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天空 温哥华天空
  • 信息版
  • 流星版
  • 流星文摘
  • 新闻
  • 大温店铺
    • 店铺
    • 约饭
  • 视频
  • 专栏
  • 论坛
  • 娱乐
    • 2016中国好声音
    • Sky秀
  • 折扣
登录 注册
  • 移民
  • 留学
  • 地产
  • 财经
  • 时事
  • 社会
  • 美食
  • 健康
  • 娱乐
  • 时尚
  • 教育
  • 科技
  • 法律
  • 生活
  • 旅游
  • 艺术
  • 史海
  • 人物
  • 名车
  • 家居
  1. 新闻首页 /
  2. 移民 /
  • 1个月前

    新移民入籍就回流?高达93%人留下是这情况!

    与一般人的印象相反,大部分新移民视入籍为在加拿大落地生根的象征,并没有在取得了公民权的种种便利后便转身离开。 加拿大统计局在上周五发布的报告中称:“在有入籍的移民中,他们在移民后的十年内活跃居留于本国的比率,通常超过90%。” 数据更表明,在不同教育水平、英或法语文水平、移民年龄和移民类别之间,这比率的差异很小。 研究结果推翻了移民多以加拿大作为“谋取便利”之途的迷思,这想法认为他们只是利用公民身份获取加国护照,但无意留下来并与他们的新家乡保持联系。 前公民及多元文化事务总监格里菲夫 (Andrew Griffith) 表示:“这报告在很大程度上推翻了移民获取公民身份,只是为了获得更高流动性,以便离开加国寻求机会的说法。” 他续道:“为了‘谋取便利’而成为公民的人不如想像中那么多,事实上,入籍是他们对加拿大作出长期承诺的一种体现。” 加拿大统计局的研究基于移民和报税数据,检视了移民在获取公民身份与在加国“活跃居留”之间的关系。 在2008至2012年间入境、年龄为25至54岁而成为了公民的人当中,有多达93%在十年后仍然活跃于加拿大境内,而在未获得公民身份的移民中,这一比率仅为67%。 这一比率较以往有上升趋势,在2003至2007年期间获接纳成为移民的相应群体中,留加公民的比率为91%,而在未获得公民身份的移民中的比率为58%,这表明近年抵埗的新移民较往者更有可能长期留在加国。 报告内容亦指,来自已发展国家的移民,以及那些需要较长时间才得以成为公民的人,在取得公民身份后离开本国的机会相对较高。 对于那些没有入籍的移民来说,去与留的抉择与一些条件和因素有关。拥有硕士或以上学位、懂英或法语,或以经济移民身份来加的人,十年后仍留在加拿大的比率明显较低。 加拿大公民研究所 (Institute for Canadian Citizenship) 行政总裁伯恩哈德 (Daniel Bernhard) 分析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拥有较高的流动性,而我们也较倾向选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所以这成为了有关现象的一部分。本国的情况一直在转变,想要取得成功、置业安居和出人头地越来越难。大多数人来这里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如果我们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就会带着家人和才能离开。”
  • 1个月前

    温哥华警察局任命新局长!“移民之子”!

    文件 -- 温哥华警察局代理局长史蒂夫·赖于2025年4月27日向媒体讲话。 (CityNews 图片 / 本·布格拉) 温哥华市市长沈观健宣布,史蒂夫·赖(Steve Rai)被任命为温哥华警察局的新局长。 沈观健表示,此次任命是在经过“严格且深思熟虑的选拔过程”后做出的。 市长提到:“Rai局长在温哥华警察局拥有超过三十年的工作经验。” “他在警局的几乎每个领域都工作过,最初作为东区的前线警员,逐步晋升,领导过包括2010年冬季奥运会和2011年斯坦利杯骚乱在内的重要城市行动。” 这一任命的公告正值沈观健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对公共安全进行说明的前夕。 Rai局长将成为温哥华警察局的第32任局长。 Rai是一名移民之子,出生于印度旁遮普地区,在温哥华长大,1984 年毕业于基斯兰奴中学。 他的父亲在温哥华警察局的建筑服务部门找到了一份工作,经常给年轻的拉伊和弟弟罗杰讲关于警察的故事。罗杰也加入了温哥华警察局,并在警队工作了29年。 雷曾在加拿大武装部队预备役服役,并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亚洲研究学士学位,后来又在菲沙河谷大学获得了刑事司法硕士学位。 雷于 1990 年加入温哥华警察局,在温哥华东区担任巡警,开始了他的警务生涯。 他在该部门担任过许多职务,包括人质谈判员、法医讯问员、社区警务人员、现场培训师以及公共秩序部门指挥官。他曾在温哥华市的重大事件中领导公共秩序行动,包括“占领温哥华”抗议活动、2010年冬奥会和2011年斯坦利杯骚乱。 Rai还在温哥华警察局(VPD)的关键领域拥有经验,包括人力资源、培训和招聘。他自2015年6月起担任支持服务部​​副主管。 Rai就任代理负责人后不久便经历了严峻的考验。4 月 26 日,一辆 SUV 冲进菲律宾街头节日庆典,造成 11 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拉普拉普日节日袭击事件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关注,也成为焦点,他在现场对记者说,4 月 26 日是“我们城市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警察局主席弗兰克·张 (Frank Chong) 表示,Rai就职的合同谈判正在进行中,并将在未来几天内完成。
  • 1个月前

    权威解答:为何移民申请处理时间会增加?

    加拿大移民系统内的申请数量减少,过去一年累积案件也有所减少。但某些计划的申请者会发现处理时间反而大幅增加,原因何在? 据《多伦多星报》报道,截至3月底,加拿大移民部(IRCC)共有197.67万份永久和临时居留申请在等待处理,其中超过服务标准而被视为积压的申请有77.99万份。与一年前的210多万份申请相比,总人数下降了7%,当时积压申请接近90万份。 然而,来自加拿大境内(不包括魁省)的配偶及同居伴侣的永久居留处理时间已从10个月飙升至29个月;对父母和祖父母的担保则从24个月增至36个月;省提名的技术移民审批周期由11个月延长至20个月;而前往大西洋省的候选人则由7个月增加至11个月。 那些寻求延长在加逗留时间申请者的等待时间也有所增加:访客延期从88天增至161天;学生签证从55天增加到236天;工作签证的等待时间则从101天增至238天。 反映了联邦政府优先事项 “如果你提交了一个申请,它可能显示是120天,但突然间却上升到226天。”加拿大全国移民律师协会的库泽尔(Tamara Mosher-Kuczer)说。这位渥太华律师表示,处理时间飙升至少部分是由于联邦政府去年10月份宣布减少移民人数的结果,也反映了联邦政府优先事项的变化。 人口激增导致住房负担能力危机和政府服务紧张,渥太华为了应对公众的强烈抗议,已将每年接收的永久居民人数大减21%,今年为395,000人,2026年为380,000人,2027年为365,000人。 此外,包括国际学生和外籍工人在内的临时居民人口今年也削减445,901人,2026年减少445,662人,而在2027年小幅增加17,439人。目标是3年内将其在加拿大总人口中佔比从7.3%降至5%以下。 然而,其他案件的处理时间保持稳定。经济移民计划通过所谓的“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简称EE)进行处理,仍在6个月的指导范围内,而在加拿大境外申请的担保配偶(不前往魁北克)只需10个月便可作出决定。 在加拿大境外提交的学习和工作签证以及访客签证申请的处理时间,全年会略有波动,且因签证申请地点而异。 移民部表示,其大多数申请的处理原则是先到先得,但处理时间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移民目标、个案的複杂程度以及申请人对资讯请求的回应速度。 该机构解释道:“当一个特定类别的申请数量已经满额,新申请将会保留在库存中,以便在新名额变得可用时再启动处理,”“如果某一专业的录取已经满额,那麽新申请者可能就不会在提交当年获得处理。” 据称,官员们是根据操作需求和移民计划目标来确定资源和人员配置优先顺序的。 优先考虑在加境外提交的申请 埃德蒙顿社区法律中心律师库拉尼切娃(Anna Kuranicheva)认为,移民官员试图优先考虑在加拿大境外提交的申请,而不是那些人已经在加拿大境内申请人的申请。 她解释道,“如果他们(境内申请者)申请延长身份,就能享受维持身份的福利。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如果他们已经维持了身份,就不需要那麽快做出决定。” 据称,那些苦于漫长延误的申请人可以透过网上表单提交查询更新,或寻求议员的帮助,但往往无济于事。如果处理时间变得过长,唯一的其他途径是要求联邦法院命令移民部作出决定。 或许因为如此,联邦法院去年受理的移民申请已达到创纪录的24,000宗,约为疫情前年平均水平的4倍,这意味著等待时间更长和审讯延迟。 加拿大移民律师协会的库泽尔表示,最近的移民政策变化也导致加拿大境内申请进一步延误。 自去年12月以来,官员们已经停止了临时居民通过“绕旗杆”(Flagpoling)获得新签证或改变身份的做法。现在,申请人必须向移民部在线申请,这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更长时间。 如果申请人无法在60天内提供加拿大服务局(Service Canada)签发的文件,以证明他们没有抢走加拿大人的工作,官员们亦开始严格拒绝加拿大境内工作签证的申请和延期。该过程目前需要两到7个月的时间,具体取决于工人所属类别。 专家表示,由于移民目标仍然较低,且移民部计划裁员3,300人,永久居民和临时居民申请人别无选择,只能寄望于获得最好的结果。
  • 1个月前

    10个移民8个后悔,听听华人移民的真实感受

    加拿大移民政策不断收紧,房价物价狂飙、找不到工作、犯罪猖獗……越来越多的华人移民感慨,“曾经那个岁月静好的加拿大,回不去了”。 中文社交媒体上,“滤镜碎裂”的声音此起彼伏。然而,就在老移民反复思忖“要不要回流”时,仍有大批华人在拼学签、抢工签,在这个史上最坏的周期里“单向奔赴”。 华人移民潮来了走,走了来。那么,这届移民加拿大的华人都是什么样的人呢? 这个问题在中文社交平台引发了热议。网友给出了这样的画像——“中年、有娃、英语麻麻”“国内企业中层,国外超市收银”“有抱怨,但是很能忍”。 有网友认为,他们是“平民冒险家”,为了孩子,选择了清零,到这片陌生的土地上重新开始。 这段描述引发了很多共鸣:“这批人,嘴上抱怨,行动却最靠谱,凌晨3点担心父母身体,早上6点准备食物送娃上学。白天忙着实习、打工、学英语,晚上还得辅导娃功课……”“他们不是逃避,只是换了一条更难但更值得的路”。 真是光读完文字就累到喘不过气的节奏,所以,地狱开局真的值得吗? 辣评:这么拼,在哪儿都能成功 评论区,一些正在移民路上的网友表示,这不就是在写我,“泪目了”。 “不想卷孩子,我们就卷自己”。 毫无疑问,这是他们的肺腑之言。但是也有不少网友认为,所谓“更难但更值得的路”,是这一拨华人新移民的自我PUA和自我感动。 既然在国内已经发展得不错,那么,把来到加拿大后学英语、做蓝领的拼搏劲用在国内,是不是早就可以成功了? 不少挣扎中的新移民都提到孩子在这里很开心,这是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加拿大的公立教育不赖,但也并不是孩子成才的保证。 小编周围,一路读到医学博士的优秀“移二代”有,晚上在餐厅打工、夜里搓麻将喝大酒的“移二代”也有。 一位老移民朋友曾经抱怨,学校里骂脏话、欺负人的坏学生很多,他很担心小孩学坏,甚至一度考虑要不要回流,“至少老家那边学校管得严,出不了大错。” 坦白讲,生活稳定的老移民尚有这种焦虑,每天焦头烂额、苟延残喘的新移民是否真的有足够时间和精力给孩子“想象中最好的教育”? 网友建议,如果爸妈英文不好、找不到工作,别幻想在加拿大养娃,特别有钱或者特别能吃苦的除外。 确实,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孩子没有得到想要的人生,他们会甘愿为父母当初的决定埋单吗? 也许对新移民来说更要紧的是,调整好对自己“后移民”阶段的预期,尤其是在加拿大社会大环境整体“退步”的情况下。 一种观点认为,眼下的加拿大,只适合“价值观”移民的人群。不过也有老移民评论“在加拿大呆久了,可能会觉得价值观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一代人有一代人要吃的苦 “感觉形容我爸爸妈妈。不过那是80年代。” 评论区,这条留言很简短,却道出了一个真相,任何时候来到一个陌生国度重新开始,都是艰难的。 每一个时期困难不同,相同的是——没有水到渠成的成功! 想想,20多年前的加拿大社会,对海外经验、文凭更加排斥、信息也远不如今天畅通。找房子、找工作都是看报纸、打电话,用最原始的方式一点点解决。还有网友回忆,老移民遭遇歧视问题,也远比现在严重。 也没有想象的那么惨 比起“没苦硬吃”的揶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一拨新移民并没有那么惨,论据也很充分。 首先,这一拨中年带娃出国移民的大多数已经是“时代的幸运儿”。他们有的是吃到了互联网的红利,有的是吃到了房地产红利,更有甚者buff叠满。既然来了,当然想要一个结果,但这不意味着他们就毫无退路。 其次,虽说很多新移民重新捡起英语不易,但在国内读过大学至少是四六级水平,只要肯提升,加上多年的工作经验,还是有机会找到合适的工作。至少,加拿大职场没有35岁危机,还是很愿意给中年人机会。 留下不是唯一的答案 就在几天前,联邦CEC(经验类移民)抽分高达547,同时各省的省提名项目也在冻结、收缩当中。努力的华人已经开始涌向法语赛道,英语都还没学明白,又要开始卷法语。 法语项目看起来很诱人,但是并不容易,而且没发现最近非洲新移民越来越多了吗?他们可是自带法语技能的啊!谁敢保证,这不是又一场巨大的“刻舟求剑”人类实验! 可是,很少有人敢停下,因为沉没成本巨大! 前几天,小编听了清华刑法学教授劳东燕的访谈播客,感触良多。 提到《肖申克的救赎》,男主角安迪在监狱中不断推动建图书馆、甚至想尽办法弄来啤酒,她说,很多人可能认为因为安迪最后越狱成功了,他在监狱里所做的一切才有意义。 但在她眼中,即便结局安迪没有在小岛上过上美好生活,他当初的努力仍然是宝贵的。因为,他坚持了自己的信念,也改变了外部的环境。 所以,努力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无论结局如何,那个被它塑造的你会如影随形。 或许,新移民们从小镇做题家开始,一步步走到更广阔的天地,已经习惯了每一次努力都要有一个结果。然而,选择移民,不是人生的另一场高考,没有标准答案。 信息来源:小红书
  • 1个月前

    打脸偏见! 多数移民远非“拿护照就跑

    不少加拿大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刻板印象:很多移民取得加拿大国籍后,便离开加拿大返回原居国,不再定居于此,只是利用加拿大护照享受全球通行和其他便利。然而,加拿大统计局最新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却有力驳斥了这一说法:大多数入籍移民不仅选择留在加拿大,而且在移民十年后依然积极参与本国社会生活,展现出对这个新家园的长期承诺。 图源:51记者拍摄 据本地英文媒体多伦多星报报道:加拿大统计局上周五(5月16日)公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大多数入籍移民在移民十年后仍居住在加拿大,生活活跃。这一发现有力反驳了部分舆论中关于移民只是为了享受加拿大护照的便利性,而申请入籍的质疑。 “在入籍移民中,移民后第十年仍在加拿大积极生活的比例通常超过90%,”报告指出,“且在教育背景、语言能力、移民年龄与类别方面,这一比例变化不大。” 这项研究基于2008年至2012年间获得移民身份、当时年龄在25至54岁之间的人。数据显示,这些人十年后仍在加拿大“积极生活”的入籍者比例高达93%,相比之下,未入籍者仅为67%。 据悉,统计局是通过结合纳税申报信息与移民记录,来评估移民是否“积极生活”在加拿大。虽然没有纳税记录未必意味着已经离境,但对于多数人而言,停止纳税往往意味着人已不在加拿大居住。 报告还发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比来自发达国家的移民更有可能长期留在加拿大。例如,十年后仍在加拿大生活的菲律宾入籍移民占比达97%,比来自美国和法国的高出约10个百分点,比来自英国的高出6个百分点。 不过,非入籍移民的流动性受多种因素影响。数据显示,那些拥有高等学历、掌握官方语言或以经济类移民身份来加的人,离开加拿大的可能性更高。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往往全球流动性更强,”加拿大公民研究所(Institute for Canadian Citizenship)首席执行官伯恩哈德(Daniel Bernhard)指出,“但我们选择的正是这些高素质人才。问题是,加拿大是否仍然能吸引并留住他们?” 伯恩哈德强调,在住房、经济机会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挑战,正让部分移民重新考虑是否继续留在加拿大。“如果他们看不到前景,自然会带着家人(还有他们的技能)转往别国。” 报告还追踪了缺乏纳税记录的移民群体,在这些人中,大约28%已获得加拿大国籍。不过,不同国家背景的人,在此方面的差异亦颇为显著:例如,在未积极生活的伊朗移民中,近一半是公民;巴基斯坦为39%,哥伦比亚为36%,而美国移民中仅有14%为公民。 据悉,目前加拿大国籍的申请条件包括:在过去五年中至少居住满三年、具备官方语言能力、通过公民考试并完成宣誓。 曾任加拿大公民身份政策主管的格里菲斯(Andrew Griffith)表示,这些规定总体上取得了成效。“虽然仍有人选择离开,但大多数人来了之后就留下来了。入籍是对国家的一种承诺,不是单纯的工具。” 他最后表示,这份报告显示,加拿大在移民融入与公民制度之间已找到了某种“平衡点”。
  • 1个月前

    新移民骗局:你以为是工作机会,其实是圈套

    奥克维尔(Oakville)一名53岁男子涉嫌策划一场针对新移民的诈骗行动,目前已被起诉。 图源:Halton Regional Police 据荷顿区警方表示,金融犯罪组于4月展开调查,起因是警方接到举报称,一名男子专门锁定刚移民加拿大的群体作为受害者,其中许多人从事Uber或Lyft司机等职业。 调查发现,该男子自称是“丰田汽车公司高管”,并向潜在受害者提供虚假的工作机会。 警方在新闻稿中指出:“他诱骗受害人提供敏感个人信息,包括护照、社会保险号码、银行资料以及政府签发的身份证明。” 随后,这些信息被用来冒名申请手机、汽车、甚至住宅租赁合同等。 警方指出:“这些受害人往往不熟悉加拿大的就业规范,因此特别容易受到剥削。” 目前,警方已确认三名受害者,并于5月14日逮捕了该名嫌疑人。 被捕男子名为Rafael Layton(53岁),来自奥克维尔。被控以下罪名: 超过$5000元的诈骗罪(Fraud over $5000) 身份诈骗(Identity fraud) 虚假陈述(False pretenses) 违反释放令(Failure to comply with a release order) Layton也被发现曾使用多个假名,包括“Rafiq”和“Ali”。 警方目前已公布其照片,并表示担心可能还有其他受害人尚未现身。 如有任何与该案相关的信息,或认为自己也曾被骗,请拨打金融犯罪组电话: 905-825-4777 转 8737或匿名联系灭罪热线 Crime Stoppers:1-800-222-TIPS(8477)
  • 1个月前

    华裔投资移民育空损失60万 怒告移民顾问中饱私囊

    一名华裔男子入禀法庭指控两名移民顾问及其相关公司,涉嫌欺诈导致男子损失近60万元。该顾问被指以协助申请育空商业提名计划为名“中饱私囊”,将相关资金转入其家人的公司中。 提出诉讼的男子名为张文斌(Wenbin Zhang,译音),他向育空最高法院提交诉状,指控白马市移民顾问玛姬(Maggie Ozen)及其丈夫穆拉特(Murat Ozen);张在诉状中表示,两人利用张氏的弱点为自己谋利,代价就是牺牲张的生计和移民身分。 张文斌委托温哥华律师伯格(Jimmy Burg)处理案件;伯格表示,近年针对移民顾问的诉讼案件有所增加,但张遭遇的情况尤为严重,当中涉及重大诈欺、严重内部交易及资金挪用等行为。   讼书列出六名被告,包括玛姬夫妇二人、两人各自的公司、位于卑诗列治文的移民顾问麦文德(Man Tak Mak,译音)以及其移民公司。所有被告都已经提交答辩书,否认任何不当行为。   根据法庭文件,张氏及其丈夫于2022年4月从中国来到加拿大;由于中国禁止同性恋,所以他们来到本国寻求更好的生活以及免受迫害。张氏透过一名共同朋友认识了玛姬,当时玛姬建议张可透过育空商业提名计划,并保证他会成功移民加拿大。 育空商业提名计划是为育空政府与联邦移民部的合作计划,为外国人提供为期两年的工作签证,持证人期间必须在育空购买或开设一家企业;若满足计划要求,育空政府将提名他们获得永久居民身分。 诉状写道,玛姬最初告诉张氏,可投资50万元在一个即将推出的“太阳能项目”,但几个月后该项目遭到取消,于是玛姬建议张投资开设一家名为“Yukon Mart”的便利店。 玛姬随后提交一份商业提名计划申请,声称张氏将投资30万元开店,而另一名“加藉商业伙伴”会投资20万元,并占该店51%股份。不过,张氏当时并不知道该名“加藉商业伙伴”就是玛姬丈夫穆拉特。 另外,玛姬也制定一份合同,允许张氏的投资用于白马市Whistle Bend社区建筑项目,该项目是由穆拉特的公司所拥有。原本打算开设的便利店就会在Whistle Bend建筑项目落成后,把店搬到建筑物内,变向让穆拉特成为张氏的业主;而张对这些事并不知情。 此外,张在玛姬的建议下聘用麦文德协助移民申请。在诉讼书中,麦氏被指“未能警告张或阻止他成为受害者”。 除申请移民的问题外,诉状又指,玛姬让张氏支付了大部分本应是穆拉特出资的款项,并向张氏收取数万元的服务费;当中有大部分款项被转入穆拉特的企业及个人银行帐户,而且穆拉特在未经授权下,将Yukon Mart的资金用于个人事务或非商务支出。 讼书提及,张氏总共向玛姬二人支付了596,843元,他目前试图追回款项。在2023年1月,张与穆拉特及商业提名计划官员签署一份协议,承诺张及Yukon Mart便利店需履行若干条款来满足移民要求。 张的代表律师伯格表示,这些条款对张而言是几乎不可能实现,“该公司是没有办法盈利,不过在协议中,他就被要求把公司营运至盈利;同时,协议要求他达成市场推广、投资及销售的指标,但张氏没有可能完成这些要求,因为他没有公司的控制权。” 诉状指出,张在2023年4月Yukon Mart开业时,才得知玛姬与穆拉特二人是夫妻关系;虽然张期望从该店获得收入并负责经营;不过,玛姬已聘请胞姊及儿子的朋友在店内工作,变相把张排挤出企业。伯格表示,张最终未能满足获得永久居民提名的条件,在三年内花费近60万元,目前仍必须寻求其他移民途径,“张氏非常沮丧,他对加拿大法律系统、育空政府和联邦政府感到失望,希望能在法庭上得到平反。” 除了追讨投资金额外,张还要求被告赔偿诈欺、违反信托及合约等损失,并寻求推翻其商业提名计划协议的有效性。 玛姬夫妇透过律师回应传媒查询说:“非常希望能分享这事件的全部真相,但要留在案件妥善解决之后才可以。”而其律师就拒绝评论案件。至于麦文德就未有回应查询,目前此案尚未进入审判阶段。
  • 1个月前

    卑诗移民公司高管炫富,上百人血本无归!

    2024年3月,索利塔被移民招聘公司The Promise Land Consultancy(简称PLC)聘为内部注册加拿大移民顾问,负责协助新移民准备和提交移民文件。 但她工作仅一周就发现,该机构不仅收取非法费用,还冒用她的姓名和签名进行欺诈。 她还表示,公司里有一半人是游客。17名持访问签证的移民工人向“应许之地”支付了数千加元,以换取在加拿大的工作机会,但实际上却在为PLC公司工作,负责招募其他外国工人。 在加拿大,几乎所有情况下,雇佣持访问签证的人都是非法的。 “当我意识到他们都是来打工的,我立刻告诉他们,‘你们不应该在这里……不应该工作,’”索利塔说。 与此同时,她目睹公司老板们炫耀名牌商品、购置豪华车辆并频繁飞往世界各地享受奢华旅行。 图源:CBC 她现在称整个局面为“金字塔骗局”,并表示自己被聘用不过是“让公司看起来合法的幌子”。 一个月后,她忍无可忍。当公司董事们在菲律宾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时,索利塔辞职了——但在此之前,她下载了大量内部文件,这些文件揭示了该公司活动的规模。 加拿大广播公司新闻对数百份此类文件及其他客户协议的分析显示,在2023年8月至2024年5月的九个月时间里,PLC向150多人收取了超过200万加元的费用,并至少敛财50万加元。其中一些费用涉及为客户规划直至获得永久居留权的移民路径等服务。 图源:CBC   许多合同还明确承诺为PLC客户联系工作——但在加拿大全境,向外国工人收取任何招聘费用均属非法。违反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临时外国工人保护法》的个人可能面临最高一年监禁和5万加元罚款,企业最高可被处以10万加元罚款。 PLC首席执行官何塞·马里·米兰达(Jose Mari Miranda)及其公司均未回应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的多次采访请求。 骗局循环:当受骗者成为施骗者 出于对可能产生的后果的担忧,要求不透露真实姓名的迈克尔(Michael)是陷入该骗局的客户兼招聘者之一。 迈克尔表示,米兰达亲自向他保证这一切都是合法的。 “他出示了公司的各种证书,说得听起来非常正规,”迈克尔说。 迈克尔向PLC支付了6500加元的服务费,这约为该公司向他收取的1.5万加元费用的一半。 他说,2023年11月抵达温哥华后,公司向他保证,在工作许可审批期间他拥有“隐含身份”,且为PLC工作是合法合规的。 当时,加拿大允许访客转为临时外国工人,前提是他们找到一家持有相关文件的雇主。但加拿大移民局于2024年8月取消了这一临时政策。 然而,访客的“隐含工作身份”在任何时候都不存在。 根据雇佣协议,迈克尔在PLC担任了几周的“客户关系专员”,协议规定他的薪资为每两周1600加元,并“要求每月促成五笔交易”。 “基本上,我们的工作还包括寻找其他可能有兴趣来这里的候选人,”他说。 但如今,许多候选人几乎看不到退钱的希望,因为该公司对他们的消息置若罔闻,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屏蔽了他们。 来自菲律宾奎松省的会计师克里斯蒂安·雷伊·苏亚洛格(Christian Rey Sualog)表示,在接到一名与迈克尔处境相同的朋友联系后,他被说服成为PLC的客户。 “我不是信任他们,而是信任我的朋友。”苏亚洛格提到这位前PLC员工时说,对方是他相识多年的前同事。 记录显示,这位朋友曾为自己的移民申请向PLC支付了2.2万加元。 于是,苏亚洛格与该公司签约。对方承诺为他在纽芬兰找到工作,并表示会通过大西洋移民计划为他和家人争取永久居留权。 “我有一份不错的职业,我是会计师。”苏亚洛格解释说,他渴望来到加拿大为妻子和三个孩子创造更好的未来,“为了搬到一个医疗更好、教育体系更优、环境更佳的国家,我甚至愿意刷盘子。” 苏亚洛格为该移民套餐支付了2.5万加元,分四期支付了前两期,共计1.275万加元——为此,他将家里唯一的汽车作为抵押,并向亲友借钱来完成付款。 “这笔钱在菲律宾能买一栋不错的房子了。”他说。 但经过数月等待,承诺的工作并未兑现。他按合同规定向PLC申请退款,甚至“跪在他们面前,求他们把钱还给我”,却徒劳无功。 “这令人心碎,从去年年中开始我几乎没睡过好觉。”苏亚洛格说。 此外,未来几周内,苏亚洛格将失去家里的汽车——这辆车不仅是家庭餐馆生意的重要工具,也是主要交通工具。这场磨难让他怀疑自己是否因信任PLC而“作为父亲和丈夫失败了”。 “我痛恨他们——这么说都还太轻了。” 骗子移民公司时薪低至8加元 现金发薪 迈克尔告诉加拿大广播公司新闻(CBC News),一些PLC员工通过非公开的现金方式支付工资,时薪低至8加元,远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薪资水平。还有人被从工资中扣除尚未支付的客户费用。 曾处理类似案件的多伦多移民律师卢·詹森·当扎兰(Lou Janssen Dangzalan)表示,这种情况堪称“契约奴役”。 在8月向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就业标准局(ESB)提交的一份联合投诉中,迈克尔和其他六名员工指控称,他们“被欺骗并被告知可以合法为该公司工作”,随后“被胁迫招募其他人”,并在“发现这是一场骗局”离职前“被以驱逐出境威胁”。 根据就业标准局发给该公司的一份调查通知,2025年2月19日,PLC“收到了一份暂停其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雇佣临时外国工人注册证书的意向通知”。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劳工部表示,就业标准局目前正在调查针对PLC的“15起投诉”,但未透露更多细节。该局已于1月对PLC处以500加元罚款,因其在未获得外国工人招聘许可证的情况下运营。 PLC还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面临11起诉讼,诉讼金额总计超过28.5万加元,其中许多案件是在小额索赔法庭提起的。 “为了打印小额索赔的所有文件并送达,我的打印机几乎罢工了,”索利塔说。她表示,辞职后花了至少两个月时间帮助人们提起诉讼,之后才开始寻找下一份工作。 迈克尔说,在公司工作期间,他们确实帮助一些客户以学生或游客身份来到加拿大,但没有一个人拿到公司曾向他和其他人承诺的工作许可。他还提到,在加拿大菲律宾侨民广播网络OMNI Filipino首次曝光这起涉嫌欺诈的事件后,他和其他前员工遭到了自己曾招募的客户的“骚扰”。 “我们从未从这些客户那里拿到过一分钱,”迈克尔说。 索利塔还已向加拿大反欺诈中心和加拿大边境服务局举报了该公司。在随投诉提交的一份文件中,索利塔写道:“作为移民顾问,我无事可做,因为他们没有合法雇主。我只是被当作‘形象代言人’,让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看起来合法,并赢得人们的信任。” 加拿大边境服务局未确认是否已展开调查,但在给CBC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该局“知晓针对这家公司的投诉”。 该机构称:“我们致力于调查移民欺诈行为,以遏制违反法律的行为,维护加拿大移民项目的完整性,并保持公众对加拿大移民系统的信任。” 该局还鼓励公众通过其边境观察热线(Border Watch Line)举报涉嫌欺诈的行为。 公司高管秀奢靡生活:豪车奢侈品 与此同时,PL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何塞·马里·米兰达(Jose Mari Miranda)在社交媒体上与公司其他董事炫耀奢华生活。 去年4月,他在菲律宾一艘游艇上举办了35岁生日派对,带着十几人乘坐商务舱飞往马尼拉。在现已删除的Facebook账号帖子中,米兰达手持一个价值4300加元的迪奥托特包,与一辆SUV合影。另一张照片中,米兰达站在五辆被他称为“宝贝”的汽车旁,其中包括一辆特斯拉。 图源:CBC 移民律师当扎兰(Dangzalan)表示,如果自己是米兰达的客户,会“非常愤怒”。 “坦率地说,如果我把全家的毕生积蓄都投入到一个梦想中,却看到那个不回我邮件、不接我电话的人在游艇上享乐,我可能会痛哭流涕。”他说。 另一起高等法院案件涉及两名向该公司投资10万加元的本地投资者,他们称米兰达就其业务“进行了各种欺诈性虚假陈述”,而PLC否认了这些指控。索利塔透露,她曾多次就公司运营问题警告米兰达,但均被无视。 “他并非无知,”她说,“因为我曾试图说服他退还所有人的钱,他一直说‘好的,好的,我在处理,我会给大家退款,我们重新开始’,但这从未发生。” 举报人揭露内幕 索利塔指出,PLC的多项业务环节“完全违法”。 这位移民顾问指控称,合同中的虚假陈述和欺诈行为十分普遍。例如,当PLC董事们在菲律宾时,她发现公司未经授权使用她的电子签名,与素未谋面的新客户签订协议,评估其是否具备合理的移民路径。 “我立刻告诉他们……‘你们在未经我允许的情况下使用我的电子签名,’”索利塔说,“我甚至没见过这些人,不可能签署移民服务文件。” 加拿大广播公司新闻发现17份聘请协议将索利塔列为移民顾问,她均指认这些文件为伪造。其中一份合同的日期是索利塔申请该职位的当天——比她入职首日早三天;另一份则签署于她提交辞职信的四天后。 “总体而言,这些文件都是伪造的,毫无法律效力,”她说。 在2024年4月22日的一封邮件中,索利塔致信PLC的三名董事,要求“作废所有近期发出、使用我电子签名的聘请协议”,并建议允许所有现有客户退出合同。 加拿大移民及公民顾问协会是负责监管移民顾问的机构,他在一份声明中指出,The Promise Land并非其持牌机构,并呼吁公众向协会举报未经授权的执业者。 该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约翰·默里(John Murray)表示:“欺诈性使用持牌人信息属于违法行为,令人无法接受。未经授权的执业者向可能易受剥削的加拿大准新移民提供不道德、不专业且非法的移民‘服务’,对公众构成严重威胁。” CICC既未确认也未否认是否正在调查该公司,但多个消息源向CBC透露,他们已接到该监管机构的联系。 部分合同提及移民顾问但未具名,而大多数合同仅由米兰达签署——他既非律师,也非持牌移民顾问。 许多合同还将客户称为“劳动力市场影响评估(LMIA)申请人”——LMIA是联邦政府向雇主发放的允许其雇佣外国工人的文件。合同中包含付款计划,其中一份写道“提交LMIA后”付款。 但多名法律专家强调,与LMIA相关的所有费用只能由雇主承担,而非工人。移民律师当扎兰(Dangzalan)表示,PLC可能面临“三重法律风险”。 “他们不仅违反了一级或两级政府的法律,还触犯了菲律宾的法律,”当扎兰在审查一份聘请协议后指出,并表示将此类条款白纸黑字写入合同“需要极大的胆子”。 还有一次,索利塔在入职两周后提出担忧:客户被匹配到工作岗位,却“对该工作毫无实际经验”。 2024年4月8日,PLC雇佣关系总监多米尼克·“丹尼尔”·奎瓦斯(Dominic "Daniel" Cuevas)在回复索利塔的邮件中写道:“我可以向你保证,TPLC现已停止此类操作。” “遗憾的是,作为一家年轻的公司,我们很容易被误导。纽芬兰的其他合作伙伴让我们误以为,这种处理加拿大工作许可申请的方式是可接受且符合职业道德的。” PLC与居住在加拿大、菲律宾及其他18个国家的外国工人或其家属(主要为菲律宾公民)签署协议。根据CBC新闻获取的一份内部“定价模板”,每份合同金额最高达4万加元,费用根据承诺的工作类型或移民路径系统化收取。文件还列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办公室职位”的价格在2.5万至3万加元之间——这一收费标准让移民律师当扎兰(Dangzalan)感到“警钟敲响”。 在加拿大生活30年的人也被骗 在温哥华担任个人护理员、已在加拿大生活30年的莉莲·塔诺贾(Lilian Tanoja),于2023年7月向PLC支付了1万加元,此前米兰达承诺为她的侄女办理学生签证。 “他看起来非常务实、和善,”她说,“你根本看不出他在撒谎。” 塔诺贾开始为侄女规划在加拿大的生活,甚至已安排好她边学习边做兼职。 “我当时非常兴奋,以为终于能让侄女来这里了。”但一年过去,侄女的申请毫无进展,退款也遥遥无期。于是去年7月,塔诺贾向小额索赔法庭提起诉讼,要求追回款项。 米兰达在法庭文件中同意于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分五期支付每笔2000加元的还款,但仅支付了第一期。 “我只希望这些人受到惩罚,要么进监狱,要么被驱逐出境。”塔诺贾说。她不得不通过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警长办公室追踪米兰达,以送达法庭文件。 3月13日,米兰达向法官致信,请求延期偿还欠塔诺贾的“未清债务”。 “目前,我的业务显著放缓,极难一次性履行所有债务,”米兰达写道。他称自己作为年迈父母、两名兄弟姐妹以及丈夫戴里特(Dayrit,近期获得永久居留权,同时也是PLC的联合董事)的“唯一经济支柱”,正面临“巨大的个人和财务负担”。 “我恳请法院理解并体恤,准予我宽限期至6月,以便我稳定财务状况,开始持续还款,而不影响家人的生活。” 法庭文件中附带的加拿大税务局2023年纳税申报显示,米兰达当年申报收入为零。3月24日,米兰达在PLC联合所有人奎瓦斯和克里斯托弗·瓦尔(Christopher Wahl)的陪同下出庭,同意了一项新计划:于7月1日前全额偿还塔诺贾。此后,塔诺贾又收到两期还款,共计6000加元,但仍在等待剩余的4000加元。 米兰达在离开法院时未回应CBC新闻的提问。 在全球狂开办公室 索利塔进一步指出,这家现更名为PLC Global Referral Solutions的公司实为庞氏骗局——它通过在海外大规模开设新办公室,试图通过现金流偿还部分不满客户的费用。 去年4月,PLC宣布在菲律宾马尼拉东北部的黎刹省开设分公司,并宣称曼谷和迪拜的新办公室“即将开业”,还暗示正在中东寻找合作代理机构。 2024年9月13日,“PLC财务团队”向包括菲律宾会计师苏亚洛格在内的申请退款客户群发邮件称,公司面临“财务压力”,“难以在维持业务运营的同时平衡退款流程”。2025年1月中旬,该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注册了有限责任公司(LLC);2月下旬,其Facebook地址已改为洛杉矶的虚拟办公空间。 目前,PLC已从官网删除加拿大地区的广告和营业执照,转而宣称在15个欧洲国家提供工作推荐服务。2024年6月,该公司还曾宣传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签证服务。 菲律宾移民工人维权组织Migrante B.C.发表声明,谴责PLC的“欺诈性招聘计划”,呼吁加拿大和菲律宾政府采取措施,防止此类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并为受影响者提供支持和援助。该组织官员Jaela Villegas表示,这种不公正现象并非个例,反映了全球劳动力贩运的普遍现实,是由利润驱动的体系所导致,这些体系利用了移民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去年3月,菲律宾劳工移民部(DMW)发布了针对PLC的公开警告。在PLC未出席DMW就其非法招聘投诉举行的听证会之后,该部门将其列入观察名单,禁止其参与海外就业计划。DMW助理劳工专员Oliva Macawili称,PLC是她在温哥华担任移民工人办公室负责人期间接到投诉最多的公司,她希望加拿大政府能考虑PLC对菲律宾工人的所作所为,要求其归还收取的钱款。 加拿大移民、难民和公民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虽然不会对具体案件发表评论,但该部门致力于保护潜在的新移民免受那些试图利用他们的人的伤害,并提及最近在移民工人支持计划中投入了4950万加元。 迈克尔说,他如今对自己协助招募的其他受害者心怀愧疚。 “这些人现在正承受煎熬,因为他们拿不回退款,”他说,“我们付给这家公司的钱几乎是毕生积蓄,感觉就这么白白浪费了。” 迈克尔表示,这些工人的家人现在不得不寄钱来维持他们在加拿大的生计——这与他们原本怀揣的、来此供养菲律宾亲人的梦想完全背道而驰。 但迈克尔表示,在讨回公道之前不会放弃。 “我们不想做任何违法的事,只是试图……为发生在我们和其他受害者身上的遭遇讨回正义。” 索利塔则仍在帮助一群PLC前客户——其中有些人在等待退款期间变卖了房产,或是积郁成疾。但她强调,归根结底,若想看到改变,人们必须自己提起诉讼。 “你也必须自救。因为我可以提交无数举报,但未必会被听见。我不是受害者。”
  • 2个月前

    卡尼砍移民 临时工及留学生上限小于总人口5%

    总理卡尼有意降低移民人数,但专家担心,联邦政府可能低估居住在本国的非永久居民数目。 卡尼早前表示,在2027年年底之前,会为临时劳工及留学生数目,设不多过总人口百分之五的上限。 《环球邮报》报道指,有经济师表示,联邦政府可能高估在签证过后离开加拿大的居民数目,影响房屋需求等规划。 加拿大统计局数据指,现时本国有超过三百万名非永久居民,包括留学生、持工作签证人士及难民申请者等。 报道指,统计局假设,签证到期人士会在到期120日内离开加拿大,但有前联邦经济师表示,有很多甚至占一半的人士,正等候申请永居,或临时签证续期。 帝银经济师担心,统计局未有计算无工作签证,但等候临时居民签证续期的人士。 统计局就表示,局方会将签证过期,但正在申请续期的人士,参考移民部的申请处理时间,纳入估算人口当中。 移民部就表示,临时居民要在授权居留期完结后离开,当局会继续监测相关措施的成效,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 2个月前

    加拿大移民“加分捷径”?留学生月花$2000死磕!

    为了移民拿PR,加拿大留学生被迫开始,"卷"法语了! 法语课报读人数暴涨222%,留学生每月砸$2000死磕! 图源:immigration.ca 截至今年1月,加拿大临时居民数量已达302万,而全年PR配额仅39.5万个。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得法语成为关键加分项。这也导致越来越多申请人转向学习法语寻求突破。 25岁硕士留学生每月花$2000狂补法语 安省印度留学生Harbal Deep Sidhu在温莎大学(University of Windsor)机械工程硕士项目花费4.2万加元后,如今每月还要支付2,000加元学习法语,包括订阅Duolingo课程,YouTube教学视频,还请了一位“非常昂贵”的私人法语老师。 这位25岁的留学生正试图通过提升法语能力,以增加获得加拿大永久居留权(PR)的机会——学习法语已成为新移民群体中日益普遍的趋势。 “我非常焦虑。自从毕业以来,我亲眼见证了加拿大移民法规的巨大变化。现在EE移民的分数线太高了,即便是硕士或博士生也很难达标,”Sidhu坦言。“学习法语能为我们加分,这是当前最可行的途径。” “听说读写都是挑战,这完全是另一种语言体系。”Sidhu表示,虽然在学习语言方面很吃力,但他“每天都坚持练习2个小时左右”。他很担心下次抽签分数会更高,希望法语能成为他的救命稻草。 “我读了16个月硕士,但现在看来根本不值得。为了获得PR,我还得继续花钱。”他估计,要达到移民局要求的法语水平至少需要6个月的学习时间。他打算今年晚些时候递交PR申请,目前他的工作签证只剩2年有效期。  Sidhu呼吁政府降低分数线,或者对硕士生和博士生实行例外:“我们已为加拿大经济做出贡献,应该得到更多支持。” “我还要去考一个法语证书,这又要花钱——我仍在不断为这个国家投资,但现在什么都没得到。” 图源:University of Windsor   IT学生:学法语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St. Clair College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留学生Gurasees Singh同样在考虑参加在线法语课程。 他指出,尽管政府为教育和医疗领域增加了PR通道,但作为IT专业的学生,基本不适用。 “我们做IT的进不了技工或医疗通道,只能考虑法语了。这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他补充道,许多数据和网络公司也偏好双语求职者,学法语对就业也是加分项。 “现在,学法语是最好的选择之一。”他说。 他同班好友Abhoo Kabil对此表示认同,也在考虑与法语相关的移民途径。 Kabil说:“我认识的一些人就是靠法语成功移民的。学法语确实是个很好的出路。” 双语优势:从移民筹码到职场通行证 对于温莎大学博士生Amangel Bhullar来说,学法语不只是为了PR,更是为未来争取更好的就业机会——尤其是政府岗位对法语的要求越来越多。 她表示,在PR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会法语确实是一个优势。 “我正在学法语,希望能在科研和政府领域打开更多机会。”Bhullar于2022年成为加拿大公民。“如今很多职位都要求双语。为了不在职场竞争中掉队,我选择学法语。” 她目前在Boreal College学院学法语,预计至少3年才能达到流利程度。她唯一的难点是法语的发音:“真的挺难掌握的。”   安省高校迎来法语课“报名热潮” 注册人数同比暴增222% Boreal College学院温莎校区负责人Simon Goulet表示,全省7个校区的法语课程都迎来了报名热潮。 “我们确实看到,越来越多留学生开始注册法语课程。”他透露,在全省范围内,该课程的留学生注册人数同比增加了222%。 多伦多移民律师Lou Janssen Dangzalan表示,过去两年来他一直建议客户学习法语,作为提高EE评分系统CRS分数的备选计划。 CRS系统根据申请人年龄、教育背景、英语能力、工作经验等指标打分。每两周,加拿大移民局(IRCC)会设定一次抽签分数,达到或超过该分数的申请人将被邀请提交PR申请。 Dangzalan表示:“最明显的好处是,学法语可以大幅增加你的CRS分数,提高被抽中的概率。” 他指出,如果达到加拿大语言基准(CLB)5级,就可申请“法语流动工作许可”(Francophone Mobility Work Permit);如果能达到CLB 7级,在CRS中将能额外获得50分。 不过,Dangzalan强调:“我建议大家不要把法语只是当作‘移民任务’,而应真正投入其中,沉浸式学习。”
  • 2个月前

    留学生新战场:学法语成移民“加分密码”

    哈巴尔·深·西杜(Harbal Deep Sidhu)在温莎大学(University of Windsor)攻读机械工程硕士学位时花费了42,000加元,现在他每月支付2,000加元学习法语,以提升自己在加拿大获得永久居留权(PR)的机会——这在新移民中已成为一种愈发明显的趋势。 这位25岁的年轻人表示:“我非常担心。从我毕业以来,获取永久居留权的法律法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截止分数非常高,对于硕士或博士生来说都非常困难。”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法语获得积分,并可以在申请PR时使用这些积分。” 获取PR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据估计,截至1月,加拿大有302万临时居民,而今年仅有395,000个PR名额。因此,西杜表示,学习法语的热潮日益高涨。 作为来自印度旁遮普邦的国际学生,西杜表示,他每天都在努力练习法语,“大约两个小时”,以提高申请的通过率。他担心下次抽签时截止分数会更高,并希望学习法语能为他带来转机。 一位微笑的男子。 从购买高端的Duolingo订阅到观看YouTube视频,西杜为学习法语不遗余力,包括请了一位“非常贵”的私人法语教师。他说,自己的16个月硕士课程“没有价值”,如今还要面临更多的开支以获得PR。 他怀疑自己至少需要六个月才能达到移民局所需的语言水平。他希望能在今年晚些时候申请PR,因为他的工作许可证只剩下两年有效期。 他说:“我觉得口语和听力很难,阅读也是,因为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字母等等。这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他表示,政府应该降低截止分数或对硕士和博士生设立例外,以帮助那些“已经为加拿大经济做出贡献”的申请者。 “我正在参加一个法语认证,这又会让我花钱。我仍在为这个国家投资,却没有得到任何回报。” “法语是最佳选择”,圣克莱尔国际学生说 正在圣克莱尔学院(St. Clair College)攻读计算机系统技术网络课程的古拉西斯·辛格(Gurasees Singh)也在关注在线法语课程。 他说,虽然政府在教育和医疗领域增加了PR途径,但他并不符合条件。 “但因为我们是IT专业人士,所以一定要考虑学习法语。我们无法进入技术或医疗途径。因此,法语是我们唯一可行的选择,”他说。 一位靠树而立的男子。 辛格指出,许多数据和网络公司也倾向于招聘双语候选人,学习法语整体上是一项资产。 “法语现在是最好的选择之一,”他说。 一位靠树而立的男子。 他的朋友兼同学阿布·卡比尔(Abhoo Kabil)对此表示赞同。他也在考虑与法语相关的移民途径。 “我认识的一些人都成功掌握了法语,”他说。“这对成为本国的永久居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更好的法语,更多的积分:移民律师 来自多伦多的移民律师卢·詹森·当扎兰(Lou Janssen Dangzalan)表示,过去两年,他一直建议客户学习法语,作为提升综合排名系统(CRS)积分的备选方案。 CRS是由加拿大移民、难民和公民事务部(IRCC)使用的一种排名系统,用于申请永久居留权的移民,评估的因素包括年龄、教育程度、英语能力和工作经验。IRCC每两周进行一次抽签,达到或超过分数的申请者会被邀请提交文件以获得永久居民卡。 “最明显的原因是,如果你把法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实际上你就有可能增加你的CRS积分,从而提高抽取的机会,”他说。 “另一个好处是,你有可能在快速通道下被视为法语用户,这意味着你可以受益于法语类别的选择,其截止分数较低。” 一位身着蓝色西装的光头亚洲男子。 他说,他曾在一年半前建议过一位客户学习法语,这“显著提高”了他的PR积分。 “我一直成功地说服越来越多咨询我的人学习法语,作为他们的最终备选方案。” 当扎兰表示,许多持有有效期最长为三年的研究生工作许可证的国际学生正在选择这一途径。 如果某人掌握的法语达到加拿大语言基准(CLB)10分满分的5分水平,当扎兰说,他们就可以申请法语流动工作许可证。 “人们应该争取至少达到5分,然后努力提升到7分。在快速通道下,双语所带来的CRS积分会大幅增加,增加50分。” 当扎兰建议人们沉浸在法语学习中,而不仅仅把它视为“移民的一个要求”。 更好的职业机会:新移民 对于像位于温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阿曼吉尔·布拉尔(Amangel Bhullar)这样的人来说,学习法语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机会,尤其是需要法语候选人的政府工作。 谈到国际学生与持工作许可证人士学习法语“以在PR过程中保持竞争力”时,布拉尔表示这“无疑是一种优势”。 一位微笑的女性。 这位32岁的年轻人于2022年成为加拿大公民,她表示,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中,掌握一门额外语言能够提高竞争力。 “我正在学习法语,这可能有助于我在研发、研究及政府方面打开一些门,”她说。 “如今,我看到许多双语的职位都在招聘。由于就业市场在变化,他们在寻找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因此我学习法语以保持竞争力。” 布拉尔表示,她学习法语面临的唯一障碍是准确发音,认为自己在博瑞尔学院(Boreal College)需要三年的时间才能流利运用法语。   全省范围内的“增加趋势”:博瑞尔学院 温莎博瑞尔学院的校区主任西蒙·古莱(Simon Goulet)表示,他们在全省的七个校区都感受到了新移民对法语课程不断增长的需求。 “目前我们看到国际学生注册我们的法语第二语言课程的数量有所增加,”他说。 他提到,全省范围内,国际学生在该项目的注册人数同比增长达“222%。” “这真是一个好消息。许多人对学习法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移民是一方面,但也有对官方语言的好奇以及参与其中的愿望。” 一位站在博瑞尔学院标志旁的男子。 古莱表示,许多新移民意识到,流利的法语在加拿大是一种优势。 “我们的项目非常注重会话能力,因此更注重口语和听力部分,”他说。 “但这只是拼图的一部分。你还需要在外部找到沉浸的机会。” 由于兴趣的上升,古莱表示,他们的温莎校区即将加入汉密尔顿、伦敦和萨德伯里等校区,提供IRCC所要求的法语考试。
  • 2个月前

    惊动主流!华裔成本届大选关键!新移民纷纷转向

    加拿大《国家邮报》今天(5月5日)发表一篇观点文章,称新移民纷纷反转支持保守党,阻止卡尼胜出多数席位。特别是华裔新移民,高达65%支持保守党,成为这次大选的关键。 长期以来,移民选票一向被认为是自由党可靠的票仓,但是,如今新移民正迅速转向,成为导致卡尼未能获得预期多数席位的重要因素。 在选举前的多次民意调查中,移民不仅转投保守党,而且与 2021 年相比,移民较多的选区最有可能看到其在保守党中的得票率增加。 《经济学人》上周四发表的一项分析发现,在多伦多地区 31 个人口至少有 40% 是移民选区中,与 2021 年联邦选举相比,几乎所有这些选区的移民都转向支持保守党。 在自由党获得支持的选区,情况正好相反,选区中新移民越少,他们就越有可能转投红色阵营。 《经济学人》的结论是,虽然加拿大 2025 年大选的结果与 2021 年基本相同,但在表面之下,加拿大经历了与美国类似的选举格局调整。 “就像美国一样,工人阶级和移民选民也向右转,”该刊物写道。 “加拿大的移民社区阻止了自由党胜出多数席位,”卑诗省保守党执行总监安杰洛·伊西多鲁(Angelo Isidorou)在选后评估中表示。 “这些新移民与我们一样,秉持着勤劳的保守价值观,并怀揣着加拿大梦。” 卑诗省保守党在去年 10 月份的省选举也经历了类似的现象。尽管输给了卑诗省新民主党,但在移民密集的大温哥华郊区取得了最显著的进展。 事实上,这次联邦大选,多伦多由自由党反转保守党的几个选区中,包括多伦多北面约克区5个选区,还有温哥华的列治文Richmond Centre—Marpole选区,都是华裔占多数的选区。 在竞选的最后一周,Innovative的民调显示,加拿大华裔比平均水平更倾向于保守党,这种支持几乎完全集中在第一代移民身上。 在 2011 年之后移民到加拿大的华裔加拿大人中,保守党的支持率高达 65%,而加拿大出生的华裔支持率仅为 18%。 2025 年大选也见证了年轻选民的明显转变,大量 34 岁以下的加拿大年轻人转向支持保守党。 选举后的 Nanos 民意调查显示,41% 的 34 岁以下加拿大人投票给保守党,而只有 32% 的人投票给自由党。与此同时,在 55 岁以上的人群中,自由党以 52% 的优势超过保守党的 34%。 因此,2025 年大选是加拿大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次案例, 25 岁年轻人比 65 岁老年人更可能投票给保守党,而移民比加拿大本土出生的人更可能投票给保守党。 至于为什么新移民和年轻人这两个群体同时转向,一种解释是,这两个群体都极易受到加拿大过去 10 年生活水平下降的影响,尤其是在住房负担能力方面。 越来越难以负担的住房不仅使年轻人无法拥有房产,也使大量新移民无法拥有房产。 Angus Reid Institute2024 年 7 月民意调查发现,新移民是最有可能被高昂的住房成本压垮的人群之一。“许多新移民离开加拿大是因为高昂的生活成本,尤其是住房成本,”随附的分析报告写道。 同年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4% 的新移民表示,他们的生活成本“比预期的要高”。 新移民也开始成为自由党社会政策的显著反对者,这些政策包括对犯罪惯犯的重复保释,甚至对融入社会的松懈。 Abacus Data 调查机构的 David Coletto 周五对多伦多周边905地区选举情况的全面分析中强调了这一点,Coletto 的结论是:即使面对全国范围内自由党的崛起,但保守党“仍然保持并扩大了他们的基础”。 Coletto 指出,多伦多905居住大量南亚裔和华裔加拿大选民,并表示他们与保守党所代表的“文化对话主义”相呼应,“他们重视家庭、信仰、创业精神和社区秩序。” 本届大选,其实最大的胜利是华裔社区,因为近日不断有加拿大主流媒体发现,华裔移民改变了这次联邦大选的格局,硬生生地将自由党从多数席位拉下来。 未来,加拿大华裔的影响力将不容忽视。
  • 2个月前

    谁干的?伪造文件出现她移民公司名字

    ■ Agnihotri的顾问公司在伪造的LMIA上被列为第三方代表。 CBC   劳动力市场影响评估文件近年来已成为移民加拿大的快速通行证,不法份子由此嗅出商机,通过伪造文件获取暴利。但假的真不了,花钱买“门票”的外国工人因此蒙受金钱损失,遭冒名的移民顾问公司信誉亦无辜受损。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卑诗素里的移民顾问阿格尼霍特里(Neera Agnihotri)于两周内两次发现,自家公司被列在了据称前往卑诗省就业的外国工人文件中。 但阿格尼霍特里表示,“不,这不是我们的客户”,并指出文件中伪造的迹象。 “你可以看到字体有一点点改变,”此外,她公司的名称“Agnihotri Immigration Consulting Inc.”也有拼字错误。   ■ 移民顾问阿格尼霍特里发现自家公司出现在伪造的LMIA文件中。              脸书 这些伪造的文件都是劳动市场影响评估(LMIA),LMIA是加拿大雇主在雇用外籍工人之前必须获得的一份文件。它用于证明没有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可以填补该职位。一旦LMIA获得批准,它将提高外籍员工的CRS分数,从而增强其通过EE快速通道移民的资格。 但近年来,诈骗分子利用这些文件来欺骗外国公民,让他们支付数万元购买这些文件,并虚假承诺说这些文件可以让他们合法地在加拿大生活和工作。 安省移民顾问富尔茨(Cassandra Fultz)表示:“世界上有很多骗子,他们制作这些假的LMIA,并将其出售给那些对在加拿大找到工作抱有一线希望,且毫无戒心的工人。” 此前,CBC的调查发现,有骗子以高达45,000元的价格出售虚假的LMIA。 时任移民部长(MarcMiller)更曾指出,真的LMIA在黑市或灰市上可卖到7万元,但它并不值这个价。 “问题是,当有人绝望时,当有人真正想要那份工作或能够在加拿大工作时,他们就愿意相信这一点,”富尔茨说。 不知情下被列为雇主代表 在阿格尼霍特里的案例中,有邻近公司在3月代表该工人收到了LMIA,并向她通报了此事。 她的公司Agnihotri Immigration Consulting Inc.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列为代表雇主、一家奥肯那根(Okanagan)建筑公司,以及一家阿伯斯福(Abbotsford)货运公司的第三方代表——而她从未听说过这两家公司。 两家公司均否认知晓伪造的LMIA一事。CBC审查了阿格尼霍特里提交给加拿大就业和社会发展部(ESDC)调查的文件。 阿格尼霍特里怀疑是该公司先前合法的LMIA被不法分子复制,用作伪造文件的范本。她担心可能会有更多印有她公司名字的伪造文件,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流传。 “我们不知道这种情况发生的范围有多大。” ESDC向CBC新闻表示,其不会公开发布有关LMIA诈欺的数据。 雇主出售LMIA被视为欺诈 根据移民和公民顾问协会(College of Immigration and Citizenship Consultants,CICC)的说法,任何要求潜在雇员支付LMIA费用的情况都被视为欺诈。   ■ 多伦多Doherty Fultz移民公司注册顾问富尔茨。      官网 该机构代表持牌顾问,表示正在打击那些冒充持牌人并试图出售移民文件的“未经授权的从业者”。 ESDC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最近的一系列执法行动中,我们关闭了5,000多个发布(未经授权的从业人员)广告的网页和社交媒体页面。” 随着加拿大收紧永久居留权的门槛,网上出现了越来越多为外国工人提供虚假工作的移民计划,以换取高达45,000元的报酬。 身为多伦多Doherty Fultz移民公司注册顾问的富尔茨透露,她的办公室就经常接到电话和电邮,询问他们的LMIA文件是真是假。 “这从来都不是真的,”富尔茨说,“有些看起来不错,很多细节都正确,但有些就有点不对劲。有些看起来简直荒谬。” 富尔茨指出,诈骗者经常冒充合法公司的代表,因此她呼吁渥太华介入并调查那些可能失去信誉的移民顾问提出的诈欺指控。 “受监管的专业人士面临的风险最大。我们的损失也最大,”富尔茨说。 图:社交媒体
  • 2个月前

    卡尼出招救房市 ,下令硬控移民

    Carney为缓解加拿大住房短缺进一步限制移民 新任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宣布,自由党政府计划进一步限制国际学生和临时外籍工人的数量。 这一举措将有助于“缓解”加拿大的住房压力。 卡尼在周五早上的新闻发布会上分享了多个更新。   加拿大住房 消除联邦贸易壁垒 联邦政府将于7月1日前消除内部贸易壁垒,以“释放加拿大的全部潜力”。 他说:“我们将与各省、地区及原住民团体合作,识别符合国家利益的项目,这些项目将连接加拿大,加深我们与世界的联系,并为后代发展经济。” “我们将使加拿大政府成为这些项目的推动者,而不是障碍,始终以我们的条件为指导。” 加拿大的住房状况 还宣布了多项住房计划,包括设立“建设加拿大住房”计划,将提供250亿加元给私人开发商以建设更多住房。 此外,价值100万到150万加元的新房将减免商品及服务税(GST),使首次购房者最多可节省5万加元。 多户房屋开发的收费也将减少。“这相当于在多伦多的两居室公寓成本减少约4万加元,”卡尼说道。 自由党政府还将利用加拿大技术、加拿大熟练工人和加拿大木材,创造一个全新的加拿大模块化和预制住房产业。 总理补充道:“我们将以更低的成本更快地建造住房,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减少环境影响,并在家庭入住后提高效率。” 限制移民 为了进一步改善住房状况,政府还将把移民数量恢复到“可持续水平”。这意味着到2027年,国际学生和临时工人数将占加拿大人口的比例限制在5%以下。 “这是 一个 大幅 下降 , 从 最近 的 7.3% 。” 他说:“这将有助于缓解对住房、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的压力。 同时,我们 将努力吸引全球最佳人才来建设我们的经济。 加拿大拥有每个人想要的资源。 我们是一个充满信心的国家,庆祝我们的多样性,信奉并践行言论自由,尊重法治,拥有充满活力的民主。 我们重视创新者和建设者。 我们相信科学能保护我们广袤的自然遗产。 总理还对在国外生活的加拿大人说,他们一直在考虑返回 我们的国家重建生活:“现在是回家的最佳时机。” 总理还提到,查尔斯三世国王将很快访问加拿大,预计于5月27日发表登基演讲。
  • 2个月前

    加拿大移民路被堵死!卡尼新政成争议焦点!

    随着联邦大选落幕,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的喧嚣逐渐平息,专家呼吁加拿大各界重新关注一个影响经济、教育、医疗和未来发展的核心问题——陷入困境的移民体系。尽管竞选期间移民政策未成焦点,但新任总理马克·卡尼政府不得不直面这一系统性难题,而公众对移民价值的争议正日益加剧。 移民矛盾激化:从"欢迎"到"指责" 近年来,加拿大民众对移民的态度明显转变。房价高企、生活成本飙升的背景下,许多人将矛头指向特鲁多政府,认为其过度开放移民、国际学生和外劳政策加剧了社会压力。数据显示,去年加拿大永久居民、留学生和外劳的吸纳目标虽被下调,但系统内仍积压近200万份申请,包括88万临时居留、85万永久居留及19.6万入籍申请。 与此同时,寻求庇护者数量创下历史纪录——2023年新增17.2万份难民申请,截至今年3月,待审案件更达28万件。移民律师协会理事里克·拉曼纳指出:"新政府必须跳出竞选承诺的数字游戏,真正思考什么对加拿大最有利。"   系统瘫痪:数字化改革反成绊脚石 为提升效率,加拿大移民部近年大力推行数字化改革,但技术故障频发引发更多混乱。申请人抱怨系统频繁崩溃、文件丢失,却投诉无门。"这直接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轨迹,"前加拿大律师协会移民法分会主席凯尔·海因德曼批评道,"数字化需要人性化的安全阀。"   这些问题导致信息申请激增,联邦法院上诉案件堆积。移民律师尚塔尔·德洛热更直指政策制定中的"短视行为":政府常仓促推出"创可贴式方案",却因缺乏统筹反而制造新矛盾。例如全面削减移民配额时,未考虑持即将到期签证者可能被迫申请难民以求留加的连锁反应。   法语门槛争议:技能VS语言的博弈 更引发行业争议的是,联邦计划在2025-2027年间将魁省以外法语移民比例提升至8.5%-10%。德洛热质疑:"这导致高技能人才因不谙法语败给仅通法语的申请者,本质上扼杀了其他需求。"   尽管政府已通过关闭美加陆路非正规移民通道、对墨西哥实施签证限制等措施减少难民申请,但专家强调,加速审批才是杜绝虚假申请的关键——"拖延只会让问题发酵"。   破局之道:稳定性与系统性改革 拉曼纳建议新政府需与各省市紧密合作,明确劳动力与经济需求,并建立强有力的合规审查机制。"过去十年换了六任移民部长,"他坦言,"若要对新政府提一个要求,就是任命一位能稳任五年的部长。移民政策关乎国本,不能每18个月推倒重来。"   随着卡尼政府上任,如何修复破碎的移民信任、平衡民生压力与人口增长需求,将成为考验其执政能力的首要课题之一。这场改革不仅需要数据支撑,更需重建"加拿大梦"的真诚承诺。  
  • 2个月前

    大规模假结婚移民案破获!牵出庞大黑市链条

    联邦移民执法部门与国土安全部调查人员日前联合宣布,破获一起大规模婚姻绿卡欺诈案,涉案者通过安排虚假婚姻,协助逾120名无证移民非法获取美国永久居留权与其他移民福利,牟取暴利。此次调查行动被命名为廉价新娘行动(Operation Bargain Brides),但调查人员指出,这场骗局实际上“代价不菲”——每名外国申请人需支付高达2万至4万美元,令组织者非法获利总计超过400万美元。据美国国土安全部马里兰州调查处特别主管麦卡锡(Michael McCarthy)介绍,调查始于2022年,目前已掌握逾百起虚构婚姻案例,其中涉及申请永久居民身份(即“绿卡”)以及与之相关的福利项目。“这些美国公民不仅仅是帮忙结婚,他们是职业掮客,主动招募无证移民,通过编造婚姻关系从移民系统中牟利,”麦卡锡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大多数假结婚案件涉及来自马里兰州的美国公民与居住在本地(尤其是蒙哥马利郡和乔治王子郡)的外国男性移民。调查发现,一些移民在支付巨额费用后,甚至从未与“配偶”共同生活,仅靠虚假文件申请身份调整。马里兰州联邦检察官办公室指出,大陪审团已对四名主要策划者提出起诉,分别是来自纽约的65岁祖兰(Ella Zuran)、74岁西格尔(Tatiana Sigal)、41岁特卡奇(Alexandra Tkach)以及来自新泽西州的33岁霍珀(Shawnta Hopper)。他们被控共谋实施签证欺诈与婚姻欺诈罪,每项罪名最高可判五年监禁。据称,该团伙长期运作,利用社交网络及移民中介圈子锁定客户,并通过培训“夫妻双方”在面试中如何对答一致,以骗过移民官员的审查。上周,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USCIS)在巴尔的摩的办事处当场逮捕了10名涉嫌参与该计划的外国公民,全部为男性。执法人员透露,更多相关嫌疑人已锁定,目前正加紧部署下一轮拘捕行动。移民局卡尔金斯办公室主任(Aaron Calkins)指出,此案得以揭露,得益于USCIS办案人员在绿卡面谈中发现大量异常情况,包括夫妻生活细节答非所问、提交的共同居住证明造假、婚礼记录可疑等。“这不是一两起个案,而是系统性操作。我们相信这类婚姻欺诈现象在其他州也广泛存在,”卡尔金斯表示,并承诺将加大全美范围内婚姻绿卡审核强度。移民专家指出,这起案件不仅对涉案者构成刑事打击,也可能影响其他合法申请者的审查标准,移民局未来可能对婚姻绿卡申请施行更严审核门槛。在美国,婚姻欺诈属于联邦重罪。根据移民法规定,若外国公民被认定通过虚假婚姻取得绿卡,其永久居民身份将被撤销,并可能被驱逐出境。协助欺诈的美国公民亦将面临刑事处罚,包括监禁与罚款,严重者还可能失去社会福利资格。
  • 2个月前

    挤爆!大量移民涌入尼亚加拉瀑布占满酒店

    濒临崩溃! 尼亚加拉瀑布市正处于“临界点”,成千上万名寻求庇护者涌入这座著名旅游城市,该市市长近日警告。   尼亚加拉瀑布市(Niagara Falls)市长吉姆·迪奥达蒂(Jim Diodati)对Daily Mail表示,这座安省东南部的知名城市,按人均计算,拥有的移民数量比加拿大任何其他城市都要多。 迪奥达蒂指出,移民激增给城市的服务、医院和学校带来了巨大压力,他补充道:“我们的庇护所已经满了,我们的过渡性住房也满了,毒品问题严重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他还表示,市内大约15,000间酒店客房中,有许多已经成为了等待庇护申请处理的移民的临时住所,迪奥达蒂称,这种情况正在影响酒店业及其他本地商户的生意。 “有人打电话过来问,‘这家酒店有没有接收寻求庇护的人?’”迪奥达蒂说,“他们想住在感觉像度假的地方,与其他游客在一起。” 据Daily Mail报道,去年有超过54,000名寻求庇护者抵达加拿大。在高峰时期,人口仅略高于10万的尼亚加拉瀑布市,曾一度接收了多达5,000名寻求庇护者。 但迪奥达蒂现在担心,随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收紧移民政策,大量非法移民可能会从美国越境逃往加拿大,导致本国和本市迎来新一波移民潮。 与此同时,加拿大人正于今天前往投票站选出新一任总理。保守党领袖博励治(Pierre Poilievre)以“特朗普式”的强硬作风竞选,承诺对非法移民采取强硬立场。 博励治希望将这场选举变成对前总理杜鲁多(Justin Trudeau)的全民公投。特鲁多在执政近十年后人气下滑,原因包括食品和住房价格上涨以及移民人数激增。 迪奥达蒂呼应了博励治的观点,他指责移民涌入占据了本地“低租金”住房资源,导致当地居民住房选择减少。 他还指出,移民激增对旅游业造成了冲击,高档餐厅的生意也因此受到影响,因为许多酒店被移民占用,而移民无力支付昂贵的餐饮费用。 图源:Global News 不过,由于寻求庇护者在等待申请处理期间有资格工作,他们为旅游业依赖的城市提供了“稳定来源的基本劳动力”。 尽管如此,迪奥达蒂警告称,如果更多越境者涌入,尼亚加拉瀑布市将遭受“毁灭性影响”。 报道称,在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加拿大游客前往美国的比例已经下降了25%。 人们担心,随着特朗普收紧移民政策,尼亚加拉瀑布市以及整个加拿大将迎来新一轮非法越境潮。 加拿大今天举行联邦大选,选民们将决定是让自由党继续执政还是将政权交给保守党。特朗普最近威胁对加拿大制造的汽车加征25%的关税,并提出以“经济手段”吞并加拿大为美国第51州,使得美加关系成为本次选举的核心议题。 特朗普的这些威胁点燃了加拿大人的爱国情绪,极大提升了自由党新任领袖马克·卡尼(Mark Carney)的支持率。 此外,特朗普上周重新成为加拿大大选的话题焦点,他声称可能对加拿大制造的汽车加征关税,并早前还威胁要将加拿大吞并为美国的一部分。 卡尼强调,他处理经济问题的经验使他成为应对特朗普挑战的最佳人选;而博励治则主要聚焦于民众对生活成本、犯罪率和住房危机的担忧。
  • 2个月前

    加拿大大选"抛弃"移民议题, 难民恐暴增!

    尽管去年底的民调显示,许多加拿大人对移民对住房和生活负担能力的影响感到担忧,但随着联邦大选接近尾声,移民问题几乎未被提及。 尽管自由党、保守党和新民主党在选后都有应对移民水平的计划,但在此次选战中,移民议题被更紧迫的威胁——如美国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所取代。 温哥华移民律师祖尔·苏莱曼表示,考虑到选战前数月移民水平辩论的激烈程度,如今移民议题如此被冷落让人感到“震惊”。 “由于美国政府的变化,大家的注意力突然都转向了那边,”苏莱曼说。“因此,移民问题成了非常低优先级的议题,几乎没有引起关注。我认为一旦选举结束,这将成为一个大问题。” 他指出,目前的问题包括永久居民申请处理时间过长——而根据现行移民计划,某些类型的临时签证发放量将减少10%到20%,这可能会使情况更加恶化。 “这主要影响学生和工人。他们正在经历严重的挫折,因为处理时间从几个月拉长到数年,签证即将到期,而他们又不知道该如何合法留在加拿大,”苏莱曼说。 “如果不尽快解决,我们可能会出现大量‘超期滞留’的临时居民。” 在此次选战期间,各大党派普遍承认特鲁多政府允许移民水平变得不可持续。 自由党承诺,到2027年底,将学生和工人签证人数限制在加拿大人口的5%以内,永久居民接纳人数限制在总人口的1%以下。自由党政纲称,这将有助于“缓解住房、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的压力”。 保守党政纲则表示,将把移民水平与可用住房、医疗资源和就业市场挂钩,以确保移民政策对加拿大人和新移民“公平”。 保守党还表示,计划要求雇主在申请引进临时外国工人之前必须咨询相关工会,并对留学生签证申请者引入犯罪背景审查等措施。 新民主党的政纲中未提及移民议题。不过,本周二在温哥华竞选时,新民主党领袖驵勉诚表示,移民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但必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匹配。 西蒙弗雷泽大学公共政策助理教授阿里·巴加特认为,自由党和保守党都在有意回避移民话题,以避免被拿来与川普打击无证移民的政策作比较。 巴加特说:“他们想避开这个话题。因为在支持移民的一方,会激怒一些已经被反移民言论洗脑的选民;而如果表现出反移民立场,又很容易被指责像川普一样,”“两大党基本上没有区别。我认为公众有必要了解这一点。” 巴加特表示,两大党在竞选中回避移民议题,是对选民的“一种失职”。 加拿大的经济增长依赖于持续的移民输入。苏莱曼认为,加拿大需要认真讨论未来的长期移民战略,尤其是在应对川普关税冲击的背景下。 他表示,“我认为,我们需要进行一次深入的探讨:比如说,加拿大希望在十年后成为什么样的国家?我们需要展开这样的讨论。”
  • 2个月前

    加拿大梦碎,大批临时移民身份"一夜归零"

    根据路透社的采访和数据,居住在加拿大的移民面临着更长的等待时间来更新允许他们继续合法工作的文件,因为积压案件的增加和规则的变化阻碍了他们维持合法身份的努力。 一旦失去合法身份,那些长期缴税的移民将无法工作,也无法获得医疗和其他服务,而这些服务原本是加拿大普遍引以为豪的“全民保障”。 为了缓解公共服务负担,加拿大正在减少境内移民数量,并希望通过“自愿离境”来实现目标。这一做法与过去几年鼓励移民增长的政策形成鲜明对比。 加拿大移民部表示,在申请处理期间,人们仍可继续工作。但截至路透社发稿时,移民部并未回应一个关键问题:如果因等待过久而导致身份失效,这些人该如何处理。 根据加拿大移民部官网的说法,只要在申请工签延期后60天内获得一份劳动市场影响评估(LMIA),申请人就可以继续合法工作。 但路透社采访的四个家庭表示,他们因等待远超60天,工签已失效,失去了工作资格。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人陷入这一困境。 据加拿大就业和社会发展部(Service Canada)提供的数据显示,对于希望转为永久居民的临时工人而言,LMIA的处理时间自2022年秋季以来持续拉长:从2023年9月的58个工作日几乎翻了三倍,到了2025年3月已需165个工作日。 该部门表示,等待时间变长部分原因是申请激增。但他们拒绝提供每月待处理申请的具体数量。律师和移民专家指出,申请人增加、规则频繁变化,是导致积压加剧的主要因素。 根据加拿大移民部数据,今年境内工签申请人数已高于去年,拒签率也在上升。 路透社还看到一封来自Service Canada的电子邮件称,截至2025年4月1日,仍在处理一年前提交的LMIA申请。 移民顾问Kanwar Sierah表示:“我们现在看到超过一年的积压,这是前所未见的。”他指出,一些人因此失去了合法身份,被迫在黑市打工,容易遭遇剥削,或被“不负责任的中介”误导——比如被怂恿申请难以获批的难民身份。 无奈之下,一些移民已经返回原籍国。另外一些人选择继续留在加拿大,但却已无力自给自足。有估算称,加拿大目前的“无证移民”达数十万人,而全国总人口约为4000万。 自由党政府曾承诺给予无证人士合法身份,但随后又改口,表示只会在特定行业中小范围地推进这项政策。 梦想破碎!担心天价医疗费不敢去医院:不幸导致孩子流产! Devi Acharya在3月初出现流产征兆时,不敢去医院就医——她已经无法再承受任何医疗账单。 “如果我能及时得到治疗,也许就能保住这个孩子。” Acharya之所以无法获得医疗服务,原因是——她的工签因等待LMIA过期了。如果她去医院,她可能会被收取一笔巨额费用。 根据加拿大临时外劳计划,雇主若想临时雇佣外国工人,必须提交LMIA,证明该职位无法由本地居民担任。 就业与社会发展部一名发言人表示,该计划的申请量因时间不同而波动,去年秋季前曾收到大量申请,预计未来6个月内处理时间会有所改善。 Acharya一家来自印度,于2022年10月移居加拿大,在BC省普林斯鲁珀特(Prince Rupert)市的Highliner Hotel从事客房清洁工作。 她表示自己很喜欢这份工作。她和丈夫甚至买了一套房子。 他们于去年9月提交了LMIA申请,但根据其移民顾问向路透社透露,他们至今未收到任何回复。工签过期后,他们仍合法居留在加拿大,但已无法工作。如今他们5岁的儿子Navdev也无法入学。 “就在两年前,我们还梦想着把加拿大当作家,”她说,“但如今,这个梦正支离破碎。”
  • 2个月前

    绿卡到手就离婚!女子帮助亚裔丈夫移民却遭嫌弃

    2020 年,32岁的女子(下称小美,化名)身处美国,她在一款面向南亚人的约会app上认识了她33岁的丈夫。 二人从相识到相爱,经历了一场横跨太平洋的异地恋,最终走向了婚姻。一切甜蜜得让人扬起了嘴角,这段关系可谓修成”修成正果”。 不过现实总是比较残酷,不知道这会不会是小美的一厢情愿。现在看来,对她来说,一切都是谎言。 据说,小美丈夫(婚前)经常来美国看望她,后来直接和她及家人一起生活。二人在美国举行了一场法院婚礼,也举行了一场传统的婚礼。 “我赞助他移民美国——我们甚至一起买了房子、周游世界,还生了一个孩子,”她解释道。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美和丈夫之间出现了裂痕。一直以来,他的父母始终不接受小美。在小美怀孕的时候,丈夫连半点家务活都不会帮忙。 生活的一切都是小美在操办。 小美说,儿子出生后,情况更糟了。十月怀胎后痛苦分娩,从生娃到回去上班,她仅仅用了6周,也就是一个半月。对于一个新手妈妈来说,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照顾孩子的精神疲惫加上工作上的辛劳,让小美感觉透不过气。 更气氛的是,丈夫当时失业在家,游手好闲,也不出去找工作。 小美婆家的一波骚操作让她感到无语——她的公公给她发了一封邮件,说了一些关于她和她家人的坏话。还说她的丈夫也知道家里人说了这些事。 在如此窒息的空间里让她深感透不过气,她出去了,想找个地方独处。 可是,就在她回家的时候,震惊地发现她的丈夫偷偷地换了锁。 一气之下,她想和丈夫离婚,并取消他的担保,但在丈夫又“可怜兮兮”地恳求她,不要离婚。 丈夫承诺以后不再和父母说话,愿意为了孩子做一切。 她选择相信丈夫。她迫切地希望能够继续在一起,让他们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长大。 “几个月后,我们去了印度(老公家里),一切都还算顺利,他拿到了绿卡。可就在1几周后,他说我们‘不合适’,拒绝接受心理咨询,并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提出了离婚,”她继续说道。 她悲痛欲绝,心中充满了疑问,难道她的丈夫从一开始就利用她来获得绿卡吗? 小美心中五味杂陈,她不知道如何面对今后的生活,甚至怀疑为什么自己给了丈夫一切一切,却依然会被抛弃、被无理取闹地离婚。也不知道在儿子长大后,该如何告诉他发生了什么事情? 更可怕的是,这一重创使她不知如何与人相处,或者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真心真意的。小美很疑惑,怎么自己就一直没看出丈夫的真面目。 “我正在努力找回自我,但我感觉自己被抛弃了,被忽视了,就像我失败了一样。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开始疗伤。要如何从这样的经历中走出来呢?”小美疑惑道。 尽管这只是一个个例,但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 «
  • 1
  • 2
  • 3
  • 4
  • 5
  • »

48小时内热点新闻

Contact Vansky
Tel: (604)269-8468, (604)537-9766
Location: 258 - 5701 Granville St, Vancouver, BC V6M 4J7


微信客服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1999 - vansky.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