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App 已上线
点我下载

不忍了!温哥华业主又因空屋税将市府告上法庭!

Tue Aug 22 2023 10:10:40 GMT-0700 (Pacific Daylight Time)

cover

据《环球邮报》报道,又有两名温哥华居民因空屋税而将市府告上法庭,声称温哥华空屋税(Empty Home Tax)违反了《权利和自由宪章》,应该被宣布无效。

上个月底,居民Lucy Dan和Danice Macleod共同提起诉讼。她们的情况略有不同,但都声称空屋税对她们两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图片

案例一:前男友还住在家里

Macleod女士在温西拥有一处家族传承了50年的房产。她在旅游胜地Banff还有一处租赁产权的房产,为了维持房屋的租赁产权状态,她必须将Banff的房产作为主要居住地进行申报。

而温西的家,目前是前男友住在此处来避免支付空屋税——尽管她在法庭文件中表示,她十分不满意这种安排。

案例二:房子都没建,先割了一波税

自2011年以来,Dan女士一直是温哥华的居民。根据文件,她买了位于温西的一处物业,这处物业上原来的房子因火灾而烧毁,且已被拆除,她计划申请房贷并建造新房。

然而,她在法庭文件中表示,由于土地是空置的,她无法获得贷款;她也未能将房子售出,因为她的购买价格是$350万(估计她不想割肉出售)。因为土地空置,2022年她缴纳了$11.3万元的空屋税。

图片

温哥华空屋税于2017年生效,适用于在一年内空置超过6个月的住宅物业,但有一些受限制的例外情况。

目前,该税税率为物业评估值的3%。Dan女士和Macleod女士都表示,空屋税在制定过程中未经过公开听证,而且对于空屋税的目标和适用以及其他一些问题参在模糊不清的状况。

她们的诉讼备受关注,是一系列与空屋税相关的法律诉讼中最新的一起。自空屋税实施以来,温哥华业主对于它的抱怨一直不断,而且一些收到巨额空屋税单的业主也屡屡申诉。

图片

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人就空屋税而进行了起诉,也不清楚有多少人已经达成和解而免于走上法庭。

在2019年,位于温哥华西区West Point Grey的“亿万富翁之街”Belmont Avenue上的一位业主成功地要求法院对一栋充有石棉、无法居住的房屋征收的$24.9万元的空屋税进行审查,撤回了这些空屋税。

图片

2019年还有一位列治文的精神科医生对温哥华市府提起了诉讼,理由是他在温哥华的房产两年前被“错误地”征收了空屋税。

他表示,他已拆除了所购置物业上的旧房子以建造新的多户住宅,但错过了申诉空屋税单的机会,因为市府的税单寄到了旧地址。这项诉讼在提交之后还没有收到任何新的相关文件,不过温哥华市府已经在2019年应诉。

温哥华空屋税实施之前,经过本地媒体好几年的宣扬,“外国投资者购买温哥华房产但却空置”的印象已广泛根植在本地居民心中,并引起居民担忧。

支持该税的人表示,政策帮助缓解城市的住房紧缺问题。

市府发布的报告称,每年收上来的空屋税都用于支持温哥华的可负担房屋项目。

2022年市府评估的空屋税税款和罚款高达$6880万元,但实际收入仅为$3250万元。而在2020年,对税款和罚款的评估为$3790万元,实际收入为$2790万元。

在多次民意调查中,温哥华空屋税都获得了民众的支持,但从实施之初就不断受到一些业主的反对。

和Dan女士和 Macleod女士一样,一些反对的人称该税侵犯了个人权利。

也有批评声音表示空屋税不仅惩罚了外国投资者,还惩罚了那些与温哥华有长期联系的人,他们试图保持在温哥华的住所以便于与家人会面或获取医疗服务的本地人。

其他人指责称,温哥华的房屋审计系统给业主带来问题,一些业主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向市府证明他们的房产是有人居住的。

2021年,温哥华市府对提出核查请求的7000多处房产进行了调查,发现只有104处的业主声称有人居住的房屋实际处于空置状态。



分享到微信: 分享
【郑重声明】温哥华天空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谢谢!

精彩评论:

     a 一个想抢钱就能抢钱的政府,还标榜自己是保护私有财产的 - 明白人 [27] (2023-08-22 22:29:10)
          b 因为选了个有共产主义爹的 - 红二代就这德行 [42] (2023-08-23 00:20:56)
(无内容)

               c 共产主义的中国都没有这么多税,都没这么抢钱 - 加拿大还不如实现共产主义 [33] (2023-08-23 09: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