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7日),中国外文局首次发布《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报告对8个主要英语圈国家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了300多个中国话语词条在英语国家主流媒体的网络平台报道量。结果显示:海外民众对中国话语的认知度、理解度大幅上升,与此同时,以汉语拼音进入英语话语体系的中文词不断增加。
在认知度排在前100名的中国词中,文化类的词语所占比重还是最大的,像春节、重阳等中国传统节日悉数上榜。
但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影响力的与日俱增,以汉语拼音形式在国外出现的中国话语,已经远远的超出了传统文化的范畴。
在政治领域的榜单中,就有大量代表中国实力的新词出现在此次榜单中:比如说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这两个词汇的排名就相当靠前。
经济类的词汇也不少,“人民币”、“元”、“央行”在国外民众中的知晓度最高,而被外国网友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支付宝”等新兴词汇也入选榜单。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代表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词汇上榜。比如让外国人纷纷点赞的中国高铁就登上了科技类词汇的榜单,再比如代表中国航空航天实力的嫦娥探月等词汇,也被国外民众所熟知。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王刚毅:“不仅反映我们传统的文化当中软的那一方面,同时我们在科技、在经济、在政治领域的一些概念,也以汉语拼音的表现形式搁到了国外的这些有关中国的话语当中。”
不仅上榜的中国词的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大,梳理榜单我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过去很多英文翻译的中国词,也开始被汉语拼音替代,比如:饺子,过去老外给它取了个洋名dumpling,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直接叫它JIAOZI,最新版的《牛津英语词典》也把拼音“JIAOZI”收录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