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天空 温哥华天空
  • 信息版
  • 流星版
  • 流星文摘
  • 新闻
  • 大温店铺
    • 店铺
    • 约饭
  • 视频
  • 专栏
  • 论坛
  • 娱乐
    • 2016中国好声音
    • Sky秀
  • 折扣
登录 注册
  • 移民
  • 留学
  • 地产
  • 财经
  • 时事
  • 社会
  • 美食
  • 健康
  • 娱乐
  • 时尚
  • 教育
  • 科技
  • 法律
  • 生活
  • 旅游
  • 艺术
  • 史海
  • 人物
  • 名车
  • 家居
  1. 新闻首页 /
  2. 健康

    /
  • cover

    加拿大卫生部批准 Moderna 新冠疫苗

    加拿大卫生部已批准 Moderna 公司的升级版 COVID-19 疫苗,该疫苗可预防目前流行的病毒变种。 这种名为 Spikevax 的 mRNA 疫苗经过重新配制,以 Omicron 的 KP.2 亚变体为目标。 它将取代一年前发布的针对 Omicron 亚变体 XBB.1.5 的疫苗旧版。 加拿大卫生部最近要求各省和地区淘汰旧的 COVID-19 疫苗,以确保在今年秋季的呼吸道病毒季节使用最新的疫苗。 加拿大卫生部还在审查另外两种更新的 COVID-19 疫苗,但尚未批准。 它们是辉瑞的 Comirnaty,这也是一种 mRNA 疫苗,以及 Novavax 的基于蛋白质的疫苗。
    time 8个月前
  • cover

    新冠疫情再袭大温!医生警告:当心反复染病!

    随着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目前新冠肺炎病例不断增加,一位本拿比的家庭医生警告说,今年秋冬季节,许多人感染新冠肺炎,医疗保健系统可能会受到影响。 Davidicus Wong 医生表示,除了这种病毒之外,呼吸道合胞病毒也在感冒和流感季节来临前的社区中传播。 他解释说,COVID-19并没有在今年夏天消失,人们没有遵循疫情初期给出的建议,戴口罩或经常洗手。 “我们看到 COVID 在整个夏天都持续存在,”Wong说。“他们没有注意到,以为自己感冒了。我知道情况会变得更糟,因为人们不知道他们可以接种最后一剂春季疫苗加强剂。” Wong指出,他接到一些患者反映找不到检测试剂盒的电话,并表示检测试剂盒最近过期。 当气温下降时,人们更多地待在室内,感染新冠的风险也就随之增加。 升级版的 COVID-19 加强针预计将于下个月与流感疫苗一起推出,该疫苗对该省的大多数人都是免费的。 “等到新疫苗问世,对于那些没有接种加强针或最近没有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来说,保护作用不大,但至少可以接种流感疫苗,以帮助降低风险。预计医生会更加忙碌,病人会病得更重。” Wong先生认为人们是时候考虑再次戴口罩了,并建议人们在开始感到不适时就戴口罩。 他说,今年秋季的另一个风险是连续患病。得了一种病毒或感染,感觉好多了,然后马上又病了。 “这就是我们要预防流感的原因。如果你得了流感,你的身体就会变得脆弱,你的免疫系统会受到压力,你很容易受到其他感染,比如细菌,在接触到第二种‘疾病’后,你可能会患上细菌性肺炎。” 省政府表示,流感疫苗接种将于 10 月份开始推行,但具体日期尚未公布。
    time 8个月前
  • cover

    庸医误人!大温女歌手进出医院13年 竟不知已染这致命病毒

    13年前即2011年,大温本拿比女歌手香农·麦肯尼(Shannon McKenney)在一次晚宴上突然病重。 现年 51 岁的她当时以为是食物中毒,因剧烈疼痛和恶心而前往急诊室,结果被诊断为肠胃流感而被送回家。 但几天后,当阑尾破裂时,她的病情出现了危及生命的转变。尽管她熬过了这场磨难,但健康状况从未完全恢复正常。医生最初将持续的症状归咎于阑尾并发症,当时并没有人意识到麦肯尼刚刚从一场隐藏而危险的败血症( sepsis)中幸存下来。 麦肯尼告诉《全球新闻》,当时她想着自己年轻、健康,身体会康复的,而且只是阑尾破裂,没什么大不了。 她说:“但那只是13 年败血症康复的开始。” 香农·麦金尼 (Shannon McKinney) 在医院进进出出 13 年,并不知道自己患有败血症。 (全球新闻) 患上败血症会发生什么? 当香农·麦金尼没有按预期恢复时,身体就开始出现其他症状。 她一直感到疼痛并且无法进食。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她因各种导致严重不适的问题进出医院。2013年,她再次住院——这次是因为胆囊引起的剧烈疼痛。她再次感染,再次导致败血症病发。 但是,即便如此,医生也无法查明她病情如此严重的原因。 麦肯尼称她的头发掉光了,脚趾甲也掉了,情况非常糟糕,但当时医生还没有查出败血症,病情发展导致她很虚弱,几乎无法站立,圣诞节和新年期间她在医院度过了 18 天。 出院后,她的康复过程继续艰难,医生仍然对她的病情感到困惑。 然后,2019 年 7 月,败血症第三次复发——这一次是由流感引发的,她认为自己可能是在飞机上感染的。最后,医生诊断她患有败血症,并证实她前两次住院时也是因为败血症病发。 麦肯尼认为,由于败血症很难诊断,她被误诊了十多年。 香农·麦肯尼 (Shannon McKenney) 仍然受到败血症症的的影响,包括慢性疼痛、疲劳、焦虑和其他影响她日常生活的健康挑战。她也继续与败血症的长期影响作斗争,生活在焦虑、抑郁、失眠和疲劳之中,并担心自己可能永远无法重返工作岗位。 她称偏头痛已经六年了,而且一直没有缓解。现在记忆力很差,而且腹部受伤导致胃部问题持续存在 。 她曾经是一名歌手,自从与败血症作斗争以来,歌唱事业也一直在挣扎。 什么是败血症? 败血症( sepsis)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当身体对感染的反应损害其自身的组织和器官时就会发生。 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称,这种疾病也被称为败血症或“血液中毒”,最常见的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但也可能源于病毒或真菌感染。 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会迅速发展,通常在数小时内发展,可能会导致休克、多器官衰竭和死亡——特别是如果不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的话。 全球每年有近 5000 万病例和 1100 万人死亡,败血症是一场严重的健康危机;但尽管其普遍存在,但仍然难以快速准确地诊断。 根据加拿大败血症基金会的数据,在加拿大,每 18 名死亡者中就有 1 人死于败血症,使其成为全国第 12 大死因。 任何人都可能患败血症,无论年龄。 许多被诊断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需要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护理,并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相当大的负担。加拿大每年治疗败血症的费用达 3.25 亿元。该基金会表示,尽管败血症的诊断和治疗正在改善,但发病率仍在上升。 败血症的早期症状通常和其他常见疾病相似。患者可能会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例如发烧、呼吸急促和心率加快。然而,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中心的说法,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其他疾病,并且很难诊断。 治疗败血症需要紧急医疗护理,包括抗菌药物、静脉输液和其他支持措施。即使患者存活下来,败血症也会产生长期影响,导致持续的健康问题可能持续多年。 加拿大研究人员点燃希望 根据《全球新闻》的报道,虽然败血症无法治愈,但多伦多圣迈克尔医院的重症监护临床医生兼科学家克劳迪娅·多斯桑托斯博士正在开发针对这种情况的挽救生命的治疗方法。 克劳迪娅·多斯桑托斯博士指败血症有两种治疗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使用抗菌剂。因此,这些药物包括治疗入侵生物体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抗真菌药物。另一种方式是提供支持,例如器官支持,如液体复苏,有时是机械通气和透析。但这两种治疗方法并不能解决败血症发生的原因,即免疫失调。 多斯桑托斯博士正在开发一种治疗败血症的新疗法,旨在阻止炎症、增强白细胞抵抗细菌的能力并预防心肺衰竭。她现在希望在临床前试验中测试这项开创性方法,以迅速挽救生命。 经过15 年的探索,该研究目前正在进入安全研究的最后阶段 以便可以继续在败血症患者中进行尝试治疗。多斯桑托斯博士计划在明年开展工作,完成安全研究,并把获得的所有数据提交给加拿大卫生部, 多斯桑托斯博士指届时由加拿大卫生部根据数据决定是否批准进行第一例人类试验 。
    time 8个月前
  • cover

    加拿大常见止痛退烧药和降压药出问题,卫生部召回!

    加拿大卫生部正在对加拿大制药品牌JAMP Pharma销售的维生素和药品进行召回。 卫生部在召回通知中称:“受影响的批次可能包含超重或不足重的药片。” 此次召回涉及JAMP Pharma生产的维生素D3 10000单位的片剂,批号为EG24CHH002、EG24CHI001、EG24CHI002和EG24CHI003。 图源:canada.ca 退烧止痛药召回 JAMP Pharma生产的对乙酰氨基酚(也称为扑热息痛)的325毫克片剂和加强版的500毫克片剂也被召回。 图源:canada.ca 对乙酰氨基酚,也被称为扑热息痛,是一种用于治疗疼痛和退热的药物,常用于治疗如头痛和骨关节炎等病症。 降压药召回 该公司生产的40毫克和80毫克替米沙坦(Telmisartan)片剂也被召回。替米沙坦通常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高血压,或在某些情况下用于降低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导致的死亡风险。 图源:canada.ca 卫生部敦促用户核实其产品是否受到了此次召回的影响,并就停止使用受影响的产品或有任何健康问题时,咨询医护人员。 通知中还提到,用户如有任何关于召回的问题,可以直接联系JAMP Pharma。任何副作用或投诉都可以向加拿大卫生部报告。
    time 8个月前
  • cover

    大温男子患癌赴中国治疗缓解,返加去世……

    就在2023年圣诞节前几天,23岁的卢森·达尔帕达多(Lusion Dalpadado)被告知他即将离世。   图源:ctvnews   这位来自素里的年轻人一直在与一种罕见的白血病抗争,在接受干细胞移植后,曾短暂进入缓解期。但癌症复发了,医生告诉他,在卑诗省已经没有任何治疗选择。   “他想尽一切办法拯救自己的生命,”卢森的母亲塔米·达尔帕达多(Tami Dalpadado)说道。   于是,家人们开始研究一种针对卢森所患癌症的实验性 CAR-T 细胞疗法。多个国家正在进行有希望的临床试验。   图源:ctvnews   “中国是反应最快的国家,”卢森的女友拉丽莎·杜比诺维奇(Larisa Dubinovic)说。   “我们有很多疑问,我们应该这样做吗?但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卢森决定:‘我要去,我们走吧。’”   图源:ctvnews   这家人为前往中国徐州的旅行、住宿和治疗花费了7万元。   “1月17日,他接受了CAR-T细胞治疗,12天后的骨髓活检显示他完全缓解。这种疗法的效果非常好,”塔米说。   图源:ctvnews   拯救他生命的下一步?再次进行干细胞移植。   如果实验性疗法使他进入缓解期,卢森可能有资格在加拿大接受第二次干细胞移植。但但回到卑诗后出现了感染,可能与已知的CAR-T细胞治疗并发症HLH有关。   “我们可以看到症状,卢森自己还给医生发了邮件,解释了控制HLH所需的治疗方案,”他的母亲说。   她表示,中国医生告诉他们,一种特定的药物是解决 HLH 的关键,但医生拒绝使用这个关键药物,原因是卢森的肝脏功能衰竭,卑诗省癌症医生认为用药风险太大。   “他们没有给他合适的药物,没有进行适当的化疗,不幸的是,我认为HLH失去了控制,”塔米说道。   接下来的几周里,卢森出现了多种细菌感染,并在接受第二次干细胞移植之前去世。   他的亲人们不禁怀疑,如果卑诗省的医生遵循中国医生的治疗方案,接受 卢森要求的治疗,结果会不会有所不同。   图源:ctvnews   “当一个病人为自己辩护,说‘看,我知道这个对我有用’,而一群人说‘不,你不能吃那个药’,我认为这对患者不公平。因为如果患者知道什么对自己最有效,应该有权选择冒这个风险。而我认为卢森被剥夺了这个权利,”塔米说道。   杜比诺维奇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我认为患者应该有选择的权利。我认为他们应该能够说,‘我想尝试这个,尽管你认为它无效。因为什么都不做同样无效。’”   卑诗癌症中心在一份声明中向达尔帕达多家人表达了哀悼之情,并表示无法讨论他在海外或回到加拿大后接受的治疗。声明补充说:   “我们理解那些面对危及生命的诊断时选择出国治疗的原因,并致力于在他们返回后提供护理和支持。对于许多患者,这包括重新评估他们的状况,并讨论我们医疗系统内可用的选项。”   图源:ctvnews   卢森去世四个月后,他悲痛的母亲和女友选择讲述他的故事,旨在引起人们对患者权利问题的关注,以及加拿大缺乏潜在救命的CAR-T细胞疗法研究的现状。   “我希望世界各地的医生能够团结起来。这些是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家人。医生的职责是帮助我们拯救他们。我只想看到他们合作,”塔米说道。   图源:ctvnews   他们也希望纪念这位顽强的年轻人,他为了拯救自己的生命,不惜飞往世界的另一端。他的母亲这样形容卢森:“一个斗士,一个冠军。”  
    time 8个月前
  • cover
    1年前

    白饭放室温2小时可照吃?营养师揭忽略6件事恐中毒

    白饭放室温2小时可以吃吗?放雪柜就一定安全?有营养师指,虽然白饭的确可以放进雪柜冷藏后再食用,但保存时若忽略6件事,恐致食物中毒。但她指出,若在白饭中加入一种酱汁再冷藏,可减低细菌滋生的机会,更可保存长达4个月! 白饭应趁热放雪柜? 保存白饭忽略6点恐中毒  白饭煮太多,如何保存?营养师薛晓晶在Facebook专页发文指,白饭煮好后,保存时若忽略以下6点,恐增加食用安全风险,引发食物中毒: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46067838557-0'); }); 白饭勿放凉?要趁热放雪柜? 营养师薛晓晶建议,白饭煮好后,先取出当餐要进食的份量,至于余下的白饭则不要放凉,反而应直接放进雪柜冷冻最好。为何白饭要趁热放雪柜? 她指出,淀粉类食物经分装后直接冷冻,蒸过后的口感会跟刚煮出来一样好吃。她又强调,不用担心热食放进雪柜会影响功能,只要雪柜功能正常,维持温度绝对没问题。 保存白饭6大贴士 加1酱汁可放4个月 她表示,可参考以下6个保存白饭的贴士,以减低食安风险,吃得更安心: 雪柜存放量维持在7至8分满以下,以免东西太多影响温度 吃不完的食物煮好后,尽快放进雪柜,避免慢慢降温,以免食物待在危险温度(摄氏7℃至60℃)的时间变长,增加细菌滋生机率 如果要吃醋饭或饭团,可以趁热拌入醋,并开电风扇快速降温(乾净的环境下)。醋会让酸碱值降低,不易滋生细菌 白饭冷藏最久可以保存3至4天,冷冻则可保存3至4个月 可以使用冷冻保鲜盒或硅胶夹链袋盛装吃不完的食物 冷冻食物加热后建议当餐吃完,不要反覆使用微波炉翻热  白饭放室温2小时可以照吃吗? 此外,日本全国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也曾发文指,白饭冷藏之后淀粉会变质,因此口感会变得比较差,建议白饭煮熟之后,尽快包上保鲜膜并放在铁盘上,接着直接放入雪柜冷冻,等到要吃的时候再拿出来加热食用。 不少人认为经常把饭盒放置2小时后进食,身体也没有出事。对此,营养师薛晓晶指出:「食物中毒,既然是中毒,那就有剂量的问题。」她举例指,之前曾有寿司店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仙人掌杆菌超标910倍,「因此若有滋生仙人掌杆菌,但超标的菌数量还在人体的耐受范围,是有可能不中毒的。」 8类食物不宜隔夜或翻热 香港营养师Charlene Wong曾发文指,有8类食物不宜隔夜或翻热(二次加热)食用,否则可能滋生细菌,甚至产生有害物质。  
  • cover
    1年前

    不交手术费就别想生孩子,加拿大一家医院遭谴责!

    一名无加拿大身份的孕妇到医院分娩,医院却称“不交$5000元手术费押金就见不到医生”,该名孕妇不得不赶紧转院,幸而及时剖腹产,最终顺利生产。 事件引发广泛讨论,提出“不给钱就不手术”的医院遭到一致谴责。 根据CBC新闻报道,阿尔伯塔省卫生服务部门正在调查一起案件,3月25日,一名急需进行紧急剖腹产手术的无加拿大身份的妇女被埃德蒙顿一家医院拒收。 35岁的佩拉·埃斯特拉达(Perla Estrada)来自墨西哥,她于2022年10月持旅游签证从墨西哥进入加拿大。 她说,她在网上遇到了一位雇主,雇主告诉她,一旦她来到加拿大,她就会获得工作签证。 “我当时的计划就是获得工签,在加拿大打工赚钱,然后再把我12岁的儿子带到加拿大。” 埃斯特拉达说,去年,她认识了一名加拿大籍男子,原本是打算结婚的,但在她七月份怀孕后,两人就分手了。 3月25日,也就是预产期前一周左右,埃斯特拉达去医院进行超声波检查,医生告诉她羊水量低,应该立即进行剖腹产手术。 当日下午4:30左右,她和一位同样处于妊娠晚期的朋友抵达埃德蒙顿皇家亚历克斯医院(Royal Alexandra Hospital)待产室。 埃斯特拉达说,在她等了几个小时后,有护士过来说她“必须预付$5.000 加元的手术费用”,几小时后,另一名护士告诉她,在她付款之前,她不会看到医生。 一方面,埃斯特拉达“没有加拿大身份,没有阿省医疗保险”。另一方面,她之前只预估到“产后医院可能会收取一些护理费用”,她对“预付这笔手术费”毫无准备。 埃斯特拉达说,陪她来的那位朋友赶紧给她的姐姐打电话,她姐姐于当晚11点左右赶到医院。 埃斯特拉达说,“交涉无果后,我被朋友开车送往Misericordia社区医院,一到那里,我很快就见到了医生。” 3月26日凌晨,埃斯特拉达在Misericordia社区医院进行了剖腹产手术,生下了维奥莱特(Violet)。 埃斯特拉达用西班牙语告诉CBC新闻:“如果没有朋友帮助我,带我去另一家医院,我很可能就会回家,然后就会发生与现在完全不同的结果。” 倡导者和健康专家表示,任何人都不应该因为身份问题而被拒绝获得紧急医疗服务。 阿省卫生服务部门的网站上写着:“即使您没有医疗保险,阿省也不会拒绝您获得紧急医疗护理。” 阿省卫生服务部门发言人克里·威廉姆森(Kerry Williamson)表示,他们非常关注此案,正联系患者以讨论细节。 威尔弗里德·劳里埃大学(WLU)教授、外劳权利专家珍娜·亨内布里(Jenna Hennebry)都表示,拒绝人们获得生殖保健服务违反国际法。 亨内布里说:“这不是加拿大这个国家应该做的事情,这明显侵犯了人权。” 有网友表示,这家医院可能也有自己的委屈,之前可能遇到过不少“外国人生完逃单”的事情,因此,此案的结果确实有些看头儿……
  • cover
    1年前

    女网红飞加拿大突发意外被迫切除臀部!竟是...

    近日,拥有200完粉丝的墨西哥美女网红和喜剧演员Yered Licona在飞往加拿大的途中,因臀部注射的填充物突然泄漏而被迫切除部分臀部。 Licona告诉当地媒体,她当时正在飞往加拿大探望女儿的途中,突然感觉到自己的臀部有点不对劲。 她回忆说:"我开始感到疼痛,然后我去了洗手间,摸了摸我的屁股,发现它变得非常硬。我心想'这是怎么回事?'" 图源:DailyMail 医生后来发现,Yered在一次整形手术期间注射到臀部的聚合物泄漏了,感染了她的组织。她说,她被告知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疾病——ASIA综合征,即佐剂诱导的自身免疫性/炎性综合征。 图源:DailyMail 这种疾病最初由以色列免疫学家Yehuda Shoenfeld首次确定,他表示这是由对硅胶等物质的自身免疫过度反应引起的。 患者可能会出现剧烈疼痛、疲劳、认知问题、神经系统问题和一系列其他疾病,而且而且这些症状可能在接触硅胶等诱发物质后的2天至23年的任何时间发生。 不幸的是,Yered无法看到责任人受到惩罚,因为她不确定在多次整形手术中硅是在哪个阶段被注入她的臀部。 她说,她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她从未同意进行这种手术。 令她感到震惊的是,这种物质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注入了她的臀部,导致她不得不切除臀部近四分之三的组织,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图源:DailyMail 她说:"我相信医生,让他们调整我的身体,但他们却偷偷地在我的臀部注射了聚合物,这种物质让我患上了ASIA综合征,我将不得不终生忍受这种病痛。" 社交媒体上的视频显示,Yered被推上轮床离开时,脸上露出了勇敢的微笑。 她说:"医生只截掉了上半部分,大约是从两侧臀部四指宽的位置开始。" "我很伤心,那是一次截肢,那是从我身上割下的一块肉。" "但我不能指责任何人,因为我不知道是谁干的。" "想象一下我的惊讶吧,我去追求一个梦想中的身体,最后却陷入了一场医疗噩梦。"
  • cover
    1年前

    镁是人体必需矿物质 但摄取过多会有5个副作用

    镁(Magnesium)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之一,对于骨骼健康、心脏功能、肌肉活动以及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尽管如此,就像很多事情一样,过犹不及。摄取过量的镁可能导致不良健康后果。本文将探讨摄取过多镁的五个常见副作用,并提供一些避免这些问题的建议。 消化系统问题 最常见的过量摄取镁的副作用之一是消化系统的不适,包括腹泻、恶心和腹部痉挛。这是因为镁具有天然的泻药作用,当摄入过多时,会加速肠道内容物的通过速度,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损失。长期以往,这不仅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还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失衡。 肌肉无力 镁对于肌肉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它参与调节肌肉的收缩与放松。然而,当体内镁水平过高时,可能会出现肌肉无力的症状。这是因为过多的镁会干扰钙离子的传递,而钙离子是肌肉收缩所必需的。这种肌肉无力不仅影响日常生活的活动,还可能增加跌倒和受伤的风险。 心脏功能异常 镁对心脏健康极为重要,它帮助维持心跳的节律并防止心律不齐。但是,过多的镁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异常,特别是在有心脏疾病历史的人群中。这些异常包括心跳过慢(心动过缓)和血压降低。在极端情况下,严重的镁过量甚至可能导致心脏停跳。 呼吸困难 过量的镁也可能影响呼吸系统,导致呼吸困难或呼吸浅显。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大量补充镁的个体中,因为高镁水平会抑制神经系统的功能,减弱呼吸肌的力量。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来说,这一副作用尤其危险,因为它可能加剧现有的呼吸问题。 神经系统抑制 镁具有镇静和抑制作用,适量摄入有助于减轻焦虑和改善睡眠质量。然而,过量摄入镁则可能导致过度镇静,表现为困倦、精神不振和注意力难以集中。在极端情况下,高镁水平甚至可能导致意识丧失或昏迷,这是因为镁在高剂量下会抑制大脑神经系统的活动。 如何避免摄取过多的镁 虽然镁的副作用听起来可能令人担忧,但通过适当的饮食和补充剂使用,完全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 均衡饮食:均衡的饮食是获取镁的最佳途径。富含镁的食物包括绿叶蔬菜、坚果、种子、豆类和全谷物。通过饮食摄取镁,很少会导致摄入过量。 谨慎补充:如果需要通过补充剂来增加镁的摄入,应该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不要自行大剂量补充镁。 了解个人需求:每个人对镁的需求量不同,它受到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了解自己的具体需求可以帮助避免不必要的过量摄入。 监测补充剂的使用:使用含镁的泻药或抗酸药时,要特别注意,因为这些产品可能导致镁的摄入量无意中增加。 总之,虽然镁是一种对健康至关重要的矿物质,但是过量摄取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副作用。通过均衡饮食和谨慎使用补充剂,大多数人可以避免这些不良后果,并充分利用镁带来的健康益处。
  • cover
    1年前

    卑诗春季新冠疫苗加强剂出炉!年满65岁长者可接种

    图:Global News 卑诗省政府正在推出春季新冠疫苗加强剂的计划,鼓励感染风险较高的人群,从周一(4月8日)起接种,该疫苗将在全省各地的药房、地区卫生局诊所、初级保健处及社区卫生中心供应。 省卫生厅长狄德安(Adrian Dix)表示,尽管呼吸道疾病的高峰期已过,但沙士病毒2型 (SARS CoV-2) 仍在社区以较低水平流行。 省府仍鼓励民众在医疗保健场所戴口罩,但去年秋季实施的额外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已不需要在任何时间都实施。 卑诗省卫生官员建议以下人群考虑接种额外一剂XBB.1.5新冠疫苗: 6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55岁及以上的成年原住民;长期护理院和生活辅助设施的成年居民(包括等候入住者);被诊断为临床极度脆弱(符合CEV 1或CEV 2条件)并年满6个月(半岁)的人士。 此外,任何人士如果觉得自己需要接种额外一剂XBB.1.5新冠疫苗,可致电1-833-838-2323联系预约,或前往有这种疫苗供应的药房安排接种。
  • cover
    1年前

    加拿大边境禽流感爆发出现传人病例!小心食用鸡肉鸡蛋

    在多个美国机构发布了一份关于H5N1在全国范围内传播的新闻稿后的几周后,与加拿大接壤的两个美国州现已确认有病例:爱达荷州和密歇根州。 图源:Unsplash / Thomas Iversen H5N1禽流感在美国奶牛中的迅速传播,已经导致至少有一人被诊断患有该病毒,这提醒人们该病毒可以在物种之间传播。 这促使一些州发布提醒采取安全的烹饪方法,并警告不要使用任何未煮透的鸡蛋。 食用鸡肉和鸡蛋还安全吗? 随着美国边境官员发出这样的警告,加拿大人可能会怀疑目前食用鸡蛋、家禽和肉类是否安全。 Matthew Miller是McMaster University的Michael G. DeGroote研究所所长。在接受CTV新闻采访时,当被问及加拿大人食用的食品是否存在风险时,他直言不讳。 “不,没有危险。”Miller说,“农业对禽流感的监测非常出色。遵循适当的烹饪标准是很重要的。因为牛肉或鸡肉中总会有其他的细菌,但(加拿大)食品加工标准保护了消费者。” 3月31日,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FI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虽然没有在奶牛或其他牲畜中发现禽流感,但正在密切监测情况。 “不是食品安全问题” CTV新闻联系了几家加拿大农业组织寻求采访。 Dairy Farmers of Canada通讯主任Lucie Boileau对CTV新闻说:“加拿大乳制品生产商遵守了一些世界上最高的生物安全标准,应该指出的是,只有来自健康动物的牛奶才被授权销售和供人类食用。” Egg Farmers of Ontario的公关团队负责人Pam Passerino告诉CTV新闻,消费者应该放心,加拿大食品检验局是明确的,这“不是食品安全问题”。 “禽流感不会对食物安全构成威胁,因为它只影响禽鸟。家禽和蛋类只要处理和烹调得当,是可以安全食用的。与禽流感有关的公共健康风险没有增加。” Miller说,饲养牛和牲畜的农民已经非常熟悉处理感染的规则,而且在家禽养殖中已经有了避免污染的成熟做法。 人类会得禽流感吗?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鸡通常被圈养在围栏里,要保护的是通常在自由放养环境中的动物,比如牛,免受可能携带病毒的候鸟的侵害,以及防止它们感染其他牛,难度要大得多。 Miller说,除了禽流感可能对食品造成的影响之外,农民和加拿大官员最应该关心的是防止禽流感向人类传播。 Miller说:“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我们所能避免人际传播。” 上周,德克萨斯州的一个人被诊断出患有禽流感。当地州卫生官员说,这个人曾接触过被认为感染了禽流感的奶牛。虽然专家表示,这只是少数孤立情况,不太可能传播,但在covid -19后的世界里,还是要小心。 至于预防疾病的个人预防措施,Miller说要避免接触死亡的动物,并打电话给有关当局处理动物尸体,以及定期清洗在有很多鸟或鹅粪便的地区行走时穿的鞋子。
  • cover
    1年前

    45%的新冠康复者出现肺纤维化 经常咳嗽胸痛疲劳

    《医学与外科年刊》在2022年4月发表的一份荟萃分析报告发现,在已经康复的新冠肺炎患者中,出现了肺纤维化的比例约有45%,这些患者经常饱受咳嗽、胸痛和疲劳等顽固病征的折磨。 该项研究还揭示了新冠征状的严重性与由此引发的肺纤维化的严重性之间的关联。 这正是温哥华全科医院的呼吸病学专家马里纳素(Daniel Marinescu)经常看到的情况,他指出,患者更容易出现肺纤维化,严重程度取决于肺部组织疤痕。 他还说,他已看到数十宗这样的病例,其中的绝大多数是相当轻微的,患者大多会在数月和数年内慢慢好转。但有时,如果患者曾长时间入住重症病房或使用呼吸机,会遭受沉重的打击。 现年50岁的温哥华居民埃克曼(Farrell Eckman)就是一名出现了肺纤维化的新冠肺炎康复者,她在2022年1月因呼吸困难并伴随流感的征状,入住温哥华全科医院接受治疗。 她说:“我在重症病房住了一个多月,且依赖于呼吸机。不是一次,而是两次,我的家人以为他们将失去我,这是我们经历的最可怕的时刻。” 埃克曼因第二次感染新冠肺炎而入院接受治疗,尽管她最终康复并携带6公升的氧气出院,她其后被确诊患有肺纤维化,这是因新冠肺炎对肺部的损害造成的。 对她来说,如果能在长时间的谈话或在上健身课期间,没有出现咳嗽,就已是重大的成就了。 安省西安大学的医学教授、风湿病学家波普(Janet Pope)指出,尽管研究是有限的,但诸如年龄和吸烟等因素可能影响患者出现肺纤维化的可能性。 她还说,患者可能对他们的征状感到沮丧,但她建议他们与医护人员分享担忧。 她说:“他们会用听诊器倾听肺底部的声音,这需要4秒钟时间。如果他们听到我们所说的『爆裂声』,他们就可以做胸部X光检查。”波普还建议说,如果人们感觉自己有呼吸急促、咳嗽、感冒没有好转的征状,应听取医护人员意见。
  • cover
    1年前

    女子检查正常突腹胀变瘦 揭患胰腺癌恐剩2年命 医生教4招

    胰脏癌有「癌王」之称,是致命率极高的癌症。有医生分享病例指,一名50岁女子早前进行身体检查时一切正常,但后来突然腹胀变瘦,再度求医时确诊患上胰脏癌,恐只剩下2年寿命。胰脏癌十分难发现,一旦出现症状时往往已是晚期,医生教用4招检测胰脏癌征兆,及早预防或治疗,提升存活率。 身体检查一切正常 腹胀变瘦揭患胰脏癌 胃肠肝胆科医生林相宏在其Facebook专页发文指,该名50岁女子平日从不烟酒,而且没有患上慢性病及任何家族病史。一年前,她曾透过公司进行例行员工身体检查,但当时未有发现异状。最近1个月,她经常感到腹胀,甚至暴瘦9公斤,遂求医检查,照腹部超声波后发现胰脏有4cm的肿瘤,极有可能是胰脏癌。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46067838557-0'); }); 胰脏癌12种常见症状 林相宏医生表示,该患者的肿瘤指数是正常值的7倍,不只体积较大,而且非常靠近血管,因此未必能接受进行切除手术,只能透过化学治疗令肿瘤能缩小。   该患者至出现症状时求医,确诊中晚期胰脏癌。   一确诊胰脏癌只剩2年命 医生教4招检测保命   林相宏医生解释,一般检查较难发现胰脏癌,若在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往往已经是胰脏癌较晚期的阶段。他推断,该患者其实早在1年前已经开始出现肿瘤,但当时她的CA19-9(胰脏癌指标)仍然正常,只有15U/mL,因此未能发现癌症。及至胰脏癌进入中期阶段,她才出现症状。   林医生估计,胰脏癌第2期存活率约为2年,第3期约为1至1.5年。他续指,无症状胰脏癌一般只能透过专门检测胰脏癌的方法进行筛检,但若如果出现4种情况,则有可能是胰脏癌先兆,应及早接受专业检查,最高可令5年存活率提高至80%。   4招检测胰脏癌征兆   如何可以及早发现胰脏癌?甚么情况应做检测?   血糖突然上升:如果年纪较大的人士血糖突然上升,尤其没有糖尿病家族史,且伴随体重下降,就可能是胰脏癌先兆。 上腹部疼痛:上腹疼痛不一定是胃溃疡、胃食道逆流,应检查周遭胆囊、胰脏确保不是胰脏癌。 腹部超声波:腹部超声波容易被空气挡住,对胰脏癌的辨识度不高。 胰脏内窥镜超声波:专门针对胰脏肿瘤的检查,对早期胰脏癌的辨识度最准确。   10类人最易患胰脏癌 男性患癌率特别高?   胰脏癌为香港发病率最高癌症之中排第10位,但在致命癌症中却排第4位,危险程度不低于肺癌、大肠癌等常见癌症。根据香港医管局的数据,胰脏癌的成因还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胰脏细胞的异常增生有关。大多数的胰脏癌都是源于胰管上皮细胞的腺癌,有10类人发病率较高。   胰脏癌10大高风险人士   预防胰脏癌5大方法 体重过高风险高?   医管局表示,尽管胰脏癌无法完全预防,不过改变一些生活方式,注意以下事项有助减低患癌风险。    
  • cover
    1年前

    "比新冠严重100倍"!多地惊现高致病性病毒:死亡率52%!

    又一种高致病性的病毒来了,目前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已经发布健康警报介绍了有关美国近日报告的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病例的最新情况。 专家警告称,禽流感大流行可能“比新冠肺炎严重100倍”,并导致多达一半的感染者死亡。 目前,美国疾控中心正在“监测”局势。   图源:Daily Mail 病毒研究人员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警惕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现在可能“危险地接近”引发大流行。研究人员说,包括牛、猫,以及人类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的多宗感染病例都增加了病毒变异,且更具传播性的风险。 但出席简报会的其他人表示,现在恐慌还为时过早,因为最近的病例仍有太多未知因素,不足以拉响警报。 白宫代表表示,目前正在追踪美国的禽流感疫情,并补充道:“我们将认真对待美国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美疾控中心本月1日报告了一例人感染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病例。 据美疾控中心最新通报,这名感染者是得克萨斯州一家商业奶牛场的一名农场工人,于3月底出现结膜炎,随后被确认H5N1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 此外,得克萨斯州有三只猫被曝感染H5N1病毒死亡。   图源: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到目前为止,美国六个州的12个农场报告了其奶牛感染H5N1病毒,其中得克萨斯州有5个农场,以及新墨西哥州密歇根州、俄亥俄州、爱达荷州和堪萨斯州的农场。   专家警告: H5N1可能导致大流行 似乎比新冠病毒严重100倍 匹兹堡禽流感研究员苏雷什·库奇普迪(Suresh Kuchipudi)博士在新闻发布会上警告说:“这种病毒多年来,甚至是数十年来一直位居流行病名单之首。” “现在我们正危险地接近这种可能导致大流行的病毒。” 他补充道:“H5N1病毒已经表现出潜在大流行病毒的几个重要特征。” “所以,这种病毒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特别是这种病毒(通常被认为是禽类病毒),它已经显示出能够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一系列哺乳动物宿主。” 图源:Daily Mail “实际上,我们并不是在讨论一种之前尚未出现的病毒,而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存在,并且已经感染了一系列哺乳动物、正在传播的病毒。” “因此,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具有最大流行威胁的病毒,很明显它已经出现了,并且存在于全球范围内。” “现在确实是我们该做好准备的时候了。” 图源:Daily Mail 富尔顿也表达了他的担忧,他警告说,甲型流感H5N1毒株可能引发比新冠病毒更严重的大流行! 他说:“这似乎比新冠病毒严重100倍,或者如果它发生变异并保持高病死率的话,情况可能会更糟。” “一旦它发生变异并感染人类,我们只希望(死亡率)能下降。”   世界卫生组织: H5N1死亡率为52%   根据自2003年以来记录的887名H5N1病毒感染者中有462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估计H5N1的死亡率为52%。 相比之下,新冠病毒目前导致感染者死亡的人数不到0.1%,尽管在大流行开始时这一数字约为20%。 自2020年新型禽流感出现并在世界各地传播以来,26名H5N1病毒感染者中已有7人死亡,死亡人数接近30%。 一些专家警告说,在更严重但罕见的情况下,H5N1可能会感染呼吸道引发肺炎。它还可以感染其他部位,例如眼睛,从而引起炎症。   图源:NewYork Post via Reuters 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的微生物学家Gabriel Girouard博士警告说,尽管人类病例很少,但目前H5N1的死亡率为50%。 但他表示,如果病毒确实开始在人和人之间传播,这一数字可能会“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研究人员: 要确定病毒是否在哺乳动物间传播 研究人员目前正在对受感染的奶牛进行研究,以确定该病毒现在是否能够在哺乳动物之间传播。 据专家表示,受感染的奶牛“昏昏欲睡”、食量减少、产奶量减少。但他们并没有因感染而死亡。 但目前尚不清楚奶牛是如何被感染的,是通过接触感染的粪便、鸟类尸体还是其他途径。   图源:Daily Mail 目前还不清楚病毒是否在动物之间传播,或者它们是否被单一来源(例如饲料)感染。全国各地的大多数病例都与得克萨斯州的农场有关。 对于人类病例来说,也存在许多未知数,包括患者是如何被感染的。 加拿大正在密切监测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FIA)在最近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到目前为止,尚未在加拿大的奶牛或其他牲畜中检测到H5N1,并且正在“密切监测情况”。  但禽流感专家怀疑它正向我们袭来——或者已经来了。   图源:Swineweb.com   安省圭尔夫大学兽医学院兽医兼研究员斯科特·韦斯(Scott Weese)博士说:“没有理由认为美国会出现而加拿大不出现,牛群附近会出现受感染的鸟类,特别是当多个州都出现感染时。” “因此,如果加拿大出现感染病例也并非没有道理。” 牛奶和鸡蛋价格恐持续上涨 然而,这种情况的潜在影响不仅仅是引起恐慌,牛奶和鸡蛋的价格也可能上涨。 受感染的奶牛产下的牛奶无法出售,而当检测到禽流感时,农场必须扑杀所有禽类,这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恢复。 这也是2020年鸡蛋价格飙升的原因,截至2022年11月,在美国,十几个A级鸡蛋的价格从$1.72飙升至$3.59加元。  
  • cover
    1年前

    教授夫人确诊癌症晚期后 平静公布震撼世人的计划

    在这个虚无主义盛行的年代,多谈谈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人性之美,人生的正面价值,哪怕有一点夸张,也是别有一番意义。2018年11月,她被诊断出患了胰腺癌,医生说她只有四个月的生命。她跟死神赛跑,淡定、勇敢地做了四件事:第一时间对自己的病决定不做化疗,不动手术,就住在社区康复医院接受保守治疗。第二是很快把家里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她自己动手又指挥家人(儿子、女儿、学生)全面清理了她使用过的电脑以及房间里所有的物品,因为东西太多,每一项都要亲自逐一过目,以至这项清理工作花费了近两个月的时间。第三次是在自己生活的养老院(燕园)做了一场告别演出,演出那天她虽然已经完全不能自主进食,打完点滴,吃了镇痛片,还是在燕园的联欢会上用尽全力,演唱了她最喜欢的歌曲《我的深情为你守候》。第四是完成了自传《我的深情为你守候》崔可忻纪念集。在生命的最后,她还淡定地告诉丈夫衣服放在哪里,钥匙放在哪里,遥控器放在哪里。她就是中国儿童发展中心的崔可忻大夫,北大教授钱理群的夫人。面对癌症,面对死亡,面对生命她所表现出的勇敢、平和的态度、被世人尊重。2019年8月4日,中国儿童发展中心研究员崔可忻女士病逝,终年83岁。岁月静静流逝,哀伤之情仍在。崔可忻的一生,有三个身份不容忽视:她是中国儿童发展中心的崔大夫;她是钱理群的夫人;她是在生命的老年,从容面对生死,坦然歌颂美好的女性。今天,我们分享钱理群教授的《“我的深情为你守候”》。 《我的深情为你守候》2018年8月我和可忻几乎同时得了癌症:先是我在体检中发现前列腺癌症病兆,随即到北大医院做穿刺检查,找到了癌细胞,最后确诊;接着可忻感到胃疼,血糖也突然增高,这实际就是胰腺癌的病兆,但当时没有想到,只当胃病和高血糖病治疗,耽搁了时间。不管怎样,我们俩都直接面对了疾病与死亡。应该说,我们对此是有思想准备的。老实说,我们当初选择养老院,就是预感到这一天迟早要到来,必须未雨绸缪。而且我们家有癌症遗传基因,我的几位哥哥、姐姐都因患癌症而致命。我进养老院,没日没夜地拼命写作,就是要和迟早降临的“肿瘤君”抢时间。因此,当我看到穿刺结果检查报告,第一反应就是“幸亏我想写的都已经赶写出来了”。我在当天(8月20日)的日记里这样写道:“多年来一直担心得癌症,现在这一天还是来了。虽然不见得是绝症,但确实如我住院时预料的那样:我的人生最后一段路,终于由此开始了。”“今后的人生就这样度过:尽人事,听天命;或者说是:一切顺其自然。”“其实,我也应该满足了——想写的,都写出来了;想做的,都做了。”“看透生死,就这样‘不好不坏地活着’。”“这些,都是这些年,特别是进养老院以后一直念叨着的话,现在也写出来了。”这些话我并没有对可忻详细说:我们早已无数次讨论过,自然不必多说。其实,我们进养老院就已经想透两点:一是把“钱”想透,该花的就花,要把自己晚年生活安排得舒服一点,我们不惜卖房子住进泰康,就是看穿了这一点;再就是把“生死”想透,已经活到八十多岁,再多活几年少活几年,已经无所谓了。因此,我们在家里总是聊生呀死呀的,没有任何忌讳。这样,死的威胁真的来了,反而十分坦然、淡然,像没事似的:我照样写自己的文章,可忻还是唱她的歌。但到了10月底,可忻突然胃痛,背脊疼,吃不下饭,人也变得消瘦——我们这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我再也写不出一个字,可忻则独自苦苦思索“问题出在哪里?”根据自己的人体各器官位置的知识和医学经验,她突然想到:是不是患上了胰腺癌?于是,当机立断,找到了我们的老朋友、北大肿瘤医院的朱军院长,提出进行全身PET检查的要求。尽管这样不按正常检查秩序进行的越规计划,让朱院长有些吃惊,但他仍然迅速作了安排,而且在检查当天,就直接从检查室取出结果,从网上发给了可忻:果然发现了胰腺癌的病兆!可忻也当即作出判断:她得了不治之症,“上天”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尽管我和可忻对“最后的结局”早有精神准备,患上胰腺癌还是万万没有想到的!但可忻很快就镇静下来:既来之,则安之,一切积极、从容应对吧。于是,就有了一系列的检查,不断出入于医院,各方求诊,奔波了两个月。最后果如所料,胰腺癌已经种植性地转移到了腹腔,到了晚期——这样,我们就真的要直面死神了!问题是,如何度过这最后的岁月。我和可忻没有经过什么讨论,就不约而同地做出选择:不再治疗,不求延长活命的时间,只求减少疼痛,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后来我们才意识到,这是向传统的“好死不如赖活”的人生哲学挑战,而要反其道而行之:“赖活不如好死”,我们一辈子都追求人生的意义,就要一追到底,至死也要争取生命的质量!但可忻并不满足于此,她不仅为自己制定了“消极治疗”的方案,更要利用这最后一段时间“积极做事”:她要赶在死神之前,做完自己想做的事,并且亲自打点好身后之事,把最后的人生安排得尽可能地完善、完美,将生命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且说干就干,连续干了完全出乎我和所有亲友、学生意料之外、我们想象不到的四件大事。 就在2019年1月22日协和医院检查,发现了胰腺癌细胞种植性转移的第二天,可忻突发异想,要在六天后的社区春节联欢会上做“告别演唱”。我虽然表示支持,并立即与院方联系,获得同意,但心里直嘀咕:她身体吃得消吗?果然第二天晚上,她就疼得睡不着觉,之后连续两天都到康复医院输液四小时。到第五天,可忻坚持要去参加彩排,勉强唱完就疼痛得不行,赶紧吃止痛药。真到了1月28日那天,她已经不得不住院治疗,上午输液到下午1点,来不及喘口气,就回到住所换服装,稍稍练练声,在4点钟登上联欢会的舞台,做“天鹅的绝唱”。知情者都感动不已,我心里却有些感伤:可忻的一生也就此结束了。她要高歌一曲《我的深情为你守候》,向她心爱的医学告别,向所有爱她的人告别,更要用视为生命的音乐来总结自己的人生,留下一个深情、大爱,有坚守、有尊严的“最后形象”。而可忻精心设计的高雅的服饰,则让我想起她的母亲也是在晚年因不愿让人们看见她的病容老态而拒绝一切来访者,要将一个“永远的美”留在人世间。 当天晚上,可忻又是疼痛得一夜难眠。经过医院用药,稍有缓解,可忻又提出一个新的计划:趁着自己还有点力气,头脑也还清醒,要把家里自己的东西全部清理一遍,该处理的处理掉,该送人的送人,该留下的留下。她要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离开这个世界,不遗留任何麻烦事给家人。我知道,这当然是为我着想,为之感动不已;但也暗中怀疑:这等于要把她精心经营的整个家倒腾一遍,她做得到吗?可忻不想这些,只管立即动手,住进医院第四天,就坐着轮椅回家清理。除夕夜又回家翻箱倒柜到深夜。由此开始,整整忙了两个月:开始是自己回家指挥儿子、女儿、女婿和学生清理;到后来身体日趋虚弱家也回不了了,就让大家把家里的衣物、光盘、书籍、研究论文笔记,等等,陆续搬到病房,自己忍着疼痛过目以后又搬回去。如此硬干、拼命干,到3月20日居然全部清理干净。我四顾一切都规规整整的屋子,突然感到可忻的强大存在:她永远关照、支撑着这个家! 可忻还要亲自安排自己的后事,一再叮嘱我:“千万不要开追悼会、写悼词、献花圈,告一个别就可以了。有的亲友、学生如果还想见见我,就到我的住房来,看看我留下的著作、我珍爱的光盘,听听我唱的歌,看看我的录像,就像以往来我家做客小聚一样,重温当初美好的时光。”为此,她精心挑选了一张自己端庄、美丽的照片,要永远用她清澈的目光凝视着我们。在已经一个多月不吃不喝,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3月7日一大早,一夜睡不好的可忻突然把我叫去,说想编一本纪念文集,收入自己的著作、论文和回忆文章,以及亲朋好友学生的“印象记”,再加上录音、录像,就相当可观了。乍一听,我有些吃惊,但很快就被她超越常规的思维和不拘一格的想象力所折服,欣然同意,并立即动手,组织了一个由学生辈的友人组成的四人编辑小组,着手组稿、编辑,联系出版。一切都十分顺利,进展神速,不到20天,就基本编就。在编辑过程中,特别是读了近40位朋友的印象记,也就慢慢地感受到可忻设想的深意,理解了这本不寻常的小册子不寻常的意义。这不仅是关于崔可忻“这一个人”的纪念文集,而是我们这一群人(从可忻近四五十年的老友,到才结识两三个月的新朋友)的一次真诚对话,深层的精神交流。崔大夫、崔老师只不过是话题的引发人,我们回忆与她的交往,实际是在追忆我们自己的一段历史。而从中发掘出来的,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发现并重新认识了可忻的,更是我们自己的人性之美,我们彼此之间的暖暖人情。更重要的是,我们因为可忻而重新面对和思考人生的重大问题,诸如如何对待生、老、病、死,如何追求生命的意义,如何对待我们从事的工作,等等。在今天这个虚幻、浮躁的年代,人们已经很少谈人性,谈人生,现在突然有了这个机会,大家就自然抓住不放了。在我看来,这次约稿、写文如此顺畅,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按照崔可忻老师生前意思布置的告别会现场的角落之一:钢琴上站着金发碧眼礼服裙洋娃娃,喜爱的玩偶坐在琴盖上。而作为可忻的亲人,我在阅读朋友们的文章时,更是感慨万千。我深知,可忻,包括我自己,都绝非完人,我们也有自己的人性、性格的弱点,我们的人生更是多有缺憾和遗憾,朋友们,也包括学生,其实也都心中有数。但写的文章中都没有涉及,这不仅是纪念集的性质所决定,或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在这个虚无主义盛行的年代,多谈谈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人性之美,人生的正面价值,哪怕有一点夸张,也是别有一番意义。许多朋友的文章,包括我们自己的文章,都谈到了可忻和我的人生选择,朋友们对此都有一种同情的理解,这让我们深受感动。但我们依然要强调,这都带有极大的个人性,如果有人从中受到启发,自然很好,但我们更希望有不同意见的讨论。我们不过是走了一条自己的路——自己选择的路,适合自己的路。最后要说的是,可忻这一生,也包括我这一生,只是坚守了医生、教师、研究者的本分,尽职尽责而已。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再寻常不过,本不足为谈;现在却要在这里纪念,也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守底线的失职,不负责任的行为,一旦有人坚守,就自然觉得弥足珍贵了。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这些老朋友、新朋友,就不妨借这次编辑纪念集的机会,再抱团取暖一次,彼此欣赏一回,大喊一声:“我爱你!”“我的深情为你守候!”2023年3月24日至31日凌晨
  • cover
    1年前

    全球男性“丁丁”尺寸排行榜揭晓!第一名是……

    《每日邮报》互动地图计算出来的数据显示,厄瓜多尔男性阴茎为全球最大,而柬埔寨男性最小。 数据显示,厄瓜多尔男性的勃起平均长度接近7英寸(17.6厘米),柬埔寨男性的平均尺寸不到4英寸(10厘米)。 在阴茎尺寸方面,英国和美国都没有进入前10名。事实上,这两个国家都没有进入前50名。 英国排名第68,阴茎尺寸为5.2英寸(13.1厘米),而美国排名第60,为5.4英寸(13.5厘米)。 澳洲排名第43,平均尺寸为5.7英寸(14.46厘米)。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为了找出哪些国家的男性阴茎最大,德国研究人员审查了超过40项涉及数千名男性的最新研究。 研究小组从近90个国家中提取了平均阴茎尺寸的数据,并对这些测量进行了独立验证。该团队尽可能避免使用男性自报阴茎大小的研究数据。 如果男性的阴茎上方有脂肪垫,则会对其进行轻微压缩,以帮助测量。 所有这些数据都是每个国家的平均值,然后换算为英寸,以便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比较。 阴茎尺寸最大的欧洲国家包括:荷兰排名第9(6.2英寸),法国排名第11(6.2英寸),意大利排名第19(6英寸)。 该名单背后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很难找到阴茎长度与身高之间的联系,但发现肥胖率较高的国家的男性往往阴茎较小,这可能解释了脂肪组织的分布。
  • cover
    1年前

    加拿大夫妇同一天相继去世!家庭医生当成感冒!

    两姐妹正在警告公众,今年早些时候他们的母亲和继父因同一种侵袭性链球菌疾病而去世。 Sammi和Meta Ross说,医生直到为时已晚才意识到他们得的不是感冒,是A型链球菌。 链球菌A型是一种存在于皮肤和喉咙上的细菌,可以在儿童和成人身上引起各种疾病。侵袭性A型链球菌是指当这些细菌引起更深层的感染,并从正常情况下无菌的体内部位发生感染, 如血液、肺部、肌肉深处、脂肪组织等。 新斯科舍省伍兹港的Ginny和Jeffery Killam于今年2月25日在同一天内因这种侵袭性疾病去世。他们都是59岁,而Ginny距离庆祝60岁生日只有几周的时间。 Ginny和Jeffery Killam约两个小时后因A型链球菌去世。提交者:Meta Ross 姐妹俩说,当他们的母亲在去世前几天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时,他们最初并不太担心。 “周二我妈去看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告诉她,她得了流感,”Sammi说。“然后她回家去睡觉休息了。” 但到了周四,Ginny的症状变得更糟:她变得脸色“灰白”,浑身出汗并且黏腻。她被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并在那天晚上陷入了感染性休克。 Jeffery陪同妻子去医院,并于第二天开始出现症状并被送往医院。当晚,公共卫生部通知Sammi和Meta他们的父母感染了A型链球菌。姐妹俩被作为预防措施给予了抗生素。 GINNY和JEFFERY的病情在周末恶化,然后去世了。 “周日早上10点,我们的继父开始心跳骤停,我们先失去了妈妈,接着是爸爸。”Meta说。“所以在两个小时内,我们失去了他们俩。” Sammi和Meta认为,如果家庭医生更早为他们的母亲进行A型链球菌测试,而不是诊断为流感后让她回家,她可能还能活下来。 他们还说,医院在明确他们的母亲患有传染病后应该采取预防措施来保护他们的继父,尤其是因为他正在接受透析治疗,属于高危人群。 “不应该有任何等待。他应该在星期五晚上就开始服用抗生素,”Meta说。 病例上升  新斯科舍省卫生部表示,该省今年迄今已有40人感染了A型链球菌,其中包括Killams在内共有10人死亡。该疾病还夺走了一个六岁男孩和一个45岁男子的生命。 公共卫生医师Ryan Sommers表示,新斯科舍省卫生部正在与医疗保健提供者合作,教育他们如何诊断A型链球菌。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确定这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还是一种更令人担忧的疾病是有挑战性的,”他说。 Sommers表示,在秋季和冬季的呼吸道疾病季节,A型链球菌更为常见,全球病例在解除了大多数针对COVID-19的公共卫生措施后开始增加。 他说,其他疾病,如COVID-19、RSV和流感,也会“使人易感”感染A型链球菌。 在安省,A型链球菌发病率也非常严重! 在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期间,安大略省报告了1,008例确诊的A型链球菌病例,对应总体发病率为每10万人口6.5例。 与2024年1月相比,2024年2月报告的iGAS病例总数有所减少,疾病高峰可能已经过去。在18岁以下人群中,病例的数量在2023年12月达到峰值后继续下降。 65岁及以上的人报告了最高的发病率(每10万人口11.0例),其次是5至9岁年龄组(每10万人口8.2例)(见表1)。与2022-23相比,2023-24发病率最大的增幅出现在5至9岁年龄组(增幅为355.6%)和1至4岁年龄组(增幅为94.3%)。发病率总增幅为75.7%! 到目前为止,本季度iGAS病例需要住院的比例略高于上一季度的相应比例(78.8% vs. 74.2%,见下图表2)。 截至2024年2月29日,18岁以下病例中有8.1%(10/124)的病例报告了死亡,这一比例高于上一季度(上季度18岁以下病例的死亡比例为1.9%)。在18岁以下人群中,死亡人数约占2022-23季度所有死亡病例总数的83.3%(12例)。 大家一定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不可大意! A型链球菌的症状包括: 高烧(尽管服用非处方药物治疗后仍在恶化或持续)  患处严重疼痛、肿胀和红肿  头晕 皮疹迅速扩散  恶心和/或呕吐  手臂、腿、颈部或背部严重疼痛 脱水  皮肤色调和整体颜色发生变化。  Sommers表示,症状迅速恶化是该病的“红色警报”。 “这些症状迅速出现,而且在短时间内迅速加剧,”他说。“因此,在六、十二、十八小时内,如果你没有好转,那就是寻求医疗保健服务的时候。” 姐妹俩也表示,时间就是生命。并敦促人们在感觉不适时到医院寻求医疗帮助。 “不要等待,”Meta说。“如果你感觉不舒服,去看医生告诉他们。” Sammi补充说:“(疾病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对于免疫受损的人,比如我的继父。”  
  • cover
    1年前

    崩溃!加拿大缺糖尿病药 运输料延误至4月中

    美国主要制药商礼来公司(Eli Lilly)就加拿大胰岛素药物短缺问题发出警告,预计这种情况将持续到4月中。 据Global News报道,加拿大药物短缺组织(Drug Shortages Canada)周一首次报告称,10毫升瓶装的优泌乐胰岛素Humalog有短缺现象。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49780206626-0'); }); 据礼来公司网站称,优泌乐胰岛素Humalog也称为赖脯胰岛素,是一种「速效」胰岛素,用于控制患有第 1 型或第 2 型糖尿病的成人和儿童的高血糖。 礼来公司发言人在周五的一封电邮中说,加拿大礼来已在加拿大药品短缺网站上发布了 Humalog的10毫升小瓶短缺的信息。「礼来公司目前正在管理加拿大现有的10 毫升小瓶供应,以确保对患者的干扰最小化。」 发言人补充说,胰岛素短缺预计将于4月14日解决,「未来几个月将进行间歇性的产品补充,我们将继续管理供应,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患者的干扰」。 加拿大药物短缺组织表示,该问题是由于药物运输延误造成的。 礼来公司也发布了美国该药物短缺的消息。短缺仅影响胰岛素的瓶装款。 礼来公司表示,Humalog药物也有药筒和预装多剂量笔 (KwikPen) 形式,「在适当的情况下,患者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可能会考虑使用胰岛素的替代形式。」 该公司表示:「对于只需要小瓶的患者,可以选择Humalog的生物仿制药,目前没有报告任何短缺情况。」 (图:Eli Lilly官网)  
  • cover
    1年前

    P&G紧急召回洗衣球!因为...

    P & G公司正在召回超过800 万袋在美国和加拿大销售的汰渍(Tide)、Gain、Ace 和Ariel 洗衣球,原因是产品的包装有缺陷。 根据P&G公司以及美国和加拿大产品安全监管机构昨(5日)发出的通知,因接触液体洗衣球盒的外包装可能会在拉炼轨道附近裂开,对儿童和其它可能摄入液体的人构成严重风险除了可能的皮肤或眼睛受伤。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46067838557-0'); }); 到目前为止,尚未确认与该缺陷直接相关的伤害。P&G公司和美国消费品公司表示,在召回批次产品销售期间,有四宗关于美国儿童接触洗衣袋的报告,其中包括三起摄入案例,但是否确实来自召回的袋子仍不得而知。 此次召回包括 2023 年 9 月至 2024 年 2 月期间生产并在Walmart、Target、CVS 和Amazon等主要零售商销售的选定批次的汰渍、Gain、Ace 和 Ariel 洗衣球。 召回的产品可透过批次代码进行识别,其气味和尺寸各不相同。美国售出约 820 万包,加拿大售出超过 56,700 包。 拥有现已召回的袋子的消费者被要求将产品放在儿童接触不到和看不见的地方,并联系P&G公司以获得全额退款,并更换用于存放洗衣液的儿童安全袋,该洗衣液仍然可以安全使用用于洗衣。 食用洗衣液中的化学物质会导致呕吐、腹泻、肝肾损伤,甚至死亡。 除了网络趋势之外,专家警告说,儿童特别容易意外吞下液体洗衣包,因为他们可能会将这些产品与糖果混淆,提醒消费者安全地存放洗衣液。 (图:美联社)
  • cover
    1年前

    29岁小哥突然查出癌症晚期!自曝常年点这些快餐外卖

    据报道,一名男子突然被诊断出患有结肠癌,他担心是自己多年来吃太多快餐和红肉所导致的。 现年34岁的Joe Faratzis来自洛杉矶。多年来他,一直饱受腹部隐痛和卫生纸上有血迹等症状带来的困扰。在2019年,也就是他29岁那年,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结肠癌。 图源:Daily Mail 目前,50岁以下成年人患结肠癌的病例激增,他也是其中一个受害者之一,许多医生将其归因于不良饮食和加工食品。 Faratzis告诉《每日邮报》(Daily Mail):“我真的认为结直肠癌是我自己造成的,至少我是这么想的。我的饮食中含有大量加工食品和红肉,比如Subway的三明治,还有夜宵......这真的不太好。我还做了基因检测,我没有患结肠癌的潜在倾向。” 小哥补充道,“但回想一下。当我发现肿瘤时,医生说它可能已经存在了大约3年左右。回想起来,那时我才25岁,没能照顾好自己。我的饮食很糟糕。我一直在吃Subway,尤其是他家的意大利三明治,我几乎每隔一天就吃一次,因为我懒得做饭。我跟其他人一样喜欢吃红肉,尤其是牛排!但不幸的是,我的不健康饮食最终导致了我的结肠癌。” 图源:Daily Mail 大量研究表明,富含超加工食品(例如批量生产的面包和即时食品)的饮食与患癌症(包括结肠癌)的风险高度相关。 据一项研究表明,食用加工食品较多的男性患结肠癌的风险比那些吃得少的人高29%。 专家表示,为延长保质期而添加到食品中的化学品、色素、甜味剂和防腐剂可能会导致DNA突变,从而增加风险。 Faratzis说:“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患病,因为我没有任何得结肠癌的基因......因此我觉得,这可能要归咎于我自己的错误。” 直到2014年,Subway三明治中都含有防腐剂偶氮二甲酰胺,它会在体内分解成致癌物质。欧盟于2005年宣布该物质为非法。目前,他们的许多肉类都含有亚硝酸钠添加剂,此前的研究表明这种添加剂会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 另外几项研究还将食用大量红肉与结肠癌联系起来,警告肉类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能会分解成一种会损害肠道细胞的物质。 Faratzis在20多岁时首次出现癌症症状,每当他弯腰,胸部都会感到隐隐作痛。 他去找医生要求做一个CT检查一下,但之后从未跟医生跟进,他说认为这是不必要的,而且成本太高。 大约6个月后,他注意到上完厕所后,卫生纸上每周都会有一两次出现血迹,但开始他也没当回事,觉得不是什么大毛病。 “作为一个28岁的男人,我认为自己的身体是无敌的,所以我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另外,我想去找医生做直肠检查,因为那看起来很不舒服而且很尴尬......” 然而几个月后,他坐在沙发上时,突然看到沙发上有血迹。于是他赶紧冲到厕所,流了大约半杯血的量。 见状小哥赶紧去看医生,在进行CT扫描和结肠镜检查后。结果显示,他患有二期癌症,好在癌症尚未从结肠扩散。 随后他接受了化疗,然后于2020年通过手术切除了含有癌症的结肠部分。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却令人难以置信。Faratzis进行了更多的检查后发现,癌症已经扩散到肺部和肝脏,导致他又接受了3个月的化疗,并在过去几年里进行了11次肺部手术,以去除不断出现的癌斑。 Faratzis说,他现在已经一年没有出现任何新的癌症了,但他仍然需要每隔三个月就去医生那做一次检查。 对于自己的不规律饮食,小哥也是相当后悔,如果能再有一次机会的话,他一定不会这样做......
  • cover
    1年前

    娃出生“没眼睛” 父母急要哭 医生却笑了

    怀胎十月不易,并且孩子也是准妈妈和准爸爸期待已久的小天使,谁都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出现一些发育问题,比如“畸形”等。 如果孩子一出生就存在异常情况,宝爸和宝妈肯定是很难接受的。 医院产房里,准宝爸小王看着正在努力分娩的妻子,内心是又激动又担忧,激动的是自己即将由准爸爸“晋升”为宝爸了。 而担忧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妻子是否能够顺产,二是宝宝出生之后是不是身体健康。 值得庆幸的是,妻子分娩的过程还是非常顺利的,仅仅用了半个小时左右,宝宝就成功地分娩出来了。 而看到这一幕,宝爸自然很高兴,因为妻子的整个分娩过程非常的顺利,没有出现任何的异常。 于是,宝爸就将自己的视线放在了宝宝身上,想要看看自己的宝宝出生之后是多么地可爱。可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得快哭了。 宝爸原以为宝宝是白胖白胖的,结果自己的宝宝出生之后,身上虽说是白的,但却是一种白腻的感觉,并且是“白里透紫”,怎么看都“不健康”。 同时,宝宝的皮肤也是皱巴巴的,看起来就像是个小老头一样。 更令宝爸接受不了的是自己的宝宝竟然“没眼睛”,这可把宝爸给急坏了,宝宝一出生就“残疾”,是多么残酷的一件事。 看到自己的孩子是这个样子,宝爸瞬间就绷不住了,急切地对产房医生问到:“孩子怎么没眼睛?” 听到宝爸的话,医生愣了一下,叫住了护士接过去准备进行下一步处理的宝宝,然后又仔细地检查了一遍,“没问题啊?” 医生心里嘀咕,然后对宝爸说:“啥没眼睛?这不好好的嘛?” 宝爸听到医生的话,仔细看了看宝宝,这才发现宝宝的眼睛真的是非常不明显。 看到宝爸似乎还担忧的样子,医生在一旁忍不住笑了,说:“现在不明显,一会儿你再看看。” 果然,等到手术室这边处理完毕,将产妇和孩子带回病房的时候,宝爸看到自己的宝宝比刚出生那会儿好多了,眼睛也很明显了。 “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宝爸有点迟疑,要不是自己亲眼看到分娩和清洁宝宝的全程,自己甚至怀疑这不是自己的宝宝。 宝宝出生后“没眼睛”到底咋回事?医生给出了解释 1)宝宝本身的眼睛较小 宝宝本身的长相问题,和父母的遗传有直接关系,所以,父母的眼睛如果比较小的话,那么宝宝的眼睛也会长得比较小。 比如很多“眯眯眼”的父母,生出来的孩子也是“眯眯眼”。 在宝宝刚出生的时候,本来就小的眼睛,再加上宝宝闭着眼,就很可能会让不专业的宝爸看错,以为孩子“没眼睛”,但其实孩子的眼睛是健康的。 2)宝宝刚出生没长开 宝宝还没出生时的环境,和出生之后的环境是不同的,因为子宫空间局限等原因,会导致宝宝自身的发育无法舒展开来。 所以刚出生的时候,宝宝处于一种“蜷缩”状态,皮肤等各方面都是皱巴巴的没有长开。 加上宝宝的眼睛是闭着的,所以宝爸不仔细看的话,很可能会看不到宝宝的眼睛,从而误会孩子“没眼睛”。 3)宝宝身上“污垢”的影响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身上会带有很多的污垢,包括羊水、胎脂、排泄物等等,这些东西都会完全地包裹着宝宝的每一寸肌肤。 不仅看起来真的有点“难看”,还会直接影响人们对于孩子五官的判断,比如有时候这些“污垢”糊了孩子一脸,我们就很难看清楚孩子的眼睛了。 但是,大家可不要嫌弃胎脂,它可是对宝宝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比如保护宝宝皮肤、减少宝宝身体热量的散发、维持宝宝的体温恒定等等。 不过,就这些原因造成宝宝“没眼睛”的这种情况,在后续将会很快得到改善。 比如因为污垢等问题导致的“没眼睛”问题,会在宝宝获得产后清洁时得到缓解,而胎脂本身是不需要清理的,一般在出生后两三天就会被自然吸收。 因为没长开导致的“没眼睛”,在出生后的几天就会明显改善,在之后的三个月内,宝宝的眼睛还会慢慢变大,直至完全展开。 至于因为遗传而导致的眯眯眼,这个就不好说了,视情况而定。 刚开始急得眼泪都流出来的宝爸,在听完医生的解释后,心情终于平复了下来,不再哭泣了。 写在最后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所展现出来的样貌,并不是宝宝真实的样貌,所以宝爸宝妈可不要觉得自己的宝宝很丑。 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宝宝的眼睛会慢慢张开,变成你心目中的那个可爱的天使宝宝。
  • cover
    1年前

    加拿大计划两类药物免费!政府承担开支

    联邦财政部长兼副总理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本周六来到多伦多一家药房时表示,加拿大将很快推出一项联邦计划,涵盖大部分处方避孕药和糖尿病药物。 图源:CTV   据CTV报道,药物保健法案(Pharmacare Act)上月提出。Freeland在多伦多一家药店露面时表示,该计划的首个阶段将包括在即将公布的2024年预算中。 当第一阶段实施时,像避孕药片、荷尔蒙子宫内节育器(IUD)、避孕注射和植入器等处方避孕药将由联邦政府承担费用。 目前,这些处方在加拿大每年的费用在150至300加元之间,或每单位约30至500加元。现在有超过900万加拿大人处于生育年龄,这是避孕药最常被使用的时期。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新闻稿,现有的医疗支出将在各省和地区得到加强,以支付全部费用。 “女性应该有权自主决定自己的健康和身体,” Freeland在来到她的University-Rosedale选区一家药房时表示。“我们的计划是让常见避孕药物免费,如避孕药片和IUD,甚至紧急避孕药。这意味着,对于900万加拿大女性来说,对自由的选择将真正‘免费’。这意味着更多加拿大女子将拥有对自己身体和生活的选择自由。” 图源:CTV 此外,全民医疗保险将扩大到包括糖尿病药物和非处方紧急避孕药。 将被覆盖的糖尿病药物包括胰岛素、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和SGLT-2抑制剂,这些药物每年的费用可能高达1700加元。不过糖尿病患者使用的医疗设备将不在覆盖范围内。 对于这个计划何时开始,Freeland并未提供具体日期,但表示她希望联邦政府能与各省合作实现这一目标。 “因此,我们致力于完成这项工作。我们将与我们的合作伙伴一同努力,我们相信这是加拿大人想要和需要的。”Freeland说道。“因此,我们的希望和信念是合作伙伴会加入我们。” 在被问及联邦政府将如何让所有省份和领土(负责卫生保健)支持并加入该计划时,Freeland指出联邦政府的儿童保育计划也存在类似担忧,并表示她相信所有政府都会希望达成共识。 “我们希望加拿大人过上美好的生活,能够负担得起美好的生活。我们希望加拿大人拥有并享受他们的全部人权,对于女性来说,这些避孕药物能够让生活更加负担得起。这是让女性掌控自己的身体和生活的关键。” “这是非常基本和简单的。我相信基于这一基本事实,我们将能够找到一条与省份和领土合作的道路。” 在被问及该计划可能需要多少费用时,Freeland没有提供估算。她表示随着计划的推出,将逐步披露更多细节。
  • cover
    1年前

    花粉症肆虐卑诗 专家破解原因及防治方法

    图:Tomas-Williams/unsplash 春天降临,樱花灿烂盛开,确实赏心悦目,但对于花粉敏感的人来说,这是最令人烦恼的时节。 过敏症的季节已经来临,影响广及全国,尤以卑诗省情况最糟糕。 据Daily Hive报道,伦敦药房(London Drugs)的药剂及卫生护理创新副总裁Chris Chiew表示,卑诗省的情况最差,这是由于天气干燥和较温暖,导致了所有会释放花粉的东西都在开动。 而且因为温暖的日子越来越多,情况一年比一年严重。 他表示,这个时节有过敏症的人士可能很受困扰,可能难以集中精神工作而需要请病假。 幸好,他们有多种方法可以减轻过敏症状,例如使用处方药和冲洗鼻窦;甚至可以从药房购买及预先服用一种抗敏药Antihistamine,防患于未然。 此外,更简单的方法是在回家后立即洗澡,并清洗外出时穿着过的衣物,以洗掉沾上的花粉。 如果这些方法都不管用,大可咨询专业药剂师。过敏症被政府归类为轻微疾病,药剂师可以向顾客提供更多种类的药物。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49780206626-0'); });
  • cover
    1年前

    51岁女子确诊外阴癌!她的“坏习惯”

    李阿姨今年51岁,子女都在外地工作,丈夫10年前离世后,她就一个人守着老家,虽然子女也不介意她再嫁,但她觉得自己一把年纪了,一个人也挺好的。 前几年开始,她时常无意识的抓挠阴部,而且每次上完厕所擦拭的时候,都可以摸到外阴有一个肿块,但因为位置尴尬,加上自己这么大年纪了,更不好意思去医院检查,这一拖就是2年。 但最近,她感觉肚子胀痛的厉害,而且那个部位瘙痒感越来越严重,还有溃烂的症状。 这事她也不好和孩子说,就悄悄和老姐妹说了,结果被姐妹训了一通,才不情不愿来医院检查,没曾想报告提示外阴(阴阜下、阴蒂上)鳞状细胞癌,也就是外阴癌。 她想不通,这不就是简单的妇科病吗,而且自己这么多年也没有性生活,为啥还会得这病? 01 “外阴癌”都是拖出来的? 外阴癌是发生于女性外阴部位的一种恶性肿瘤,早期潜藏在外阴软组织的上皮内,随时间推移会不断向周围组织蔓延,最终扩散到其他器官。 一般好发于中老年绝经妇女,有数据显示,超过75%的外阴癌病例集中在50岁以上的女性群体。 同时HPV感染也是常见的外阴癌风险因素,甚至有特定的HPV亚型可引发外阴癌;另外慢性外阴炎症和瘙痒、吸烟、喝酒也是导致外阴癌发生的风险因素。 虽然相比于宫颈癌或卵巢癌,外阴癌稍显冷门,但它的危害性并不亚于其他恶性肿瘤。 据统计,早期外阴癌患者生存期在6个月-5年,但早期及时干预后治愈率较高。但晚期外阴癌患者生存时间并没有准确数字,具体要看患者的治疗方法能达到的治疗效果。 02 警惕!4个异常, 或是外阴癌来临信号 外阴癌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早期也没有什么特别症状,即使有也和其他妇科疾病表现很相似,但也并非无迹可寻,如果你也有以下几点异常要注意。 1、外阴白斑 外阴皮肤变色或者出现小白斑点、条纹要注意,因为这些症状可能是外阴癌侵蚀器官粘膜,导致粘膜被过度角化出现的突出状。 2、外阴结节 如果发现外阴部有黄豆大小的结节、肿物,并随时间不断增大,可能是因为癌细胞大量吸收附近脏器内的营养物质后,导致外阴皮肤连续缀生,增殖扩散的结果。 3、外阴溃疡 如果发现外阴部出现凹陷性硬底溃疡,而且反复发作,有疼痛、出血等症状,要小心可能是外阴癌的早期信号。 4、外阴瘙痒 外阴经常瘙痒,病因不明且药物治疗无效,也可能是外阴癌的早期表现。 除此之外,外阴癌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尿痛、排泄物带血、一侧或双侧腹股淋巴结肿大等不适一旦发现以上症状,最好及时就诊排查。 03 内裤能有多脏? 一条脏内裤上竟有100万个病毒 像开头李阿姨之所以得外阴癌,就和她日常卫生习惯有很大关系。 因为一个人生活的她并没有注意好个人卫生,经常内裤堆积一周才洗,只要没出门她就不觉得脏,第二天继续穿,然而内裤上的“藏污纳垢”能力远比肉眼看上去要严重。 女性天生的生殖道构造决定了这里易受感染威胁,研究指出60%以上的妇科疾病其实都和内裤卫生有关系,你可能对自己的内裤一无所知。 调查显示,内裤穿一天后会残留大约0.1-1克的便便,别小看这点残留物,里面可能藏在多达100亿个细菌和病毒,内裤不止有便便,还有汗渍、尿液、私处分泌物。 加上私处潮湿温热的环境也容易滋养细菌,叠加影响下就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一系列危害。引起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泌尿和生殖系统疾病风险,所以内裤还是要一天一换。 此外,内裤清洗也有讲究,如果清洗方法错了,即使天天换洗也不见得干净,这些清洗要点要谨记: 1、用盆单独清洗 内裤和其他外衣混洗,容易细菌交叉感染,所以,洗内裤最好用专用盆,避免感染外界的致病菌和污染物。 2、晾晒条件 内裤最好在阳光下晾晒,可以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菌,没有光照的情况下,可以放在通风处晾干,或高温熨烫、烘干。 3、久置不穿温水冲洗 如果内裤长期没有穿过,在穿之前也最好先冲洗一遍,把附着的粉尘清理掉。 4、多久要换新 一般情况下,内裤最好半年一换。如果内裤变形、变干硬或者有洗不掉的污渍,就不用留了,赶紧换新的。 综上,一条内裤也可能引发很多健康问题,女性阴部环境本来就容易滋生细菌,一旦卫生不搞好,很容易导致其他炎症风险,这里也提醒,如果私处有异常症状,一定要及时检查处理,以防小病拖出大病。
  • cover
    1年前

    加拿大惊现40病例!高传染性+没特效药 在社区传播...

    根据加拿大公共卫生局 (PHAC) 的数据,加拿大的麻疹病例已达到2023年报告数量的三倍多。 PHAC在周三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据悉加拿大今年出现了40起麻疹病例。四个省份均报告了这些病例。 截至3月9日,加拿大有24例活跃麻疹病例。 该机构表示,有七名感染者需要住院治疗,并补充说,加拿大的大多数病例是未接种疫苗的人,“其中大多数是儿童”。 有些人是在国际旅行时接触到该病毒的,另一些人是在加拿大接触过该病毒的。 加拿大首席公共卫生官谭咏诗在声明中强调了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并共同担心加拿大某些地区学龄儿童的疫苗接种覆盖率“不够高”。 她说:“我强烈建议父母和照顾者确保他们照顾的儿童已根据省或地区的疫苗接种计划接种了所有麻疹疫苗。” “目前加拿大有足够的麻疹疫苗供应给那些需要疫苗的人。” 谭指出,麻疹具有“高度传染性”并且“不仅仅是皮疹”。 她说:“感染可能导致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耳聋和大脑炎症引起的脑损伤,甚至可能致命。” 据加拿大公共卫生局 (PHAC)称,成功的疫苗接种计划到1998年在加拿大消灭了这种疾病,该国的传播非常有限。 最近的PHAC麻疹风险评估发现,感染麻疹的旅行者很可能继续进入加拿大,并且感染有可能从这些旅行者那里传播,从而导致儿童所在的教育机构、医疗机构或学校发生社区传播。 PHAC表示,那些接种过两剂含麻疹疫苗的人,或者过去曾感染过麻疹病毒的人,感染该病毒的“风险非常低”,并指出,接种两剂疫苗几乎100%有效预防麻疹感染。 据加拿大卫生部称,感染该病毒的人可能会在7至21天内开始出现症状。症状包括发烧、咳嗽、流鼻涕或眼睛发红、流泪。感染者在症状出现后两到三天可能会在口腔内看到白点。 面部和身体其他部位可能会出现看起来像小红点的皮疹,可持续四到七天。 尽管大多数人在两到三周内就能从麻疹中康复,但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例如耳部感染、肺炎或腹泻。更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包括呼吸衰竭、炎症、大脑肿胀(脑炎)或死亡。 怀孕期间受到感染的人流产、早产和“生出低出生体重婴儿”的风险很高。 如果您怀疑自己被感染,请自我隔离并致电您的医疗保健提供者。将进行血液检查、尿液检查或从喉咙后部或鼻子进行拭子检查以确认诊断。 尽管有一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症状,但目前还没有针对麻疹感染的特效抗病毒药物。
  • cover
    1年前

    医生坦言:6种常见炎症 拖着不治会致癌

    咽炎、牙周炎、肠胃炎、 关节炎、肺炎 …… 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历“炎症”的折磨。 有人认为, 发炎是小事情,扛一下就好了, 但其实, 炎症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 01 慢性炎症好比“慢刀子”, 会一点点蚕食健康 慢性炎症是一种持续的、低级别的炎症反应,通常是由于长期的刺激、感染或自身免疫反应等原因引起的。这种炎症不同于急性炎症,它不会引发显著的红、肿、热、痛等症状,因此常容易被忽视。 然而,慢性炎症却会在不知不觉中破坏身体平衡,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 当身体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免疫系统功能会逐渐减弱,使得身体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这么一来,我们就更容易患上各种感染性疾病,如感冒、肺炎等。 慢性炎症还会影响代谢系统,导致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异常等问题,进而增加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炎症一旦失控,可直接毒害神经系统,损伤神经元细胞。研究发现,老年痴呆患者脑部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会在炎症反应中释出炎症因子,加速神经元的退行性病变。 此外,慢性炎症还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长期的炎症刺激可导致细胞基因突变、异常增殖,最终进展成癌症。 02 6种炎症确认与癌症有关 不是所有的慢性炎症都与癌症有关,目前医学界明确的具有高风险癌变的炎症有以下6类: 1.牙周炎 已有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指出,牙周炎是口腔癌的一个高危因素,还跟胰腺癌、肠癌、乳腺癌等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2.慢性萎缩性胃炎 一般而言,轻度萎缩性胃炎通过治疗是可逆转的;中重度萎缩性胃炎及时干预,癌变的几率也相当低;只有少数重度萎缩性胃炎有癌变风险。 3.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研究发现,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进展成肠癌的风险:8年以上癌变风险低于1%,以后每年患癌风险增加0.5-1%,20年以上的癌变风险达5-10%。 4.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进展为肝癌,大部分都是因为病毒长期对肝细胞造成损害,引发肝纤维化、肝硬化,最终发展为肝癌。 5.胰腺炎 从胰腺炎发展到胰腺癌通常只需三步(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胰腺癌)。据临床数据统计,有近八成胰腺癌患者,有过胰腺炎的患病史。 6.宫颈炎 当宫颈发生炎性改变,可引起阴道分泌物增加、接触性出血等异常。若宫颈炎合并HPV病毒感染,就有一定风险发展为宫颈癌。 03 研究发现: 做好2件事降低全身炎症 尽管炎症可引发多种疾病,但我们仍可通过一些生活措施来实现“抗炎”。 近日,一项真实世界研究又为饮食、运动“抗炎”提供了新证据。 ——3月8日,清华大学的科研团队于《营养素》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摄入含中等活微生物的食物,与降低全身免疫炎症指数相关;更多的休闲体育活动,也与降低全身免疫炎症指数相关。(注:地中海类,主要包括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属于中等微生物含量饮食) 1.饮食抗炎 生活中,大家多吃以下食物,有助于降低全身炎症: 蔬菜类:菠菜等各种深绿叶蔬菜;胡萝卜、西红柿、紫洋葱、海带等深色蔬菜。 水果类:蓝莓、柚子、圣女果、猕猴桃、橘子等。 全谷物及杂豆类:包括粗加工的黑米、糙米、燕麦米等和淀粉豆类,如芸豆、红豆、鹰嘴豆等。 香辛料类:烹调中餐常用香辛料姜、葱、蒜、胡椒、八角等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炎作用。 2.运动抗炎 建议大家可以保证每周有不少于150分钟的有氧运动,比如健走、游泳、慢跑、骑行等。 另外,建议每周进行不少于2天的中高强度的涉及全身大肌肉群的力量训练。中老年人群进行抗阻运动可选择自重训练、弹力带抗阻等这样危险程度较小的运动方式。 当然,抗炎并不仅局限于饮食和运动。实际上,各种良好的生活习惯都会对我们身体炎症水平产生深远影响,如规律的作息、良好的睡眠、有效的压力管理等。
  • cover
    1年前

    日本全年21837人轻生  过半都是“这一个”原因……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最新统计,2023年日本全国共有21837人自杀,其中儿童及青少年占513人,为历史新高。整体自杀人数较2022年减少44人;依照性别分类,男性自杀人数为14862人,增加116人,女性为6975人,减少160人。 针对自杀之原因与动机,其中以疾病等“健康问题”为多数,共有12403例,而生活不顺或事业发展不理想等“经济、生活问题”则增加481人至5181人,成长显著。 从年龄来看,50多岁的自杀者最多,共4194人,其次是40多岁族群,共3625人,70多岁族群则位居第三,共2901人。 此外,还有小学生13人、国中生153人和高中生347人,共513名儿童及青少年,人数为1980年开始统计以来第二高。厚生劳动省对此回应:“儿童及青少年自杀人数几乎持平有史以来最高水准,形势依然严峻,我们愿意与相关部门合作并要求相关机构加强应对措施”。 日本青少年自杀人数创新高。
  • cover
    1年前

    “小林制药”保健品致人死亡,国内多平台已下架

    曾经被中国消费者“爆买”的小林制药深陷保健品致病致死风波。 3月27日晚间,小林制药(中国)有限公司发布协助小林制药株式会社自主召回使用红麹原料相关产品的声明称, 根据小林制药株式会社的公告,本次自主召回涉及三款产品,这三款产品均未在中国大陆市场上市销售。有中国消费者通过海外跨境平台、境外实体店铺或是其它渠道购买了相关产品,对此,我司将积极提供产品回收的协助。 对于从跨境官方渠道购买的产品,通过UNQ日本株式会社协助小林制药株式会社进行回收。对于除此之外的其他消费者,建议联系原购买渠道进行退货。如果在此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我司将积极协助,从便利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妥善解决相关事宜。”声明写道,公司已于2024年3月22日通知了相关的跨境平台,请求他们紧急下架相关产品,并尽快通知所有消费者立即停止食用。将继续通过旺旺、短信等渠道多次告知,确保信息能够传达到每一位消费者。对其他已知的有相关产品售卖的平台,正着手逐一联系平台请求马上下架相关产品并请求平台尽快通知所有消费者立即停止食用。 同日晚,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小林制药在天猫、京东、拼多多的官方客服,对方均表示已下架红麹胆固醇颗粒,如果在店内购买过的消费者可申请退款退货。  图源:澎湃新闻记者 仇依楠 据央视新闻援引NHK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3月26日公布了因摄取含有小林制药公司红曲成分的保健品后发生的第二例死亡案例,入院人数已增至106人。 另据日本媒体当地时间3月27日报道,日本大阪市政府命令小林制药公司对“红曲胆固醇颗粒”等三种产品进行召回,因上述产品收到大量健康受损及死亡报告,厚生劳动省认为“其中疑似含有害物质”。涉及的红曲由小林制药大阪工厂生产,该公司称可能是与预想中不同的来自霉的成分导致了问题。 此前的3月24日,小林制药中国面向中国电商平台的消费者发布召回通知称,部分受影响产品通过跨境渠道销往中国大陆,消费者可以退货以及退款。当时该通知中,只提到了一款涉及产品。 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联系了小林制药中国的客服中心,客服人员表示,在中国只有一款产品加了红曲成分,其他产品不含。对于含有红曲成分保健品的安全性问题,客服人员称:“本社给我们的回复是目前没有确认下是不是跟肾病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消费者担心健康风险,建议去做一个关于血液方面有关肾脏的检查,检查费用由公司负责报销。 如果检查出肾脏有问题,是否可以判断与产品有关?上述客服人员表示,这要看医生的判断,“现在还没有确认下来肯定是有问题的,所以公司暂时没有办法给到一个回复说,肯定有问题,或者肯定没有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国内也有保健品企业和药企旗下拥有含有“红曲”的产品。 3月27日,绿叶制药(2186.HK)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血脂康胶囊所使用的红曲原料,为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产的特制红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小林制药所使用的原材料没有任何关联。 小林制药在日本被要求召回三款产品,“红曲”到底是什么?   含有红曲成分保健品的致病致死风波已发酵多日。 3月22日,小林制药对外称,近期有部分消费者在使用该公司生产的含有红曲成分保健品后,出现肾脏部位疾病。随后,日本各食品、酒类制造商也陆续宣布回收含有小林制药生产的红曲相关产品。 3月25日,日本小林制药公司对外宣布,已有33人服用该公司含有红曲成分的保健品后出现肾脏疾病等健康异常情况,其中26人已住院。3月26日,日本小林制药公司发布消息称,1名可能持续服用红曲成分保健品3年左右的人因肾脏疾病于2月死亡。服用该产品被怀疑与死亡存在因果关系,现已展开调查,并呼吁人们暂时不要使用涉事产品。也是在3月26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围绕小林制药公司红曲原料可能致使消费者健康受损问题,对小林制药公司进行了持续约三个小时的听证会。日本监管部门已经对小林制药相关产品采取措施。据央视新闻援引日本时事通信社消息,日本厚生劳动省已通知小林制药公司总部所在的大阪市相关部门,基于《食品卫生法》对该公司相关产品采取废弃等措施。 据日本媒体当地时间3月27日报道,日本大阪市政府命令小林制药对“红曲胆固醇颗粒”等三种产品进行召回。此外,日本小林制药已从日本消费者厅撤回8种红曲保健品作为功能性标识食品的备案,其中包括3种已经召回的商品。 根据日本媒体报道, 小林制药方面还发布消息称,“红曲”原料还向饮料及食品厂商等52家企业供货。生产的“红曲”原料中,用于自家产品的为两成,八成销售给了其他企业。日媒报道称,小林制药从2016年起通过商社将红曲原料等向其他厂商供货,被用于日本酒及点心等。供货对象还包括中国台湾企业。 据央视新闻,截至当地时间26日晚间,包括小林制药公司在内,已有30家企业宣布自主回收使用了小林制药公司红曲原料的产品。有消费者表示,很多食品里也都用了这种原料,连味噌酱里也有。另据日媒报道,日本相关部门将对市面上的6000多种功能性食品的安全性等进行紧急检查。 上述可能损害健康的保健品中的红曲成分到底是什么?   ‍ ‍澎湃新闻记者 田佳旭  编辑 田佳旭 素材来源 央视财经 综合网络 澎湃新闻‍ 据广东省中医药局主办的微信公众号“广东中医药”2024年2月29日发布的一篇文章,中药红曲是经红曲霉发酵而成的一种米曲,药食两用,在古代称为丹曲,起源于中国,已有两千多年使用历史,早在汉代就已经在民间普及。红曲作为一种微生物发酵品,不仅能作为天然无毒的食用色素使用,还能用于肉、鱼、豆类等各种食品的抗菌防腐。红曲还富含酒香,是酿酒酿醋的好原料。 对于红曲的药用价值,上述文章提到,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科学家从红曲发酵液中发现并分离得到一种名为莫纳可林K(Monacolin K)的化学成分,发现其能显著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红曲中除含有莫纳可林类化合物外,还含有麦角甾醇、生物黄酮、皂苷、膳食纤维、氨基多糖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抑菌、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广泛的药理作用。红曲中的天然抗氧化剂黄酮等则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小林制药曾表示,对红曲保健品进行成分分析后发现,部分红曲原料中可能含有该公司掌握范围外的未知成分。按照这个说法,导致患者入院或死亡的并非红曲本身,而是红曲原料中的其他未知成分。绿叶制药在回应中也提到,普通红曲是传统发酵产品,菌株质量、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管理的不同,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与安全的结果也不相同。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清华大学公共卫生硕士顾中一介绍,红曲中有一种活性成分洛伐他汀,这种成分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作用,但具体剂量、效果需要另说。有争议的是,红曲在晚期发酵中会有一种次生代谢产物桔霉素,有肾脏和肝脏毒性。因此我国对红曲相关产品有着具体的要求。 顾中一强调,如果购买保健食品降血脂,根据自己的需求咨询一下专业人士或者做好充足功课,最好先咨询一下医生和药师。买到的产品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包装上的标签信息,尤其没有标示清楚中文的,一定要查阅了解清楚再吃。使用任何新的保健食品后,最好记录一下感受和症状,如果有不适立刻停用咨询医生。 小林制药中国召回一款含红曲保健品,企业称可报销检查费 可能导致肾脏疾病,甚至可能导致死亡的保健品在中国有销售吗? 3月24日,小林制药中国发布《关于停止使用红麹胆固醇颗粒及自主召回的通知》称,在日本制造、销售的保健食品“红麹胆固醇颗粒”,公司收到了一些食用后可能导致肾脏疾病等问题的报告。针对此情况,我们对该产品及其所使用的红麹原料(自社制造)进行了成分分析, 结果发现部分红麹原料中可能含有非预期的成分。部分受影响产品通过跨境渠道销往中国大陆。   小林制药中国召回通知中提及的产品 来源:小林制药中国官方公众号 “如果您曾食用过以上产品,并感觉身体不适,请咨询客服中心。同时,如果您持有该产品,也请联系客服中心,我们将向您说明退货及退款方式。”小林制药中国表示,如果持有红麹胆固醇颗粒(60粒,条形码4987072059708)产品,请停止继续食用。 上述召回通知面向天猫小林制药海外旗舰店、拼多多官方海外旗舰店、小林制药海外京东直营店的消费者。3月27日,澎湃新闻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仅天猫可以搜到“小林制药海外旗舰店”,无红曲相关保健品在售,但无法在拼多多和京东搜到“拼多多官方海外旗舰店”和“小林制药海外京东直营店”。小林制药中国称,我们认识到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并将继续进行调查。但目前尚未确定该成分的具体性质,以及与肾脏疾病等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出于保护消费者健康的目的,决定自主召回红麹原料相关产品。 3月27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联系了小林制药中国的客服中心,客服人员首先询问,购买使用这款药物后,使用者是否有困倦、尿液浑浊、排尿困难等情况。在得到“目前没有”的回复后,客服人员强调,“本社给我们的回复是目前没有确认下是不是跟肾病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消费者担心健康风险,建议去做一个关于血液方面有关肾脏的检查,检查费用公司这边负责报销。 如果检查出肾脏有问题,是否可以判断肾脏问题与产品有关?上述客服人员表示,这要看医生的判断,“现在还没有确认下来肯定是有问题的,所以公司暂时没有办法给到一个回复说,肯定有问题,或者肯定没有问题”。 小林制药中国销售的部分产品 来源:官网截图  
  • cover
    1年前

    凯特王妃“预防性化疗”是什么?医生详解病情

      凯特22日宣布正在进行“预防性化疗”(preventative chemotherapy)。(资料照/美联社)英国凯特王妃22日透过视频宣佈罹癌,并已开始进行“预防性化疗”(preventative chemotherapy)。究竟预防性化疗是什么?专家指出,预防性化疗最少须进行3个月疗程,能大幅降低癌症复发率。凯特22日宣布正在进行“预防性化疗”(preventative chemotherapy)。影音:  凯特在视频中表示,1月腹部动刀时,并不预期自己罹癌,但后续检验证实罹患癌症,医生因此建议她进行预防性化疗,目前她正处于疗程的初期阶段。综合英国《卫报》(The Guardian)、美国“时代”(TIME)杂志报导,预防性化疗又被称为“辅助性化疗”(adjuvant chemotherapy),是一种抗癌药物疗程,用意在消灭主要癌症治疗(切除肿瘤手术)后可能残存于患者体内的任何癌细胞。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系教授范隆(Katherine Van Loon)表示,根据不同的癌症类型,预防性化疗使用的药物也不同,但通常和活性癌症或晚期癌症使用的药物相同,目标是消灭外科医生看不到、可能错过、或可能扩散到其他部位的任何微小癌细胞。美国梅约医学中心(Mayo Clinic)血液学及肿瘤学部门临时部长琼斯(Jeremy Jones)表示,根据不同的癌症类型,术后进行3至6个月的化疗能大幅降低癌症复发风险,他说这是预防多种癌症复发的标准护理程序。琼斯指出,医生主要依据癌症分期决定是否进行辅助性化疗,主要建议复发风险较高的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预防性化疗,通常是考量到患者未来可能有癌症复发风险,另外,有些“特别保守”的医生也会建议年轻患者进行预防性化疗。和因为更严重疾病接受化疗的民众相比,预防性化疗的疗程可能更短,多数至少须进行3个月。 另外如果是因为其他因素进行手术,手术后才发现癌症,此时肿瘤通常处于早期阶段,后续的化疗疗程将会更有效,英国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癌症研究中心主任杨恩(Lawrence Young)表示,这可能代表单次疗程就足够。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琼森综合癌症中心(Jonsson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女性健康研究主任卡尔兰(Beth Karlan)表示,多数接受预防性化疗的患者须在医院注射药物数小时,有些人需要更久时间。报导指出,预防性化疗对乳癌、肠癌及肺癌特别有效,但医生也会建议用于其他形式的疾病,例如根据复发风险,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术后也经常搭配辅助性化疗。卡尔兰表示,大量证据显示,辅助性化疗会影响生存率,让患者的寿命更长,甚至达成治癒。
  • cover
    1年前

    12大“最脏”蔬果清单,连续9年榜首都是它!

    最近超市里草莓经常打折,很多华人朋友都会买来直接吃或者做各种甜品。值得注意的是草莓在连续9年的北美年度“肮脏蔬菜”榜单都高居榜首。 据Business Insider报道,美国非营利环保机构环境工作组织 (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EWG)  3月20日公布《2024 年农产品农药购物指南》中,草莓在“最肮脏的12种”水果和蔬菜中继续高居榜首。仍然是农药残留最多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羽衣甘蓝和青豆等蔬菜也榜上有名。  环境工作组的报告分析了美国农业部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 46 种水果和蔬菜的 47,510 个样本进行的测试数据。 两家机构在检测前都会采取预防措施清洁农产品,美国农业部会在清洗前对农产品进行去皮或擦洗,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只会去除污垢。 尽管如此,报告仍发现,所分析的农产品中含有 254 种农药痕迹。 美国国家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报告称,美国登记的农药超过800种,“其中一些农药使用量巨大,可能带来多种健康问题的风险”。 使用农药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包括增加肥胖、乳腺癌、记忆力减退等风险。然而,一位毒理学家在2017年告诉Business Insider,“肮脏的12种果蔬”名单上产品中的农药含量可能太少,不会造成重大后果。 以下是2024年“最脏的十二种水果和蔬菜”排名。  1.草莓。 据EWG称,超过90%的草莓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农药残留。草莓连续几年位居“肮脏的十二种”名单之首,包括2021 年至2023 年。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49780206626-0'); }); 2.菠菜。 据EWG报道,美国农业部 2016 年对菠菜进行的检测发现,菠菜中“平均含有七种农药”。报告还补充说,菠菜中发现的大部分残留物是由四种农药造成的,其中包括三种杀菌剂和一种杀虫剂。 3. 羽衣甘蓝和芥菜。 在羽衣甘蓝和芥菜上发现了种类最多的农药,该报告发现了 103种化学物质。 专家工作组文章报告称,近 60% 的羽衣甘蓝样本中含有一种名为 DCPA 的农药残留,美国环保署在 1995 年指出这种农药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 4.葡萄。 与草莓一样,90%的葡萄样本被检测出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残留。 5. 桃子。 专家工作组已报告研究发现,杀菌剂氟啶胺可以像雌激素一样“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并可能对男性的生殖系统造成危害。 据 EWG 称,90% 的桃子样本和近 30% 的“肮脏十二”名单所分析的桃子样本中都发现了这种杀菌剂。 6. 梨。 专家工作组已报告超过六成的非有机梨含有五种或五种以上农药残留。该数据来自美国农业部在 2021 年至 2022 年进行的测试。报告还称,95% 的梨样本至少含有一种农药。
  • «
  • 20
  • 21
  • 22
  • 23
  • 24
  • »

48小时内热点新闻

  • 封面
    最新研究:住高尔夫球场附近,更易得帕金森?
  • 封面
    加拿大水质出问题,多种农药残留?
  • 封面
    列治文开免费课程!助外国受训护理员本地执业
  • 封面
    加拿大癌症新药审批进程提速!最快提前9个月
  • 封面
    震惊!80年幸福研究揭示长寿的关键竟然不是这些
  • 封面
    5名加拿大女子口述:为保命,不得不出国求医
  • 封面
    加拿大18岁少年吃感冒药猝死!这药医生不推荐
  • 封面
    那些经常关灯看手机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 封面
    传可乐可以洗大肠?医生揭"三大医疗用途"
  • 封面
    全城染紫!温哥华为他们亮灯一夜
  • 封面
    BC省野火季提前升级!人祸+雷击已烧遍40处
  • 封面
    病毒在加拿大蔓延,最新报告近200例新麻疹病例
Contact Vansky
Tel: (604)269-8468, (604)537-9766
Location: 258 - 5701 Granville St, Vancouver, BC V6M 4J7


微信客服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1999 - vansky.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