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App 已上线
点我下载

世卫最新警告:致死率88%!无药可治、七窍出血

Fri Feb 17 2023 14:39:36 GMT-0800 (Pacific Standard Time)

cover

注意!注意!又一场大流行来了——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紧急会议,确认全球致命高度传染病毒局部爆发,目前已造成9人死亡!另有16宗疑似病例!

致死率88%!患者七窍出血!世卫最新警告:高传染病毒爆发!死亡急剧增加

世卫组织确认,在赤道几内亚,本月刚刚检测到境内出现“一种未知的出血热”,患者病情进展很快,全身脏器大出血,已经酿成至少9宗死亡案例!

当下患者主要集中在该国西部的基埃恩特姆(Kie-Ntem)省,除9宗死亡病例外,还有16人被列为“疑似病例”,正密切检测中。

患者症状包括发烧、疲劳、出血及腹泻,当局已经根据指示,立即隔离200多人进行密切观察。

随后经过实验室检测,世卫组织已经确认,患者感染的是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这是赤道几内亚全国首次爆发该疫情。

要知道,马尔堡病毒是一种引发出血热的高度传染性致命疾病,与伊波拉病毒类似,致死率高达88%!

致死率88%!患者七窍出血!世卫最新警告:高传染病毒爆发!死亡急剧增加

世卫组织非洲区域主任莫蒂(Matshidiso Moeti)说:“马尔堡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由于赤道几内亚当局在确诊马尔堡病毒病方面采取了迅速和果断的行动,应急反应得以迅速全面展开,这使得我们能够挽救生命并尽快遏制病毒传播。” 

世卫组织已经紧急召开了“马尔堡病毒疫苗联盟紧急会议”来讨论赤道几内亚的疫情。该联盟由疫苗研发领域的领导者组成,他们共同致力于开发针对马尔堡病毒病的疫苗。 

赤道几内亚国家卫生部长阿耶卡巴(Mitoha Ondo'o Ayekaba)透露,这次爆疫有可能与省内一场葬礼有关,相关卫生部门正在追踪及隔离接触者。

致死率88%!患者七窍出血!世卫最新警告:高传染病毒爆发!死亡急剧增加

疫情消息传出后,隔壁邻国喀麦隆马上宣布,即刻限制两国接壤地的边界人口流动,防止病毒扩散!

但遗憾的是,目前喀麦隆仍旧发现2例疑似病例,且两名疑似感染者都没有旅行史,这表明两国“可能正在发生未观察到的本地传播”。对此,世卫组织召开了紧急会议,宣布正在部署专家团队,支持该国应对疫情。

世界卫生组织为遏制疫情,已经紧急部署先遣专家团队前往当地,进行追踪接触者、隔离并为出现疾病症状的人提供医疗服务,同时检验样本实验室帐篷与相关设备也在路上。

要知道,马尔堡病毒一旦感染,病情进展会非常迅速,会出现高烧、严重头痛和严重不适等症状,大多数人会在7天内出现全身脏器严重出血,甚至连双眼、鼻孔、耳孔都会流血,就是我们讲的“七窍出血”,十分恐怖。

事实上,在患者感染早期,即便及时就医也很难确诊,非常容易被误诊为伊波拉、疟疾等其他热带疾病。

致死率88%!患者七窍出血!世卫最新警告:高传染病毒爆发!死亡急剧增加

据悉,马尔堡病毒还是比较罕见的,主要是由非洲果蝠传染给人类,但果蝠作为马尔堡病毒的天然宿主并不会因此生病,但人类感染后却是致命的,更要命的是这种病毒也能通过感染者的体液和直接接触,在人类之间进行传播。

此外这种病毒并无有效治疗方式,只能通过口服或静脉输液补液来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有特定症状就针对特定症状进行治疗,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存率,但至今没有任何治愈性疗法。

世卫表示,马尔堡病毒易感人群是儿童,在非洲有75%的病例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成人感染者大多为与受感染儿童接触密切的亲属和医护人员。

马尔堡病毒与埃博拉病毒同属一个病毒科,1967年首次发现,当时在德国的马尔堡和法兰克福以及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同时暴发。 截至目前全球已爆发超过10次,大部分集中在非洲东部和南部,世卫组织已经非常担忧本次疫情会成为“下一个大流行威胁”。



分享到微信: 分享
【郑重声明】温哥华天空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谢谢!

精彩评论:

     a 只有要死的人才报告给WHO - 死亡率就是这么计算的 [31] (2023-02-17 19:51:21)
(无内容)

     a 几内亚除了武汉一样的庸医 - 别的地方怎么没有 [32] (2023-02-17 20:14:06)
     a 车祸死的都能安到新冠上 - 看怎么计算了 [31] (2023-02-17 20:38:31)
     a 炒病毒的都是只吃狗屎不用吃饭饭的 - 食品日用品涨多少了? [20] (2023-02-20 12: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