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天空 温哥华天空
  • 信息版
  • 流星版
  • 流星文摘
  • 新闻
  • 大温店铺
    • 店铺
    • 约饭
  • 视频
  • 专栏
  • 论坛
  • 娱乐
    • 2016中国好声音
    • Sky秀
  • 折扣
登录 注册
  • 移民
  • 留学
  • 地产
  • 财经
  • 时事
  • 社会
  • 美食
  • 健康
  • 娱乐
  • 时尚
  • 教育
  • 科技
  • 法律
  • 生活
  • 旅游
  • 艺术
  • 史海
  • 人物
  • 名车
  • 家居
  1. 新闻首页 /
  2. 留学

    /
  • cover

    慌了!大批留学生收到加拿大移民局“审查邮件” 不回复后果严重

    最近,大批留学生在收到加拿大移民部(IRCC)发来的一封电子邮件后感到恐慌。邮件指出他们的学签或教育记录(如成绩和出勤率)存在问题,尽管他们的签证还有长达两年有效期。 这些邮件是加拿大政府加强对指定学习机构(DLIs)和留学生学习状态监管的一部分,旨在通过更严格的审查确保教育机构和学生遵守移民法和学术诚信。 图源:immigrationnewscanada.ca   据印媒报道,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留学生说:“这些邮件是正式的询问信,要求学生提供证据证明其学术和移民身份的合法性。如果未能及时或充分回应,可能被视为不合规,从而导致学签被吊销,甚至被驱逐出境。” 该学生还声称,他的几个朋友也收到了相同的邮件。 据旁遮普的一位教育顾问称,收到邮件的学生通常是那些在未通知IRCC的情况下更换学校或课程的学生,以及学术表现较差的学生,例如出勤率低、考试不及格或被学校开除和辍学者。 “过去,更换DLIs的灵活性遭一些中介滥用。例如,在2023年9月的入学季,大约有100名与Pinnacle Education有联系的学生在抵达加拿大后更换了DLIs。这种做法使学生可以避免每天上课,将更多时间投入工作,据称一些学院还协助这种行为,”总部位于旁遮普贾朗达尔的Pinnacle Education负责人Tirath Singh告诉《印度快报》。该机构主要为学生提供赴加拿大学习的机会。 Singh继续说道:“然而,加拿大现在已经收紧了相关规定,即要求学生在更换DLIs时必须获得新的学签。这一措施旨在遏制学签滥用行为,并确保学生真正以学业为重。加拿大政府已开始每年对DLIs进行两次审查,重点审查其运营情况和学生档案。此举是为了回应人们对某些学院招收学习成绩不佳的留学生的日益担忧。” 他补充说:“现在,DLIs必须提交有关其学生的详细报告,包括出勤率、学习进度和学签的合规情况。未能遵守的机构将面临严重后果,包括可能被吊销执照。” Singh解释说,现在更换DLIs的学生必须向IRCC报告更换情况。如果学生没有这样做,原学校将通知政府学生已不再注册在该校。虽然加拿大允许更换DLIs,但学生必须为新学校申请新的学签。 “我们最近收到了大量来自学生的电话和邮件,其中一些学生是通过我们办理的,但在抵达加拿大后更换了DLIs。他们正在就如何申请新的学签寻求指导,”Singh说道。“我已经处理了两个学生的案例,他们的情况是真实且符合要求的,我希望他们能尽快获得新的学签。” 图源:Fred Lum/The Globe and Mail Singh还表示,那些没有更改DLIs但出勤率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被要求解释他们的教育状况。 “我们感到担忧,因为更严格的措施意味着遵守学术和移民规定的压力增大。我们中的许多人现在意识到,无知或故意逃避——例如逃课或未向IRCC报告更换DLIs可能会危及我们在加拿大的未来,”一位学生表示。 “不过,我们被告知不要惊慌。即使我们在未通知政府的情况下更换了DLIs,只要我们确实在新的学校认真学习并保持好成绩,就不必担心,"另一位学生表示。 尽管如此,贾朗达尔的另一名顾问Gurpal Singh提醒学生,不要无视IRCC的信函,因为不回复将被视为默认有罪。 正确的做法是:收到此类邮件的学生必须及时回复,因为回复有特定的时间限制。学生应在此期间提供所有所需的文件和解释。如有需要,可以向移民顾问、法律顾问或学生支持服务机构寻求指导,以确保采取正确的步骤。 Tirath强调:“这些邮件可能会让学生感觉像是一种骚扰,但并非如此。加强审查反映了加拿大在维护教育体系完整性和遏制学签滥用行为所做的广泛努力。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措施是一个警钟,提醒他们要把遵守规定和学业成绩放在首位。而对于那些试图钻空子的人来说,未来的道路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顾问表示,申请新的学签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拒绝,因为那些情况真实的学生有很大机会获得批准。
    time 10个月前
  • cover

    假留学生涉接连暴力性侵3名女性:持学签来加 没去上学!

    日前,在大多区发生的一系列性侵案件引起了关注,这些案件都是同一名嫌犯所为,而且都以乘车作为手段,已经有3名受害人报案。警方在周三宣布,一名22岁的男子已经被抓捕。 图源:皮尔区警方   据皮尔区警方的通报,这三起性侵案发生在11月8日(接连两起)和11月16日。 11月8日(周五)大约上午7点,一名成年女性受害者正在宾顿市Countryside Drive和Bramalea Road地区的一个公交车站等车一辆黑色四门轿车接近受害者,司机自称是共乘车运营者。受害者被带到旺市Hwy 27和Nashville Road地区,并遭到性侵犯。 同一天上午7点43分左右,第二名成年女性受害者正在宾顿市Goreridge Crescent和Via Romano Way地区的一个公交车站等车。一辆黑色四门轿车接近这名受害者,司机也自称是共乘车运营者。受害人被带到宾顿市Gore Road以南Hwy 50高速公路地区,并且也遭到了性侵。 11月16日(周六)大约上午6点45份,一名成年女性受害者正在宾顿市Airport Road和Humberwest Parkway地区的一个公交车站等车时,被一辆较新的四门轿车靠近,司机邀请她搭车。受害者被带到Airport Road以西的Countryside Drive地区,遭到性侵犯。 调查人员认为,这三起事件都是同一名嫌疑人所为。 在这三起事件中,嫌疑人都用旁遮普语和受害者交谈。 经过调查,这名来自宾顿市的22岁嫌疑男子Arshdeep Singh已被逮捕,罪名包括: 绑架 (X3)性侵犯持械性侵勒住受害人脖子进行性侵抢劫威胁 (X2) 图源:皮尔区警方 他被拘留等待保释听证,并在宾顿市的安省法院出庭。 警方继续提醒公众不要接受任何陌生人主动提供的乘车服务。 “感谢全心全意为这次逮捕而工作的调查团队。我们将继续尽一切努力制止基于性别的暴力和性暴力,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皮尔地区警察局副局长Nick Milinovich表示。 在周三的记者会上,Milinovich说,“他的作案手法非常清楚。他会接近20岁出头的南亚裔女性并提供拼车服务。” 警方表示,被告会说多种语言,包括旁遮普语和英语,与任何拼车公司都没有关系。 “他在安省伦敦市被捕,据我所知,他是一名国际学生, ”Milinovich补充道。“这些指控令人震惊,但它们代表了所发生的事情。” 警司David Kennedy指出,Singh于2022年12月持学生签证抵达加拿大,据信他并没有在安省伦敦市上学,被捕时正在那里拜访朋友。 “我很高兴调查人员能够迅速解决这一严重罪行,我为我们与皮尔地区警察局的合作伙伴关系感到自豪”,约克区警局副局长Alvaro Almeida表示。 “这是我们两家机构合作取得成功的又一例证。” 调查人员认为可能还有更多受害者,并敦促任何知情人士联系特别受害者部门的调查人员,电话:905-453-2121,分机 3460。
    time 10个月前
  • cover

    加拿大移民部:“封闭学签”即刻生效!10大事项要注意!

    今年7月加拿大移民部预告的学签由“开放”转“封闭”终于落地了。不管是大学留学生、还是中小学留学生,转学都要注意了。 11月15日,加拿大移民部(IRCC)在官网发布三则重要信息:   1.留学生校外合法打工的时长调整为每周不超过24小时(寒假、暑假等学校放假的时间可以不受时长限制); 2.留学生在更换学习机构(转学)之前必须申请并获得新的学签(study permit)。 3.强化指定学习机构(DLIs)监管。IRCC将对未提交合规报告或未验证录取通知书的DLIs实施惩罚措施。这些机构可能会被暂停接收新国际学生长达一年。   新规自宣布之日起即刻生效。 图自:加拿大政府官网     在发布新规的同时,移民部强调了以下五大事项:         1.国际学生如需校外工作,必须全日制学习至少六个月的学术、职业或专业培训项目(魁北克省的职业培训项目也包括在内),且项目需获得学位、文凭或证书;         2.符合资格的学生可在学业期间的假期(如暑假或学期间冬假)全职工作;             3.指定学习机构(DLI)每年需向IRCC提交两次报告,说明学生是否保持在校状态。未保持注册的学生可能面临调查及执法措施;    4.魁北克省的DLIs目前尚未参与合规报告,IRCC与魁北克政府将花时间建立这一系统,因此魁北克DLIs享有暂时的宽限期; 5.自2023年12月1日推出录取通知书验证系统以来,截至2024年10月6日,IRCC已接收了近52.9万份录取通知书,其中近49.2万份被验证为有效,而超过1.7万份因与指定学习机构信息不符或已被取消而被识别为无效。 也就是说,即日起“跳签”成为历史,很多留学生眼中可以先上车后买票的时代结束了。此前,一些留学生会通过好学校和对口专业来增加学签成功率,拿到学签后在加拿大境内“跳签”到目标学校。新规生效后,这个漏洞被彻底堵上了。 在“转学”页面上,移民部也作了相关说明: 从2024年11月8日起,凡是就读高等教育类院校(学院、大学等)的留学生,在转学时不可继续沿用原有学校的学习签证,必须申请新的学习签证。 作为中小学生的留学生转学,以下六大事项要注意: 1.留学生从小学升学到中学:只要学签未过期,留学生都不需要申请新的学签,除非获批的学签上规定只能就读特定学校; 2.中小学留学生转学:只要学签未过期,留学生都不需要申请新的学签,除非获批的学签上规定只能就读特定学校; 3.高中12年级留学生升学到高等院校(学院、高等教育机构或大学):留学生需要申请新的学签; 4.留学生从高等院校降级到中学:留学生需要申请新的学签; 5.在同一所高校升学(如从专科到本科,或本科到硕士):只要学签未过期,留学生不需要申请新的学签; 6.在不同的高等院校之间转学(包括去别的学校读更高学历):留学生必须要申请新的学签。 作为大专学生转学,以下事项要注意: 1.如果申请正在处理中,可以通过IRCC的webform提交新的录取通知书和省或地区证明信(如果需要)告知移民部需要更改申请中的DLI 。 2.移民部可能会要求申请人确认学生身份。 如果申请人有学签,可能会收到移民部的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地址以“@cic.gc.ca”结尾。申请人必须在指定日期之前按照该电子邮件中的说明进行操作,以确认已在加拿大注册并积极学习。 3.转学的目标学校需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在指定教育机构DLI的名单上 ;          不在停学名单上 。   4.豁免条件:  A.在收到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后一直待在加拿大;     B.符合之前的学习许可的条件; C.学校出现变故,例如:学校倒闭;课程或专业被取消;学校被列入停学名单; D.学校失去教学资格。 也就是说,只有满足以上条件的申请者才可以在等待新学签申请的过程中直接开始在新学校的学习。 移民部警告称,如果你转学了,却未告知移民部,原学校会将你报告为未注册或未入学。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么: 你违反了学习许可的条件;           除非符合上述情况之一,否则你的学签可能会失效;           学签可能会被取消;           你可能会被要求离开加拿大或改变你的身份;           这可能会阻止你将来再次来加拿大。例如,将来可能不会获得其他学习或工作许可。
    time 11个月前
  • cover

    18岁UBC学生离奇失踪 见到他请告知警方

    素里警方公布了有关18岁卑诗大学(UBC)学生马库(Joseph Maku)失踪案的更多信息。 马库于10月22日最后一次出现在位于130街,靠近96大道的家附近。上周,他的姐妹表示,家人从警方听到有关此案的消息相对较少。 周五,素里皇家骑警再次呼吁寻找可能在马库失踪当天见过他的目击者。   警方最新声明称:「调查人员确定,马库当天下午3时50分至6时30分期间登上了多辆巴士,主要是在120街和乔治国王大道(King George Boulevard)之间。」 警方提供了以下马库在当天搭上公车的时间、巴士路线、车站地点: 3:48 p.m. - 314  - King George Station Bay #1  4:10 p.m. - 316  - Eastbound on 100 Ave at 128 St  4:11 p.m. - 316  - Westbound on 100 Ave at 129A St  4:29 p.m. - 314  - Southbound on 124 St at 96 Ave  4:47 p.m. - R6  - Northbound on Scott Road at 92 Ave  4:52 p.m. - 316  - Westbound on 96 Avenue at Scott Rd  5:20 p.m. - 316  - Northbound on 116 St at 90 Ave  6:26 p.m. - 319  - Southbound on Scott Rd at 93A Ave 警方也分享了这些地点的地图:   警官洛布(Tammy Lobb)说:我们要求任何可能乘坐过这些巴士的人,如果记得那天见过马库,请致电素里皇家骑警。” 警方称马库是一名黑发、棕色眼睛的黑人。他身高 6呎5吋,体重200磅,失踪时身穿黑色GAP 连帽衫、黑色北三角洲哈士奇队(North Delta Huskies)篮球短裤和带有反向旋风符号的黑白篮球鞋。 骑警在周五征求讯息时发布一张马库的新照片以及他鞋子的特写(上图)。 警方表示,任何知悉马库下落者请致电素里皇家骑警604-599-0502,并提供档案号码 2024-157805。 (图:RCMP)  
    time 11个月前
  • cover

    UBC国际生花费 高本地生5倍! 一年这个数

    卑诗大学(UBC)有一个交互式费用计算工具,可以让学生规划第一年的预算,有媒体发现,该校加拿大本地学生和国际学生的费用差异令人大开眼界。 计算器可以让未来的学生了解他们需要支付多少住房、食物和其它费用,这取决于他们就读的校区。对国际学生来说,主要差别在于学费。 根据Daily Hive报道,一名卑诗大学一年级文学院学生经计算预估,国内生的学费约为每年 9,500元,但国际学生的学费则跃升至50,600元。 确切的费用因学位而异,但国际学生支付的费用大约是国内学生的5倍。加拿大各地大学情况类似。 国际生无法享有与国内学生相同的学费上涨保护。目前,卑诗省府将加拿大学生的学费涨幅限制在每年2%。其它省份也有类似的保护。 省和联邦政府并不补贴国际学生的教育费用,而大学则接受政府资金来抵销加拿大学生的教育费用。 UBC校外住宿年花粗估18,000元 当然,每个学生的预算都会不同,卑诗大学的费用计算器无法给出每个人生活费用的明确答案。线上计算器包括住在校园宿舍或校外租房的选项。住在校内合租宿舍的学生,第一年的花费预计略低于6,000元。 该计算器为住在校外的学生预估花费9,500元的租金。这低于温哥华公寓的平均租金。据Zumper估计,两房公寓的平均每月花费为3,770元,即两名室友每人分摊1,885元。 UBC估计,秋冬季学期8个月的上课期间,每月租金预算为1,185元,如果以9,500元计算全年平均,月租仅为791元。 (图:UBC官网)
    time 11个月前
  • cover
    1年前

    20多名中国留学生遭遣返回国,五年禁止入境!

    据彭博社汇编的数据,自去年11月以来,至少有20名持有有效签证的中国学生在进入美国海关时遭到遣返回国。一名弗吉尼亚大学生物医学成像专业二年级博士,于2023年12月31日,在华盛顿特区杜勒斯国际机场入境美国的时候,被请入了“小黑屋”,被海关人员询问了关于“是否获得了中国政府的奖学金资助”“是否为党员”等问题。尽管这名博士生解释自己纯粹是来读书深造的,但在被盘问了17个小时后,她的学生签证被宣布取消,无奈只能购买一张1,400美元的单程机票返回北京。该名博士生被美国海关武装人员护送上飞机遣送回中国,并被告知禁止5年入境。由于该名同学由于被遣返导致无法在美国进行2024年的博士学位答辩。而申诉至少需要六个月时间,这导致她的博士学位“泡汤”。从2024年1月起,多名留学生在杜勒斯机场遇到了相同的情况---被盘问:比如是否在中国参过军、是否获得政府的资助;然后原地遣返回国。从今年开始,超过 20 名中国留学生在入境美国时遭到长时间盘查,并被检查手机、电脑等随身电子设备,学生签证被注销,并被告知5年内不得入境美国。而这些同学都就读于美国各大名校:耶鲁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等。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也曾经发出过公告,称洛杉矶是留学生入境的重要口岸,也是“遣返”和遭“盘查”的重灾区。包括来美国的目的、过往学业成绩,以及是否就业、受纪律处分、剽窃实验室数据等问题。都是留学生被问及最多的问题。已经六月,各大高校秋季入学也陆续开始,希望同学们都顺利入境!美国国务院在2023/24财年共向中国学生及学者发出10.5万张签证,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本月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表示99.9%持签证的中国学生来美时没有遇到任何问题。 
  • cover
    1年前

    立即生效! 移民部工签政策“再变” 留学生小心白忙乎

    很多在加拿大读书的留学生都会在完成学业后,申请毕业工签(PGWP)。就申请毕业工签的方式来说,最常见的就是两种:网上申请、边境申请。 相比网上申请,去边境线下申请工签在现场即可快速获得。无需等待长时间邮寄,节省了时间并规避了邮寄丢失的风险。 然而,从今天开始,加拿大移民部对于“边境申请工签”服务的时间进行了修改。 图源:Immigration News Canada 根据移民部官网消息,一些加拿大的临时居民会选择离开加拿大并在24小时内再次入境加拿大以接受移民部服务(包括获取/延长学签、工签等等)。这种做法被称为“flagpoling”。   此前,在常规工作时间内,边境的移民办公室均可以办理“flagpoling”相关服务。 但是,从5月30日开始,以下入境口岸提供“flagpoling”服务的时间将会更改。 安大略省南部地区 伊利堡和平桥(Fort Erie Peace Bridge):周二至周四,8:00am-12:00am 尼亚加拉瀑布彩虹桥(Niagara Falls Rainbow Bridge):周二至周四,8:00am-12:00am 昆士敦-刘易斯顿大桥(Queenston-Lewiston Bridge):周二至周四,8:00am-12:00am 魁北克省地区 Armstrong:周一至周四,12:00pm-7:00pm Saint Armand/Philipsburg:周一至周四,9:00am-3:00pm Saint Bernard-de-Lacolle:周一至周四,12:00pm-7:00pm Stanstead Route 55:周一至周四,8:00am-5:00pm 太平洋地区 Abbotsford-Huntingdon:周一至周四,10:00am-4:00pm Aldergrove:周一至周四,10:00am-4:00pm Boundary Bay:周一至周四,10:00am-2:00pm Douglas:周一至周四,10:00am-4:00pm Pacific Highway:周一至周四,10:00am-4:00pm 全部边境移民部办公室地点、服务时间、服务内容详情请查看链接:https://www.cbsa-asfc.gc.ca/do-rb/services/menu-eng.html 如果您决定前往边境办理“flagpoling”服务,您可能会发现排队很长。因此,移民部强烈建议使用IRCC的在线服务。可在线进行的申请: 成为永久居民 延长临时居民身份 获得新的工作或学习签证 续签工作或学习签证 您可以提前在线申请新的学签、工签,或者延长现有学签、工签,并且可能会在现有签证到期之前通过邮件收到新签证。如果您在等待新签证期间现有签证到期,您可以继续工作或学习,因为您可以保持“身份”。
  • cover
    1年前

    中国留学生用交友APP约会 见面被暴揍 身份证也被抢

    最近,新西兰南岛的基督城出现了一种奇怪的事件——有人先用聊天软件先把人约出来,然后不容分说就是一顿暴揍。而且这样的情况正逐渐变多,还有华人留学生上当了......01App上邂逅深夜赴会遭毒打去年4月17日晚,Kelly Hopkins在基督城的家中用Grindr(一款深受男同性恋用户欢迎的约会app)和另一名男子聊天。聊着聊着,对方说想约他出来见面。地点是基督城Avonhead的一个公园。Hopkins当时答应了——“这算挺平常的,一般大家都会约在公共场合见面,况且当时已经挺晚了。”图:NZ Herald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有点诡异。Hopkins先是打Uber去了公园,对方让他进公园。他觉得有点危险,于是发消息让对方到街上来。眼看Hopkins不从,对方又发了另一个附近的地址让他过去。“我扫了一台共享单车过去,心想要是出了什么问题,我也可以骑车走。”图:the press到了那,街道尽头有个看似拿着手电筒的人喊Hopkins过去。Hopkins此时感到更不对劲了,转身就想骑车离开,但有七八个男子突然从黑夜中冲出来,一言不发地将他干翻倒地,拳打脚踢,还用石头砸他的头。                                        图:the press“我都以为自己要死了,当时我大喊救命大喊报警,附近有住户有人也大喊回来,其中有一户开灯看了看,但没人出来。”最后暴徒散去,Hopkins眼镜丢了手机碎了,最后只能骑自行车自己一个人回家。后来他向警方报案,跟同事谎称自己开摩托摔了。第二天在家办公到下班后去医院检查,全身多处擦伤,头部也有一大个伤口。                                         图:the press两个月,警方告诉他,他的遭遇被施暴者用手机拍了下来,并传上了网。02更多类似案例中国留学生中招和Hopkins有同样经历的,还有Patrick(化名)和中国留学生Robbie(化名)。他们都是被人用Grindr约出来后,遭遇了和Hopkins一模一样的对待。                                               图:the pressPatrick当时去的是基督城Wigram的Harvard公园——他约好了在去对方家之前先在公共场合见面。当Patrick到场发现公园树后藏着人,转身准备逃跑时,对方一伙人就突然冲了出来对他拳打脚踢,脱下他的裤子,录下了他下体暴露在外的视频,还发到了社交媒体上。                                                   图:the press华人留学生Robbie是这批案件中的第一个受害者,他说当知道遇袭过程还被人录了像,他十分心寒。他记得,当时自己在Grindr上邂逅的那名陌生人看着很普通和善,他还把对方的照片发给自己的朋友看,征求他们的意见。最后,他同意和对方在Fendalton公园(被认为是基督城最安全的街区)见面。和其他人一样,华人留学生Robbie遭到了埋伏和殴打,他几乎失去意识,跌跌撞撞地走到坎特伯雷大学。后来保安帮他叫了救护车,他才被送去医院。                                          图:Fendalton park这次事件给Robbie的身心和经济都带来了巨大影响,而且暴徒们还抢走了他的中国身份证,他得回国才能补办。但这次袭击事件让他对新西兰“失去了信心”。他说,自己正是看中了新西兰对彩虹群体友好才选择这里的。但如果家人发现他的性取向,“我的生活就要完蛋了”。03同性恋在新西兰曾是罪有人曾因此被杀实际上,基督城一直以不安全、不那么欢迎同性恋人士而闻名。就在Robbie遇袭的两周前,有50名命运教会人士就曾在当地Tūranga图书馆外举行活动,反对一场变装皇后为孩子念书的活动,称他们是“诱奸者”和“恋童癖”。                                         图:the press据警方统计,去年3月至6月期间,基督城总共发生了至少10起青少年将男性同性恋人士骗出来,然后暴揍的事件。事实上,基督城这里曾经还发生过一起更严重的恶行,但也正因为这起事件,新西兰同性恋群体的权益才被真正推动起来。上面这名男子是Allan Aberhart,1963年他被控另一名男子发生性关系。按照当时的法律,同性之间就算是自愿发生性关系,也会被视为违法。所以Aberhart当时被判入狱3个月,具体罪名为猥亵罪。出狱后不久,他在基督城Hagley公园被6名青少年殴打致死,时年37岁。当时6名青少年(15~17岁)自己向警方承认,他们是专门去Hagley公园袭击一名男同性恋的,但最终所有人都被无罪释放,继而引起全新西兰社会的愤怒。受此推动,新西兰在1986年通过法律,将同性恋去罪化,并禁止基于性取向的歧视。                                           图:stuff2013年4月17日,新西兰国会以77支持对44反对,三读通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法案。不过,此前法院曾经判决的种种定罪仍然有效。直到2018年,议会才通过新法案,允许男性或其家人申请抹去其“犯罪记录”。                                   Allan Aberhart的坟墓2021年,因身为同性恋而遇袭身亡的Aberhart才在家人Nicole Skews-Poole(远房亲戚)的申请下,才终于洗清自己的“罪名”。谁曾想到,在Aberhart去世60年后的今天,同样的事情仍在同一个地方上演。04施暴者全部未成年法官不认可“仇恨犯罪”回到这次基督城的“假约会”事件上。警方后来抓捕了大概十几名参与一次或多次袭击的青少年,其中6名年龄在14~16岁之间的年轻人被控故意造成严重身体伤害/抢劫等罪名,单个青少年参与袭击次数最多有8次。警方认为这些袭击是出于对同性恋男子的仇恨,并指控其中3人是主谋,认为青少年惩教系统无法提供足够的心理评估和康复治疗,所以试图将他们移交给地区法院。不过法官不同意这是仇恨犯罪。                                   法官Quentin Hix 图:the press法官Quentin Hix同意说这些罪行“极其严重”,但表示如果对这些青少年判处监禁,可能会加剧他们的暴力倾向。“这些年轻人更可能是受到网上‘私刑正义’视频的驱使。”5月9日,法庭对涉案人士进行了宣判,6人中有2人被判6个月的“正式监管”,150小时社会服务令,向每个受害人支付至少500纽币,并接受心理支持。另外4人被判处6个月“非正式监管”,意味着如果他们乖乖听话,这些判决不会在他们个人档案中留下任何记录。其中一名年轻人被责令宣读一封道歉信。04与60年前如出一辙受害者处境艰难然而,当那些年轻人在庭上向法官讲述自己上大学、旅行和开展职业生涯的同时,受害者Hopkins却在二手平台上卖着自己的家当。                                           图:the press诉诸法律后,他就放弃了自己成功的事业,承受着难以忍受且持续的创伤。他的快速ACC申请花了4个月才获批,而为了交房租,他只能卖掉了自己的衣服、电视和微波炉,但依然欠着钱,可能不得不搬走。Partric表示,自己在事发后有好几个月不敢公开自己的同性恋身份。而华人学生Robbie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现在打算去惠灵顿继续进修,因为觉得那里“更安全”。许多网友对加害者和被害人目前各自的状况感到气愤。“(处罚)基本上就是打打手心,他们所作所为完全就是暴力,但因为‘他们的生活可能会被毁掉’就轻饶了他们,让受害人忍受着他们带来的伤痛,这太扯了,简直就是笑话。”今年1月,基督城举行了Aberhart逝世60周年纪念活动,基督城市长Phil Mauger也参加了。他承认,基督城的声誉确实令人失望,市议会希望更多地参与到支持彩虹团体并提高所有人的安全程度。“我接受这个事实,我需要做得更多一些,在当市长前我和酷儿群体没太多交集,但我正在努力做得更好。”Aberhart的远房亲戚Skews-Poole在活动上说:“很显然,这和发生在Allan身上的是一样的事,60年过去了,依然有同性恋男士被有计划、有组织的同性仇恨犯罪所攻击。”                                    Nicole Skews-Poole对于袭击事件,警方表示“这绝非受害人的错”,并称法院判决如果能给受害人带来一些安慰,但也无法消除他们承受的精神创伤和各种痛苦。警方呼吁,如果有人通过约会app约见面,最好先告诉亲密的朋友,最好安排在人多繁忙的地点,如果感到不对劲,要立刻采取行动保护自己。
  • cover
    1年前

    百万留学生涌入加拿大"3步移民拿PR"!大批人失望而归,负债累累

    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学生来到加拿大留学,他们被加拿大声誉、优质教育、强劲职业前景以及毕业后留在加拿大并获得永久居留权的机会所吸引。 截至2023年底,加拿大各级学校的留学生入学人数突破了100万大关,比前一年增长了29%。 然而,许多留学生怀揣着美好的梦想来到加拿大,最后却"幻灭"失望而归,因为现实与别人向他们兜售的加拿大梦想不符。更惨的是,有些人在离开时甚至负债累累...... 图源:51记者拍摄 留学生对加拿大生活产生误解   为弱势移民(尤其是学生)提供支持的非营利组织One Voice Canada的联合创始人卡伦(Balraj S. Kahlon)表示,留学生对加拿大生活产生误解的原因有很多。 卡伦在接受PressProgress采访时表示:"首先,大多数学生从早先移民加拿大的亲戚或熟人那里获得了不准确的印象。他们听到的都是成功的故事,因为人们不愿意谈论在异国他乡维持生计的艰难一面。" "其次,如今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巨大,但人们只会在网络上发布有趣和美好的内容,而不是分享真实的日常经历"。 她还指出,无良中介知道如何向学生兜售梦想,以骗取他们的钱财。 她补充说:"来自他们本国的中介(尤其是在印度),向留学生描绘了一幅不准确的图景,并许诺他们获得录取、安全和永久居留权。" 通常,这些中介提出的方案直截了当。第一步,先获得加拿大的学生签证——哪所学校不重要。第二步,获得毕业后工签,以继续留在加拿大生活和工作。最后一步,申请永久居留权(PR)并拿到枫叶卡。 加拿大移民部(IRCC)在今年一月发布的一份声明表示:"近年来,留学生系统的诚信受到了威胁。一些机构为了增加收入大幅增加了招生人数,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在抵达加拿大时没有获得必要的财务支持。" 图源:51记者拍摄 生活成本高+打工时间受限:留学生不得不依靠家里的支持 多个真实的案例证明,加拿大留学生想靠自己打工赚学费和生活费是行不通的,必须有家里的经济支持。 案例1:一位来自印度的留学生Seerat Preet Kaur(下文简称小K)称,她的家庭就是被中介的承诺所欺骗。她说:"我父亲在当地找了一家私营中介,我们不得不支付几千印度卢比"。 目前在加西大学(University Canada West)攻读商科硕士学位的小K告诉PressProgress:"他们(中介)说我很聪明,毕业后可以在加拿大找到一份高薪工作。" 小K说,中介说服了她的父亲和丈夫,还建议她到加拿大后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兼职工作。但她来了之后才发现,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开启新生活是孤独、充满挑战和昂贵的。 随后,由于遇到了经济问题和压力,她不得不停学。现在,她在一家肉铺做兼职。 她说:"我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而且发生得如此之快——根本没有时间考虑。" 案例2:Jiratchaya Piamkulvanich(下文简称小P)还记得去年夏天前往加拿大BC省探望姐姐时,看到她在温哥华过着平静而繁荣的生活。 小P回忆说:"她不停地向我称赞这座城市的风景有多美,生活质量有多好,最重要的是加拿大的工资水平更高。" 但当她于2023年9月开始在UBC大学学习时,她发现自己只能住得起地下室的一个小房间,她的学费是本地学生的4到5倍,实习没有报酬,工作时间也受到限制。 她告诉PressProgress:"我姐姐没有告诉我加拿大的通货膨胀、住房危机以及留学生就业市场的萎缩。" 小P表示,只有在父母的经济支持下,她才能在完成学业后在加拿大工作。 她说:"这里的生活成本很高,即使我已经全职工作,如果没有父母的支持,我也无法负担得起房租和生活费用。" 案例3:另一位来自印度的留学生Abhinav Bindra(下文简称小B)表示,他受到他哥哥的旅行和多样化美食体验的启发,决定搬到加拿大。 目前在加西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小B告诉PressProgress:"现在,我意识到做这些事情的花费是很昂贵的。在2016-17年间搬到加拿大与在2024-25年间的情况完全不同。仅仅靠每周工作20个小时是无法支付生活费用的。" 小B的学费为40,635元,留学生还需要支付7,900元的押金,而本地学生只需支付500元的押金。 小P和小B的成功家庭成员都希望他们能够取得成功,但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让留学生们的处境越来越困难。 在加拿大,BC省是仅次于安省的第二大留学热门目的地。但许多留学生认为,现在想在这里获得比家乡更好的生活水准,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 图源:51记者拍摄 业内人士呼吁降低留学生学费:"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才是真正的帮助" 卡伦建议,留学生最好在本国完成本科学位后再来加拿大。 她说:"通常,问题出现在学生在高中毕业后立即来加拿大的情况下。他们年轻、脆弱,不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相比之下,到加拿大攻读研究生的学生更善于处理因搬家而产生的各种困难,如住房、工作、学费和文化差异。" "学生们甚至没有意识到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之间的差异。在某些情况下,私立大学没有资格获得工作许可,我见过一些学生不了解情况就签了合同,他们根本不清楚自己将要面对什么。" 她表示,留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找到一份能让他们获得永久居留权的工作。他说,为了拿到PR身份,有的学生不惜通过非法途径。 "他们让我借给他们10,000至15,000元,这样他们就可以找雇主买一份证明文件。例如,他们本来是普通劳工,但在文件上会被标注为管理职位,以申请永久居留权。"她说。 最近,卡伦遇到了一名将学签转为工签的学生。"他辍学了,因为他无法在工作时间受限制的情况下赚出学费。现在,他已经是一名全职员工了。" 移民部长马克-米勒(Marc Miller)今年4月宣布最新的改革措施,从9月开始,留学生被允许在校外工作的时间从每周40小时减少到24小时,以加强加拿大留学生系统的诚信度。 米勒表示:"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留学生项目的目的是学习而不是工作。" 与许多人主张增加工作时间不同,卡伦同意这是正确的方向,因为学生应该专注于学业,而不是打工。 她说:"联邦政府减少了工作时间,而各省却不断提高学费,这让学生更难遵守这项新制度。如果对工作时间有限制,那么学费就应该降低。"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在2023-24学年,留学本科生的学费平均约为本地学生的五倍。数据还显示,留学研究生的学费是本地学生的三倍。 卡伦建议BC省政府采取类似安省的限制措施,禁止私立学院招收留学生。他建议关闭私立学院,因为它们不能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她补充说:"这些私立学院尤其以印度农村地区的年轻学生为目标,给他们不切实际的希望。" 印度信用评级机构CareEdge Ratings的一份报告显示,非银行金融公司(NBFCs)为前往加拿大留学的学生发放的教育贷款在三年内增长了近五倍,从2021年3月的1,426亿卢比增至2023年6月的5,183亿卢比。 "一切都归结于钱"。 卡伦说,虽然大家都在讨论如何更好地支持留学生,帮助他们处理社会文化问题,但一位心理咨询师曾表示,经济问题往往是社会问题的根源。 "如果我们想帮助留学生,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将是理想的步骤"。
  • cover
    1年前

    失踪中国名校女留学生尸体找到! 死因是

    昨天我们报道了达特茅斯学院一位中国女留学生蔡可欣(Kexin Cai,音译)失踪,正当众人为她祈祷之际。当地警方传来噩耗,蔡的遗体被当地一位渔民发现,后来被打捞上岸,确认蔡已经死亡。新罕布什尔州的黎巴嫩市警方在一份声明中说,5月17日,星期五,黎巴嫩警方接到报告,一名达特茅斯的女学生自从5月15日以来一直处于失踪状态,警方迅速派人搜查了该地区,并持续到周一。警方表示,该地区有两家不同的商店提供的监控视频显示,蔡于5月15日下午6点左右,骑着电动自行车离开家,沿着10号公路往南行驶。5月20日,星期一上午,警方收到报告,一名过路司机报告称在波士顿停车场看到了她的电动自行车,综合监控视频和自行车的目击报告,警方将搜查重点放在波士顿停车场和毗邻的怀尔德水坝(Wilder Dam)地区。5月20日下午4点左右,一名渔民向当局报告了在佛蒙特州康涅狄格河沿岸发现了一具尸体,打捞上岸后确认是蔡的尸体。下午5点36分将蔡的遗体抬了出来。初步调查显示,这起事件不涉及任何谋杀。与此同时,达特茅斯学院报也转发了这一消息,研究生学院的院长乔恩·库尔给学生的电子邮件中确认蔡可欣已经去世。库尔写道:蔡是中国人,是心理和脑科学系的二年级博士生。蔡的研究重点是自闭症患者的沟通障碍,她喜欢徒步旅行、滑雪和公路旅行。库尔还表示,蔡是一位才华横溢、谦逊有礼的研究员,性格也非常亲切,她非常喜欢猫,以至于她会偷偷把猫的照片放在每张海报或演示文稿中。但是,蔡的同伴、心理和脑科学研究助理克里斯蒂安·德罗斯特 (Kristian Droste) 称,蔡因“精神健康危机”于 5 月 13 日住进“迪克之家”(达特茅斯学院的医院),迪克之家将蔡转到达特茅斯希区柯克医疗中心(Dartmouth Hitchcock Medical Center),并于 5 月 15 日出院。也就是当晚,蔡骑电动自行车离开了家。学院报表示,达特茅斯希区柯克医疗中心拒绝就蔡可欣出院一事发表评论,学院的医疗服务主任马克·里德也不愿意接受采访。
  • cover
    1年前

    晒账单!24岁留学生年入$6.5万 仍打算回国

    多伦多留学生Jason在毕业后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但他仍打算在10年内回国,原因是他对自己在这里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现年24岁的Jason是作为留学生从非洲的一个国家来到加拿大的。他描述自己的父母是中产阶级企业家,他们优先考虑为他的教育储蓄,因此他能够在没有任何贷款或债务的情况下完成学士学位。 Jason是家里四个孩子中的老大,他说:"我的父母牺牲了大部分收入来供我读书。" 图源:51记者拍摄 从约克大学(York University)毕业后,Jason找到了一份保险行业的工作,这份工作对他来说既具有挑战性又有趣,并且对于他这个年龄的人来说,年收入6.5万是一份不错的薪水。 目前他还住在学生时代租住的地方,那是一栋四居室的房子,他独享主卧和浴室,每月租金只需1,000加元。对于目前的租赁市场而言,这是一个相对较低的租金价格。 Jason很庆幸自己碰到了一个好房东。 "自从我住进来后,我的房东从来没有涨过房租,"Jason说道。他曾与一位室友讨论过搬出去住,但想在离工作地点不远的地方找到适合的住处,费用让他望而生畏。因此,为了在房租上省钱,他打消了搬家的念头。 与此同时,Jason也是一个勤奋的储蓄者,每个月都会投资理财,也尝试过投资一些企业,但没有成功。不过他认为自己还年轻,有时间学习和犯错。 他最大的放纵是在科技产品上的消费,他刚刚花掉了一半的应急资金购买新的 iPad。其次是外出堂食,他正在努力通过更多地在家做饭来抑制这种习惯。 以下是Jason每月的典型开支: 投资和储蓄:$1,300 $450存入储蓄账户,储蓄总额$800 $450存入免税储蓄账户 (TFSA) ,储蓄总额$8,300 $400存入注册退休储蓄计划 (RRSP),储蓄总额$3,000 家庭和交通:$1,158 房租$1,000 水电费$0,已经包括在房租里了 交通费$120,没有车 电话费$38 食品和饮料:$650 买菜$300 咖啡店消费$20 餐馆堂食$250 喝酒$80 杂项:$1,121 外出娱乐$250 大麻$20 应用程序订阅费$50(ChatGPT Plu、Apple iCloud、Spotify) 服装$85 健身房会员费$66 业余爱好(冬季运动)$100 理发$80 护肤品$40 度假$400(大约每年见一次家人) 捐款$30 短期内,他的目标是积累储蓄,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挑战。他说:"你的财务或社会状况可能在一瞬间发生变化。我可能会被裁员。" 杰森还在为即将移居加拿大的其中一个妹妹做准备,他半开玩笑地说,他预计他的妹妹会来向他寻求经济帮助。 尽管目前有足够的可支配收入,但Jason还是对未来感到担忧。他不确定自己是否能赚到足够的钱在加拿大买房或养育孩子。 他说:"要攒够首付款,这太难了。我想要一个家庭,但又担心将来可能无法支付养育孩子和赡养父母的开销。" 他说,他正在考虑在5到10年内回到自己的祖国,因为那里的生活成本要低得多。
  • cover
    1年前

    中国留学生陷入"断供潮"!富二代被迫当保姆凑学费

    据CNBC报道,自去年以来,华人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上带有#留学资金断供标签的帖子已经累积了超过458万次的浏览量。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因家庭财富缩水而陷入财务困境,许多人通过网络表达了自己的挣扎,并寻求应对这种情况的建议。 图源:cnbc.com 示意图 图源:CTV   现年24岁的中国留学生张晓(Xiao Zhang,音译)在2019年赴美留学时,从未想过有一天她不得不找零工来支付自己的大学学费。 她目前在阿拉巴马州的一所大学攻读设计专业的本科课程。到目前为止,她的父母已经花了150万人民币(约合21.15万加元)来资助她留学的学费和生活费。 但在去年10月,张的家庭突然发生财务变故。她的父母告诉她,他们面临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无法再为她提供经济支持,并提出给她买一张回国的机票。 当时,张的银行账户余额仅够支付三个月的房租,而且还需要支付下个学期的学费。 面对留学资金突然断供,张在接受CNBC采访时用普通话说道:"我没有时间悲伤,因为我需要尽快赚钱来支付学费和房租。" 张开始寻找兼职工作,包括保姆或校内工作,但这并不容易。一个月后,她才成功地在另一个州找到了一份临时工作。 她说:"从去年11月到今年1月,我每天从早上7点就开始工作。那段时间我筋疲力尽,根本没有时间学习。但至少我赚到了足够的钱支付下学期的学费。" 张的经历不是孤例,"富二代"留学断供的情况变得越来越普遍。 图源:小红书 21岁的中国留学生白同学(Michael Bai),就读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经济与社会历史专业。在2022年12月完成大一的课程后,他父亲的房地产生意破产了,不得不关闭。 白别无选择,只能想办法支付自己的生活费用。他尝试了许多不同的工作来支付费用,包括送外卖、在餐馆打工、在精品店销售产品和制作珍珠奶茶。 白告诉CNBC,他现在已经成功摆脱了自己的财务危机。他声称自己通过与朋友一起创业出售二手车和提供相关服务,每月可以实现6万英镑(约合7.51万加元)的营业额。他说,创业的收入足以支持他完成学业,他计划在获得学位后继续经营这个业务。 雪上加霜:大学学费飙升 在留学生面临资金挑战的同时,美国和英国等热门留学目的地不断上涨的学费让情况变得更糟。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与20年前相比,美国大学2023-2024学年的学费大幅上涨,有的甚至翻了一番。 在英国顶尖大学,留学生支付的学费更高。英国政府已经冻结了本地学生的学费上限,而留学生支付的学费是大学的重要收入来源。 根据中国教育部的数据,2018年,大约90%的中国留学生是自费留学,而不是靠奖学金或政府资助。这种经济贡献水平意味着,中国留学生已成为美国和英国大学吸引的重要群体。 在该行业工作超过15年的专家Zhimin Yan表示,大多数中国家长都会提前为子女的海外学习做好财务规划。他补充说,他们很少会因为没钱而被迫减少对子女的资助。 然而,根据新东方教育(New Oriental Education)和凯度公司(Kantar)在2023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计划出国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生和家长中,有27%的人表示他们的留学资金受到了疫情的影响。这一比例远高于2021年和2022年的19%。 作为留学生热门国家,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加拿大留学生的"断供生存指南" 自去年以来,许多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都在网上分享了"留学生断供生存指南"。 其中,一名多伦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自曝还差一年就本科毕业了,但家里突然断供,没钱交学费了,自己虽然做着兼职但也仅够养活自己,只好在网上求助该怎么办..... 图源:小红书 对于这类求助贴,不少断供留子分享了"过来人自救"的省钱秘笈,小编综合整理出以下6点建议: 1. 送外卖、刷盘子赚外快 2. 少买衣服,或者到二手店买衣服,然后把不穿的衣服卖二手 3. 去食品银行领取免费食物和基础的日用品 4. 尽量自己做饭,或者买TGTG剩饭盲盒 5. 租house单间或者地下室,比租公寓经济实惠的多 6. 了解自己是否符合领取学生补助金的条件 不得不说,当代留学生省起钱来都是狠人!大家还有什么建议?欢迎一起留言讨论。
  • cover
    1年前

    重磅!加拿大移民部长宣布“毕业工签”将大改

    就在今早!加拿大移民部长可以说投了一颗“重磅炸弹”:留学生的毕业工签政策即将重大改革了! 图源:X@MarcMillerVM   十多年来,加拿大的国际留学生可以在毕业后获得开放式工作签证(PGWP)——无论他们的学习专业是否与加拿大经济的需求相关。 但这种情况即将改变。 加拿大或将考虑“按专业”发工签 移民部长马克·米勒(Marc Miller)今早宣布即将对毕业工签的政策进行修改。 图源:Global News 为了更好地使移民与劳动力市场保持一致,米勒此前已经表示优先考虑具有医疗保健;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 (STEM) 专业;贸易;运输;以及农业和农产品的工作经验的人申请永久居留权。 专家认为毕业工签制度改革可能可以帮助实现教育项目完整性、提高永久居民申请人的质量,并且让国际留学生学习与加拿大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同的专业。 移民政策分析师、加拿大移民制度分析网站Section 95的创始人Kareem El-Assal表示,联邦政府可以根据国际留学生学习的课程专业决定其毕业工签的期限,以引导他们在有需求的领域学习。 Kareem表示,延长市场需求量高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工签期限,同时缩短过剩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工签期限将鼓励学生接受加拿大需要的专业领域的教育,从而增加移民申请人的数量并且让他们具备加拿大经济和市场所需的相关技能。 Kareem指出:“这将使新毕业生具备的技能与我们移民要求的一致。 ” 加拿大移民律师协会联席主席Barbara Jo Caruso表示这是明智之举。 “我们应该确定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计划,”她说。“如果我们需要大量护士或计算机程序员,那么这些专业的学生应该有一条获得毕业工签的途径。” 然而,Caruso警告说,移民部必须向未来的留学生即时和准确地传达哪些课程有权获得毕业工签的信息,并在学习签证上注明,以便他们可以决定是否仍然打算来这里。 “政府有责任保持政策透明,”她说。“否则,整个国际教育系统将会受到严重打击。” 毕业工签政策已保持16年,被指留学生数量暴涨原因 毕业工签是很多人来加拿大学习的动力,因为现在的移民制度更加有利于已经在加拿大的申请人成为永久居民。并且倾向于邀请那些拥有加拿大教育经历和工作经验的人。 图源:51记者拍摄 今年以前,毕业工签的最后一次重大改革发生在2008年4月,允许毕业生获得最长三年的开放式工作签证(具体取决于其学习课程的长度),对学习地点、学历以及工作机会没有要求和限制。 因此,越来越多的国际留学生倾向于在大学中学习与加拿大劳动力需求无关的,更便宜、时间更短的学术课程。 并且,他们在毕业后加入入仓库、餐馆和加油站的低薪工作。 最近的一份报告发现,2018年至2023年移民部批准的所有学习签证中,商科相关项目占27%,超过其他所有领域。然而,只有6%的学习签证发放给了健康科学、医学或生物和生物医学科学项目,而贸易和职业培训项目则仅仅有1.25%。 同时,很多教育机构的招生人员一直将“读书后拿工签最终移民加拿大”作为其宣传和招生的口号,导致国际留学生入学人数呈指数级增长,这给房地产市场等方面带来了压力。 毕业工签相关的政策也被指责是加拿大国际留学生人数暴涨失控的原因。但专家表示,加拿大仍需要他们来满足加拿大劳动力市场需求,并为毕业工签持有者提供更清晰的获得永久居留权的途径。 学签、毕业工签政策今年连续修改 自今年一月份以来,米勒在一月份对分配给每个省份的学习签证数量实行了上限,为期两年,以控制去年超过一百万的国际留学生人数。 同期,米勒也对毕业工签政策进行了一些修改,停止向公私合作大学的国际毕业生发放工作签证,并将此政策归咎于国际入学人数激增。他还将硕士学位毕业生的毕业工签时限从一到三年延长至三年,同时将配偶工签资格限制于仅签发给研究生学位课程国际留学生的配偶。在今年二月,移民部还限制了留学生的校外工作时长。 你在学习什么专业呢?如果新的毕业工签政策真是按照专业签发工签时长,你觉得你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欢迎留言交流啊!
  • cover
    1年前

    悲痛!华人女生离奇陈尸豪宅!曝光诸多诡异细节

    最近,一名27岁的华裔女留学生在她的豪宅中被人用刀砍死。 这起轰动华人圈的蹊跷命案,有了新进展。 4月8日,警方发现27岁的女留学生Angela身中数刀,死于英国一栋六居室豪宅中。   据悉,Angela在泰国出生,父母离婚后,一岁的她随母亲移居香港。拥有香港人与泰国人身份。   长大后母亲送她去英国留学,她住过威尔斯的寄宿学校,后来她被伦敦艺术大学录取,过去9年她一直在伦敦生活。 大学毕业后,她曾在一家IT公司工作,但最后她决定辞职,自己创建一家小型物业管理公司。 她签下了海德公园附近有6个房间的豪宅的2年租约,今年1月搬进去,并打算把房子改造成Airbnb。 由于豪宅地段一流,离知名景点非常近,所以即使挂出751美元/晚的高价,前来问询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谋杀之谜桌游 她的死亡之谜始于4月5日晚上。 Angela与朋友们参加了每两周一次的聚会。 那晚大家还一起玩了一个名叫“Murder Mystery Party(谋杀之谜)”的桌游。 Angela的朋友们表示,那天的她看起来很反常。 华人凯文·夏(Kevin Xia)是当晚聚会的组织者,他回忆称,Angela“似乎比平时更加心烦意乱。” “在那半个小时里,她没有像往常一样专心玩游戏,因为她一直在给别人发短信。” 随后,她说自己有急事而叫了Uber,并于6日凌晨4点左右离开。 根据Angela手机上的搜索记录,显示她凌晨3:39从朋友的公寓离开回到家中。 暴力歌曲 如今,Angela的家人报告说,在她失踪前后的5个小时内,她曾播放过涉及暴力的说唱音乐。 这个细节是Angela的华裔男友曾先生发现的,他在她YouTube的搜索历史中,发现4月6日凌晨2:38至7:26期间,Angela在家中播放了她“从来不会听”的音乐。 曾先生说,“她的iPad播放了五个小时的暴力说唱音乐,其中包括歌词涉及刀具和枪支暴力的歌曲。” 神秘“富豪” 与此同时,Angela的家人怀疑她是被一名身份不明的男子杀害的。 这名男子在Airbnb上给她发消息,称他愿意出大约3.76万美元,租住她的房子一个月。 Angela将这件事告诉了住在新加坡,交往了两年的男友曾先生,以及她的母亲付女士。 曾先生透露:“Angela告诉我,这个男人于4月5日来看房,但没有透露他的名字、国籍或其他相关的细节。” 她仅表示这名客户“似乎很有钱”。“乘坐私人飞机飞往伦敦,并且有一个孩子。” 在看完房后,Angela称,这位神秘富豪对房子“非常满意”,并表示有兴趣租住长达三个月,她可以赚11.28万美元。 “那天早上她非常高兴地打电话给我,说可以用这笔钱来实现她开酒店的梦想。” 她还告诉曾先生,她和这名男子协商,绕过Airbnb私下付款。因为如果走平台的话会根据租金金额向房东收取3%至5%的佣金。 该男子还坚称他想在当天搬进来。他担心被平台政策驳回住宿预约。 Angela在香港的母亲付女士补充道:“他说第二天他会通过银行转账给她$3.76万美元,然后立即搬进去。” 付女士回忆说。“Angela当时并不担心任何事情,这个男人也没有什么行为让她怀疑。” 突然发英文 当晚,当Angela决定提前回家时,还跟新加坡的男友曾先生说了这件事。 当时曾先生就有种隐隐的不安,于是问她为什么要回去,Angela说她很累,而且手机快没电了。 曾先生说:“我持续给她发消息和打电话几个小时,因为我很担心,我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我没有收到任何回复,这很奇怪,因为尽管我们远距离恋爱,但每天都一直说话和发信息。” 直到周六上午晚些时候,他收到了Angela发来的一条消息,上面写着:“Sorry for Delay(抱歉耽搁了)”。 曾先生立即意识到事情不对劲! 因为他们从来不用英语交流,只用中文。他立马意识到那不是Angela发来的,她出事了! 曾先生联系了伦敦的朋友,让他们去海德公园的豪宅查看。他们于4月7日(周日)晚上抵达,在没有得到回应后报警。 第二天早上,警察最终进入了这处房产,并在那里发现了Angela的尸体,她身上有多个被捅的伤口。 嫌犯在逃 调查得知,Angela在4月6日上午6点15分后的某个时间因多处刺伤而死亡。   伦敦警察厅表示,据信嫌疑人已逃离英国,他们已向嫌疑人发出逮捕令,但尚未抓捕归案。   Angela家人在本周参加女儿的葬礼时公开表示,他们担心凶嫌可能对其他年轻女性构成危险。 “Airbnb必须检查身份查核机制的有效性,他可能在其他国家利用相同方法做类似的事,我们不希望其他人跟我们一样受苦。”
  • cover
    1年前

    出国之后 我发现最大的幸福 其实是做一个普通人(组图)

    每个留学生,都曾经是大梦想家。或许因为看过更大的世界的缘故,每个申请季的孩子,都曾希望自己能挂到和梦校齐名的“喜报”上;每个硅谷码农,都做过成为下一个OpenAI核心技术人员的梦,每个商科留学生也曾在实习dirty work的间隙里想着有一天自己的名字会传遍华尔街。但是在金字塔顶端的,永远只有那么一小撮人。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只是浩浩荡荡留学大军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员,又该如何克服这种心理落差? 我想变得“不普通” 作为全家第一个出国留学的·,我也曾以为自己会做出非凡的成就。 我的家乡常年游走在一二线城市之间,城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我身边的大部分人也挺佛系。 家人们都很宠我,从考试拿个高分,到作文或者钢琴比赛拿了奖,都是会被家里长辈传遍整栋楼的的程度,不知道在其他“别人家的小孩”那里拉了多少仇恨。 久而久之,我开始真的相信我是“天选之子”!英语成绩好,是因为我本就爱啃英文名著,从王尔德阿加莎读到Twilight,主打的一个杂食,考试光靠语感就能赢; 我的数学物理等理科虽然不如文科好,但是那几年中考难度都在降低,主要考的是谁背的题多,好好复习甚至有时能拿个前五。那时候就觉得,嘿,我是有点子天赋在身上的! 就在这时,第一次身边有人出国留学。一个和我们学校对口的美国私立美高来做宣讲。当大屏幕上放出森林里城堡一样的学校,各色面孔的少年们在蓝天草地上踢球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梦中卡塞尔学院的模样。 100多门千奇百怪的课,选课超级自由、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美丽得像在画里一样的校园...... 但是脱离千万人已经走过的老路,毕竟需要勇气,当时只有班里一个女生去报考了这所美高。那时候,我觉得她好酷好不一样,在这个人人都在卷高考,身边一半的人都弄不清藤校是英国的还是美国的时候,她就是天选女主本人! 当然我不知道的是,当年的同学正赶上了第一波低龄出国潮——2011年,高中生出国人数已经占中国总留学人数的22.6%;美国方面的统计数据显示,内地已有6725人到美国去读中学。 虽然这个体量相比,国内升学来说还只是九牛一毛,但是根本不是我想的仿佛当年“全省唯一高中生独自闯美国”这种级别的“孤勇者”。 这些我都不了解。小城的信息差还是二线城市的水准,可当时在班里是个小透明的我,只是想变得如此“特别”。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就是笑话? “我想去留学。”中考前后,我和爸爸妈妈坦白了。 当时我关于留学的信息来源,全靠中学和几个高中国际部宣讲发放的小册子,上面写满了“80%毕业生录取全球top30”之类的,殊不知其中三分之一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都会沦为很多人口中的“水校”。 爸爸妈妈其实工资不算高,都是体制内的,每个月扣完税也就五六千,但是福利待遇多,年终奖也丰厚,家里又攒得住钱,早先还有几套房。如果读公立国际部的话,也不太成问题。 我如释重负,仿佛离那条少有人涉足的漂洋过海的梦又近了一点。在志愿表上填了几个本地公立学校的国际部,参加校考,最后也进了其中一个不错的国际部。 虽然学的是国际化的课程,但是中式教育的阴影还是挂在我头上:老想和别人比。 比如,入学完之后群里就传开了不知从哪里泄露的校考分数名单,自以为英语是唯一特长的我,看到自己也只拿了个中间名次,心里酸酸的; 开学之后活动、标化备考、AP课程很快就一股脑儿地上了,我应接不暇。我托福首考八十多,听机构老师说已经超过中国学生的平均水平了,才得意了没多久,班里就出现了首考90+甚至100+的; 看大家都在筹备课外活动,对心理比较感兴趣的我,也试着和学校的心理健康办公室组织起了定期开展解忧杂货铺,也开了公众号开始写一些心理相关的科普小知识和干货。 可是活动一分心,每天能学习的时间大大压缩,成绩自然就下去了,有时候把作业刷完都吃力。 而班里其他同学参加物理碗、USAD十项全能、辩论的同时,还能在各科成绩上都压我一头! 拼命追赶的我,也渐渐明白了什么叫习得性无助:试着和人家一起自习,明明看的是同一章,做的是同一份练习题,别人就是学得比我快。 升到高二之后,从同学这里听说了知乎升学记录贴的存在,自己也开始关注一些留学公众号和一亩三分地。 上面晒出的profile主打一个眼花缭乱:10来门AP或者IB选最难的HL和已经堪比本科论文的EE,同时是学校好几个club的社长,还能拿下国赛大奖...... 不是,你们一天是有48小时吗? 不甘心的我,也开始模仿起他们:高二的AP我报了8门,文理都有;承包了心理社学年最大的两项活动,举行义卖选给山区的小朋友,并给他们远程提供心理辅导;还报名了Brainbee的地区赛。 想象中的六边形战士All in的荣耀并没有到来,给自己加压太多的结果就是全面崩盘。义卖的收入总数不尽人意,远程连线也频频出差错,还好小孩儿们都很配合很可爱; AP报的科目太多根本复习不过来,五月出分的时候只拿到1个5分,其中甚至还夹杂着一个美国历史1分,我查分的时候因为太过无语都笑出声了; Brainbee的教材更是看得一个头两个大,只能夹着备考AP、筹备活动的碎片时间刷知识点,考前一周每天平均睡觉时间不到三小时还是记不住,结果连初赛都没进。 冲刺的最猛的时候,和班里的学霸一起组了学习小组,每天晚自习一起学。最大的感受就是人家大脑版本都更新到12plus了,我的还是老年机:人家知识点过了几遍就会,而比别人花多出几倍的时间看书、背单词、刷题,也只勉强达到了对方的底线水平。 大佬试图给我讲题,但因为脑电波不在一个次元里,最后双方都放弃了。 曾经以为自己是“The chosen one”的我,彻底凌乱了。身边这么多优秀的同学都要出国,什么顶尖藤校要我,我自己都觉得是个笑话! 普娃,梦碎美国 还好,申请季运气好,真有个top30末位的大学要了我。 但是到了大学,那种比来比去的心态依旧阴魂不散,更可悲的是人家卷王比来比去至少更有动力学,我比了之后只会更加自卑阴暗,横扫自我,做回老鼠人——和高中不同,大学里很多同学做的事情让我感觉到他们是真正的热爱,而不仅仅是为了“刷简历”。 比如大我一届的学姐,主修地狱难度的biochem,以及我特别向往的theatre,也是学校剧团唯一一个东亚留学生。即使这样,学姐也能一边在教授lab那里当RA,一边给学校年终大剧当导演、写中文原创剧本; 比如课友南美小哥。他父母当年是走线才来的美国,当年考虑到学费付不起,甚至想让全校第一的他去读个社区大学完了。还好学校给了全额奖学金,南美小哥自己一周打两三份工还得照顾家里弟弟妹妹,会法语西班牙语英语,还能同时拿到满绩; 比如networking时认识的学校国际生心理咨询办公室的创始人。当年她才大一,发现身边国际生因为语言不通、文化差距等等,心理问题频生,才萌发了为国际生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理咨询中心。 为此她联系了城市里所有针对新移民的慈善和非盈利组织,了解国际生的困境,成立初期因为招不到人自己一个人扛起了财务、主席、外联、宣传的所有工作...... 而我,依旧是高中时那个状态,管得了GPA就管不了活动,要去找活动、找实习就管不了学习,想要all in就只能牺牲睡眠时间,创下过从连续通宵48小时不合眼的记录,最后喜提严重发烧一个星期。 况且,曾经以为留学是一份能stand out的独特体验的我,发现几乎能在每个专业,找到努力又强大的中国留学生。 每次我以为自己终于能成为第一个迈出舒适圈,勇敢尝试的中国孩子时,发现不管是多冷门的文科,还是多难顶的理科,或者是多硬核的工科,都能找到同胞的身影。 也是,中国是美国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在2022-23学年期间,赴美的中国学生总人数为28.95万人。 这28万人里,被国内的应试教育打好坚实基础的留学生、被国际学校的全面发展早早成为“世界公民”的留学生,或者是优秀的家庭教育培养出来的留学生,在国外比比皆是:有的在顶尖实验室走在科研的最前端,有的在研究公共政策的thinktank分析美国的社保福利项目,有的在艺术领域大放光彩。 天下这么多留学生,你凭什么不一样? 中产小孩那点儿脆弱的虚荣心,轻轻地碎了。 把留学当成一场RPG游戏 要说我现在和自己和解了吗,倒也没有。 但是,承认自己的普通之后,我发现留学的一切神奇地变精彩了!与其当主角改变世界,我现在成了一个小小的NPC,好奇地观察着身边的大佬动向还有校园日常。 比如在为了divisional才选的摄影课上,教授给我们讲了当年ta在某私立藤校内卷的toxic:“每个人都想拍比别人更牛的作品,互相较劲儿,结果真的进了这一行才发现,合作才是正道!” 说着,教授给我们自己展示了和另一个模特兼摄影师合作的作品,一看就知道是好朋友的两个人用很夸张的颜料泼满整个影棚,咧着嘴笑着,生命力扑面而来。 比如,因为线性代数的题目实在做不出来,又听不懂美国tutor一跳一跳的神奇思维+语言,厚了脸皮去找了另一位留学生tutor,卑微地问能不能用中文讲。结果tutor的母语buff加上熟悉的中式解题思维简直如有神助,一整个类型的题目很快全解开了; 比如,听说朋友的亲友录了很棒的研究生项目,自己心里还在有点儿酸的时候,却发现朋友真诚地为对方开心,甚至想开香槟庆祝【?朋友说ta记得对方为了这个项目做出的努力,能看到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性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优秀的成果,未来也可以帮助更多人,天大的好事儿啊! 是啊,身边有这么多优秀的同胞,不应该是值得庆祝的事儿吗?因为标准高了,自己当然就会显得“普通”;但是什么时候,“普通”成了一个贬义词了呢? 那个为了孩子的未来不惜穿越边界的家长,那个在苦苦和抑郁症作战,不得不休学的留学生,那个第一次通过线上接触到心理课的山区小孩儿,普普通通、衣暖饭饱地过一生,也是一种奢望啊。 更何况,有资本把孩子推出国外的家庭,已经不算普通了。 在社会学课上,我了解到了社会资本和阶级不平等的固化,比如,在一线城市的留学生家庭用家长人脉、几代积累下来的财富和信息差换来的优势,不是其他城市普通家庭能随便赶超上的。 是因为在象牙塔里待了太久,就忘了塔外的芸芸众生了吗? 写在最后 暑假回家整理东西,翻到初中的试卷,其中有一篇阅读是《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我记得这篇文章,但静静地坐在下午的阳光里又读了一遍,突然很能共情文中的女儿——没有一样值得炫耀的地方;越补课成绩越糟心;家长聚会上,在一堆要当主持人科学家的小孩儿里,格外不起眼。 但是只有她能娴熟地逗亲戚家的小孩儿开心,在鸡娃们各显神通的时候给人家捧场捧的不亦乐乎。也是她,能眉眼平和地说一句,“老师说,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 “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当年的我被这篇文章大受感动,也因此在每学期期末的未来目标里,写了一句“我想成为在路边鼓掌的人。” 是什么时候,我开始变了呢?
  • cover
    1年前

    中国美女留学生悉尼商场断魂 才和未婚夫开心通话…

    澳洲悉尼西田庞迪购物中心(Westfield Bondi Junction)随机砍人事件第6名死者为中国留学生Yixuan Cheng。(图/路透社)   13日澳洲悉尼近郊商场的随机砍人事件酿成6人死亡、多人受伤,第6名罹难者为27岁程姓中国女留学生,当天她开心在商场购物,出事前几分钟才与在中国的未婚夫通电话,接著就传出砍人事件,未婚夫再回电时就已无人回应。 澳洲新闻网News.com.au、澳洲公共电视SBS中文网报导,13日下午悉尼近郊“西田庞迪购物中心”(Westfield Bondi Junction)的随机砍人事件酿成6人死亡、10多人受伤,昨日确认第6名死者为中国程姓女留学生Yixuan Cheng(下简称程女)。 澳洲第九频道(Nine News)记者史都华(Sarah Stewart)指出,程女在澳洲没有亲人,澳洲警方花了一天试图联系上她在中国的家人,“她就像所有人一样,周六在西田逛街”。 中媒指出,现年27岁的程女在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攻读经济学硕士,出事当天她才完成一些考试,下午到商场购物、试衣。 澳洲悉尼西田庞迪购物中心(Westfield Bondi Junction)随机砍人事件第6名死者为中国留学生Yixuan Cheng。影音: 程女在中国的未婚夫王先生告诉中媒,出事前不久,他才透过微信和未婚妻通话,“大约下午3点,她还很开心地和我通话,甚至试穿衣服给我看,没想到挂断电话后,就发生砍人事件”。 得知砍人事件后,王先生拼命联系未婚妻,“我不断联系她,但都没有回应,全家人都很焦虑,但不敢往坏处想”。 王先生也公开与程女的最后对话纪录,当时程女告诉他“男款”、“款也挺多”,显然在挑选衣物或配件,但再回电时,已无应答。王先生也公开程女当天在商场内的自拍照。 更令人心碎的是,王男表示他计划未婚妻今年底毕业后结婚。据悉王男已订机票,准备飞往悉尼。
  • cover
    1年前

    富二代留学生断供一年,他竟靠这些谋生还债?

    “留学断供”,这个以前听都没听说过的词汇在这两年出现在媒体上的频率越来越高。昨天,它又一次登上了热搜榜前列,而这个故事的主角则是一位留学英国的同学。 然而,这位同学“坦白”讲出的一些做法,却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热议。 1 多少人的命运被“留学断供”改变,可他并不一样 一个留学生生长在国内的中产或富裕家庭,因为家庭生意、事业上的重大变故而突然被截断了学费与生活费来源,彻底改变了留学生活,这个就是“留学断供”这个新兴词汇的含义。   整整一年前,英国政府就发出警告,如果不增加维持贷款,辍学人数将继续上升。 当时,英国已有近 2 万名学生退学本科课程。这其中既有本土学生,也有留学生。 无论对于留学生而言,还是对于这位留学生的整个家庭而言,“留学断供”毫无疑问是一场灾难。 此前的案例中,我们听到的都是一个个被迫中断学业回国而前途迷茫的案例。但是今天的故事里,这位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可以说是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做到了逆天改命,在英国如此昂贵的学费与生活费压力下,顽强地在“断供”后靠着自己的努力坚持了下来。 不过,他的一些具体方法却引起了巨大争议。 咱们先把热搜新闻中的这个真实故事做一个简单的摘要,让大家了解一下来龙去脉。 留学英国的一位男同学,他的家中本来资金充裕,可以供他在英国深造。但重大变故在2022年时出现了。现在,他已经失去资金来源十几个月了。 不过,他靠各种类型的打工,依然在坚持着自己的英国博士学业。 该同学的家在中国中部,一个连接南北的大省。4年前的疫情之前,他家生意非常好。 他的姐姐一直帮忙家里生意,效益也不错,所以他既没吃过什么苦,也有充裕的时间和财力出来英国留学。 国内本科毕业后,他来英国读了两个硕士,并且对媒体承认属于“水硕”,原话是:“申请都是找中介代办的,当时自己也不爱学习,反正爸妈出钱,没有任何经济压力,完全是冲着去英国玩一年。” 在读取第一个硕士期间,他喜欢去旅行,甚至有时并不去上课,但最终还是以刚刚够的成绩毕业了。 皆大欢喜之后,他并没有“见好就收”,而是申请了第二个硕士。 理由是:“一年太短了,没玩够。家里那时也不需要我帮什么忙,才23岁,觉得人生广阔,想干什么都可以。” 说实话,这倒也不失为一个聪明的选择。更重要的是,父母也并不反对。 我们再往后看。 读第二个硕士时,他对某科社会语言学的课程特别感兴趣,毕业论文亦为同向,最终拿优秀成绩。他的爸妈颇感欣慰,认为他“在英国得到了认可”。 借着这股兴趣,他想继续读博,也再一次得到了父母的全方面支持。 这几年英国的学费、生活费、各种费都在飙升,而他在英国读博就算顺利也得用4年时间才能毕业。 当然,在家境殷实的情况下,这也没什么问题。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22年,他已经读博两年左右的情况下,家庭生意发生了变故。 因为疫情缘由,资金链出现了问题。这位留学生后来对媒体坦言:“我觉得或许我不能继续像以前那样生活了”。 2 重压之下代写论文,引来网友们巨大批评和争议! 英国,乃至欧洲的留学生们都明白,学费之外,房租是最大的一笔挑费。其实吃吃喝喝方面,能节省的空间很大。 学费无可变动,家里又断了供,那么,钱怎么省? 当然先从住房方面下手。 这位留学生之前一直住在单独的公寓里。“断供”以后,虽然住房合同不容易取消,但可以把房子再租给别人嘛,然后自己去找人合住便宜房子,这其实是一个很常见的节约开支的办法。 然而搬出去跟人合租会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遇到糟糕的室友。 这位留学生就遇到了,也是比较常见的:印度室友。 他口述:厨房里弥漫着的咖喱味儿、房子糟糕的隔音挡不住室友半夜打电话的声音,这些让他无法入睡,然而一想到一个月能节约近一千英镑的房租,也就坚持了下来。 某些印度室友其实是一个英国留学生,甚至欧洲留学生遇到的普遍问题了。厨房有咖喱味算是好的了,有时甚至厕所、浴室都有浓重的咖喱味。 而且,某些印度同学为了省房租更加无下限,甚至有同学几个人挤在一间12-15平米的房子里。 印度同学们有把鞋放在门口的习惯,有时你甚至能看到八九双鞋子摆在门口,听到里面多人讲话的嘈杂声音。 这是无数中国留学生都亲历过的一幕。 去年年初,一位香港女留学生因生活拮据而在伦敦自杀,其中一个原因(很难讲这是不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跟她合租的其他印度室友她极不适应。 最近几年流行一句话,叫做:“钱不是省出来的,而是挣出来的”。很多人因为这句话而去投资,努力挣钱,然而赔了个血本无归。 不过,来到今天这位留学生的案例,显然是必须得去挣钱了,光省房租的话,对于高昂的英伦开销也依然是杯水车薪。 热搜新闻中,他的原话是:“赚人民币我最熟悉的还是留学生群体,我几年前找过中介,知道他们是怎么运作的,在英国也有意无意接触过一些做论文代写的公司,做这个赚得不少,如果能越过中介直接找到留学生会更好,因为富二代群体付费的意愿非常高。” 于是,这位留学生从事了一段时间的论文代写,最高的单子,每单赚2万。 该新闻后来说:“代写论文属于灰产,他不想一直冒这个风险”,同时写道:“他也希望给别人提供实际的帮助,就转向了校对和文书修改,中间也会穿插一些口语陪练的业务。” 这也就是这个新闻中争议最大的点了。无数网友在留言区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这里我们也说一下,代写论文、作业及其他和课业有关的东西,既违反法律,也违背道德,绝对不应该拿出来提倡。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从原文来看,这位留学生退出代写论文这个工作,仅仅是因为“不想一直冒这个风险”,而不是因为三观正,或真诚悔悟,或良心发现。 也就是说,仅仅是惧怕惩罚而已。 其实现在很多人都有这个逻辑,那就是:只要不违法,甚至只要虽然违法但不会被抓,多没底线的事都能干,或者说,就没有底线这回事。 一个代写,一个作弊,这两点万万要不得,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 其实,这是一个根本价值观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认同代写和作弊,他在未来的为人处世,做事方式上也就必然认同投机取巧,见利忘义。这是一定的。 如果单单说这些你觉得很空洞,很抽象,那咱们就说说很具象的。 你希望有一天,一个靠代写与作弊而毕业的人医生给你看病吗? 或者,你希望在高速公路上遇到一位靠代考而上路的马路杀手吗? 其实,这世界上每一个投机取巧和不正当竞争都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根据热搜新闻,该留学生后来的原话还有:“(代写论文)潜在好处就是间接了解到了其他专业的知识,很多找我的学生都是商科,我现在都熟悉他们的术语了。” 3 其他兼职的办法他也试了,是否值得大家借鉴? 该热搜新闻表示,为赚英镑,这位留学生还去英国的餐厅与酒吧工作——用时间和体力交换最低工资(留学生原话)。 不过因为作息调整不好,做了三个月后,他还是放弃了。 该留学生还表示,周围有朋友在做自媒体,每日辛辛苦苦视频,拍摄留学生活,每日食谱,个别人做得很大,但多数人并没什么进展,每天都要作流量的奴隶。 最终,他放弃了做网红这个选项。 目前,他还是在翻译以及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领域里做些兼职,他表示在闲鱼上也开了相关的工作室。 目前,确实有很多各个国家的留学生以及在海外工作、居住的华人每天都在做短视频。 我们就再说说做网红变现这方面。 截止2023年的统计,仅某音短视频平台一家的创作者就增加到了1.3亿人,可谓节节攀升。 某知名媒体在2023年7月的民调显示,61.6的受访毕业生表示会考虑网红做为职业。 可以说,2024年基本已经是一个人人自媒体,人人当网红的时代了。因此,靠当网红赚钱,这条路是越走越窄,越走越艰难。 2024年四月,一个大型短视频平台对于带货、直播之类的活动做出了更大规模的限制。 而且,除了国内外那些金字塔顶端的博主会讲出自己的收入外,各个短视频平台上的中层与低层博主们极少会透露自己受益如何。因此,我们也很难判断一个中小型博主的真实收入。 在国外做短视频,可能确实有一点优势,毕竟,出国的人在人口总数比例上还是并不多。但是,早期做起来的那些博主没问题,是真赚到钱了。最近这几年开始做的,由于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大量涌入,做大做强的难度恐怕是呈几何级的飙升。 至于一个中小型博主能不能靠短视频创作支付英国高昂的留学费用,确实还是有很大疑问的。那位留学生对短视频创业的放弃也许也是个明智的选择。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 去年四月,某知名的周刊以很多留学生的真实案例汇总了一个长篇文章,专门讲述“留学断供”这个现象。文章里一些断供的家长不乏身价上亿之人,根本就不能算是“中产”。 这样的家庭一旦断供,只身在外、远隔重洋的留学生遭遇的巨变、打击与反差都是惊人的。 有人也许会说,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都是花天酒地、名车洋房的纨绔子弟,不值得惋惜和同情。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很多大富大贵家庭出来的孩子都是很有教养的,所谓“穷生奸计,富长良心”,古人总结出的谚语有它的道理。 而一旦断供,这样的孩子面临的现实生活中的困难也是最险恶的。 让我们用《侏罗纪公园》里的一句名言来结束今天的话题吧: “生命总会找到出路”。
  • cover
    1年前

    加拿大省长直言不想要留学生 希望100%招本地生

    安省省长道格·福特表示,他希望看到安大略省的高等教育机构仅由来自安大略省的学生就读。 安省省长福特今天在约克大学建立新医学院的公告中发表一番讲话,福特表示,安省高校机构的学院和大学约有 18% 的学生来自外国。 福特表示:“我认为,我们将继续与教育部门合作,取消这 18%。” “我并不是刻薄,但我首先照顾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 福特随后感叹,一些孩子和家长表示,一些安省学生出国留学,遇到某人后就不再回家了。 福特说,他希望看到安省高等院校的学生 100% 来自安大略省。 “我希望 100% 的安大略省学生都能进入这些大学,”他说。 在福特政府于 2019 年将学费削减 10% 并冻结之后,安省的高等教育机构,尤其是大学,越来越多地转向招国际留学生。   特鲁多联邦政府今年早些时候宣布将削减发放的留学生签证数量,安大略省的配额将减少了一半。 安大略省的许多学院和大学现在都出现赤字,最近省府向这些学校追加的 13 亿加元,但只是各大高校所需资金的一半。 安大略省上周的预算显示,未来两年,大学部门的国际留学生收入损失总计约 30 亿加元。 上周,安省表示,将优先将新减少的国际本科学生签证的配额分配给提供急需课程(例如技术行业)的高等教育机构。 几乎所有的学签都将发放给公立学院和大学,而私立职业学院则一无所获。
  • cover
    1年前

    20岁上海女留学生陈尸美国校外停车场,案件“神秘”难以定性!

    3月31日早上7点刚过,美国缅因州鲍登学院(Bowdoin College)一名华裔女大学生被发现死在位于托普萨姆市(Topsham)一座大桥附近的停车场内。 该停车场位于2 Main St.街,距该校边缘仅1.6公里(1英里)。该停车场正被用来存放建造一座新桥梁的相关设备。 Bowdoin College资料图 神秘案件 托普萨姆市警方未公布受害者姓名,仅证实,受害者是一名来自加州的女子,20岁,就读于鲍登学院。 该名女子的死似乎并不寻常——“英国每日邮报”用“神秘”一词来描述这起案件;“波特兰先驱报”则认为“这桩案件留下了很多问题,但似乎……全都找不到答案。” 目前,该女子的尸体已经被送往法医办公室进行尸检。法医办公室拒绝透露尸检相关的任何信息。 警方和媒体都在等待验尸结果。根据相关标准,尸检结果一般会在一个月之后(6-8周内)对外公布。 自杀?凶杀?交通事故?还是吸毒过量?目前警方仍未定性,但表示,虽然调查仍在进行,但该次事件不会对公众构成威胁。 校方声明 在警方发声之后,鲍登学院院长萨法·扎基证实,死者名为Qingyang Zhan(音译:詹青阳),出生于中国上海,自2019年来一直居住在美国。                                          Qingyang Zhan资料图 据悉,詹青阳此前在加州上学,2021年秋季进入鲍登学院学习,攻读政府和法律研究以及亚洲研究双专业,并帮助成立了中国留学生协会。 她是一名极具音乐天赋的学生,曾经在鲍登学院乐队中演奏钢琴和吉他。在同学之间,詹青阳被昵称为“K”。 鲍登学院成立于1794年,是美国25所“新常春藤”名校之一,亦是全美顶尖文理学院之一,与贝茨学院、科尔比学院组成“缅因文理三校”。 该校约有1900名学生,国际生占比很低,仅5.4%。 扎基院长在声明中写道:“教员们认为詹青阳是一个聪明而迷人的学生,许多人会记得她的温暖和善良。” “她的离去对她父母、哥哥、亲人以及她的朋友、同学和我们整个鲍登学院社区来说,都是一场毁灭性的悲剧。” “这让人很难接受,尤其现在我们还不知道詹青阳死亡原因。和你们很多人一样,我也感到心碎和震惊,无法用足够的语言来描述这一切。” 扎基还表示,鲍登学院计划举行校园追悼会来悼念詹青阳。 气氛压抑 近几日,鲍登学院校内气氛压抑,很多学生虽然不认识詹青阳,但他们都表示“这个消息让整个学校都感到很难过”。 针对此事,学校专门将面向学生的心理咨询服务时间延长了两小时。同时,该校教授们默许了“本周学生出勤率较低”的现状,并鼓励学生们“多花些时间来处理自身的问题”。 另据报道,2019年以来,至少有5名鲍登学院的学生死亡,但绝大部分都是死于事故。
  • cover
    1年前

    中国31岁女留学生伦敦遇害 同校24岁美国男子被控谋杀

    中国有31岁女留学生在英国伦敦遭人用刀刺伤,抢救无效身亡。警方已拘捕一名24岁美国男子,将控以谋杀罪。行凶动机尚待调查。 据英国警方官网消息,当地时间3月20日23时15分左右,警方接报称在伦敦刘易舍姆庄园公园某处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46067838557-0'); }); 警方和医护人员抵达后,发现一名31岁女性重伤,救护人员在现场急救,但伤者终仍伤重不治。 英国警方在案发现场取证。@csi_london   英国警方在案发现场取证。@csi_london 英国警方在案发现场取证。@csi_london   英国警方在案发现场取证。@csi_london 英国警方在案发现场取证。@csi_london   死者就读的学校发电邮向学生交待案件。 var adSize; if(dataLayer[0].product=='singtao_desktop') adSize = ['fluid', [728, 90], [736, 138], [750, 100]]; else adSize = ['fluid', [300, 250], [320, 100], [320, 50]]; console.log(adSize);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efineSlot('/2976666/ST_NATIVE/ST_NATIVE_2', adSize, 'div-gpt-ad-1668028764465-2').addService(googletag.pubads());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68028764465-2'); });   死者就读的学校。   行凶动机仍待公布 伦敦检察部门于22日,控告24岁的Joshua Michals涉嫌谋杀。警方表示已通知死者家属,并将为被害者家属提供支援。目前,正式的尸检尚未开展。 据中国侨网消息,疑凶为美国公民。而根据法庭文件显示,死者为31岁女子王哲(Zhe Wang,音译) 而死者就读的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发出邮件,通报校内一名中国留学生意外丧生,另一名学生则被捕并被指控谋杀。该起事件已进入正式的法律程序,而被指控的学生目前仍在羁押候审阶段。校方表示,已经联络了遇害女生的家人,她的朋友们也将提供帮助。
  • cover
    1年前

    加拿大大学要求留学生预付学费:申请时就交钱 不来不退

    真的越来越难了!联邦政府在此前限制了留学生数量上限,并且要求留学生提供“省级证明信”才给发放学习签证。 而由于分配给各省的留学生数量有限,而且“省级证明信”的数量也有限,有加拿大大学为了保证收到offer的留学生能够到校读书,以防浪费名额和省级证明信,甚至要求申请学生必须提前预付部分或全部学费! 图源:X@CPAC 一月份,加拿大联邦政府将允许进入加拿大的国际学生人数上限限制为360,000人,其中新不伦瑞克省获得了5,580人的名额。但是,联邦政府还限制了“证明信”数量。 新的留学生申请流程是这样的: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被录取后学校就会给他们一封“证明信”。 拿到证明信后,学生就可以向政府申请学习签证。但由于证明信数量有限,学校正在采取额外措施,确保学生是认真申请该学校并且会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来就读。 蒙克顿大学(Université de Moncton)的解决方案是在申请过程中要求学生预付学费。发言人Paul Ward表示,申请进入蒙克顿大学的留学生现在必须缴纳$4,000元或$8,000元的押金(这第一学期的全额学费),具体取决于他们来自哪个国家。 图源:CTV News 他说,这笔钱是在申请时支付的,如果学生来入学,这笔钱将用于支付学费。如果他们申请学习签证被拒绝,押金将退还。但如果他们去另一所学校,他们就会失去这笔押金。 他称这是为了确保无意来学校的学生不会收到证明信。 “这并不是一个消极的措施,而是为了让我们更有效率,因为我们处理的很多申请者在收到录取信后没有选择我们的大学。他们到处申请,”Ward说。 联邦政府要求学生证明“财务充足”才能获得学习签证。加拿大移民部称,学生必须证明他们有足够的钱支付第一年的学费,以及另外的$20,635元,以证明他们有能力负担加拿大的生活费用。 图源:加拿大移民部 蒙克顿大学大学校长Zundel表示:“不幸的是,在目前的情况下证明信数量有限,我们没有太多选择。我们必须采取措施确保这些证明信用于可能来就读的学生。” 蒙克顿大学等大学指责加拿大联邦政府,声称他们别无选择,只能要求更多的押金,以弥补他们可以发出的有限数量的录取通知书。 Zundel和Ward都表示,如果学生最终没有来学校,他们正在等待省政府的指导,以确定证明信是否可以重复使用给其他人。 新不伦瑞克省多元文化委员会前主席Moncef Lakouas表示,20年前,他在摩洛哥的家人为他能来到新不伦瑞克省留学做出了很大牺牲。 但由于该省的几所学校现在要求预先支付大量押金,以应对联邦对留学生的上限,Lakouas说 “(如果我还是留学生)我不会留在这里。当我还是一名留学生时,这里的大学关注学生的成绩和金钱。但现在主要是看重金钱了。” 不知道安省、BC省、魁省会不会出台类似的政策……这个真的有点让人头疼啊!
  • cover
    1年前

    清华博士被禁终身入美 真的因为一篇草稿论文吗

    继1月5日《中国留美博士生突遭遣返:经历噩梦般的50个小时》报道后,《中国科学报》继续关注中国学生和学者遭遇美方强制遣返事件。心碎和困惑仍然是这些事件的关键词。本文基于主人公范青的讲述,她的遭遇令人唏嘘。我们希望这样的故事能继续给赴美留学后来者以警示。 范青(化名)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哈佛博士后生涯会断送在一篇论文草稿上,并且还会因此背负终身入美禁令。 那个研究项目是她在清华读博期间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某教授合作的,只是停留在了草稿阶段并未完成,更没有投稿。她负责其中的理论建模和模拟分析工作,实验则是合作教授那边完成。重要的是,这个两年前的项目在范青看来并不敏感,而且在她这里已是过去式,她早已经不想也没有参与该项目了。 然而,美国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的美国海关审查官却不这么认为,反复纠缠7个小时后最终告诉她:因为没有在简历的发表文章列表中提及该研究,这属于涉嫌签证欺诈的虚假陈述。根据移民与国籍法案相关规定,她将被遣返。 直到登上返回的航班,细翻问询笔录的时候,她才注意到最后一条笔录中的“lifetime bar”(终身禁令)的字眼。 终身禁令,多么严厉的裁决!一篇没有在简历中列举的还在草稿阶段的论文,给她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结局。那天是2024年1月28日,距离中国的春节还有12天,范青的眼泪在机场哭干了。 范青在哈佛。 海关遇阻 2012年,18岁的范青考入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2016年本科毕业后在本校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研究所攻读力学博士,2022年1月博士毕业。直到去哈佛做博士后研究之前,她在清华待了9年半。 在哈佛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应用数学系,她的课题是软物质形貌演化理论,“所有的工作都可以用草稿纸和一台笔记本电脑完成”。她说,自己的研究并不涉及美国政府认定的敏感专业。 因为博士后J1签证到期,范青于去年12月4日回到上海,7日去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进行了面签,6个星期后即拿到新的一年期J1签证。这次更新签证的程序并不复杂,面签后补发了电子版简历、哈佛的研究内容与导师简历等信息。她的新签证有效期截至2025年1月。 1月27日,从上海浦东机场出发,范青登上了经卡塔尔多哈中转到美国波士顿的飞机。 始料未及的是,当地时间1月28日14点左右飞机到波士顿一落地,范青的噩梦便开始了。 范青随着人流进入非移民通道,排到她的时候,审查官看了一眼她的护照,问她叫什么名字以及生日。在确认了她在美国的学校和专业之后,审查官打了个电话,随后另一个审查官走过来把她带走了。穿过一个走廊,再下一个电梯到了行李转盘领取处。范青发现,行李转盘椭圆形的一角被帘子隔开了,走入隔离区的都是即将进入“小黑屋”的人。 这个时候一个名叫Tully的白人女性官员告诉范青,待会儿取到行李需要进行检查。就在等待行李之际,Tully问了范青的名字、工作机构,包括谁来给她支付薪水,以及父母的姓名、年龄、出生地等。 接下来Tully关心的是范青的专业,当范青在耐心解释会用一系列偏微分方程描述并求解生物组织发育演化时,Tully显得不耐烦了,并表示自己讨厌数学。Tully还询问了范青的研究是否会有任何军事应用,范青觉得很诧异,因为自己的研究领域是生物软组织的形貌生成,与军事没有任何关系。 行李到了,范青所有的电子产品都被取出。在问了她开机密码之后,Tully就把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甚至运动手环都统统收走,同时被收走的还有她的两个移动硬盘,其中存储的都是工作文件。 Tully离开后,就是范青独自等待的时间。 15:40左右,范青被叫到了“小黑屋”。又等待20分钟后,才是Tully和另一个又高又壮的男子进行审问的时刻。 范青注意到,自己面前还有一个摄像头,但不清楚是否在拍摄。两个审查官在问了一些基本情况后,问范青:如果把你遣送回中国,你会担心自己受到迫害吗?她的回答是:“不会。” 早就挖好的坑 事后看来,两个审查官早就给她挖好了坑。 第一个问题就是,范青做的科学研究是否跟军事应用相关。范青给出了坚决的否定回答:“我做的研究全部都是关于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的。我不做任何实验,我做的东西跟军事应用也没有任何相干。” 然而审查官有备而来,早就锚定了北航教授与范青的课题。他们先问范青认不认识那个北航教授,范青告诉他们,那位教授是清华同一个课题组的前成员,但很早就毕业了。审查官接着问有没有什么研究合作,范青坦诚相待说,只有一项合作的工作,是一个弹性圆环变形的力学研究,但尚未完成。 这个时候审查官拿出了范青的iPad,并打开了她的微信,调出范青和北航教授的对话记录,让她详述二人的合作课题,并且用英文翻译对话内容。 接下来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范青坚称自己只是帮对方做一些理论建模和模拟分析的工作,但不知道他们的具体实验是怎么做的。她没有参与这个实验,且该研究与军事应用没有关系。 这个聊天记录并无显示她在继续该研究。事实上,范青已经明确拒绝了北航教授修改该论文的请求,她特别告诉审查官:“这个项目是我在来美国之前做的,现在我已经stop(终止)这个课题了,而不是pause(暂停)。” 之所以不再继续北航教授的项目,也是因为她在2022年从上海经加拿大中转入境美国开始博士后生涯之际,在多伦多提前办理通关手续时,被美国海关审查官进行了相关的盘问。 那次范青一样经历了数小时被关在“小黑屋”,以至差点误了飞机。当时审查官将她所有论文的题目打印在一张A4纸的正反两面,给了她一支铅笔,让她把每一篇发表论文的主题内容都写下来,同时盘问了很久关于和北航教授合作的情况。她告诉审查官,那个研究只是相当于一个玩具模型,没有任何的军事应用。 审查官还盯上了论文的题目,提出为何要叫Robotic fish,并且在北航教授单方面向她发的微信消息中多次提及“机器鱼”字样。另外,在她的电脑文件中发现,该研究的文章草稿和补充材料被放置在一个叫作“Ray paper”的文件夹中。而“Ray”这个代称与美国的一个军事项目极其相似。范青很是恼火,她不明白为何合作伙伴会用这个招惹麻烦的名字,也已经多次提醒对方修改论文名字。她明确表示过自己退出此项研究。 不过她很快反应过来:在美国前总统川普于2020年6月签署的第10043号行政令中,禁止北航等多所高校的学生和学者获得F/J签证。她很可能是因此受到牵连。 最终范青还是顺利在多伦多通关。而这次,尽管看到之前有中国留学生遭遇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强制遣返的报道,她还是认为自己的研究并没有任何敏感性,而且波士顿的大学众多,在波士顿机场入境的学生学者应该不会受到不公平和歧视的对待。 不承想,波士顿海关仅仅因为一项毫无根据的怀疑,就给出了如此严厉的处罚。 范青参加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 “草木皆兵” 事后看来,她早就被美国海关盯上了。 在审查官的眼里,敏感是无处不在的。为了力证范青跟军事项目有关系,两个审查官可谓绞尽脑汁。 他们多次询问范青所学的工程力学专业为何隶属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范青反复向他们解释,航天航空学院下面有很多不同的系,但自己的专业是力学,并不是航天航空方向。 他们在范青的手机里发现一张她于2018年在西安开会时拍摄的照片,背景是第十二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审查官把照片放大,指着背景板上的“西北工业大学”几个字问:“你和这个学校是什么关系?” 显然,同样被列入第10043号行政令的西北工业大学是敏感词。范青告诉他们,西北工业大学是这个会议的承办方,但“我从来没有进过该校的校门”。 审查官问她是不是获得过国家留学基金委(CSC)的资助,范青坦承,自己在2019年获得过该项目资助。 审查官接下来的问题让范青啼笑皆非,他们指着在范青的手机里发现的一个名为“CSC”的应用程序问:“为什么现在‘CSC’还在你的手机里?”范青告诉他们,此CSC非彼CSC,而是哈佛公寓地下室洗衣服务公司的应用程序。 还没完。审查官在范青的手机备忘录中发现一个写有2023年12月18日准备参观黄埔军校的日程计划,于是问她跟这个军校有什么关系。 范青只好解释,这个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只是一个历史遗迹,广州的一个景点而已。彼时范青刚刚在上海提交了美国签证申请,然后去成都和广州玩了几天。事实上,因为当天下午有别的事,她并未去参观黄埔军校旧址。 尽管证明这些都是“草木皆兵”般的捕风捉影,但并未改变审查官对北航合作论文的论断,在反复纠缠后,最终给了遣返定论。 宣布完遣返决定,审查官让她签字,范青哭着力求要看过笔录再签字,却遭到拒绝。Tully威胁说,要是不签字就要在“小黑屋”过夜,而波士顿冬天很冷,没有暖气,范青只好握着鼠标颤抖着签了一个蝌蚪般歪歪扭扭的、小到几乎看不清的名字。 接下来当看到范青拒绝按指纹时,Tully就失去了耐心,直接抓起范青的手在指纹器上按了下去。 他们还要给范青拍照,要求不能再哭,要站直且露出牙齿。最后又给了她一个刮板,需要她留下口腔上皮细胞样本。然后就被送上了登机口,跟来时的航线一样,经卡塔尔回到上海。 后来经咨询律师她才知道,自己没有撤销申请入境的选项,若有或许就不会这么快得到终身禁止入境的惩罚。 “屏幕被监控了” 在1月28日晚9点多登上遣返航班之际,范青已经在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待了7个小时。 她的护照和遣返文件被装在了一个黄色文件袋中,由机组成员一路保管,而所有的电子设备还要扣押在美国海关继续进行检查,她拿到手的只是一份设备清单。范青问,大概多长时间还给她,答复是两周。再问,能寄回中国吗?答复是不能,只能邮寄到一个美国的地址。 从波士顿到多哈,再到上海,航程接近30个小时,这期间范青坐在航班的最后一排,不能随意走动,更不能换座位。因为没有通信设备,她焦急万分:哈佛的同事在等着她回去,同时跟国内的亲友也失去了联系。 从波士顿到多哈的14个小时里,范青一口饭也没吃,她吃不下。直到快下飞机的时候,她才要了点零食。即使是下飞机,她也被要求最后一个离开,且有人专门看管。幸好有乘务人员好心,借给她手机给家人打了个电话。 到了多哈至上海航线,范青感觉好了不少,毕竟中国乘客多了。她再次借到手机联系到了家人。 1月30日下午将近3点,她终于回到了上海。 此后直到3月初,范青在哈佛的同事才收到了她被扣的电子设备。然而,当同事应范青要求打开电脑拷贝文件的时候,开机才发现笔记本显示屏顶部有一行英文小字,“your screen is being observed”(你的屏幕正在被监控)。 范青和同事吓坏了,他们担心,手机和iPad是不是也被监控了,所以至今还未给手机和iPad充电。 范青被监控的笔记本。 尾声 哈佛的代理律师告诉范青,仅在2024年1月份,就有5个在哈佛的中国人遭遇遣返。 背负终身入境禁令,这让范青对返美不再报以希望。 两年的哈佛博士后生活也让她受益匪浅。哈佛的导师更擅长从数学角度看问题,这给了范青很多不一样的学术视角。 导师很是惋惜,他告诉范青,这是错误的政治因素导致的,“希望不要让这个事件阻碍你将来学术生涯的发展”。 本来范青的打算是,在2025年完成博士后阶段工作之后,在美国找一个教职。接下来,她打算去欧洲找机会。尽管去欧洲还要学习新的语言,并且工作机会不如美国多,但这是目前范青能接受的结果。 还好,她已经顺利拿到欧洲一个知名研究所的offer,准备开始第二段博士后工作。 唯一担忧的是,范青还没拿到她被波士顿海关扣押的所有电子设备。这些私人物品从美国邮寄回中国竟然还要向中国海关缴纳不菲的关税,大概是总价值的20%。这让她不能理解。 (除说明外,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cover
    1年前

    "时薪$10刀就很知足!一间公寓挤7个人!"这届加拿大留学生实惨

    这年头,加拿大的留学生们也太难了!里贾纳大学(University of Regina)的国际留学生Shivangi Sharma表示,她“很幸运”能够在本科上学期间同时做三份兼职工作,因为她的许多朋友们都在为“找工作”而发愁。 图源:University of Regina   “许多学生都在努力寻找工作......现在,由于通胀和就业危机的影响,我身边很多人甚至连份工作都找不到。”25岁的Sharma说道。 “我真的不认为萨斯喀彻温省已经准备好接受更多的学生,因为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职位空缺。” 根据CBC News从加拿大移民部获取的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3年,来自印度和中国的学生在国际留学生中所占比例最大。去年,加拿大迎来了278,860名印度留学生和58,430名中国留学生。萨省的国际留学生比例一直在增长。当地三所大学,萨斯喀彻温大学、里贾纳大学和萨斯喀彻温理工学院的入学率显示,过去5年国际学生入学人数稳步增长,其中最大的来源国是印度、中国、菲律宾、尼日利亚和越南。 萨斯喀彻温大学的应届毕业生Mehdi Ebrahimpour表示,身为国际留学生的他,找工作非常困难。“我需要一份兼职工作,但真的太难找了......毕业后想找工作就更难了,主要原因是我缺乏加拿大的工作经验。”这位35岁的留学生说道。 Ebrahimpour之前在伊朗的工作经历也并未得到加拿大雇主的认可,他说这一问题正在恶化。CBC新闻采访的许多国际学生表示,里贾纳和萨斯卡通甚至连最低工资的工作都稀缺。 有些人说,他们从事的是每小时$10刀的现金工,这个金额还没有达到萨省最低工资每小时$14刀。“如果人数不断增加,恐怕我们在找工作这方面将面临更多挑战。”Ebrahimpour说。 尽管Ebrahimpour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奖学金,但他说,即使他“住在大学提供的最便宜的宿舍里,”他依然很难支付起房租。萨斯喀彻温大学的留学生Krunal Chavda对此表示同意,并表示实习机会也很短缺。而实习经历对于获得加拿大工作经验至关重要。 Chavda说,他申请了200多个实习机会,但最终只收到10次面试机会。“现在就业市场不好,每个实习岗位的申请人数都超过300人,”他说。“现在,想象一下如果有更多学生过来......” “虽然我现在有一份全职工作,但几乎没有任何积蓄......负担能力是目前所有国际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报告还显示,在萨斯卡通,租房市场紧缩,人们还面临租金上涨,空置率下降的情况。Sharma说,学生负担不起这些租金,即使跟室友合租也很难住得起。 “据我所知,有七个人共住一个两居室,租金不包括水电费,这很困难......”她指出,这种住宿存在安全问题。 里贾纳大学的国际学生Zuhruf Zarooq说,当他搬到里贾纳时,他住在一个与客厅隔开的房间里,他说这种情况对学生来说太常见了! “那是一套两居室公寓,一个房间住三个人,另一个房间也住了三个人,客厅大约能住四个人,每个空间用隔板隔开......” Zarooq说,他也在努力寻找兼职工作。“当我刚来到这里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我就在7-11便利店找到了一份工作。现在,我想再去这家便利店找份兼职,但他们已经满员了,而且不再招人了。” 唉,留学生们要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真的太难了......
  • cover
    1年前

    吓傻!加拿大名校19岁中国留学生涉醉驾撞死行人

    周一(3月11日)凌晨,北约克一名行人在人行道上行走时被撞身亡。 一名19岁新手司机因涉嫌酒驾和危险驾驶被捕。 这名司机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年仅19岁,目前就读于多伦多大学。 据多伦多警方通报,周一清晨4:58左右,多伦多警方被叫到了Lawrence大道和Varna Drive附近,以应对一起车祸,一名行人被撞。 警方称,当时涉事司机驾驶一辆黑色亚光2022款宝马M5沿着Lawrence Avenue向西行驶,试图超车时突然失控,冲向路边,撞上一名54岁男子。 该男子当时正在Lawrence Avenue北侧人行道上行走。身受重伤的他被紧急送往Sunnybrook Hospital医院,但抢救无效后宣布死亡。 警方称,事故发生后,男性司机和三名乘客(两男一女)没有受伤,并留在了现场。 警方将涉事司机拘留,因涉嫌酒驾。 据警方消息,这位19岁的司机为多伦多大学的学生,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毫克!还是一位新手司机! 据知情者透露,肇事司机被称为王某,为多伦多居民,是一名中国留学生。     附近公寓楼管理员Mario Perez表示,事发时他正在睡觉,一声巨响将他惊醒。那声音听起来就像强风拖走了塑料垃圾桶。 他赶忙出去,却看到一名男子躺在地上,脸朝下趴在路边,看起来受了伤。 而几米外一辆深色宝马车明显是转了一圈后撞到了围栏停了下来,右侧车门有撞痕,后视镜也被刮掉了。 在断了的栅栏边上,还有三名看起来很年轻的人,两男一女,和警察一起站在现场。 他说,“太可怕了,我现在还在发抖,特别是当我看到地上的人时,我感到很难过。” 根据当地媒体发布的现场图片,现场留下了一堆残骸和轮胎痕迹,足以可见当时状况之惨烈。     人行道上,有四个警用交通锥形标志,司机似乎是在那里失控。   警方绑在路边一栋公寓楼上的胶带覆盖在草地上,草地上还散落着碎石,旁边是通往围栏的泥泞轮胎印。   据《星报》对多伦多2022年交通碰撞数据的分析,Lawrence Avenue是近年来发生伤亡碰撞事故最频繁的几条主干道之一。 事发地附近的居民表示,这已经是三个月内第二次有汽车在这个十字路口失控冲出路面。 “差点撞上行人”的危险情况在这个十字路口经常发生。 而且,这个十字路口位于一所学校旁边,距离通往Allen Road高速公路的入口匝道只有几百米。 “这里真的很危险!”   几位邻居表示,在最近这起车祸发生后,他们希望能聘请一名路口警卫来监督这个交叉路口。   去年10月,新泽西州也发生了类似的夺命车祸。   10月16日凌晨12:45分,同样是中国留学生,同样姓王,同样驾驶的是一辆宝马,型号是X5 SUV,与迎面开来的Kia牌小车相撞。 Kia被撞飞砸在墙上,支离破碎几乎成了废铁。肇事的宝马SUV也严重变形。   对方26岁的男司机Dylan Weidenfeld当场死亡。 Wang的车上共有5人,Wang和副驾女生轻伤。     后座3名乘客,其中一名女乘客当场死亡,一名男乘客送院后重伤不治身亡,另一名19岁的女生当时情况危殆,生命垂危。   警方说,事发路段限速25英里/时,但Wang当时车速超过100英里/时,4倍超速! 类似事件也提醒每一个华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不要拿生命开玩笑。  
  • cover
    1年前

    19岁亚裔留学生被逮捕!他竟然做了这事

    近日,一群女学生在多伦多大学的宿舍里洗澡时,发现有人在窗帘上拿着手机,警方向公众通报了一起与偷窥行为有关的逮捕事件。 嫌疑人 Shunnosuke Koshikawa,19岁,国际留学生(图源:TPS) 嫌疑人确认为19岁的国际学生Shunnosuke Koshikawa,他因偷窥和恶作剧被逮捕。 警方表示,在2024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警方收到了Spadina Avenue和Willcocks Street地区的多起偷窥报警。 据调查人员称,女学生进入了多伦多大学Wilson Hall Residence的一间女性洗手间。 警方说,当学生们正在换衣服和使用淋浴时,他们注意到一个身份不明的人在浴帘上拿着一部手机。 据悉,Koshikawa拍下了这些女学生的照片,然后逃离了洗手间,去向不明。 一名警方发言人表示,警方要求公众保持警惕,并向当局报告任何可疑活动,并指出可能会有更多的受害者。
  • cover
    1年前

    新西兰一名中国留学生,刺伤房东后自杀

    昨日,新西兰本地媒体NZ Herald揭露了此前一名中国留学生刺伤房东后自杀的案件。 验尸官于昨日公布了相关信息。 悲剧发生 Jian Di于2019年首次从中国来到新西兰,并在南岛的坎特伯雷大学取得了应用数据科学硕士学位。 2021年3月,她联系上了基督城居民Wen Fu和其丈夫Qingha Zhang,询问他们是否有空房出租。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3月8日,Di搬到了他们的住所。 根据记录,Di在3月中旬曾向移民局递交过一份签证申请,其体检结果为“A”,并且没有精神健康方面的压力。 然而,在2021年3月30日早上7点左右,Di给房东Fu女士发去信息,信息中透露称她感觉自己活得很艰难,总是遭遇孤独和嘲笑。 Fu女士随后表示,自己愿意向公司请假,回来照顾这位28岁的留学生。 当Fu回到家,她就开始安慰心情低落的Di,对她说,她是一个优秀的人,拥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 与此同时,鉴于Di的精神状况,Fu让丈夫打电话求助。 就在这个时候,Di突然拿起锋利的厨房刀具,向Fu的手臂和上半身刺了几刀。 Fu的老公见状上前阻挡,上臂和肩膀留下了很深的撕裂伤。 随后,这对夫妇立刻从房子内跑出并呼救。 留学生自杀 接到报警后,武装罪犯小组、警方谈判小组和医护人员紧急赶往现场。 他们在卧室外与Di喊话,但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只有无法控制的哭声从她的卧室里传出来。 当警方破门而入时,最终发现这位中国公民已经躺在地板上,没有任何反应。 随后,相关调查工作开始进行。 昨天,验尸官Mary-Anne Borrowdale最终裁定,Di的死亡系自杀。 虽然死因已确定,但验尸官也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Di作出自杀的选择。 “Di的父母被这件事震惊了。他们说,他们前一天还和Di通过话,当时听不出任何异常。” 不过,从Di留下的几篇日记和她曾经与别人的对话来看,她是一个害怕遭到别人嘲笑的人,她还对留在新西兰生活和工作忧心忡忡。甚至,她认为“所有人都想让她死”。 验尸官说,Di在那天早上处于极度痛苦和破坏性的精神状态。
  • cover
    1年前

    加拿大今年批准留学生学签数量不到30万!

    据cicnews报道,加拿大移民部长马克·米勒(Marc Miller)最近对《环球邮报》透露,今年提供给高校国际学生的学习许可实际数量约为29.2万。 图源:X@MarcMillerVM 这比1月22日宣布的36万要少得多,当时加拿大移民难民和公民部(IRCC)宣布对今年将批准的学习许可申请设置上限,目前是两年内将批准的学习许可数量减少35%,遏制加拿大国际学生项目的“不可持续增长”。 IRCC当时还表示,将提高该系统的诚信。 为何修正数量? 在宣布学习许可上限时,米勒部长引用了36万的数字,这与他实施的处理限额606250份申请,以及大约60%的学习许可批准率有关。 不过,移民部长没有法定权力限制签证批准数量,只有权限制IRCC处理的申请数量。部长在公民身份和移民常务委员会的会议上强调:“我只能限制申请人数,而不能限制实际发放的签证。” 此外,IRCC当时没有提到,这个限制也考虑了不受上限影响的学生,如小学生和高中生,或硕士生。因此,今年提供给高校本科生的学习许可总数约为29.2万。 与2023年的579,000份相比,新修订的限制基于申请数量,将学习许可数量减少近一半。 加拿大是如何实施这个学习许可上限的? IRCC将学习许可上限的实施留给了省级政府。为此,各省负责向有资格的指定学习机构(DLI)的国际学生颁发省级认证信(PAL)。这些信件向IRCC证明,被批准的学生获得其学校所在的省或地区的授权,可以计入该省的学习许可配额中。 根据移民部的指示,省级认证信必须由省和地区政府撰写并签署,并且必须包含申请人的全名、出生日期和地址。 在新制度下,学习许可申请人现在需要一份录取通知书(LOA)和一份PAL来向IRCC申请学习许可。。分配给各省或地区的数量将根据其各自的人口而定。 到目前为止,只有卑诗省和阿尔伯塔省宣布了他们为学生提供PAL的系统。通过这两个系统,一旦学生符合所有的资格标准,他们将通过他们的指定学习机构获得证明信(PAL)。 联邦政府要求所有省级政府在2024年3月31日之前创建并实施他们的PAL发放系统。
  • cover
    1年前

    华人哈佛博士后亲述:海关“小黑屋” 心惊肉跳的18个小时

    美国海关“小黑屋”,想必大家应该都能听说过。“小黑屋”听起来虽然有点可怕,但实际上是入海关时一个正常的屋子,当入境官员对旅客身份或入境原因产生怀疑时,让其等待二次审查入境材料的地方。非美公民入境美国,无论持绿卡、J1、H1B、B1/B2还是F1/F2等类型签证,都有一定几率被“关小黑屋”。最近哈佛医学院的一名博士后,在网上详细讲述了自己被关“小黑屋”18个小时的经历,得到了网友的极大关注。在这18个小时候期间,他手机、电脑中的所有浏览信息以及聊天记录,都被海关翻了个“底朝天”。他将自己“被遣返,且5年内不得以任何理由入境美国”的惨痛遭遇,详细记录了下来,并授权本平台,分享给更多网友,希望给每一个要入境美国的华人,一些经验,少走弯路。 图源:小红书账号@喜之郎博士特此声明:本文经@喜之郎博士授权撰写以下简称为A同学01白人入境官“看起来”很和善A同学自大学以来一路从北京到新加坡,从新加坡再到瑞士,最终获得了哈佛医学院博士后的Offer。2022年2月,A同学从瑞士的苏黎世出发,登上前往美国求学的飞机。美东晚上7点半左右,飞机终于落地波士顿,A同学收拾好下机行李,便前往海关排队等待入境。由于从苏黎世飞波士顿的旅客并不是很多,很快就要排到A同学入境审查。A同学前面入关的是一名瑞士旅客,在入境官询问她入境理由时,她称自己是来旅游,就直接盖章放行。心里想着这个白人入境官人还挺友善的,A同学觉得自己也应该很快就能“搞定”,于是走上前等待入关。入境官扫完A同学的护照后,在电脑上审查了他的资料好久,随后打电话叫来了2名穿着警服的检察官,将A同学带到了地下一层的一个大厅,等待二次审查材料。没想到,A同学就这样被关进了“小黑屋”。 图源:小红书用户@静芷幽兰02“小黑屋”里发生了什么A同学被带到地下一层的一个大厅后,其中一名检察官拿走了A同学的护照称需要取行李进行检查,另外一人开始与他“闲聊”,态度很友善并告诉他就是例行检查,无需紧张。取来行李后,那名检察官将A同学的箱子打开从头到尾仔细翻了一遍。而另一人也没闲着,开始问他一些问题并拿笔进行了记录。包括他从哪里来,为什么要来美国、要在哪里读书等等基本问题,A同学都一一作答。以外,还问了A同学到哈佛继续读博士的研究方向,A同学回答称利用AI模型研究加强针booster对新冠疫情的影响。(当时正值疫情期间)检察官像“审查户口”一般,追问其在瑞士读博士前,在哪里上过学,有发表过什么论文等。A同学称自己在中国北京读的硕士,研究生时论文方向是视频监控中的行人搜索。关键问题来了,检察官问A同学,大部分哈佛大学博士后都是持J-1签证(短期学者签证),问他为什么要申请H-1B工作类签证?同时,问其是否会回国发展。A同学回答称,哈佛大学提供2种签证类型,网上查询后,觉得H-1B和J-1相比更优,所以选择了H-1B。因为怕检察官怀疑自己的移民倾向,A同学表示中国发展很好,自己更愿意和家人一起在中国生活。03手机、电脑内社交媒体软件翻了个遍A同学原本觉得自己回答的问题都很诚实,并且检察官还夸赞了他英语说的很好,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没想到,自己接下来竟“迎来了”网传的电子产品检查。因为A同学在来美国前做过功课,早在入境前就将自认为有风险的照片、聊天记录以及网页浏览记录都清除的七七八八,放心的将手机和电脑交给海关。结果,检察官不但检查了他的微信聊天记录和电脑浏览器的浏览记录还查看了他的电子邮箱。女检察官先询问了他一张有关卫星发射的图片,问他是否参与了卫星发射有关活动。A同学称是新闻中看到卫星发射成功,于是保存了图片下来转发给好友的。其次,又问他邮件中为何在与哈佛学院沟通签证时,哈佛的建议是J-1,但他回答害怕J-1不通过,才选了H1B。A同学已经开始紧张起来了,但是仍如实回答了因为川普总统颁布的10043禁令,在国内一些大学读过书的学生可能很难获得J-1签证,但禁令并未针对H-1b签证,所以选择了后者。检察官称很高兴他没有说谎说了实话。随后的问题,令A同学不寒而栗!检查官问他是否注册过某个华人论坛,称查到他与论坛中认识人的微信记录,其中有关10043禁令话题。 (小知识:2020年6月3日,美国前总统川普签署了第10043号总统令,以国家安全为名,禁止特定学生和学者获得F/J 签证。 大部分被拒签的中国留学生本科曾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等八所高校之一。)其中包括A同学正在香港读博士后,计划几月份去密歇根大学读数学博士后;B同学毕业于中国北邮,已经进入美国某实验室做XX研究;C同学人在上海,准备进入斯坦福大学读博士后...令A同学意想不到的是,美国海关的人竟然对阅读中文信息,中文论坛毫无障碍!A同学听完整个人傻了,怕海关“顺藤摸瓜”,将所有他联系过的人“一网打尽”。这些人中还没到美国的会不会禁止入境,在美国的会不会有FBI找上门调查?随后,又开始“揪着”他研究生课题,视频监控中的行人搜索是否会被军方使用过等等问题。A同学表示是国内几乎所有理工科大学的研究方向,自己就是普通留学生。045年内不得以任何理由入境美国A同学在被带入一个房间做了正式有记录的谈话后,检察官告知他将要将他遣返。原因是,他刻意避开1043法案,拿不到J-1签证后还申请的H-1b签证。A同学当时十分不服气,称自己没有违反任何法律,且如果背景有问题不符合H-1b签证的话,根本拿不到签证。但对方表示,这是签证部门的事情与他们无关。更离谱的来了,他们将A同学带到一条有刻度尺的墙上拍照,并告知其5年内不得以任何理由入境美国,最后签字按手印。由于A同学是从瑞士飞往美国的,所以只能将其遣返回瑞士,而且是需自费购买遣返回程的机票。A同学原本购买了冬季飞回瑞士的机票,不得不被提前到当天。经过了18个小时的“小黑屋”,A同学最终被两个海关人员押着登机。A同学幽默地称,这还是自己第一次不经过安检就登机的经历。因为该航班需要在德国专辑,海关人员特意交代飞机的空乘称,要看着他登上回瑞士飞机后,才能将护照还给他。德国航空的空乘在两名海关人员走后告诉他,不要担心,一会就把护照归还给他。兜兜转转一圈,A同学又回到了瑞士,因为去美国他已经将瑞士的房子退了,工作也辞了。但幸运的是,A同学在瑞士的居留卡仍旧有效,他的同学接待了他,他的导师也继续与他续了博士后的合同,他将继续合法在瑞士生活。最后,海关把他的手机和电脑最终给他邮寄回了瑞士。A同学随后因被关“小黑屋”的经历,第一时间联系了他在论坛中认识的一些朋友,并建议他们将他好友删除。没想到,其中一人回复称,自己在2个月前就已经被遣返了......A同学在最后给了网友们的建议是: 图源:小红书账号@喜之郎博士05网友们的“小黑屋”经历小黑屋,学名Secondary inspection。那为什么大家将其称之为“小黑屋”?因为在进入房间等待审查时,海关会将你身上所有与外界联系的通讯设备带走,包括你的手机、平板和电脑等。如果最终审查发现“可疑问题”,会拒绝旅客入关并将其遣返。 很多往返美国的小伙伴们称,“小黑屋”是概率问题,很多是随机抽查的,做好心理准备就好。“小黑屋”主要分两步,Secondary 1仅仅是审查阶段关的屋子,Secondary 2才是确定被遣返人关的屋子,一人一间。 都有哪些原因会导致旅客被带入“小黑屋”? 无法验证身份信息的:入学生SEVIS信息有问题; 对入境原因产生怀疑的:比如持有旅行签证,但可能滞留美国非法工作的; 持有绿卡但长时间未回美国生活的; 曾有不良记录的:比如滞留、有犯罪记录的; 如果被关“小黑屋”怎么办?首先,不要慌张保持冷静,诚实回答入境官问题。因为除非你早就被入境官“盯上”,一般就是例行询问以及核实信息。如果你的英文不好,可以请求语言协助。如果有联程飞机,也不必担心,一般海关会给妥善安排。不幸被遣返的话,回程机票需要自己出钱购买,被扣留的电子产品最终会被邮寄回你所填写的地址。 图中为海关“小黑屋”。图源:一亩三分地论坛,版权属于原作者很多小伙伴们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美国一些机场比如洛杉矶(LAX)、旧金山(SFO)、芝加哥(ORD)以及纽约(JFK)等,入境最容易卡关。此外,网传亚裔入境官更容易卡亚裔(不会被说成种族歧视)。但当然这些都不是绝对。国防七子毕业的学生,拒签的可能性较比普通学校学生要更高,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这七所高校。
  • cover
    1年前

    "加拿大变了"!22岁留学生彻底失望,考虑毕业后离开

    今年1月,联邦政府宣布限制留学生名额,2024年发放的新学签数量将削减至约36万份,比去年减少35%。移民部长Marc Miller表示,不断增加的留学生人数加剧了加拿大的住房危机,导致"数以百"的学校接受了大量留学生却没有足够的资源为他们提供支持。 另一方面,安省24所公立学院的代表机构——安省学院(Colleges Ontario)将政府政府的声明描述针对对留学生的"隐形禁令"。许多严重依赖留学生学费来维持运营的院校现在都在争先恐后地解决预期的收入短缺问题。 多伦多22岁的印度留学生辛格(Akarshannoor Singh)表示,自从新政发布后,他对加拿大感到彻底失望,并考虑在毕业后离开。 图源:Toronto Life 辛格在印度旁遮普邦的巴塔拉市长大。他表示在他的家乡,根本无法获得与加拿大同等质量的高等教育。即使获得了学位,也不能保证找到体面的工作。许多年轻人不得不勉强度日,或者依靠家人的支持度过一生。 据辛格所知,旁遮普邦人移居加拿大很常见,很多人说加拿大是他们的梦想之地,他们说所有移民都受到欢迎和尊重,他们还将加拿大描述为一个任人唯贤的国家——只要努力工作就会得到回报,教育成就会受到重视。加拿大是一个可以让人过上充实生活的地方。 当然,也有一些不好的声音。辛格在GTA的朋友也曾警告他,在加拿大立足是很困难,可能需要做出一些牺牲。住房和食物都很昂贵,没有本地经验找工作也很困难。但他决定迎接挑战。 当他得知自己被多伦多Seneca College学院录取时,他庆幸自己能够得到这样的好机会。他申请了幼教专业,并于2020年9月来到加拿大。他每学期的学费约为7,000加元,而本地学生的学费为2,000加元。他的计划是最终成为加拿大永久居民,这也是很多留学生来这里学习时的目标。 他怀揣着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抵达加拿大,结果一落地就遇到了难题。他费尽周折才找到一个住处。他不得不与其他9名留学生在宾顿(Brampton)一栋房子住了三个月,每月的房租是450元。整栋房子只有三间卧室,所以每间卧室都挤了三四张床,家具和电器又旧又脏。尽管如此,房东还一直试图说服他们增加第11个租客。他们拒绝了,房东对他们大吼大叫,抱怨他们不懂感激。 这让辛格不禁怀疑,他来到这里是否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辛格说,刚来的三个月,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找不到工作。他向餐馆、商店、加油站等任何可能需要人手的地方求职,很多地方因为当时与疫情相关的限制而不招人,还有一些地方拒绝他的理由是缺乏本地工作经验。他设法获得了15个以上的面试机会,但全都没有成功。 幸运的是,他有一些积蓄和家人的支持来帮助支付生活的费用,但他不得不非常节俭。除了上学和买日用品,几乎什么钱都没花。他感到非常孤独,每天呆在公寓里重复着同样的生活。 所幸后来情况渐渐好转。2021年初,他在北约克找到了一个像样的家,并在一家食品包装工厂找到了一份最低工资的兼职工作。当时,留学生每周最多可以在校外工作20个小时。此后,政府暂停了这项政策。 图源:Toronto Life 他开始在一些学校活动中认识新朋友,他从未觉得加拿大出生的学生把他排除在外,甚至开始参加学生会。去年,他当选学生会主席,代表约9万名学生,其中包括来自150多个国家的7,000名留学生。 2022年,他获得了幼教文凭,但他的理想发生了变化,他想在皮尔逊机场找一份职业。因此,他报读了该校飞行服务证书课程,以成为一名空乘、值机代理人或行李搬运工。他坦言,尽管自己在加拿大的求学之路起步坎坷,但一路以来所接受的教育完全符合他的期望。现在,他已经在两个不同的领域接受了培训,并期待着春天毕业,夏天去皮尔逊机场工作。 然而,1月22日,加拿大政府宣布了一项令他震惊的消息:限制留学生名额。最让他吃惊的是,这一变化将在2024年立即生效。 当他和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时,现场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他一直在想,成千上万的留学生计划在秋季来到加拿大,这个消息肯定会让他们的生活陷入混乱。 他表示,如果政府看到加拿大无法继续接受相同数量的留学生的迹象,应该更早地引入上限并更逐步实施。这显然没有考虑到所有计划会被打乱的人。那些充满希望的学生和他们的家人有的花掉毕生积蓄或申请巨额贷款来加拿大,有的家庭甚至出售传家宝甚至卖地筹钱。他还担心各省的教育机构将被迫削减成本,从而降低本地学生和留学生的教育质量。 自公告发布以来,他开始对自己来加拿大的选择充满怀疑。他的许多留学生同学告诉他,政府宣布这一消息暴露了加拿大对移民的真实想法:加拿大不欢迎留学生。 辛格对此深表赞同,他和他的朋友们正在重新考虑毕业后是否继续留在加拿大。 辛格表示,尽管他不会受到学签上限的影响,但他还是感到害怕。如果如此重大的决定都能如此迅速地生效,那么明天还会有什么变化呢?他不禁想问,这是否只是一系列敌视移民的法律和政策的开始?如果加拿大实施更多限制,他不确定自己在这里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随着四月份毕业日的临近,辛格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选择。尽管他最初的计划是留在多伦多,但他现在不确定自己最终是否会留下来,并申请成为这里的公民。他称他的许多留学生同学也在考虑同样的问题。 他表示:"我不得不承认,加拿大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种地方。这个国家变了,我很难过,但我必须照顾好自己。我需要生活在一个人们能看到我价值的地方。"
  • cover
    1年前

    10所大学亏惨!福特炮轰杜鲁多政府限制留学生

    安省省长道格-福特(Doug Ford)及其内阁在准备为安省高等教育机构提供新资金时,加倍严厉地批评了杜鲁多政府对留学生名额进行限制的政策。 福特预告说,学院与大学部长Jill Dunlop将宣布一个"非常好"的消息。这位部长将在周一下午2点左右在省议会发表讲话。 Global News此前从一位消息人士处获悉,安省政府计划在二月底为学院和大学提供的"财政支持"。 图源:Global News 今年1月,联邦政府宣布限制留学生人数,这对于安省而言意味着,留学生名额被砍50%。 Dunlop周四表示,联邦政府的新限制给该省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混乱"。她说,该省的雇主需要更多的毕业生,包括留学生,来填补劳动力缺口。 "我们省所需要的工人数量绝对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我们对联邦政府在未进行任何协商的情况下就将这一问题抛给各省表示不满。" 周五,福特继续对此进行抨击。 福特表示:"联邦政府突然拿着大锤砸向整个系统,让所有人措手不及。" 福特表示,当他出访海外进行贸易和投资任务时,他将学院和大学作为安省的最大特色进行宣传。 他说:"我们的头号卖点就是大学和学院,以及从这些院校毕业的学生。" 图源:Global News 行业领导者表示,自2019年以来,安省全面冻结了大学和学院的学费,本地学费收入已经枯竭,这些机构越来越依赖于留学生"不受管制的学费"来填补缺口和维持财政可持续性。 今年1月,安省大学理事会主席Steve Orsini表示,福特政府实施的学费冻结政策正在"破坏"学生的成功,因为缺乏资金可能导致学校削减学生服务和支付。 但福特和财政部长Peter Bethlenfalvy坚持,不会提高本地学生的学费。 一些批评者指责福特政府未能为这些院校提供足够资金支持,还禁止他们提高学费,导致该行业陷入困境。 安省新民主党批评人士Peggy Sattler表示:"福特完全了解,自由党和保守党政府几十年来长期资金不足,以及福特五年来的削减开支,是如何将我们的高等教育机构推向崩溃的边缘的。" 安省的高等教育机构显然已经感受到了经费紧缩的压力并呼吁政府提供更多资金,但他们怒火大部分集中在联邦政府身上。 安省大学理事会(Council of Ontario Universities)称,至少有10所大学今年预计将出现达到1.75亿元的运营赤字。据一份专家小组估算的数据,安省需要投入25亿元。
  • «
  • 5
  • 6
  • 7
  • 8
  • 9
  • »

48小时内热点新闻

  • 封面
    华裔8学位学霸创业,年赚2千万!
  • 封面
    加拿大留学排名上升!再次成为国际学生热门选择
  • 封面
    加拿大今年学签拒签率10年最高! 印度学生最难!
  • 封面
    美国不再是留学霸主!全球留学洗牌 谁成第一?
Contact Vansky
Tel: (604)269-8468, (604)537-9766
Location: 258 - 5701 Granville St, Vancouver, BC V6M 4J7


微信客服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1999 - vansky.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