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你一打开朋友圈,不是有人在黎耀辉的酒吧打卡;就是有人在利物浦的洞穴酒吧里看到许巍的名字。
一般华人圈子对于“中国留学生”都沾着某种“昏昏欲仙”的酒气和“天下都他妈是我的”壮志。
而我偏偏去了阿拉巴马。
除了《阿甘正传》,你再给我找一个有关于阿拉巴马州的符号?
出国前网上搜了一下这个地方,词条第二项“美国最穷三大州”。来了之后,更思考一个问题,弗洛里达州为何连一丝丝海滩都要从这个州抢走,剩下一片内陆。
初来乍到,我还曾是那个每天维持精致化妆,拎着小包的亚洲女生,可是后来被美国学生的装束刷新了三观:红配绿;大 T 恤配超短裤;沃尔玛牌书包配 MK 高跟鞋;无论四季的靴子随便搭。
我记得刚到第一天,印象中没有看见过一幢高楼(其实接下来的两年也没在这里见过高楼大厦),第二天接通网络电话,我哭着问朋友:“美国怎么这么寂寞?”
对比起东、西部留学生所感叹“万家烟火”的落寞,这里有一种来自于南部乡村的,叫做“没有公共交通”和“唯一的 mall 是沃尔玛”的寂寥。
在这个基督教小镇,星期天不卖酒(前段时间会议修改了政策,可以卖酒);为抗议同性婚姻合法,镇子甚至取消了在这里登记结婚;镇上的餐厅一到中午,全都是白发苍苍的美国老大爷和老婆婆。
可是在南部待得越久,越能过的像个“南方人”。
于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跟着美国家庭去教堂做礼拜,参加义工活动;点餐要加冰的甜茶;在习惯了有人顺手为你开门之后,也会自然地习惯为别人留门。
我是以转学的身份来到美国。国内专业是影视编剧,这边是戏剧,语言自然成为硬伤。
一门 playwright 课,总被老师留下来,让我把手机录音打开,带我一句话、一句话修改剧本和对话,再让我回家继续琢磨。
——“Can you make sense?”
——“Did you get it?”
语言无法通过刷语法题来学习。就像声乐,乐理可学,但对于音阶的敏感度只有靠耳朵判断。
为了一个 10 分钟的 project, 重刷美剧,绞劲脑汁模仿 bitch 叠生的美国校园生活,却在作业点评之后,被老师单独约谈。
具体内容没有听全懂,也记不清了,唯独忘不了那句“Be unique, Be yourself”还萦绕在耳旁。这是我在美国听到的第一句暖心的话,也不禁由此感叹这个移民国家对人文的鼓励和关怀。
说来有些遗憾,华人学生由于教育背景,总是习惯性揣摩上级的含义,或是背负中庸的思想。“迎合大众喜好”是一条捷径,但每个个体都有存在的意义,好的或不堪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你需要做的就是将它展现出来。
最意想不到的是,在和老师的对话里,我竟能够感受到他作为文艺工作者对中华文化的好奇与向往,以及对个体差异的尊敬。要知道在境外,一些说着汉语的人对同根文化嗤之以鼻,这是最扭曲但但也最常见的现象了。
记得一次和美国同学外出拍短片,一个即将毕业打算从事电影行业的黑人小哥自嘲道,“我最他妈想去洛杉矶,”
“可是他妈的洛杉矶工作都饱和了,”
“美国人毕业他妈都不去洛杉矶了。”
原来一些南方的美国学生也很伤神,既要和东、西部国人争美国梦,还要和外国人抢工作机会。但大部分南方人还是保持着悠然自得,朝九晚五,死活不加班的生活状态。
在南方乡村,本土人既有浓厚的南方土地和历史情怀,又对外界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正义感。在老师得知我去新奥尔良的橡树庄园的时候,竟激动得连续给我推荐关于南北战争的电影和南方之歌。
在夜晚路过某个偏远小镇,麦当劳里镶着一口金牙的老员工,好奇地一再肯定“你真的是中国人吗?”“哇哦,真是我第一次见到真的中国人。”她羞涩地连蜂蜜都多给我几袋。
这就是南方,所谓共和党的根据地。却又因为兄弟会“嘲笑墨西哥”的小品和越南小哥车被贴羞辱话语,而自发游行为国际学生伸张正义。
每一个进入阿拉巴马的高速口都立着一个牌,写着“Sweet Home Alabama”。我不敢保证有一天你会习惯这种广袤的寂寞感,但因为这个地方的人,你也许会觉得“so s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