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温哥华交通的话题总是有很多,比如天车是否不够、UBC天车是否会建设;比如兰里的一号公路什么时候才能拓宽,避免无休止地堵车;再比如步行街区会不会变多……
有一种交通类别可别忘了:自行车、自行车道。虽然有定期骑车习惯的华人在温哥华不算很多,但毕竟很多早就移民到温哥华的华人,年轻时在国内多多少少骑过车,有的人则是年复一年依靠骑车上下班、上学放学。
温哥华到底是不是一个适合骑车的城市?在各大网站、论坛上,最近再次引发激辩。激辩的诱因其实不在于骑车本身,而是在于自行车道:
不喜欢骑车、或者不认为温哥华应该强化自行车道的人,会觉得这是浪费钱,毫无必要。支持温哥华是“骑车天堂”的人,和认为温哥华是“骑车地狱”的人,分别持有什么样的观点?以下几个可供参考。
正方:
随着人口增长,骑车能成主流出行方式
这是支持温哥华适合骑车、应该增加自行车道的人的最普遍观点:温哥华的人口越来越多,各条道路已经不堪重负,从早堵到晚。公共交通虽在发展,但一时半会儿难以全覆盖,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励骑车。
相比于汽车,骑车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改善环境,另外自行车比汽车要便宜很多。骑不动,或者觉得自行车太慢?别忘了还有电动自行车!在一些拥堵严重的路段,早晚高峰骑车甚至比开车还快。
反方:
温哥华的气候地理,不适合骑车
这是认为温哥华是“骑车地狱”的人的最普遍观点。他们认为温哥华的气候地理,决定了这绝对不是一座适合骑车的城市:
一年降雨天数超过180天,尤其11月到3月,没日没夜的雨,道路湿滑、能见度差,还得长时间淋雨,这哪是正常人能骑车的环境?另外,温哥华是山城地貌,陡坡多,骑车的人往往累个半死。只有平原城市才适合骑车。
正方:
还有比温哥华更适合骑车的环境吗?
温哥华的气候和地形的确不适合骑车,但骑车的拥趸会说:温哥华的环境却是太适合骑车了!比如夏天温度不高,骑车不会有中暑隐患;比如海岸线、森林美轮美奂,骑车是视觉的至高享受。
就算是雨季,一般是淅淅沥沥的小雨而不是倾盆大雨,只要穿上普通雨衣就能畅快享受骑车的乐趣。另外,温哥华这几年的自行车盗窃率已经明显下降,不太用担心自行车被偷。总之,温哥华太适合骑车了。
反方:
骑车的人素质堪忧,不遵守交规
这个观点小编自己也认同,因为自己就是亲历者:骑车的人有很大比例无视Stop Sign和4 Way Stop Sign,仗着车会让自己,呼啸而过。还有在下坡的时候,骑车的人会飞也似地向下疾驰,丝毫不担心侧方来车。
温哥华骑车的人被车撞的新闻其实并不少,但部分骑车人的素质还是很低,置若罔闻,认为自己是马路上的主宰,享有一切的优先路权,这让汽车司机们既紧张又无奈又愤怒。更有甚者,连行人都不让。
正方:
买不起车的人,骑车是“可负担生活”
这个观点直指温哥华的痛点 —— 物价那么高、房价那么高、油价那么高。很多骑车的人并非是喜欢骑车本身,而是真的开不起车、加不起油。既然温哥华既倡导绿色生活,又倡导可负担生活,那应该会骑车的人多考虑。
建设更多的自行车道,能让更多人愿意尝试这种可负担出行方式。至于道路拥堵?当开车的人觉得更拥堵,他们说不定会转而接受骑车,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反方:
可负担生活?建自行车道钱你出?
对于骑车是可负担生活的观点,反方嗤之以鼻:“建设更多自行车道,意味着大量的道路改造;一条长的自行车道动辄三五百万,钱你出?政府出钱,难道不是让你多交税?”
另外,自行车道让常规汽车车道变得更拥堵,通勤时间更长,更耗油,损失难道是骑车的人支付吗?想要政府关爱骑车人的想法,是偏激的、自私的。
温哥华是否适合骑车?政府也不知道
有网友则直接搬出了官媒CBC在去年11月底的文章,标题为《温哥华市政府不清楚斯坦利公园是否要重新配备自行车道》—— 可以引申为:温哥华是否适合骑车?政府也不知道。
在谈到自行车道问题时,温哥华市长沈观健坦言“解决方案是非常复杂的,在有限的道路空间里,究竟该偏向汽车还是自行车?我们很难保证决定是正确的,只能暂时搁置。”
这和建房不一样,因为相同大的土地,想要给更多人住,无非就是多花点钱建高点,提高容积率;可道路是个平面而非立体图形,不可能既让自行车道变宽,又让车道不变窄,同时还不去拆除路两边的东西。
就像正反方网友辩论的那样,温哥华确实有很多适合骑车的理由,也有很多不适合骑车的理由。哪些理由能占上风?这个问题可太难找到答案了……
a
P的天堂!都没有专用的骑行车道,跟着机动车肩并肩,冬天大雨四点天黑
- [46] (2024-05-17 00:25:53)
|
a
交通工具算了,发展公交是主道,想玩的还是在公园区,人流不大的地方设
- [51] (2024-05-17 07:21:05)
(无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