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
独特又复杂的存在 加拿大的陪读妈妈们
Vansky综述,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否则视作侵权
在加拿大除了移民和留学生以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小留们的陪读妈妈们。这些妈妈为了孩子抛家舍业来到异国他乡,每天除了孩子就是自己在家,语言不通,无亲无故的。注意教育是中国的传统,每个家庭为了让孩子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基本也是拼尽了所有。又到开学季了,几个陪读妈妈的故事,给那些正准备跟小留一起过来的妈妈们分享。
故事一:陪女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谢女士是资深陪读家长。从女儿上幼儿园学习电子琴和画画开始,女儿上课,她也坐在旁边听课,女儿在家练琴,她一边听一边指导。女儿上小学,晚上在家做作业,她也陪在女儿身边看书或看报。“女儿读三年级时,有一段时间我试着放手,可是她的学习成绩就退步得很厉害,所以我又开始陪了,一直现在初三,女儿成绩不错。”
谢女士说女儿读小学四年级时学习习惯就养成了,不需要她一直坐在旁边,所以她就可以到书房看书。“孩子在家看书学习时,我们从来都不开电视。”当问及谢女士十几年来陪着女儿读书是否辛苦时,她笑着说:“其实一直陪着孩子,看着她成长,一点都不觉得辛苦,我觉得这是家长应该做的。我很难想象有的家长可以不顾孩子而去打麻将。而且一直陪在女儿身边,我们也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为了陪读,谢女士几乎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
故事二:儿子不喜欢父母当“监工”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像谢女士的女儿那样喜欢家长陪读。韩女士的儿子今年读初二,他在家做作业时就不喜欢妈妈陪在一旁。韩女士说:“我担心儿子做作业不专心,会开小差,所以时不时去他房间看看他做作业的情况。可每次我去看他的时候,儿子都会不高兴,会把我赶出去。先生总是让我别操那么多心,他说孩子要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如果家长老是在一旁守着,孩子很容易产生依赖的心理。我也觉得先生说得有道理,所以后来就比较少去看儿子写作业了。”
尽管韩女士想陪读而遭拒,但为了能够经常陪儿子,她换了一份离儿子学校近的工作,这样每天放学时都可以去学校接儿子,“我觉得这样也算是陪读吧,最起码儿子放学后有我陪着,他不会去网吧,我还是能够在学习上监督他。”
故事三:不甘寂寞终至婚姻破裂
史女士带着2个儿子与婆婆、公公生活在加拿大,先生在台湾工作。与所有陪读妈妈一样,史女士初来乍到,要学会驾车,每天接送孩子上学,买菜做饭,照顾老人,所有不管男人、女人干的活都让她一个人顶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长期面对两位老人和两个孩子,史女士感到的只是孤独和压力,没有任何生活的乐趣。
她决定要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后来她参加一个交谊舞团体,经常出去跳舞。结果招致婆婆的非议、指责,回家给脸色看。史女士不服气,“越这样对我就越不回家。”于是继续在外面跳舞。后来认识一个舞伴,这位舞伴是位离婚男士。日久生情,最终跟这位男士好上了。
消息传到史女士婆婆那里,结果招致婆婆、公公责骂,还强逼着儿子跟她离婚。最后,先生不原谅她,大儿子也不原谅她;只有小儿子理解她,知道妈妈的心酸,认为“妈妈不容易,没有错,有权寻找自己的快乐。”于是史女士带着小儿子搬出来跟那位男士生活在一起。
故事四:孤独是挥之不去的梦魔
京女士原是北方一个大城市的海关职员,先生在政府部门担任要职。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他们处于有权、有钱、有闲阶层。 2003年,她陪儿子来加拿大。当时儿子刚读完小学,来到这边上7年级。
刚来时,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京女士什么都要靠自己。虽然不缺钱,但有很多事情不是有钱就能办到。不像在国内,朋友多,加上工作单位热门,捧场的多,办事很容易。在这边虽然也有朋友,毕竟不如国内,有许多事情帮不上忙。比如买房子、搬家等,对女人来说都需要独自面对。
事实上,在京女士出国之前,她的先生已经找了一个“二奶”,只是京女士不知道。当时他们还商量好,为了出国方便,办了离婚手续,只是在亲戚之间没有表露出来,大家都以为他们的关系很好。
京女士的先生承诺,给她们母子提供足够的金钱在这边生活。京女士每年回中国度假2个月。在这2个月时间里,先生对她特别体贴,常买大把的玫瑰花送给她,逗她开心;带她到处旅游,买名牌服饰。来到这边探亲,也表现特别好。平时京女士每天都得按时给儿子做饭,先生来以后,不让她做饭了,每天带着一家出去吃。
尽管表面上京女士并不知道丈夫有二奶,或许因为心灵感应,心里总是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加上刚来时的适应困难,京女士流露出想终止陪读生活,回到中国。但她的先生总是好言相劝,让她在这边好好呆着。特别是给她一个更好的理由:先生在官场,万一有个风吹草动,也好有个退路。
陪读的日子漫长又无奈,京女士感到最大的痛苦是孤独、寂寞。刚开始跟孩子的关系很好,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进入青春叛逆期,与妈妈越越来对抗;加上英语越来越好,也有自己的朋友圈子,而母亲的英语水平没有多大进展,于是跟母亲的交流越来越少。
每当孩子不听话,与孩子发生矛盾时,京女士很无奈。打电话到中国找他爸爸;而远在中国的父亲更是无能为力,只能瞎咋呼一下。
现在孩子上大学了,有了女朋友,跟母亲的沟通就更少了。此时京女士也已年近50,处于两难境地。孩子大了,也不需要陪读了。可是离开中国已经很久了,不可能再找回原来的职业,朋友圈子也疏远了,再回中国已经不可能。留在这里,也无奈,只能独享孤独。好在京女士这10年间读了个幼教文凭,或许将来可以找个幼教工作打发时光。
故事五:艰辛付出 苦尽甘来
晏太太(化名)在台湾曾是一所大学的讲师。为了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20年前带2个女儿到加拿大,先生继续留在台湾经商,每年来加拿大探亲2、3次。每次来都对太太、孩子特别好,照顾他们生活起居,买好吃、好喝,好玩让太太、孩子开心。在朋友圈子中晏太太特别受人羡慕,认为她好福气,找了个“标准好先生”。
事实上,晏太太的先生在台湾早已有人,而且生活在一起,只是晏太太蒙在鼓里。后来风声传到了晏太太的娘家,于是晏太太授权给娘家人开门查看。通过警察开门,发现里面果然住着另外一个女人,家里摆满了那个女人的日常用品,占据本该属于晏太太的空间,客厅还挂着她先生与那个女人的合照,俨然以女主人自居。
听到这个消息,晏太太十分震惊。然而痛苦归痛苦,生活还得继续。晏太太不想让孩子生活在没有父亲的家庭中。于是只好“打落牙齿和血吞”,好言相劝,希望先生不要毁坏婚姻。
好在她先生并不真想离婚,也知道自己错了,于是跟太太说好话,让太太重新接纳他。“我在这边挣钱这么幸苦,只是放松一下,逢场作戏而已。”
晏太太看在过去先生对她好的份上,原谅了他。此时正好孩子也大了,于是毅然决定放开孩子,让他们独立生活,回台湾陪先生。
20年过去了,晏太太结束陪读生涯,回到台湾跟先生重新开始。回到台湾后,没想到,他们还能在很多事情上配合默契。晏太太与先生的关系越越来越好,晚年生活很幸福。尽管付出了20年的艰辛,总算苦尽甘来。
如今,晏太太的儿女已经长大成人,大女儿、二女儿两人都从医科大学毕业成为医生,姐妹俩都找了个医生作丈夫;小儿子也正在学牙医专业,3个孩子都算成功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