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最高法院的九名大法官中,有七位同意为旅行禁令放行,还有两位大法官反对总统的行政命令。至此,持续近一年的法律的博弈,最高法院再次成为最后的裁决者。而旅行禁令也越来越偏向于安全和外交的目的,淡化了宗教色彩。
旅行禁令全面生效,最直接的反映是,白宫代表的行政分支和“九人”最高法院的司法权之间,达成了一种妥协。
对特朗普总统来说,最高法院的裁决算是一个胜利,至少是特朗普的权威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尊重。但旅行禁令的“进化”,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特朗普政策不断妥协的过程。
回想之前,特朗普刚一上台颁就布的旅行禁令具有很强的宗教色彩:七个穆斯林国家的公民不能入境,难民不能入境,而且法令非常仓促,带来了极大的争议,引发全美乃至全球的风潮。
▲特朗普。图片来自新华社
随后,特朗普也签署了一个修改版的行政令,将伊拉克从名单中移除,但是依然遭到了地方联邦上诉法院的阻击。在第二道禁令部分过期之后,特朗普又提出了第三版的旅行禁令,将委内瑞拉部分官员也列入禁令之中。
目前,第三版的旅行禁令在一部分地区已经推行。最高法院的裁决,基本为这场风波画上了句号。
只是,公民自由联盟还在行动,对特朗普旅行禁令的“战争”还在继续。虽然新版的旅行禁令淡化了反穆斯林的色彩,但是在禁令名单上的国家中穆斯林占90%以上,依然不能排除宗教歧视的嫌疑,也违反了宪法第一修正案中关于宗教自由的规定。
在旅行禁令的背后,其实主要还是美国安全的考量,尤其是反恐的要求。过去一年来,美国国内发生了多次恶性枪击事件,尤其是拉斯维加斯的枪击案,虽然没有最终被认定为是恐怖袭击,但是枪手的背景仍然是值得怀疑的。
随着中东反恐的进展,恐怖主义“去领土化”,重新进入虚拟空间,独狼式的恐怖袭击给西方国家带来巨大的冲击,国家安全优先的思维越来越被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最高法院对旅行禁令的认知。
而特朗普一直坚持“美国优先”的政策,实行“退出外交”,使美国能够“孤立”于外部烦乱的世界。旅行禁令的最后放行也反映了美国社会,至少是精英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特朗普。
文 | 新京报 孙兴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