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天空 温哥华天空
  • 信息版
  • 流星版
  • 流星文摘
  • 新闻
  • 大温店铺
    • 店铺
    • 约饭
  • 视频
  • 专栏
  • 论坛
  • 娱乐
    • 2016中国好声音
    • Sky秀
  • 折扣
登录 注册
  • 移民
  • 留学
  • 地产
  • 财经
  • 时事
  • 社会
  • 美食
  • 健康
  • 娱乐
  • 时尚
  • 教育
  • 科技
  • 法律
  • 生活
  • 旅游
  • 艺术
  • 史海
  • 人物
  • 名车
  • 家居
  1. 新闻首页 /
  2. 家居

    /
  • cover

    加拿大政府推出多项房屋相关补贴,符合条件就可申请

    疫情期间,许多人“Work from home”,把办公室搬回了家中;也有许多人因所从事行业受疫情影响而赋闲在家。由此,当中不少人对家居动起了念头,进行了部分改装甚至全面翻新升级。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从政府获得补贴来减轻装修费用负担。 据Narcity报道,税务公司H&R Block的一位税务专家在接受采访时,根据政府所补贴的项目总结出几个方法,让加拿大人最大限度地降低装修升级的成本。 因应个人的资格、状况及所住地点,有多个方法可供选择。 1.家庭无障碍设施税收抵免( Home Accessibility Tax Credit)   符合条件的个人在房产装修升级更多的安全和无障碍设施时,都可以申请装修费补助。 按联邦政府的要求,一般而言,雇佣专业人员如电工、水管工、木工和建筑师完成的装修工作都符合条件。 即使自己负责所有装修工作,也可以得到建筑材料、钢筋、设备租赁、建筑计划以及申请许可等方面的补助。 根据H&R Block税务专家所指,家庭无障碍设施税收抵免计划,允许报销最高10,000元以及最多15%的装修费用作为其税务减免。 需要注意的是,补助申请需要满足一些特定条件,比如申请人必须与65岁以上的长者,或有资格申请伤残税收抵免(Disability Tax Credit)的人士一起居住。 2.加拿大绿色房屋补助(Canada Greener Homes Grant) 如果以环保概念来对自己的房屋进行改造升级,亦可以获得补助。 加拿大绿色房屋补助为70万左右加拿大人提供高达5000元的补助资金,对其房屋进行节能改造。 这部分补助不需要纳税,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作为收入申报。 申请条件: 其一,必须是房屋的业主; 其二,必须证明屋主当前居住在要升级改造的房子中; 其三,必须是独立屋、半独立屋、排屋、镇屋、四季度假屋、移动房屋或船屋;普通共管公寓不符合申请要求,但低层共管公寓可申请; 其四,原住民议会、土地认领机构和住房管理机构也可申请; 其五,新建筑(6个月或以下)不符合申请资格。 根据具体实施补贴计划的加拿大自然资源部(NRCAN)要求,补助范围主要包括: 绝缘保温,最高补贴5,000元; 空气密封,最高补贴1,000元; 节能门窗更换,最高补贴5,000元; 智能温控装置,最高补贴50元,但必须有其它节能升级项目。 节能热水炉和暖气泵更换,最高补贴5,000元; 太阳能板安装,最高补贴5,000元; 电池、地基防水和屋顶贴膜,最高补贴2,625元; 另外,自然资源部要求,所有节能材料和设备,必须是在加拿大或从加拿大在线经销商购买。 3.其他房屋装修税收抵免 在不同的地区,可能可以申请更多的房屋装修税收抵免。 例如,在安大略省、BC省和新不伦瑞克省,安排补助资金,支持令房屋变得让长者与残障人士更容易出入的工程。 在萨斯喀彻温省,设有房屋装修税务抵免(Home Renovation Tax Credit),允许装修开支介乎1000至11000元的人士,获得高达10.5%的成本补贴。 魁北克省则有Rénoclimat计划,以支持节能升级工程,申请条件与联邦计划略有不同。 而新不伦瑞克省,亦有类似的计划Total Home Energy Savings Program,供合资格居民申请。 不过,专家提醒,具体补贴金额取决于工程完工后的审计,而且补贴不会马上到账。 政府提供如此贴心的补贴,已完成相关装修工程的,可以着手申请了;正有装修计划的,还不赶快动工?
    time 3年前
  • cover

    Metro公寓十几个快递丢失 盗贼竟是内部住户

      正所谓家贼难防!   都说是“远亲不如近邻”,加拿大人也很看重社区建设和邻里关系,大家本着和睦相处的原则,互帮互助,生活在一起。   可是最近本拿比却发生了一件事,颠覆了人的认知:Metrotown一公寓频频发生快递包裹丢失事件,警方调查后发现,小偷竟然是公寓内部住户!     根据本拿比皇家骑警消息,2021年10月至12月,警方接到多起包裹被盗的报告,而这些包裹都是位于Dunblane大道和Imperial街附近的同一家公寓里丢失的。     于是本拿比警方的专案组介入此案,经过几个星期的调查,并警方最终锁定了嫌疑人。   12月23日,警方在嫌疑人家中将其逮捕——他就住在盗窃案发生的公寓里!   这名42岁的男性犯罪嫌疑人目前面临至少10项与邻居被盗包裹有关的盗窃指控。   目前,警方共查明了价值超过$5000的商品、已经确认了24名受害者。   警方发言人对嫌疑人这种专偷邻居包裹、伤害邻里感情的行为非常不理解,同时对专案组在识别嫌疑人以及逮捕方面的快速行动感到自豪。   唉,都说是千防万防,家贼难防。谁能想到让人气得牙痒的小偷就住在自己隔壁呢?估计这个公寓的邻居们该有心理阴影了。   但愿这个“家贼”在以后的监狱生活中能够想明白一些事,学会做人。
    time 3年前
  • cover

    BC省夫妇欣喜验收新房,里头竟有85只蝙蝠

    很多人买房的时候,都会有一步一定要进行,就是验房。有一对BC省夫妇,在2019年买下他们人生中第一套房后,面临一系列头大的问题。这对夫妇在当时成交房子之前,请了7位验房员,都说房子不错,没有一个验房师有提到说,这个家里竟然暗藏……蝙蝠! 于是,这对夫妇在2019年5月31日, 愉快地搬进了他们的新家。 可入住没多久,他们立即注意到, 在主卧室角落的尖顶屋顶下, 地板上有黑色的小粪便。 这对夫妇最初认为粪便来自老鼠。 他们聘请了一名害虫防治专家。 专家告诉他们家里有蝙蝠。 小夫妻惊呆了,一开始还不敢置信! 直到一天晚上,黄昏时分, 这对夫妇观察到: “一群蝙蝠从房子的排水沟里涌出,” 他们数了数,一共数出了85只蝙蝠🦇🦇🦇   小夫妻彻底怒了,直接一纸诉讼怒告前屋主! 在诉讼过程中,这对夫妇声称, 他们解决蝙蝠问题的费用, 超过33,000 加元,包括工资损失。 这对夫妇向房屋的前任主人, 史蒂文森 (Eric Stevenson) 提出索赔, 因为他疏忽大意(neglegence) 没有透露蝙蝠以前住在家里。 结果前屋主也很硬气, 直接表示他们就是特意在房子外面, 安装了两个蝙蝠屋, 因为他们很喜欢蝙蝠, 说蝙蝠会在每年五月出现, 整个夏天都能灭蚊虫。 而且前屋主还强调, 虽然他们在户外装了蝙蝠屋, 但家里肯定是不会看到蝙蝠的! 既然如此,那就打官司,交给法院处理。 最近,法院判决结果下来了: 法官完全站前屋主! 法官杜利斯(Judith Doulis)在判决中写道:“《房产披露声明》(PDS)要求供应商披露任何害虫或啮齿动物的侵扰。蝙蝠两者都不是……因此,即使史蒂文森知道天花板上栖息着蝙蝠群,他也没有在 PDS 上对这个问题做出不实回答。” 说白了,法官直接认为: 蝙蝠不是害虫,是有益的! 所以就算家里有蝙蝠, 也是OK的啦, 前屋主没有任何不诚实隐瞒的地方。
    time 4年前
  • cover

    惊喜变失望!一家人租度假屋玩 抵达后才知上当

    来自安省密细沙加市的一名女子近日本打算给亲友一个惊喜,带他们到度假屋游玩。没想到开了几个小时车程,终于抵达目的地后,才发现自己落入了骗局。 (CTV) Zeljka Radovic和丈夫原本打算找一个度假屋,给孩子们和好友们一个惊喜。Radovic在Kijiji网站上发布了一个帖子称,自己想要租一个度假屋。 不久后就有人联系了她,说是他们有个度假屋可以出租,而且还提供了照片、地点等信息。对方还持有租赁合同等文件。双方在沟通过程中,对方表示,如果提前付款,还能有折扣价。 在现在的度假旅游旺季,能够找到不久后就能去玩的度假屋让Radovic很期待。于是她通过电子转账(e-transfer)的方式提前给对方转了980元。 (CTV) 到了定好行程的那一天,他们一行人开了3个小时车程,从密细沙加市出发,来到Gravenhurst的度假屋。但度假屋的主人却告诉她,这房子没有出租,而且他们是第二个因为网上的欺诈广告而被骗的家庭了。 (CTV) Rodovic表示,“度假屋真正的主人说我们来错了地方,房子没有租出去,而且他说我是本周第二个上当受骗的家庭。” “我对这些人的行为非常失望。在这样的艰难时期,我们只是想要尽可能来让生活过得更好一些,而他们却利用这一点欺骗许多人,” Radovic说道。 据加拿大反诈骗中心统计,租赁诈骗案件越来越多,去年该中心就接到了946起此类诈骗的报案,其中499名受害者共损失了$729,944。 (CTV) 对于在Kijiji上发生的诈骗案件,Kijiji发言人表示,“该公司有着专业的社区支持小组和技术部门来专门侦测此类欺诈行为。” 发言人称,此案中的诈骗者账户已经被封禁。 “如果要在Kijiji上租赁物业,我们希望用户们格外保持警惕,尤其在遇到一些看起来好到难以置信的事情时。” (CTV) Radovic此次遭遇所损失的财物已经无法追回,她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够其他人提个醒。 (CTV) “这些人的诈骗手法非常专业,我不希望其他家庭也落入类似的陷阱。” Radovic还表示,她的丈夫几个月前刚刚丢了工作,这场骗局令他们雪上加霜。 如果想要避免这类度假屋骗局发生,人们可以通过专门的度假屋租赁网站来寻找房源,并尽可能用信用卡付款。如果时间允许,人们应该事先到度假屋看看环境。若对方提出特别优惠的折扣条件,应保持警惕。=  
    time 4年前
  • cover

    惨! 加拿大一家7口无家可归 5孩子挤车里流浪!

    9月20日联邦大选定了,各个主要党派领导人纷纷展开竞选活动,加拿大的住房问题再次成为众人所关注的焦点。 然而,政客嘴里信誓旦旦的竞选承诺,听在不少人的耳里简直可笑无比,博伊尔斯一家就是这样。 就在这个月早些时候,梅琳达·博伊尔斯和克里斯·博伊尔斯(Melinda and Chris Boyles)失去了他们的家,夫妇俩带着5个孩子被迫过上了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日子。 梅琳达和克里斯一家住在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的萨默赛德(Summerside),梅琳达因为受伤而无法工作,7口之家全靠克里斯一个人工作撑起来,根本无法负担住房。 他们的预算在$1800至$2000上下(包水电费),用脚趾算算都知道,在加拿大想用这个价钱找到一个适合2个大人、5个孩子生活的房子,可谓难上加难。 爱德华王子岛的经济适用房每个月房租在$1500左右,但大多数只有2间卧室,空间根本不够。 “在爱德华王子岛,真的没有我们负担得起的住房,我们有5个孩子,需要一个四居室的家。但是想要用这个价钱找到意见4居室,我们一无所获。” 夫妻俩找遍了当地租房平台,还是没能找到能够负担得起的家,只能带着5个6至18岁不等的孩子一起“流浪”。 2020年夏天,梅琳达和克里斯买了一辆露营车,希望全家人能够有更多时间在一起。 那个时候的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眼前的这辆房车,日后会成为他们的“家”。 现在,他们7个人全部挤在这辆露营车里,“住”在了卡文迪什(Cavendish)的露营地里,但只能待到9月21日。 梅琳达和克里斯表示,自己的处境特别进退两难——想要购买低收入住房吧,他们的收入并不符合“低收入”标准,却又没办法申请抵押贷款融资,也拿不出首付。 “工资就这么多,要么用来付房租,要么用来买吃的用的,有时甚至两者不可兼有。我们已经有快10年没有找房子了,现在的租金价格令人震惊!令人震惊(Shocking)已经不是一个足以形容的词了,没有一个普通人能够负担得起,更多人流落街头。” 对于梅琳达和克里斯而言,困难不仅仅是没地方落脚,更关乎孩子的生活。他们的5个孩子都患有多动症。 为了孩子们的稳定,夫妇俩还是尽可能地想留在萨默赛德,带在同一个学校和社区,与熟悉的人一起生活,“我喜欢让他们和朋友们在一起。” 除了2大5小,这个家庭还有宠物——一只狗、一只猫和一只兔子,他们对缓解孩子们的焦虑情绪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家人。 生存的压力就这么重重地压在了2人的身上,克里斯负责赚钱养活一家,梅琳达则负责照顾家里大大小小,6人3宠的生活起居。 梅琳达无奈地表示—— “他们(孩子们)还以为我们只是在这个夏天露营,不知道我们其实已经无处可去了。至少对孩子们,我们还想保持积极的态度不然他们也跟着担心。在孩子们身边的之后,我们都会试图隐藏自己的焦虑。” 相较于温哥华、多伦多等房价昂贵的城市,爱德华王子岛的房价问题一直不是很突出,但当地人住不起房的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随着房价和租金价格上涨,负担能力正成为更多家庭面临的问题,多卧室单位正变得稀缺。 当地租户网络协调员康纳·凯利 (Connor Kelly) 透露,“仅在2020年,三居室公寓的空置率就为0.4%,四居室基本上不存在空置。” 根据加拿大抵押贷款和住房公司(CMHC)的最新统计数据,爱德华王子岛的房屋空置率在2020年10月达到2.6%,大致与温哥华和蒙特利尔相当。 在此之前的两年,这里的空置率还是全国最低的,2018年为0.3%,2019年攀升至1.2%。 2021年早些时候,CMHC发布了一份报告,爱德华王子岛公寓的平均租金为$916,增长了3.8%。 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由政府机构建造更多经济适用房,但政府就连这个都还做不好。 梅琳达表示,到了实在不得不搬的时候,他们也只能挤在2居室里,双胞胎女儿住一间,3个儿子住一间,夫妇俩则窝在客厅的折叠沙发上。 “我们必须这么做。” 对于不少生活在同样窘境的加拿大人而言,梅琳达和克里斯现在的处境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但这些声音究竟能不能被各级政府听见,就不得而知了。 就在昨天,新民主党党魁辛格还指责杜鲁多政府导致加拿大住房成本上升,“现实是在过去6年里,(住房)情况变得更糟了,人们无法在预算范围内找到房子。” 数据显示,加拿大各地基准房价已从杜鲁多2019年当选时的$433,800升至2021年8月的$734,500。 根据加拿大房地产协会的数据表明,6 月份全国房屋平均售价略高于$679,000,比去年同期增长25.9%,多伦多和温哥华高房价在推动这一数字上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Maru Public Opinion 18日发布的一项新民意调查发现,负担能力和生活成本是加拿大人最关心的投票问题,28%受访者将其列为两大担忧之一。 在各党的竞选平台上,竞选人都做出了承诺—— 新民主党承诺在10年内建造50万套经济适用房,包括社会住房和非市场住房等,将对住宅物业征收20%的外国买家税,免除建造新的经济适用房联邦税; 保守党则承诺释放联邦政府至少15%的房地产投资组合,用于住房措施,“鼓励企业和私人土地所有者向土地信托基金捐赠财产,开发经济适用房”,对抵押贷款压力测试做出改变,并“鼓励7至10年期抵押贷款,为首次购房者和贷方提供稳定性”; 自由党提出的国家住房战略则“将支持建造多达125,000套经济适用房,增加加拿大住房供应量。”
    time 4年前
  • cover
    6年前

    邻居家杂草一米高,背景太硬投诉也没用

    住在北约克的华裔家庭,过去多年不断受邻居杂草的困扰,曾要求市政府协助,但最大问题是隔邻物业已空置,及已由市政府拥有,即业主是市政府,但至今市政府仍未妥善处理问题。 Wu Haochuan与妻子及两名子女于2004年搬入这个位于北约克Avondale大道的住宅物业,但2017年噩梦开始,因为邻居的杂草高达逾1米,且蜷缩在共用的铁网围栏上,且有一棵大树,树枝在晚间更刷着Wu的睡房外墙。 邻居土地上的杂草生长至与人一样高度,Wu曾作出投诉,但有关人员全年只作出两次修剪,之后的2018年春季,杂草如常,Wu再电邮有关部门,全年亦只作出两次修剪;Wu表示感到十分沮丧。 多伦多市政府一名发言人表示,这片土地已被市政府购入,作为北约克中心二级计划的一部分。 根据多伦多市政府的规章规定,物业范围内的草不得高于20厘米(8吋),任何违反规定的人,会被罚款。 Wu表示,对于自己的财产,谁能给市政府给罚单? 另外,Wu表示,邻居的一棵大树,树枝一直刷着其睡房的外墙,2018年时曾修剪部分树枝,但他最担心的是树干有部分是空心,担心遇到暴风雨时会有不少树枝脱落,影响其物业;他曾要求市政府修剪该棵大树,但至今未获得任何回应。 区议员John Filion表示,市政府没有理由拥有该个物业,因为该物业不是计划建新路的地方。
  • cover
    6年前

    真的是硬刚!北温华裔短租女王又被重罚

    北温一位华裔女子由于把自家联排别墅短期非法出租,已经和物业、市府和法院已经打了N年的不知多少的回合..... 氮素,事情还没完哦。近日这名华裔女子又被法院责令向物业公司为此产生的超过5万元的法律费用。 经过长达数年的法律纠纷和多次开庭,B.C省最高法院最新裁定北温华裔女子向其物业支付超过52,000元的法律费用。 (图:Mike Wakefield/North Shore New) 这位华裔女子把其位于西13街230号的三居室联排别墅作为“绿洲旅馆”作广告在Airbnb,Hostelworld.com和VRBO等短期租赁网站经营旅馆。根据法院裁决,有时候一个每晚能迎来十几位住客。为此,其物业公司根据邻居的投诉,于2017年把她告上了民事解决法庭CRT。当时法庭裁定其违反物业禁止不到六个月的短租规定。 这位女子表示不服,并于2018年对民事解决法庭的裁决提出上诉。而当时B.C.最高法院法官驳回其上诉,并命令各自支付自己的法律费用。 但是,这位华裔女子继续短期出租房间,导致物业公司被迫向法院申请其藐视法庭罪。法院也裁定其蔑视法庭罪成,并命令她向物业公司支付4,000元的罚款,以及支付物业公司的“合理的法律费用”。 该物业公司提交了所有法律发票和费用,法院文件显示为61,212.46元。 之后,这位华裔女子和其律师检查了发票的每项费用,寻找对物业起诉不合理和必要的费用,并要求法院删除这些不合理的费用。
  • cover
    6年前

    恶房东为涨房租抱团取经 网上传授诀窍

    2017年,当时的安省自由党政府为减轻租房者的租金负担,决定扩大限制出租屋的续约租金,导致房屋拥有者怨声载道。虽然福特上台以后取消了租金限制,但是新政策仅限于新房,二手房的出租仍然受到租金涨幅限制。 图片来源:CBC 为了能够涨房租,安省的房东们可谓是煞费苦心。在知名的RedFlagDeals网站上,聚集了不少房东,大家相互出主意,互相分享涨房租的窍门,甚至教别人如何轰走不愿意涨房租的租客。 网站上有一个帖子的标题是:“房东涨房租的几个办法”。这个帖子被多伦多记者Matt Elliot在推特上转发之后,立刻就火了。 图片来源:Twitter 帖子是这么写的: 1. 说房子要装修,不再续约,房客就没办法了。 2.说自己要搬进来住,所以不再续约,但是小心被租客发现房子又租出去了。 还有一个网名叫JayLove06的网友在出注意,说自己的孩子要搬进来就行了或者说房子要卖掉。“有些租户会搬出去,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你在虚张声势,会等一段时间再看。或者你可以直接跟他们谈涨房租的事。讲理的租客一般会同意,但是也有不讲理的。 图片来源:CBC 按照现在的安省的租房规定,如果房东谎称自住、卖房等理由赶走租客,最高可能被罚款2万5千元。 最令人惊讶的是,网站上有好多人都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有人建议,房东在Airbnb上短租其实更划算,就算是短租违规,被抓到的几率也非常小。还有一个网友对租客更不客气,说道:“我们的存在不是为你补贴生活费的,抱怨房租高的话就去自己买房吧”!
  • cover
    6年前

    华人女孩微信租房:直接提出陪睡代房租

    现在多伦多的房价高已经尽人皆知,多伦多房租同样也是全国最贵,于是有人打起了歪主意,用陪睡代房租。 据报道,某论坛网友小T发消息说,有个人刚加了他的微信,想租他的房子,并表示可以陪觉觉抵房租! 对方首先要小T发房子的照片,小T发了有房子相关信息的链接,接下来对方的话让小T半天没反应过来对方公然提到,可以每月提供两次睡觉觉来抵租金!!而且是在完全没看房子的情况下就提出的。 最后被小T直接拒绝,对方还表示不需要的话,可以接删了自己。 这是房东网友遇到女租客主动提供Offer的,更多的情况下是男房东直接寻春。据CTV报道,有房东公开打出不要房租要Sex(rooms-for-sex)的广告:其中有些广告很露骨,有一则广告称靓房一套虚位以待,寻“风流荡妇”;另一则也毫不隐讳,说是先交朋友后上床,房租之事好商量。 有一则广告也用了缩写字母FWB:“免费房间,交换你的时间,每周一次或两次即可”。 CTV新闻网的一名女记者化名李四月( April Lim)对温哥华打广告的房东进行调查。她按广告中的电话致电给其中一名房东,后者选择了一个地址,称他的母亲会在附近商场购物,而他则可以单独和April Lim商讨租房事宜。 当李四月带着暗藏的录像机与他见面时,这位房东先介绍说他出租的房间在本拿比(Burnaby),是在地下室,然后直奔主题,说他的房间是免费的,不过他每晚工作回来之后要sex,就是说晚上两人要在一起。他还谈到一些细节方面,比如说李四月是否喜欢在上面(on top),以及是否喜欢主动(in charge);他甚至建议说,要不咱们就玩得野一点,比如说就在客厅的沙发上怎么样? 房东说,“同睡一张床”的床是在位于Burrard Street的一居室condo内,租期可以无限长,只要李四月愿意和他sex;一旦不愿意sex,那么租期立马结束。他还一本正经地强调,租房期间李四月必须很nice,如果像有些人不听话,那么就请走人(Sorry, please leave)。 按照加拿大法律,卖淫不犯法,但嫖娼就属违法。 温哥华警方表示,曾经收到过房客报警称房东非礼的投诉,他们也了解以性换房的事实,但在多数情况下,女性房客基本都是成年人,她们与房东有约,而且是两厢情愿,因此警方一般情况下是不予干涉的,除非出现了非法禁锢以及强迫的性行为等案件。
  • cover
    6年前

    出租屋竟被用来开派对毁成这样!房东损失8万

    近日安省一位房东遇到了让他十分郁闷的事,原本好端端的房子出租后,竟被用来开疯狂派对,被毁得一塌糊涂。窗户、镜子、墙壁和桌子都遭到了破坏,房屋损失达8万元。 房子被严重破坏,损失高达8万元(CBC) 据CBC报道,房东Tyler McBride(下图,CBC)将位于安省伦敦南部的一套房屋挂在Airbnb上提供短租服务。约两个月前,有一对20多岁的年轻人找到他,说想在6月27日时租他的房子住一个晚上。 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那天晚上租房者在屋子里开起了毕业派对,当晚有50个人来到这里狂欢。 派对进行到一半时,就有警察接到报案来到现场,终止了派对。收到通知后,McBride立刻赶到出租屋。 他说,好多房间墙上都破了大洞,窗户也被破坏,玻璃也破了,镜子都被砸碎了,橱柜里的东西几乎都被翻出来,还被砸到墙上。 “真是看起来一片狼藉。” 房子的窗户和玻璃都遭到破坏(CBC) 房子的墙面也被砸破(CBC) 警方在现场逮捕了6名成年人(1女5男),他们全都刚满18岁。还有3名18岁以下未成年人也被警察带走。他们都各自被控一项恶作剧超过5000元罪名。 McBride从一年多前开始,将这套拥有四间卧室、可住八个人的老房子出租。他说,“原来屋子有一些老旧和损坏,但绝不是像现在这样。” 派对之后,房子被破坏得面目全非(CBC) 墙面上到处都是大窟窿(CBC) 他用了足足两个月的时间来估量房子的损坏程度,Airbnb公司答应会帮助弥补一些损失。 McBride还强调,他租房时有列出一些规定,例如“不能开派对、不能在屋子里抽烟、进屋要脱鞋”等,但毕竟还是无法时刻约束人们要遵守规定。 现在他已经把房子从租房网站上暂时撤下,进行修整。  
  • cover
    6年前

    装修公司糊弄客户愿意赔偿,但要先签这个协议

    一对居住在渥太华的夫妇,雇用装修公司重新装修其厨房,由于货不对办,装修公司愿意向两夫妇作出赔偿,但要他们先签署一份法律协议,禁止他们在网上发布该公司的负面评论。 Norma Domenech及其丈夫Bart Hos,为已居住了15年的物业进行装修,最终决定为厨房进行大规模装修;他们根据网上评论,拣选出一间位于渥太华的装修公司Ottawa General Contractors(OGC)。 但装修时间十分长,且对部分装修工作感到不满意,而装修公司为安抚两夫妇,愿意向两人提供1,000元“善意姿态”的赔偿,且同意再赔偿他们的损失,例如提供的厨房水槽太小,最终两夫妇不得不自行购买一个更昂贵的水槽等费用。   两夫妇表示,装修公司同意赔偿1,833元,但OGC写支票前,坚持要两人先签署一份法律文件,内容包括一项不能贬低该公司的协议,即不能在网上写任何负面评论。 Domenech表示:“这是不能接受的,我不会签署那样的东西”。 OGC发言人拒绝传媒采访,且表示隐私问题,不会讨论任何具体项目;发言人亦表示,该公司正试图保护自己免受虚假评论。 OGC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强调,只需要一次错误评论,便会吓跑客户,且对小企业造成永久损害;该发言人续表示,让客户签署一份不贬低公司的协议,是直接解决客户的担忧,而不需要透过网上作出解决。 Domenech批评,这做法十分不道德。 OGC是获得商业改善局的A+评级;在Google评论中,亦拥有4.4星(最高分为5星);在热门装修公司评论网站HomeStars中,其评分为86分。 HomeStars创办人兼行政总裁Nancy Pererson表示,装修公司在退款时,不能设有任何附加条款。
  • cover
    6年前

    无语!总有陌生人堵家门要强行“住店”

    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市自从去年实施对 Airbnb 短租房收税的政策后,在 11 个月里进账 114 万加元的税收。 加拿大广播公司报道说,渥太华市从 2018 年 8 月1日起实施了一项针对 Airbnb 的规定,对在 Airbnb 上出租房子的业主征收 4%的税。 目前渥太华市在 Airbnb上出租的物业有约 3,200个。 Airbnb 公司在一份声明中称,这个平台 “为市政、当地旅游企业和居民都带来了额外的旅游收入”。 对租房市场的影响   然而,一些批评者表示,Airbnb 对加拿大各地(包括渥太华)房子租赁市场的影响超过了其潜在的收益。 主张加强对短租房行业进行监管的组织 Fairbnb Canada 说,经过分析,渥太华有 1000 多套原本用于长租的住宅和公寓,现在转入了短期租赁网站。 由于租金飙升,出租房短缺一直是租房者所面临的问题。   北约克的居民显然不在乎Airbnb能带来多少收益,因为他们的生活一直受Airbnb的困扰。 居住在Byng大道的Dallas Burns,周二晚便被一群以为他的物业是一间Airbnb,聚集在其屋前,需要报警求助。  Burns只有对门前的一群人表示:“这不是Airbnb,请你们离开。”  其实,居住在Byng大道的居民,一直面对类似Burns的情况,他们已经厌倦出现在门口的陌生人,误以为他们在物业是经营AirBnb,或是Booking.com上的出租名单;因为附近一间屋被宣传为一间拥有15间房间的物业,每晚的租金只需50元。   Burns表示:“我受够了,不断有人敲我的门,或甚至半夜按门铃,而这些陌生人均表示需要一间房。”Burns每次都表示:“对不起,你找错了地方”。 但Burns于本周二感到十分害怕,因为有陌生人几乎打破其大门,试图进入屋内。 Burns随即报警,但警方只向这批陌生人表示找错地方,之后要他们离开Burns的物业范围,没有作出任何拘捕行动。   另外,居住在北约克已有20年的Matthew Poon,亦不断面对类似的问题而报警;他需要张贴一张告示在门前,表示“不是Airbnb,请不要打扰我们,谢谢!”以防止陌生人敲门。   第23区市议员John Filion表示,对该区居民而言,这是一个令人感到沮丧的情况;他亦表示,对租用设有15间房间物业的人而言,是一个安全问题,且没法想像在消防条例上会获得批准。   Booking.com发出声明,表示该间拥有15个房间的物业已暂时被册除;至于Airbnb发言人Lindsey Scully则表示,会调查及即时册除该物业。
  • cover
    6年前

    加国房主装修厨房 想省1千刀反被骗走1万5

    夏季是房屋装修的旺季,密西沙加市一户居民几个月将找了一家装修公司,打算将家里的厨房更新改造一番,还提前预支了$15000元的装修款。谁知道这个承包商不仅活没干,还把钱卷走了。     据CBC报道,Delia Cole与丈夫Arlindo Peixoto展示了待装修厨房内的抹灰墙和暴露在外的管道,透露他们当初选择这个承包商,是为了省钱,结果现在反而要多付一倍的价钱。 据这对夫妇透露,他们在今年3月选择了离家不远的装修承包商Can Dec Kitchen Inc.,对方称如果一次性预支全额装修款,可以优惠$1000元。 3月中旬,这对夫妇分两张支票支付了全款,对方称几周后开工,但是一直不见工人上门。 他们感到不妙,赶去承包商的办公室,结果大门紧闭。 Peixoto说,他只能一直给承包商打电话,对方名叫Rizwan Akrem,声称已经停业了。 于是这对夫妇要求把钱退回来,Akrem又找出各种理由,最后就再也不接电话了。   报道称,早在2013年环境部针对Can Dec Kitchen Inc.的安省合规信上有Rizwan Akram签名,但是与这对夫妇拿到的名片相比,姓名拼写有出入。Can Dec Kitchen Inc.的公司记录上并没有Rizwan Akram或Rizwan Akrem。CBC也无法联络到这间公司的真正业主。 CBC记者来到Can Dec Kitchen公司位于密西沙加市Dunwin Drive上的办公室,发现这里大门紧锁,前台展示厅空空荡荡。   大门上贴有多伦多一间律师行发出的通知信,称因为拖欠租金$18,500元,租约中止。通知信的日期是2019年3月19日,也就是Cole和Peixoto夫妇支付装修款之后的第四天。 位于Can Dec Kitchen隔壁的商家对CBC说,自从这家公司今年3月停业以来,已经有不少人找上门来。 Cole夫妇最初向皮尔区警局报警,不过警方表示这是一宗民事诉讼案,应该找律师提告。他们现在将自己的糟糕经历公开,是希望不要再有人受骗上当。 目前,这对夫妇向安省政府和消费者服务厅(Ministry of Government and Consumer Services )提交了针对Can Dec Kitchen Inc.的投诉。该部门提醒广大房屋业主,在做装修时,一定要将装修计划写下来,与装修承包商签定书面的合同,在签字前一定要了解这家公司的口碑。  
  • cover
    6年前

    可怜小伙满大温求租 月付150元睡你家后院

    一名青年周一(7月29日)开始在广告网站Cragslist提出以月租150元,征求温哥华任何一间房屋的后园,让他可搭营居住,承诺不会为屋主的生活带来影响。 青年在广告上称,不会骚扰屋主,只会在帐篷内睡觉,其余时间会离开。 23岁的康奈(Connor)接受本地电台News 1130访问时表示,出此下策部分原因是自己的错误,另外是温市的房屋市场问题,他希望能找到低成本的居住环境,让他可还清债务。他称,除非与双亲居住,否则温市没有住处是可负担的。康奈说,只要他有一个好的帐篷和一部小型发电机,每月的居住成本只需150元,但他知道不能于森林或长时间在营地逗留,故要寻求后园栖身。 市府附例不容许 有评论指,如果广告内容认真,将反映温哥华的可负担房屋短缺问题的严重性。一名业主本年初于Cragslist内刊登广告,以数百元月租,出租一个只有储物室大小的地方给租客居住。 不过,据温市的牌照和土地规划附例规定,业主不能将后园租予他人搭营居住。市府向CTV解释,附例目的是确保租客有安全、及提供排污、食水和电力系统的地方栖身。    
  • cover
    6年前

    人造草皮也能惹大事!房主恐将损失近万

    上月底,士嘉堡一位业主Sangeeta Gounder向CTV喊冤,说她花费几千元找专业人士在屋前铺的人造草坪违反了市府附例(bylaw),如果限期不铲除重新搞回天然草坪,市府官员将给她$1,400元的罚单。 她当时对CTV表示,她打算向市府调解委员会投诉,希望这个机构能够接受她的个案。据悉,为了这个,她将至少花费约$1,800元,还无法保证她会赢。 (Kelda Yuen/CBC) CBC今天报道说,这名女业主决定不找市府扯皮了,愿意遵守市府附例,铲掉人造草坪,弄回到天然草坪。 她对CBC表示,不想再与市府对抗了,一旦这官司打不赢,她的损失更大:花几千铺的草坪,如果加上罚款,再加上法律费用,这个数字直接奔1万去了。耗神费力还破财,算来算去不值得。 邻居投诉市府才会管 Gounder对CBC说,虽然做出了服从市府的决定,她说自己仍然不服,因为她们做好草坪之后,邻居没有说不好的。有邻居甚至脱了鞋子上去踩一踩,试一试,亲自感受一下它的美妙。还有邻居的孩子在上面跳舞,玩得可开心了! (Kelda Yuen/CBC) 她说真不知道是谁投诉的,实际上,见到的人没有不喜欢的。何况,人造草坪那是一劳永逸,既不必剪草,也不用浇水,而且看起来非常齐整漂亮。毫不夸张地说,她花钱请专业施工队做的草坪那堪称完美无缺。 她说安装这个前院子的草坪也是花了心思,还顺便安装了排水系统,因此天旱不愁,天雨也无虞。去年她家还获得市府颁发的最佳前院奖呢。 (Submitted by Sangeeta Gounder) 市府附例要求:前院最少75%应该是“柔软的景观” 她说,想不到市府说翻脸就翻脸,一下子翻脸不认人:一位市府官员说接到邻居投诉,她家前院草坪是人造的,违反了市府的附例。 这名官员打着官腔说,按照市府附例,前院禁止人造草坪,民宅前院最少75%应该是“柔软的景观”(soft landscaping),要求她家立即从前院移走人造草坪,并把草坪弄回到原来的天然状态,否则就会被罚款。 据悉,多伦多市府出台这条附例的初衷,或者说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制止业主随意乱动屋前草坪,比如将其修整并铺设硬地面之后停放车辆,当作停车位使用。 更重要的是,天然表面对整个环境很重要,不仅有助于冷却空气,吸收雨水,还有利于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也有名人中招 CBC报道说,在房子前院装人造草坪的还不止这位士嘉堡业主,可以说是大有人在,其中也有名人。 多伦多前市议员兼前TTC主席,曾经参加过市长角逐的斯廷斯(Karen Stintz)在2015年就为她家前院装了人造草坪。当初她挂出卖房广告之后,接到了市府要求移除人造草坪的通知。 (CBC) 不过有意思的是,斯廷斯没有从命,市府后来也没有跟进,此事曾经不了了之。 但是,她把房子卖了之后,新业主发现了问题,于是找她扯皮。她说这事儿本来就违规,她也不想把事儿闹大,于是给了新业主一笔钱,包括除掉人造草坪换真草的花费。 但最后,她笑着对CBC记者说,据她所知,这名新业主拿了钱,不过没有办事。可能是没人投诉,市府也就不管,她卖掉的老屋前面仍然是人造草坪。 但斯廷斯强调,就她个人之见,市府应该修改附例,准许市民铺人造草坪。  
  • cover
    6年前

    将房子租给中国留学生,加国华人房东傻眼

    留学生出国留学,因为学校提供的宿舍有限,一般就免不了要在外面租房。但是,有这样一位国留学生,租房合约到期后,留下一堆烂摊子拍拍屁股走人,留下屋主应对面目全非的房子,有家却不能回。 这位多伦多的留学生化名小A,在加拿大有一栋公寓,恰巧她有段时间回国,一个初来加拿大没多久的同乡弟弟又需要住处,于是小A便把自家房子以低于市价近一倍的租金租给了这位同乡弟弟和其它两名留学生。即使知道其中一名女留学生养了只猫咪,小A也心软的认为女孩子会更注重宠物卫生,没有制止,便安心地把房子交给弟弟看管,自行回国了。 果然没有当房东的经验,小A还是太!天!真!直到她再回多伦多看见自己的房子时,才悔不当初! 话不多说,上图! 木地板被刮花的惨不忍睹,门框竟烂的不成样子。 就连墙纸和装饰物品皆坑坑洼洼,窗帘杆子上也依稀可见那只能上房揭瓦的猫的杰作! 如果说猫咪的行为不可控,那一屋子许久都未清理过的垃圾一定是人的杰作了。垃圾多到溢出垃圾桶之外,水池里堆满了未清洗的长毛的碗筷,味道刺鼻令人作恶。 楼梯上原本干净整洁的地毯也被糟蹋毁了,房东小A简直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家,立刻将这些不速之客赶出了公寓。 经过一个月时间的争执,也没讨论出个赔偿方案,小A只能自己认栽,没有再追究租客的责任,也没有索要赔偿,默默打扫屋子,修复破损的家具。 小A自掏腰包垫了不少钱,为了缓解一下荷包压力,小A无奈只得一边修着自家房子,一边跑去和别人合租。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这样只顾自己图方便,却从来不管别人的利益,将“没素质”这三个字,贯穿到生活方方面面的行为,真的不算少见。 虽然拖欠房租,乱扔垃圾,破坏公寓的留学生们只是一小部分,但我们也需要正视这类现象的存在,正是因为他们,才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人另眼看待,同样也是因为某些没素质的留学生,才让整个留学生群体被偏见覆盖。 真心希望这样糟心的情况有所改善,也希望留学生出国以后,在学会独立生存的同时,更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尽量少给他人添麻烦,也尽量少给自己和祖国抹黑。
  • cover
    6年前

    加拿大现代人:夏天的命是空调给的

    加拿大是个北方国家,几十年前汽车里不装空调、家里不装空调的人还很多,但现在加拿大绝大部分人口聚集的地区没有空调已经没法过夏天了。 夏天酷热 在7月份加拿大短暂却是酷热的夏天,气象局不时的发出酷热高温警告,要求加拿大人不但要注意自己的防暑降温、而且要关注老弱病残邻居们的情况。 就是抗热能力较强的加拿大年轻人在三十多摄氏度酷暑闷热的日子里也愿意躲在有空调的地方。对于这一代年轻人来说,家里和汽车里有空调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空调器可以说是改变人们生活、甚至是改变世界的人类发明。金融时报专栏作者、经济专家Tim Harford 在其“改变现代经济的50项发明”一书中专门用了一章来论述空调这项发明的重要意义。 空调改变世界 Tim Harford 认为,空调的发明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在夏天也能够较长时间、较高效率地工作;而且让一些原来由于夏天太热而不适于居住的地区发展成现代化都市,比如新加坡、迪拜、和美国的沙漠赌城拉斯维加斯。 Tim Harford 指出,如果没有空调,现代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电脑服务器和网络也难以正常运转,因为电脑服务器运行时消耗电力会大量产生热量。 美国畅销书作者Steven Johnson在其“造就现代化世界的六大发明”一书中指出,空调的发明不但改变了美国的经济、美国人的生活、而且改变了美国政治的格局。 Steven Johnson引用空调普及后美国人口向阳光带地区迁移的数字和美国大选结果的相关统计分析,证明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里根1980年的总统大选胜利与空调机的普及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空调的使用使得在美国南部阳光带地区舒服地居住成为可能,搬迁到哪里居住的人口多是享受退休生活的老年人,老年人传统上是共和党的支持者;这一美国历史上由于空调机的使用而带来的老年人口向南迁移改变了美国政治的地理版图,把南部阳光带变成了共和党的票仓。 空调之父 空调的发明要归功于被称为空调之父的美国工程师Willis Carrier。1920年,Willis Carrier打工的公司被要求帮助解决美国布鲁克林地区一家印刷公司由于夏天空气的高湿度导致油墨过度稀释的问题,Willis Carrier想出了给空气除湿的办法,他发现给空气除湿的过程也同时降低了室内的温度。经过他不断的改进其发明的给空气除湿、降温的技术和设备,空调机开始在20年代出现在新建的电影院,让电影院成为美国人夏天爱去的地方,也让好莱坞开始把夏天当作推出大片的黄金档季节。 随后而来的是空调机作为生活必需品走入美国夏天高温的南部地区寻常百姓家。而随着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地球变暖,空调也北上走进加拿大的寻常百姓家。 空调机的发明和使用不但让人们夏天的生活变得舒适,而且降低了死亡率。 美国2013年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与1900年到1959年这六十年的数据相比,1960年到2004年这45年的时间里死于高温酷暑的人的数量猛降了80%,这基本上都是普及使用空调的功劳。 环境问题 不过事情都有两个方面。大量使用空调设备也加剧了地球变暖问题,因为空调机把室内的热量排到室外空气中,造成城市的热岛效应。 国际能源署的研究报告显示,普遍使用空调将是今后30年世界电力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空调所耗费的电力在今后三十年内会增长三倍。 在电力的主要来源仍然是依靠化石燃料火力发电的情况下,空调用电的增加会恶化地球变暖的问题。
  • cover
    6年前

    赚最低时薪打工仔 大温区租屋“不可能”

    根据加拿大另类政策中心(CCPA)的一份新报告,赚取最低时薪工资者,尽管每周工作40小时,还是不可能在大温哥华任何一个地区租得起一睡房的柏文。   报告指出,温哥华市的平均“租金工资”最高 CCPA依照加拿大按揭和房屋公司(CMHC)计算30%以内的税前收入用于租金为标准,制定出所谓的“租金工资”(rental wage),就是单一收入者在全国36个大都市区的795个社区中,租上一睡房或2睡房柏文,所需要的时薪标准。 不出所料,温哥华市的平均租金工资最高,时薪35.43元,才能租上一套2睡房单位。但卑诗省最低时薪为12.65元,等于每小时有23元差距。即使租一睡房单位,也要时薪26.72元才能负担。 安省最低时薪14元,如果要多伦多租一睡房单位,平均需时薪27.74元;租2睡房单位需时薪33.7元。 低薪者仅能租第二套间 CCPA温哥华高级经济学家李马克(Marc Lee)表示,温哥华房价和租金难以负担不是新闻,但这样的数据还是令人不知所措。 不只是温哥华市,每周工作40小时的最低时薪者在整个大温地区都不可能租得起一睡房柏文。即使在枫树岭也要时薪17.93元、素里Newton社区时薪18.01元、三角洲的Ladner社区18.73元才可以租上一睡房单位。低薪者要不是选择租独立屋的地下室套间,要不就只能每周超时工作了。 若想在列治文市租一睡房柏文,时薪要22.5元,租2睡房要32.04元以上。在本拿比租一睡房单位的时薪要20.44元,2睡房要28.12元以上。 大温哥华哪一区的租金最高呢?答案是北福溪(North False Creek),若你每小时赚60.93元,就能在该区租上2睡房单位,这也是全国“租金工资”第二高的地区,仅次于多伦多市卑街(Bay Street)地区的73.17元租金时薪。综合报道
  • cover
    6年前

    北温华裔女老板改房非法出租,骚操作亮瞎眼

    曾多次登上媒体热搜的北温短租房华裔女老板在多次违反法院禁令,强开短租房后,如今又开始打温情牌,把物业公司告上人权法庭。 称自己饱受精神疾病折磨,经济收入有限,才经营短租房贴补家用。但物业公司和邻居没有丝毫同情怜悯,就剥夺了她主要的经济来源,违反了她的人权。 这位Yu姓女业主在北温一处联排屋中,私自改成15个床位的Airbnb短租房在各大租赁平台上出租。 // 由于频繁来往的客人太多,引发其他业主反对,经过物业公司多次劝诫无果,2018年4月最终被物业公司告上法院。 法院责令Yu姓女业主停业,但这位业主似乎压根没把法院放在眼里,继续照旧经营。 邻居们愤恨无奈,却看着进进出出这座联排楼的旅客有增无减。物业公司再次出面,起诉Yu姓业主。 // ');(playerPro=window.playerPro||[]).push(i);})(); // ]]>
  • cover
    6年前

    大麻登记册?一本偷窥邻居谁抽麻的手册

    多伦多地区一间公寓楼的管理委员会近日制定一项新规,要求吸大麻的住户登记注册,但是被投诉这是侵犯隐私。 (Michael Rich/CBC) 据CBC报道,这栋公寓楼名为Courtney Club Condos,位于密西沙加Hurontario Street上,近Queen Elizabeth Way。楼内共有141个单元。 大麻用户登记册 该楼的管理委员会于6月1日制定大麻使用规定,向所有住户发出通知,要求在自己单元内吸大麻的用户登记注册。 通知说,“在新规生效后的30天内,在自己公寓单元内吸大麻或相关大麻产品的住户,必须在管理办公室的吸大麻登记册上注册。” “注册了的住户可以继续吸大麻。” 通知还说,如果有住户遭人投诉大麻味进入其他公寓单元或公共区域,被投诉的住户将被禁止在他的单元内吸大麻。 通知说,新规于7月1日生效,不过因为程序问题,目前还没有正式实施。 报道称,至少有一位住户反对这项新规。 (Michael Rich/CBC) 住户:侵犯隐私 Jack Krosinski和妻子以及4个女儿在这栋公寓楼里已经住了近8年,他说,大麻登记册让人不适,是侵犯了住户的隐私权力。 他认为,管理委员会可以利用大麻登记册诋毁或诽谤这些人,把一些大麻问题归咎于这些人,即使问题可能不是他们造成的。 Krosinski还说,他之前用过大麻油,但是他并不抽大麻,也不知道有谁注册登记了。他知道有其他住户也对登记册感到不适,但是不敢公开表态,因为担心被邻居们鄙视。 他还说,公寓管理委员会并没有喝酒和吸烟的登记册,如果要做大麻名册,那么也应该将喝酒和吸烟的住户登记在案。 Krosinski还担心,委员会要准备花钱应诉针对新规的诉讼案。 另外,公寓楼的管理委员会以及管理公司GSA Property Management拒绝回复CBC的采访要求。 (Michael Rich/CBC) 安省公寓管理局(Condominium Authority of Ontario)负责提供公寓业主、管理委员会和管理公司的权利与责任的相关信息。该机构表示,管理公司可以禁止在公寓楼或公寓单元内种植大麻、吸大麻。大麻合法的联邦法规并没有规定公寓业主拥有在公寓单元内种植大麻和吸大麻的绝对权利。 该机构也表示,还不知道有其他公寓楼有类似大麻登记册的做法。 律师称:不合理也不解决实际问题 不过,房地产诉讼律师Jared Rosenbaum称,大麻登记册的做法矫枉过正了。大麻登记册并不违法,但是不太合理。因为住户登记后还是可以继续吸大麻,并不解决大麻味道的问题。 另外,律师也指出,大麻登记名册可能落入不法份子的手中。但他表示,这个登记册并没有侵犯隐私,因为住户都是自己登记为大麻用户。
  • cover
    6年前

    签个名就被收150元 ?!华裔业主哭笑不得

    家住旺市的华裔业主最近接到了一间讨债公司发出的一份帐单,追讨其在两年前未缴付的窗户清洁费。这名华裔业主很吃惊,她记起确实有两个中学生来推销擦玻璃服务,而且登记过她的个人信息,但是她从未获得过擦玻璃服务,如今却凭空出来一张150元的账单。为此她向CTV电视台曝光此事。 CTV Grace You是旺市居民。她向CTV电视台的消费者报告节目投诉说,在两年前的夏天,有两名高中生上门来推销窗户清洁服务,要价是150元。她想帮助这两名学生,就同意了。二人记下了她的姓名和住址后就离开了。 本以为两名高中生会在那个夏天来擦玻璃,不料两个人离开后就再没来过。Grace You以为他们忘记了。没想到自己会在两年后收到讨债公司的追讨信。Grace You给讨债公司打电话,陈述了实际情况,对方根本不听他的解释,居然说:不过就150元,你现在就付了吧。 愤怒的Grace You给CTV电视台曝光此事。电视台一个电话打过去,讨债公司不仅道歉,还马上就把账单给免了。不过讨债公司依旧认为Grace You的玻璃已经被擦过了。 这样看来遇到无理讨债,选择媒体曝光也是一个正确途径。根据此前报道,如果遇到讨债公司错误讨债,不理不睬是不行的,有人就因此吃亏,被讨债公司毁掉了自己的信用记录。 根据加拿大的法律,追债公司要告知你,他们是谁,是谁委托他们来收债,还要确定你是否是欠债人,然后才能谈及债务详情。追债公司只能追讨欠款的数目,而不能从欠债人那里收取服务费。一旦选择通过法庭来处理债务,追债公司不可以将欠债人告上法庭,只有债务方在事先通知以后,才能将欠债人告上法庭。追债公司也不喜欢上法庭,因为需要得到债务人的许可,一般会很难,而法律程序往往会持续很长时间,谁都得不偿失。 如果是通过电话催债的话,每次打电话时追债公司都要自报家门,然后说清你欠谁的款,欠多少即可,其它任何威胁的话、施加过分压力都属于违法。而且法定假日里是不可以打电话催债的,平时只能在上午7时到晚上9时之间可以打,周日则只能在下午1时到5时之间打。如果每天一连达几次催债的话,属于骚扰行为,居民可以直接报警。居民平时要做好追债公司打电话的纪录,因为投诉的时候会需要这些数据。 如果你已经发了挂号信给追债公司,表示要通过法庭解决。或者告诉对方直接和你的律师联系,且告诉了他们律师的联系方式,对方就不能再找你了。
  • cover
    6年前

    7月起实施电费改革 省电节能用户反涨价

    FortisBC公司表示,由7月1日开始,把现行的双层电费收费制度(two-tiered rate),分阶段转为单一收费。   ■FortisBC将于7月1日起分阶段实施收费改革,目标是在2023年前统一收费。Global News 今年较早时,卑诗公用事业委员会(The BC Utilities Commission,简称BCUC)正式批准FortisBC争取多年的收费改革申请。 2012年,FortisBC根据BCUC的指引开始实施双层电费收费制度,按照标准,两个月内耗电超过1,600千瓦时的用户须要支付更高收费。 根据FortisBC指出,由7月1日起展开首阶段收费改革,每月前800千瓦时的每千瓦时收费,由10.117仙上调至10.394仙,而超过部分每千瓦时收费,则由现行15.617仙,减至14.915仙。 FortisBC正计划在2023年前,逐步把住宅用户收费标准统一。FortisBC估计,双层电费标准取消后,现时须要缴交较高电费的用户中,约占30%可以节省金钱,而省电节能的用户,则将会面临电费上涨。 综合报道
  • cover
    6年前

    温哥华出台号称最慷慨,最全面的保护租房者政策条例

    温哥华市议会星期二讨论通过了保护租房者的新条例。 市长肯尼迪·斯图尔特说,这个条例的目的是为那些因房东维修房屋等原因失去住所的人提供保护,并称这是到目前为止,在加拿大最慷慨、最全面的保护租客的措施。 这个名为“租房者搬迁及保护政策”将保护那些被强行要求搬出住处的租客。温哥华目前仍是加拿大房地产最贵的城市。虽然近年来省市两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为房地产市场降温,包括实行外国买家税,征收房屋空置税等。但可供出租的房屋仍然很紧张。 温哥华租客团体抗议房东以装修为名逼走长期租户,以便提高租金 (Submitted by Paula Fletcher’s office/CBC) 温哥华市政府的声明中说,新的保护措施包括要求房东在中断租约时,要把发给租房者的补贴增加一倍。 具体来说,如果租客在所租的公寓里住了一年以上,五年以下,那房东要支付相当于四个月租金的搬迁费;如果超过20年的租客,房东在要求其搬走时,要支付相当于12个月租金的搬迁费。而对那些急需找到住所的人,诸如长者、残疾人、以及低收入者,市政府将帮助他们尽快找到住所。此外,还要求房东要提早通知租客有关房屋需要装修或房产将要出售的信息。 此前,温哥华政府已经就这一条例在社会上进行了4个月的咨询和讨论。所有利益相关方都有参与,包括租房权益团体、房地产行业、省业主协会等。 温哥华市政府还计划成立一个专门的“租房事务办公室”,为租客提供服务,同时协调市议会和非营利住房团体之间的关系。
  • cover
    6年前

    华人房东家中睡觉遭警察逮捕,竟是被租客坑了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华人在加拿大当房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怕遇上拖欠房租的恶霸,怕遇上把房子毁掉的瘾君子,所以有些华人房东,只把房子租给华人或者认识的人,觉得这样就靠谱一点。 然而,知人知面不知心。 最近,一个加拿大华人房东,就差点被自己的租客坑进牢房... ... 几年前,华人房东老陈(Jeffrey Chan)好心把自己在多伦多的房子租给自己认识的一位越南裔友人。越南小伙和他的女朋友住在老陈的高级公寓里,生活得美滋滋。 老陈平时大多数时间在渥太华,每周只有一两天会来多伦多这个房子里小住。把房子租给朋友,绑了朋友一个忙,老陈还挺高兴。 可老陈不知道的是,越南小情侣一直在背着他干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小情侣经常会购买大量的毒品,寄到老陈家,再转卖出去挣钱。 最坑爹的是,他们网购的毒品包裹,收件人都写的是老陈的名字! 这一招,可以说是非常险恶无耻了... ... 小情侣这么干了几次都成功了。 直到有一次,从蒙特利尔寄往多伦多的毒品包裹被加拿大边境官截获。 边境官将包裹交给了皇家骑警,皇家骑警决定,顺藤摸瓜,来个瓮中捉鳖。 那天,皇家骑警脱下警服,来到老陈的公寓,假扮成公寓保安。 果不其然,守株待兔了半天,越南小伙就下楼来找“保安”要包裹。 “保安”要求越南小伙,出示证件,证明他是包裹上的收件人“陈先生”,结果越南小伙就炸了... ... 毕竟做贼心虚嘛。 越南小伙冲着“保安”一顿骂,骂完就离开了。 回家后,越南小伙跟女友商量,决定由女友再去取一次试试运气。 女友下楼找“保安”取件,“保安”这次直接把包裹给了他,还说自己是新来的,刚才得罪了业主很抱歉。 女友喜滋滋地抱着包裹回家,完全没有注意到潜伏在楼层走廊里的皇家骑警。 越南小伙一开门,女友就咋咋呼呼地喊:“终于拿到包裹了!” 屋内的男友也咋咋呼呼地回:“太好了!” 说完这两句花,俩人才进屋关上了门,而这两句话一字不落被潜伏在走廊上的皇家骑警听见了... ... 这里小编就想吐槽了:你说你拿的是什么好东西吗,还非得在门外咋呼,不能关上门再悄咪咪研究吗? 皇家骑警心里有数了:藏毒肯定是没跑了,可唯一的疑点就是,收件人名字是华人,取件的却是个越南的,难道还有个华人同伙? 于是,皇家骑警守株待兔,一直等到过了几天,越南小伙又收了一个毒包裹,而那天,正好老陈从渥太华回多伦多,留宿涉案公寓,皇家骑警终于行动了。 他们冲进公寓,将老陈和越南小伙一起逮捕。 被捕的那一刻,老陈是懵的。 直到他被送上法庭,被控藏毒贩毒,他才知道自己被越南兄弟坑了。 根据法庭文件,越南小伙收的两个毒包裹里,都是非法芬太尼药贴,数量大470块,市值达14万加元。 芬太尼是一种合成止痛药,效力是海洛因的30至50倍。由于它效力大,每次只需使用不到一毫克,成本又较低,所以近年来在毒品使用者中越来越受欢迎。 收件人上写的老陈的名字,收包裹那天老陈又住在事发房子里,警方自然而然认为,老陈跟这批毒包裹脱不了干系。 然而,老陈真的只是被租客坑了。 经过审理,还算明事理的法官最后裁定,对华人老陈指控的4项罪名全部不成立。法官说,华人业主只是拥有涉案房屋,控方没有理由因为收件人是业主姓氏就将业主控罪。法官相信老陈只业主,将房子出租给相识多年朋友,不认为老陈与藏毒作贩卖用途有任何实质证据关系。 虽然最后结果让人松了一口气,但老陈被捕发生在2017年2月,法官为老陈沉冤昭雪,是在2019年5月... ...这中间的两年多时间里,可怜的老陈一直都官司缠身,每天都被坐牢的恐惧折磨,毕竟藏毒贩毒是重罪... ... 所以说,在加拿大当房东,真的不容易啊... ...
  • cover
    6年前

    小心!27岁加国小伙装房东骗取至少17人房租

    从去年11月到今年5月,半年多的时间里,一位27岁的宾顿市居民声称自己是房东,骗取了17名租客的房租。目前,嫌疑人已经被警方逮捕,警方表示可能还有更多的受害者。 据了解,嫌疑人声称他在Steeles Avenue West有一栋公寓楼,他将这一消息传递给很多潜在租客,这些租客通过现金或者是转账的方式支付之后,就再也联系不上他了。 调查者表示,本周五,他们以诈骗公共以及占有犯罪所得财产的罪名将嫌疑人Christopher Washington 逮捕。他共计骗取了受害人$1.6万,他被短暂拘留之后参加了保释听证会,随后有条件释放。 警方号召知情人和受害者拨打905-453-2121分机号3335与警方取得联系,或者匿名拨打止罪热线 1-800-222-8477。  
  • cover
    6年前

    华人房东将房子租给好友 未料被利用藏毒

    华裔男子陈先生(Jeffrey Chan,译音),为了好友方便,把自己的房子租给他的好友及女友,没想到这个“好友”租客竟然将藏毒的邮件寄给看房东名下的公寓!结果被警方接获,这是要变相杀人吗? 经了解,此次涉案公寓位于北约克央街近Elmwood Ave的柏文单位,而此公寓的业主为被告房东陈先生(Jeffrey Chan,译音),但陈先生并未居住在此处,而生活在滑铁卢市。 据调查,此房东一周仅有1-2天在案发公寓过夜,虽然公寓客厅的衣柜有一些私人物品,可公寓早已租给了好友颜先生(Alfred Nhan,译音)也就是本案的被告,此公寓一直都是颜先生与其女友同住。 就在2017年2月加拿大边境服务局,在满地可截获了一个由外地寄到柏文的邮包,邮包内竟然藏有188张芬太尼药贴,边境局得知此事,立刻将案件转交皇家骑警。 据法庭文件显示,皇家骑警之前控诉房东及租客2名男子,涉嫌邮寄与藏有芬太尼药贴可作贩运用途等4项罪名,调查显示,此案查获非法芬太尼药贴数量达470块,以市值计算金额可达14万元。可被告2人虽然同意接受调查,但均不承认检控方提控的这些罪名。 警方假扮保安员 发现收件人有猫腻 皇家骑警在调查过程中,派出警员假扮柏文大厦保安,等待取件人取件,不料,来取件的人正是被告租客颜先生,他想要取回名为“Jack Chan”的邮件包裹,此时假扮保安的警员让被告租客出示身份证,被告租客情绪非常激动并向警员大声呼喝。 之后,被告租客又让其女友前来取邮件,假装保安的警员很礼貌的将邮件交予了其女友,其女友很兴奋,据潜伏在走廊处的警员描述,被告租客得知包裹已拿到,大呼:“太好了!” 租客得手后再作案 又查获芬太尼药贴281张 就在2017年2月24日,边境局又截获一封同样寄到涉案单位的邮包,内藏281张芬太尼药贴,警方等到被告租客接收完这2个邮包,以及柏文陈姓房东到单位留宿时,将2人一起拘捕,直接起诉两人非法藏有与邮寄芬太尼作贩卖用途罪名。 控方称:房东是主犯租客是从犯 法官:“我不同意” 警方指控,涉案2人接收2个藏有芬太尼邮件后,将其放在厨房柜台上,所以警方有理由相信收件人“Jack Chan”(房东的化名)是主犯,被告租客是替房东收取明知藏有芬太尼的邮件。同时,警方又引用房东陈先生的视频社交平台户口名字是“Jackie Chan”作为佐证,矛头直指内藏芬太尼药贴的邮件与2名被告有关。 高等法院主审法官克罗尔(Justice Croll)于判词指出:控方所提均为环境证供,控方仅凭陈姓被告是涉案公寓业主,涉案2邮包以“Jack Chan”为收件人,以及贩毒者不会张扬地将邮包放在当眼处,除非是被告租客替房东取邮包等理由,皆不能成为裁定陈姓业主的理由。 经查证,安省高等法院法官于日前,就一宗非法邮寄及藏有芬太尼药贴作非法贩卖用途案,裁定一名华裔柏文公寓男房东被控的4项罪名不成立,另一名租住其单位的越裔男子其中2项藏毒罪名成立;法官称男房东仅拥有房屋所有权,控方没有理由因为藏毒邮件上有其姓氏便将其定罪。
  • cover
    6年前

    笑晕!华裔女富豪因为装修太土而被告上法庭

    听说过因为房子太丑被人告上法庭的事情吗?近日,一位美国华裔女富豪就因为自家房子装修风格“辣眼”,被当地政府告上了法庭,据媒体报道,这个女富豪名叫方李邦琴(Florence Fang)今年85岁,她的房子位于加州旧金山大区的希尔斯堡市(Hillsborough, California, USA)。 这得丑成啥样啊,都惊动政府了?大家一起欣赏一下吧: 这是房子的前院,有恐龙、长颈鹿、各种颜色的蘑菇,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某个游乐园入口呢! 诡异的仙人掌“门神”,图右还藏着一只“诡异”的鹦鹉…… 豪宅俯瞰图:橙色围墙,通体红色的房屋,中间竟然还凸出一个紫色的屋顶!这个审美绝对不是一般人啊?放眼望去,后院矮墙上竟然还喷着彩色的大字:YABBA DABBA DO。 上图是室内的小装饰品:恐龙,仙人掌,乌龟,麻将骰子……这橘色的灯光搭配的真真“绝妙” 上图是豪宅厨房,后现代风的管道桌腿,工业风的灰墙和生锈齿轮。 睥睨高速公路的长脖子恐龙。 仙人掌,紫色砖墙,卡通人物Fred。 上图为女主人的卧室,恐龙,仙人掌,水晶球,天文教具,彩色棒棒糖……没有不敢放的,只有想不到的。 面对豪宅内外的造型以及颜色的搭配,在小编看来,这房子的风格确实一言难尽,但在支持女主人的朋友看来,这种装修风格并不算夸张,毕竟有前车之鉴,此豪宅的前任房主也是走“趣怪(quirky)”装修风的! 豪宅前身为网红地标 被誉为“摩登原始人屋(Flintstone House)” 这座豪宅2017年被方女士购入,价格280万美元。而在这之前,这座房子在湾区已经颇有名气,并因童稚卡通的建筑风格而被唤作“摩登原始人屋(Flintstone House)”,并成为当地网红打卡的地标。 而这个房子于1976年,美国先锋建筑师William Nicholson创作的,他创造此房的灵感便以《摩登原始人》为灵感,并实验了一些新颖的建筑工艺和修建质料,于是便有了这座异形房子。 这座房子占地27300英尺(约250平方米),10个房间除了车库以外全是圆形,并有球状屋顶。建筑师在气球和钢丝网(meshframe)搭建的构架上浇入喷浆混凝土(shortcrete),打造成出奇妙的弧线屋顶和墙体。整个房子没用任何木头和砖石,但现代住宅的所有功能区都有,且住起来冬暖夏凉,是当代建筑史上的一件杰作。 房子建好后,很快成为当地热门景点,人民给它起了好几个昵称,除了“摩登原始人屋(Flintstone House)”以外,还有“圆顶屋(Dome House)”“气泡屋(Bubble House)”、“巴巴爸爸屋(Barbapapa House)”等。这座房子的位置,设在在加州280高速公路( Interstate 280)东边的山头上,其怪异造型让无数过路司机忍不住凝神观看,甚至拉低了这一段高速的平均车速。 不过,这座房子原本的外墙是米白色,但2000年,当时的女性业主将它喷成了橙色,部分屋顶后来改成紫色。从那以后,就有当地居民开始不满,认为它失去了“高雅”,有碍市容。 方老太太装修前房子,图片摄于2007年 豪宅翻修后遭政府投诉 女富豪表示不服! 方李邦琴于2017年买下此豪宅,并对其进行装修,并在房子外面增加了许多装饰物,比如恐龙雕像、“摩登原始人”……整个豪宅充斥着游乐园的元素,本来房子的风格就比较卡通,经她装修后,变的好像更加怪异了。 由于屋主从小喜欢恐龙,她曾说:“见到屋内的这个恐龙,我就想买下它。”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面对这样的装修风格,自然褒贬不一。于是2019年3月,希尔斯伯勒镇政府在本地一些居民的支持下,对方李邦琴提起诉讼,指控她没有获得装修许可,并宣布她的房子装修已造成“公害(public nuisance)”,要求她将这些装修拆除。但是,方李邦琴并不同意政府的看法,她不仅坚持自己的风格,还请了著名律师,对政府提出反诉。 2019年4月11日,“摩登原始人屋”的建筑师William Nicholson也特地赶来支持华裔房主,并与方李邦琴的律师Angela Alioto一起在房前召开新闻发布会。 华裔女富豪来头大 华人圈地位不可小觑 方李邦琴和丈夫方大川 方李邦琴是美国加州华人社区的著名侨领。她原名李邦琴,1934年出生于北京,1940年代移居台湾,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1960年代,她和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新闻系的方大川(John Ta Chuan Fang)结婚,之后两人移民美国。 在美国加州,夫妇两人一边开中餐馆,一边办报纸。他们先是在旧金山创办了华文媒体《唐人街简明指南》(Chinatown Handy Guide)和英文媒体《亚洲周报》(AsianWeek)。生意扩大以后,又买下了当地著名英文媒体《旧金山独立报》(San Francisco Independent)和旧金山观察家报(San Francisco Examiner)。 方老太太和老布什夫妇合影 经过50多年的发展,他们的方氏家族已变成拥有13家报刊物的庞大出版集团。他们的“美丽宫酒楼”(Grand Palace Restaurant)也因多次举办与参政议政有关的活动而见证了许多历史。 1992年,方大川病逝后,旧金山议会通过决议,以他的名字命名该市一条街道,旧金山州立大学设立以方大川奖学会,以奖励新闻专业的优秀学生。之后的方氏家族由方李邦琴和儿子一起经营,方李邦琴也因其才能被称作“钢铁木兰花”。 目前,华裔侨领方李邦琴与当地政府的案子还在继续进展中。有些居民认为此建筑为违章建筑,需要拆除重建,有些人这座房子的装修童心未泯,不失可爱!小编只能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吧!”毕竟那是别人花钱买的房子,装修成什么风格,还是要看房主的心情不是。所以,吃瓜的群众吃完可以洗洗睡了~
  • cover
    6年前

    又一款家具砸死儿童!加拿大厂家宣布全球召回

      魁省一间家俱厂召回一款三层衣柜,该衣柜涉及美国一宗儿童死亡案。     据加拿大卫生部发布的通知,South Shore Furniture of Canada旗下Libra衣柜如果没有固定在墙上,可能倾翻,有导致儿童严重受伤甚至死亡的危险。     美国之前发生的两宗事故都与这款衣柜有关,其中一宗导致一名2岁儿童死亡,另一宗导致一名儿童瘀伤和刮伤。不过,加拿大卫生部表示,截至今年4月30日止,加拿大没有接到因衣柜翻倒所致的事故报告。   这款衣柜在美国Walmart、Target和亚马逊线上有售,售价60美元。在加拿大有十多家销售商,包括Wayfair、Staples、Home Depot、Best Buy、Toys R Us、Lowes等。
  • cover
    6年前

    养宠物人士表示在大温难租房

      大温地区住房危机未解决,有租房人士表示他们因为养宠物所以更难找到住所。甚至有养猫或狗的租客通过藏起自己的宠物避过房东的检查获得租房合同。     在Commercial Drive附近通过转租和其他人合住一间独立屋的Andrew,一个月前带着他只狗入伙,但是现时可能面临被踢走。     他的室友们担心因为容许养宠物的人入住而被房东要求离开,Andrew表示已经和室友尝试寻找解决办法,但是现时并不清楚下一个月自己有无地方住。   Andrew指,他塬本和女朋友一起住在容许养宠物的柏文,但是两人分手令他一时间难以找到合适住所。   BC保护动物协会表示,本省20%放弃宠物的省民是因住房问题逼于无奈,而每年大约有1700只宠物因此被遗弃。
  • cover
    6年前

    华裔房东巧妙利用法律一年赶走多个房客

    在安省,如果房东说自己或者自己家人要入住,就可以合法地将租客撵走,但是法律同时规定,如果房东是假入住或者根本就没有入住而是重新出租,租客可以打官司索赔。最近华裔房东王科(Ke Wang音译)就遇到了这样的麻烦,他用这个条款将至少4个租客赶出家门。 据环球邮报报道,两位女士被王科赶出家门后投诉房东。Andrea Dearing和Manal Khader都曾经是王科的租客。   Manal Khader,MARTA IWANEK/THE GLOBE AND MAIL   2017年6月22日,王科向她们两位发出了N12通知,说他和他母亲张惠明(Hui Ming Zhang,音译)需要住进她们现在租用的房子。王科的理由是他母亲养的狗年纪大了,上下楼不方便。 Andrea Dearing和Manal Khader有证据说,就在王科向她们发出N12 通知之前的一个月,他也向同镇屋另外一个租客Eriyn Morgan发出过一份类似通知,也是称他母亲需要入住。 王科对此并不否认,他表示,虽然给Eriyn Morgan发出过N12通知,但他母亲后来改变想法,要住到Manal Khader的房子里。 Manal Khader是位社工,她在2015年搬到多伦多,找个房子并不容易,但是就因为房东提出要自己住,租务庭判她必须搬出。由于缺乏准备,结果她无家可归了6个星期。她把自己的物品存到小型仓库中然后到朋友处度日。 图形设计师Andrea Dearing也已经投诉王科强迫她搬家。   王科   据悉王科是职业房东,从2011年以来,他和他母亲一起花费将近850万元,在多伦多市区购买了5处房屋。这些房屋分别以长期和短期形式出租。最多时他在Airbnb 上拥有26个短租单位。 他在一年时间内以自己及母亲所用为由将4名租客赶走。一旦王科恶意驱逐罪成,他将面临高达25,000元的罚款和各种赔偿。   N12表格   环球邮报的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使用N12驱逐租客数量几乎翻了一番。2012年,为1,542次,到2018年这一数字飙升至2,919。 实际上,房东要想使用N12驱逐租客也没有那么容易。温哥华就有一个房东,赶租客5次 都失败,就连把房子给儿子住也不行。 租客Antonia Allan 据环球新闻报道,其中一名租客Antonia Allan说,截至2014年她的月租仅460加元,在温哥华这种大都市恐怕再也找不到这么便宜的房租了。她说:我承认,这个价格像疯了一样的好,我从2003年就住在这里。 据悉这个房子在温哥华煤湾附近的Melville街,是一栋罕见的三层洋房。这栋房子已经有一百年历史,价值超过一千万加元,共有7间房,6年来租给多名房客。 2013年10月,房东 Wolverton 第一次试图驱逐居住在这里的6名租客,理由不充分,被RTB驳回。 图片来自谷歌地图 之后租客Antonia Allan向房东多次正式请求更新维护电路系统,她再次收到一封驱逐通知。紧接着第三、第四次驱逐通知都被RTB驳回。 这次房东 Wolverton说:我有两个读大学的孩子。其中一个儿子今年12月就要毕业了——所以他已经搬回家了——另一个儿子5月份也打算回家。 在RTB的聆讯上,Wolverton说出了两个儿子回家住的打算,他儿子Jonathan也证实了他的说法。但RTB仲裁员觉得房东的诚信有疑问。估计房东的请求还会被驳回。
  • «
  • 4
  • 5
  • 6
  • 7
  • 8
  • »

48小时内热点新闻

  • 封面
    大规模水管爆裂 大温高层屋主要自掏腰包!
  • 封面
    卑诗夫妇抓狂!花5千元买沙发 坐一两小时就瘪了
Contact Vansky
Tel: (604)269-8468, (604)537-9766
Location: 258 - 5701 Granville St, Vancouver, BC V6M 4J7


微信客服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1999 - vansky.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