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把麦当劳挤出了中国市场?
武汉壹周 《武汉商报》主编
麦当劳中国终于卖了,卖给了中国企业。中信股份联合凯雷拟以最多161.41亿港元收购麦当劳中国,并于7月31日完成交割。在中国市场已经走过了37个春秋的麦当劳也走完了自己在中国的历程,以后的麦当劳中国也成为了一家中资企业,虽然运行模式不会改变,但是麦当劳本身的改变势必会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否则麦当劳也不会选择退出了。
那么麦当劳究竟为什么在中国经营不下去了?要选择退出。是中餐的崛起,还是外卖的流行,是消费习惯的改变,还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是人们追逐健康的观念改变,还是麦当劳竞争力下滑了?其实有很多因素都是我们在反思麦当劳选择退出的关注点。
截至2016年末,中国大陆有超过2400家麦当劳餐厅,香港目前有大约240家麦当劳餐厅。在新公司里中信股份和中信资本持有52%的控股权,凯雷和麦当劳分别持有28%和20%的股权。虽然麦当劳没有选择全部退出,还保留了一部分股权,也是看好快餐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以及未来尚存的机会。不过,中国市场的变化,以及中国用户对饮食的需求改变,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中餐、外卖的崛起,都注定了传统的模式势必会受到冲击,并且带来较大的改变,这一点或许肯德基做得就比麦当劳好了许多。
据悉,麦当劳方面表示,“麦当劳认为中国市场是全球的增长引擎,麦当劳中国业务持续稳健增长。麦当劳全球将持有新合资公司20%股份,充分表明麦当劳看好中国市场发展前景,并希望深入参与未来发展。”其实再冠冕堂皇的话语也改变不了曾经落寞的M形象,在中国市场遭遇的发展困局,经营难点都是麦当劳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最终选择出售全身而退,也是在市场变化之后的一种应对之策,这也无可厚非。
入华37年的麦当劳是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一度时间,我们发现在城市的最好的路段往往会有一家麦当劳的存在,有一些地皮是麦当劳购买的,或者长期租赁的,这种地产衍射出来的收益其实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来源。
曾几何时,我们以能吃到一顿麦当劳、肯德基为荣耀,甚至那都代表了一种高级的可以炫耀的资本或者经历被人乐此不彼地进行炫耀,一度时间小朋友们过生日都愿意选择这里,其实也在在孩提时代的一种美好回忆;但是经过市场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对餐饮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对于健康元素的在意,对于食品(食材)的选择也越来越苛刻,甚至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和习惯养成也发生了很多的改变,我们更加注重有机、蔬菜、水果等等的营养摄取,而高热量,高脂肪的产品逐渐被我们摒弃,这或许也是“洋外餐”逐渐滑落的原因之一。当然,现在还有许多小朋友对于这类食品感兴趣,但是家长们的理念已经发生了改变,对于高热量等等不符合健康元素的产品的摒弃,也成为家庭合理饮食搭配的一种基调。
此外,就是中餐、外卖、中式快餐等等的崛起,都在蚕食着麦当劳、肯德基的市场机会,它们的选择更多,口味、花样、色泽、搭配、营养更加均衡和多样化,这就是时代发展的历程。1990年10月8日,中国内地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光华餐厅在深圳市罗湖区东门商业步行街盛大开幕。弹指一挥间,37年的光阴,也造就了一个产业的变革。
有数据显示,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中国快餐行业的市场份额,已由高点时的约57%(两个品牌分别占40%和17%)下降至约37%(两个品牌分别为24%和13% )。相信这个数据还会下滑。而造成这种数据下滑的因素有很多,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生活质量提升等等都是关键要素,此外,外卖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分流了很多的餐饮市场份额。
据分析机构易观发布的2017年第2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2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459.5亿元人民币,环比上涨28.1%,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81.8%。2017年第2季度,白领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81.3亿元,占整体外卖市场83.0%的份额。校园市场份额占比则为10.1%。生活社区市场占比6.9%,份额占比上升,主要得益于夜宵单量的增长。抛开季节性因素影响,中国外卖市场已经连续三年保持交易规模稳定上涨。随着外卖服务场景的进一步外延,网络餐饮外卖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此外,从2017年开始,下午茶与夜宵的订单增速逐渐开始高于中晚正餐,消费多元化趋势明显,从而也表明,外卖平台深挖用户个性化需求效果显著,市场培育也愈发成熟。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自7月17日起,全国27个高铁车站首次开展订餐服务,可见外卖的受欢迎程度是何其高?如此看来,麦当劳的退出有模式的改变,也有自身经营的问题,还有就是消费者就餐习惯的改变,都是造成其逐渐退出的原因所在。 76评论
盛景商业评论08-15
去年肯德基和必胜客母公司百胜餐饮集团以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7亿元)的价格将中国市场部分运营业务出售给了春华资本和蚂蚁金服。
同样去年挂牌的麦当劳就没这么幸运,迟迟未能成交。8月4日,中信股份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麦当劳中国内地和香港业务的控制权交割已经在7月31日完成。这是美国本土外规模最大的麦当劳特许经营业务,合作各方将经营和管理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约2700家餐厅。
中信股份曾在1月9日公告称,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股份、中信资本控股、凯雷投资集团和麦当劳联合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新公司,新公司将以最高20.8亿美元(约161.4亿港元)的总对价收购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
交易完成后,中信股份和中信资本在新公司中将持有共52%的控股权,凯雷和麦当劳分别持有28%和20%的股权。近年来,中信股份开始布局消费领域,就在收购麦当劳之前,中信集团旗下的淳信资本以9.5亿元的价格拿下了统一集团手中健力宝贸易的100%股权。
麦当劳曾今的风光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1990年10月8日,中国内地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光华餐厅在深圳市罗湖区东门商业步行街盛大开幕。
点单的队伍从三楼排到了一楼,再绕着整个光华转了几圈。深圳人民举家出动,人流把大半个东门商业街挤得水泄不通。
新店开张,麦当劳从香港公司临时调来500多名员工帮忙,加上本店的400多名员工,一共有近千名员工为消费者服务。当时光华餐厅可以用港币和人民币结算,万万没想到的是大家都提前换好了港币,结果港币结算柜台挤满了土生土长的深圳人。
如今数据显示,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中国快餐行业的市场份额,已由高点时的约57%(两个品牌分别占40%和17%)下降至约37%(两个品牌分别为24%和13%)。
7月25日,麦当劳发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二季度,麦当劳综合营业收入22.95亿美元,综合营业收入和全球可比销售额同比均有上升,增幅分别为24%和6.6%,同时增速加快,环比分别增加10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抵消内部交易后,第二季度合并收入同比减少3%(按固定汇率计算是2%)至60.5亿美元。股东权益方面,报告期内摊薄每股收益为1.7美元,同比增长36%,通过股息红利和回购计划回报给股东18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麦当劳第二季度中国板块的增长,其中有一半的增长是由于中国大陆和香港的业务中折旧费用降低,因为麦当劳在中国大陆和香港有未决销售,按照中国的会计法则,对持有待售资产不计提折旧。
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远离垃圾食品,麦当劳、肯德基的业绩纷纷陷入困境。为了提升业绩,这些年两大快餐巨头走出了不同的路。当肯德基在卖粥的时候,麦当劳坚持卖汉堡;当肯德基开始卖油条的时候,麦当劳坚持卖汉堡;当肯德基开始卖老北京的时候,麦当劳还在坚持卖汉堡。
坚持卖汉堡的麦当劳还遇到了一种尴尬,希望产品走高端路线,却发现便宜的产品依然是的主力。比如第二季度财报中提到的高端汉堡--- Signature Crafted 虽然抢眼却未达到预期。
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台上,麦当劳关于价格促销和赠品的内容比例达到了17%,麦当劳给消费者留下的印象是价格实惠。
2015年7月1日,当中国的大街小巷都支持手机扫码付款的时候,麦当劳支持内地刷卡的门店只有44%。无论是连锁快餐店还是肯德基都接入移动支付让点餐、支付更加有趣、舒服的时候,麦当劳才姗姗来迟。2015年9月,麦当劳开始与支付宝、微信支付达成合作,随后2016年6月接入QQ钱包,9月再接入中国工商银行。近几年,麦当劳开始推“未来2.0”,多少才让人有了一点“数字生活”的感觉。
无法继续维持高增长,麦当劳为走出困境想出的招数是把自己在中国市场未来20年的品牌经营权卖掉。毕竟好的餐饮环境也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大量餐厅等待翻新、碎片化的市场中寻找消费者,还要赶数字化的风潮,这些都需要钱,大量的钱。
微博上很多网友问:
以后我们吃的汉堡还正宗吗?杯子、卫生纸、免费wifi、番茄酱、吸管还有免费无限供应么?番茄酱还要的到吗?以后抵制美货时,麦当劳还算不算?以后还可以进麦当劳上厕所吗?
这些奇奇怪怪的问题,请听时间慢慢分解啦~
岭南在线08-13
8月8日,早已入乡随俗的的麦当劳宣布,与中信股份及凯雷战略合作正式完成交割,新的麦当劳中国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当劳中国)将运营和管理中国所有的麦当劳餐厅。根据协议,新公司将获取在中国内地和香港麦当劳餐厅的特许经营权,期限为20年。
那么交割之后,麦当劳中国将由Fast Food Holdings Limited(该公司由中信股份和中信资本分別间接持有约 61.54%和 38.46%的股权)、凯雷和麦当劳分别持有 52%、28%和 20%股权。
从股权结构不难看出,中信方面将成为麦当劳中国的控股股东,而中信是不折不扣的国有企业。也就是说,从今天起,你在麦当劳用餐,其实是光顾了一家国有企业的生意。 9评论
面包财经 媒体人 财经问答专家08-09
最近,麦当劳与中信股份和凯雷的交易完成,三方合作成立麦当劳中国,主营麦当劳在中国大陆和香港的业务,为期20年。中信、凯雷战略和麦当劳股权占比分别为52%、28%、20%。麦当劳中国最后交割金额为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7亿元)。
与麦当劳引入战略股东处置中国资产相伴的是,麦当劳在中国的业务从2012年开始遭遇困境时,至今未能改善,不如换取巨额现金套现离场。
麦当劳1990年进入中国,至今拥有超过2200家门店,员工总数超过10万人。中国已经是麦当劳第三大市场。不过从2012年开始,麦当劳在亚太的收入增长开始放缓,到了2013年收入达到最顶峰时,之后几年一直处于下降状态。
以麦当劳北京为例,该公司以麦当劳与A股上市公司三元股份合资,各占股份50%。
根据财报数据,2011年该公司净利润超过2.16亿。但2016年,净利润却是1.58亿元;2014年还因为“福禧”事件陷入亏损。
麦当劳等洋快餐在中国的收入减少,除了中国经济放缓,消费意欲低迷和中国本土餐饮品牌崛起外,洋快餐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令人堪忧。比如“苏丹红”事件,“福禧”事件,每次食品安全事件都会爆发了一系列“抵制洋快餐”运动,从而影响公司收入。
此时,由于中国国内餐饮行业的高增长红利已经基本消失,出售门店这类重资产,除了获取巨额现金外,还可以继续以轻资产模式运营中国业务,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继续分享未来收益。并不亏。 2评论
沧海原创08-27
中国人嘴刁,没条件时吃快餐觉得不错,现在整体条件上来了,观念也变了,麦当劳本土化又做的不好,在中国竞争力下降是必然,这一点肯德基相对较好,针对中国人有不少本土化战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