他于2018年2月抵达加拿大,并于2021年9月成为永久居民。   尽管他通过了IRCC与加拿大安全情报局(CSIS)的常规安全审查,但在他被捕后,消息传出他涉嫌参与一段2015年的酷刑视频,名为《Deterring of the Spies #1》,视频中显示一名被指为间谍的人被剑分尸。   加拿大是在法国情报机构提供情报后,才得知埃尔迪迪涉嫌恐怖阴谋的。   批准数量远超拒批   根据IRCC在回复中提供的数据,2019年1月至2025年8月间,加拿大共收到1,859,281份公民身份申请。   其中: 批准:1,820,495份 拒绝:11,364份 因其他原因关闭:17,553份 仍在等待决定:9,869份   在被拒的申请中,有2,530份是根据《公民法》第22条被拒,但数据未说明这些拒批是否与犯罪记录有关。   2024年是这几年中申请量最多的一年,共356,403份,延续了过去六年的增长趋势。   截至2025年8月,已收到222,169份公民身份申请,其中193,259份获批,2,217份被拒,2,991份因其他原因关闭。   通常,公民身份授予给在申请前五年内在加拿大居住1,095天的永久居民,他们还需在过去五年内至少三年报税,证明具备英语或法语能力,并通过公民知识测试。  
  • «
  • 3
  • 4
  • 5
  • 6
  • 7
  • »

48小时内热点新闻

Contact Vansky
Tel: (604)269-8468, (604)537-9766
Location: 258 - 5701 Granville St, Vancouver, BC V6M 4J7


微信客服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1999 - vansky.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