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全世界的面条一共有1200多种,比如世界闻名的意大利面,日本的乌冬面、韩国的刀切面,但无论是哪儿,都没有像中国这样,具有这么丰富内容的面条,以及面条背后深厚的面条文化。
要说全国最有名的面条,大概得算是兰州拉面了,现在很多城市,兰州拉面馆随处可见。要说面条最有名的地方,大概得算是山西了,刀削面、剔尖儿、拨鱼儿、栲栳栳、桃花面,种类繁多,闻名于全国。其实,无论什么面最有名,又无论哪儿的面最出名,大江南北,哪儿没有好吃的面条呢。不过,北方的面条和南方的面条比起来,区别还是挺大的。
剔尖儿
面条在北方人眼里,基本都是以主食的标准来衡量的,大致有华北和西北两种风格。闻名遐迩的兰州拉面和山西面食,都属于西北风格。西北风格的面,它的丰富,主要来源于面条本身的变化。像刚才咱们说的山西面条,剔尖儿、拨鱼儿、刀削面,通过对面本身的制作,而丰富出各式各样不同口感的品种。
岐山臊子面
都说山西面出名,其实它旁边的陕西,也是个面食大省,面条完全不属于山西。有一种说法,说其实山西人多在外经商,便将家乡的面食传播于外,而陕西的关中地区,自古就富,人们很少出外,所以各种美味的面条,外面的人就知之甚少了。不管这个说法正确与否,陕西的面条确实非常丰富,像油泼面、臊子面、biangbiang面,种类也非常非常多。
油泼扯面
山陕地区的面条,大致可以算是西北面条的翘楚了,他们主要追求的是用不同的手法,来体验不同制作下面条的不同口感,虽说都是筋道,但筋道和筋道还真不一样。咱们现在就是一些普通的拉面馆,可选择的面也非常多,什么毛细、头细、二细、韭菜扁,各有各的口感和味道,有撕扯感的大快朵颐,也有齿切即断的精细感,同是一碗面,却变化无穷。
炸酱面
西北人对于面的筋道的追求,大概来源于当地的水,水质碱性大,使得面条更加筋道,所谓一方水土供给一方的物产。华北就没有这样的先天条件了,虽然也讲究筋道,但更重要的是面的浇头,像北京的炸酱面、打卤面、羊肉汆面,面条的粗细与口感变化并不多,但怎么炸这个酱,怎么打这个卤,怎么汆这个羊肉,讲究可就多了。
炸酱
咱就以炸酱面来说,肉丁炸酱,肉丁要足,最后先用肥的部分过油,炸出大油的香,再下瘦肉丁,酱最讲究的是鲜黄酱澥干黄酱,小火慢炒,出锅的时候要汪出油。面码也要丰富,樱桃萝卜丝、香椿、青蒜、青豆嘴、掐菜等等,各种时令蔬菜不一而足。华北地区的面,就要吃的足实,投料要狠。据说过去北京人艺的老艺术家们,炸酱最好吃的是于是之先生,主要就是因为肉丁最多。
大排面
南方人对待面条,和北方人就不大相同了,在北方是饭,在南方则是小食、点心。好多人都认为南方没有面条,这可能就与南方人对面条的态度有关。其实,南方的名品也颇为不少,苏州的奥灶面、上海的大排面、武汉的热干面、重庆的小面、成都的担担面、台湾的担仔面、广东的竹升面,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爆款。
奥灶面
南方的面条,以点心的方式呈现,和北方就会有比较大的差距。南方面条大多不讲究筋道,而讲究爽滑,所以对于面条本身的追求,大致以硬为主,变化很少,他们的变化主要来自于浇头。像奥灶面,浇头就有焖肉、卤鸭、爆鱼、鳝鱼等数种,料足,汤也好,一般来说,都是由青鱼炖制的老汤,曾经有本书叫《美食家》,书中的美食家,每月都要找一天早起,去去赶一碗头汤的奥灶面。据说,苏州本地人,还经常会在面馆吃酒聊天,比如爆鱼、卤鸭等浇头,是可以当酒菜来用的,一边喝酒,一边吃浇头,酒喝完了,就拿这碗汤面打底了,这种吃法叫做过桥。
焖肉奥灶面
奥灶面的浇头大多可以下酒,只有焖肉则不能,焖肉,其实是一大块卤过的五花肉,吃之前,要先把肉放在碗底,然后再放面、浇汤,等热汤、热面焖过一会儿之后,从碗底会飘上来星星点点的油花,再去品尝那块肉,酥烂至极,实在是太好吃了,尤其那些肥的地方,咬起来,就犹如吃了一块荤豆腐一般。不过,过桥的吃法也就行不通了。
热干面
东南地方的面条,它的浇头,大都以投料的豪气著称,比如苏州的焖肉、鳝鱼、大排,再比如广东那边有咖喱鱼蛋、牛杂、海鲜等等。不过西南的风格又不太一样了,浇头以调味著称。我们都知道川菜在八大菜系当中,味型是最多,也是最全的,所以西南的面,调味上就非常讲究了。
担担面
大家都爱吃的担担面,所用的调理就极多,搭配的也是极好。一碗担担面,要用的有辣椒油、芝麻酱、猪肉卤、芽菜、蒜末、酱油、葱花、花椒、大油、香油、糖,多而不乱,配在一起,君臣佐使还非常鲜明,内容丰富而不杂。每次吃担担面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看卖面的小妹,一小勺一小勺地往里擓佐料,既有干活的麻利劲,又有美食的神秘感,什么卤汁酥香、咸鲜微辣,这些形容词我感觉都弱爆了,就是俩字,好吃!
中国的面条真是太丰富了,秒杀世界其它地方的一切,单说品种,恐怕全国起码就得有几百种,而每一种又有着极其鲜明的特色。面对品种丰富的各色面条,不知道您是更喜欢南方面,还是更喜欢北方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