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苹果悄悄收购了Messerschmidt的初创公司(在此之前,Messerschmidt主动给史蒂夫·乔布斯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不过那属于另外一件事了。)随后Messerschmidt被安排到Apple Watch团队,领导一个负责为Apple Watch设计新传感器的团队。我们现在所看到的Apple Watch就采用了Messerschmidt及其团队所研发的心率传感器。健康监控可能是Apple Watch的最主要用途了,因此Messerschmidt在这款智能手表的设计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跟乔纳森·艾维领导的工业设计团队频繁进行互动。Messerschmidt后来又创办了一家公司Cor。Messerschmidt同意接受《快公司》(Fast Company)的采访,讨论他在苹果工作三年所学到的东西——设计、合作、保密措施、远见以及苹果的做事风格。下面都是Messerschmidt的原话。为了让文章更清晰、更连贯,几处地方作了改动。
1、如何跟艾维的工业设计团队合作
我当时的职务是设计师。我的任务是研发一些候选技术,应用到新产品中。我的团队和我基本上是首先知道某个点子的人。我们会说“我们认为这有可能”,于是这个点子就被拿到拥有更多能人巧匠的其他工程师团队,让他们把它做成产品。
早期对Apple Watch的构思必须围绕用户体验进行。人们将用它来做什么?什么功能才是有用的?我们这些技术专家必须发挥更大的创造性,满足用户的要求。
我负责心率传感器的设计,所以这些都是我的设计(他指着他的Apple Watch底部的传感器)。由于空间上的限制,完成设计并不简单。
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当我走进会议室说,我们准备把传感器放到这里(他指着他手上戴的Apple Watch表带的底面),因为从手腕底部获得的心率读数要比从手腕上部获得的准确。他们(工业设计团队)马上回应说,“那不符合设计趋势,那不是潮流趋势。我们要为Apple Watch设计可更换表带,所以我们不想让任何传感器出现在表带里面。”
在下一次会议上,我说“我们可以把它放到这儿(手腕上面),但是表带需要戴得很紧,皮肤跟传感器才能紧密接触。”这一次工业设计团队的回答是,“不,人们不这样戴手表。他们喜欢把表松松垮垮地戴在手腕上。”这又形成了种种要求,促使你寻找新的工程解决方案。
这大致上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我们要听他们的,他们代表了用户的声音。工业设计主要关注用户体验和使用。
不了解用户需求的工程师可能会说,“嗯,那也许不是那么重要;我们可以把它放到另一边,那样可以得到更好的信号,所以我们就这么办吧。”如果让他们来设计,最终产品可能就是那样子。所以,我们必须倾听来自用户的声音。我觉得,注重用户需求是苹果独特的地方。从乐观的角度上看,你必须说苹果仍然这样做。确实这样。
我为自己对心率传感器的贡献感到自豪,因为它被认为是苹果产品上最准确的传感器。它必须这样,因为你看一下Fibit所经受的考验和磨难。Fitbit很棒,不要误会我,但是家公司因心率传感器的准确性问题而遭到了起诉。他们对实际使用情况考虑不足。
2、“用户满意”甚于“科技先进”
在苹果,我懂得,对消费产品来说,设计和用户体验是一切。科技倒不是那么重要。给用户带来幸福感的是产品的设计。
如果你看一下iPhone或者iPad等苹果产品,你会发现这些产品没有包含多少全新的科技。真正的优雅和与众不同跟科技关系不是很大,而是跟包装和给用户带来的价值有关系。那些大创意(新科技)总的来说发生在其他地方,而且早就产生了。
虚拟现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什么苹果不搞虚拟现实呢?这是因为,没人真正知道这些技术是否真的有实际用途。我也不知道。苹果只对那些能让人们从中获得益处的产品感兴趣。
记得围绕3D电视进行的天花乱坠的宣传?它将改变我们看电视的方式。我们都将戴上3D眼镜,电影都将拍成3D的。你必须作出很多改变才能让3D电视成为现实。当初到处都是3D电视的宣传,“这是正在发生的新事物,这是这个圣诞节的大事,”所有这些新电影很快就出来了,结果最后什么也没发生。没有人相信。苹果一直在旁观。对于VR,苹果也持一样的态度。
3、一切都重要,但不是同等重要
足够好是不够好。产品必须在每个方面都完美,否则会失败。我记得在苹果的时候,有些人误解这句话了。我听一些苹果工程师说,乔布斯做事方式的精髓就是对一切同等重视。如果你有一个研发计划,你需要担心一千件不同的事情,有人说你需要同样关注这一千件事。那完全是对乔布斯做事方式的庸俗化。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同等重要。你必须做到恰如其分,但有一些方面比其他事情更重要,那就是用户体验和产品设计。人们在使用你的产品的时候,需要有愉悦感。
4、习惯被否定
苹果跟硅谷的其他公司有点不一样。如果你是一名工程师,你又不了解设计和产品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有时你会感觉很受挫。苹果库比蒂诺总部拥有1.2万名员工,所以很明显那里总是有很多新点子。想一下到底有多少点子会最终成为产品,这个比例很低。因此很多人感觉很受挫。你想一想:“我有全世界最棒的点子,但是人们一直否定我。”
那就是在乔布斯手下工作的感觉,他经常会否定你,除非你的产品能一炮打响。这就是我学到的一点:否定,直到完全没有问题。
5、苹果的保密措施太过了
在苹果,真的有一群人拿保密当武器。乔布斯是出于特定的原因要求保密,他想在产品发布会上激起大水花。他的保密只到这一步。我敢肯定地说,苹果里面有一群人希望保密是因为这能帮助他们维持一个帝国,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这使他们产生一种感觉,他们认为自己在做一些重要的事情,但这些事情实际上没有那么重要。
6、工程师vs 营销人员
如果你跟苹果工程师聊天,他们会说“我们做了所有决定,营销人员没有权力。”他们还会说,“苹果没有真正的营销部门”。然而,苹果总部有一栋楼,里面全是营销人员。我心里想,“这真有趣,那些人都做些什么呢?”然后,我见到了其中几名营销人员,他们对我说,“你知道,这真有趣,我们作了所有决定——工程师没有作出任何决定。”
出现这种情况,你可以归因于乔布斯。他发现,工程师跟营销人员相处不来,营销人员跟工程师相处不来。他们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对吧?我没有证据来证明这个,但我倾向于认为,乔布斯是故意把公司结构设置成这样,让营销人员和工程师之间很少有互动。所有的事都直接跟高管层沟通。在这种公司结构下,双方都以为自己才是办事的人。
然而,高层都不听他们的话。他们的点子很少能真正传达到高层。不过,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超级棒的点子,然而马上大量资源都集中到这里。
7、苹果的公司结构跟初创公司一样
苹果没有业务部门,只有一个赢利中心。所以,那意味着苹果不存在10个不同的人在弄各种数字——营收数字、成本数字或者其他什么数字。(跟其他科技公司相比)完全不一样。所以,也没有人争抢资源,真的,因为大家的预算都是一样的。
工程师不一定需要先制定预算方案。他们只是说出他们想做的事情,答案就来了。更经常的情况是,预算会根据团队的人头数进行调整。你可以上交一份增员申请,说你需要再多几个新人。然后当年度预算下来的时候,它会告诉你,你将拥有几名新人。或者,你会得到10个新人,可能会比你要求的还要多。
实际上,当你想到一家初创公司时,它会有同样的公司结构。所以,苹果也许找到了一个办法成为了大公司,但公司运作仍然有点像初创公司。因为一家初创公司没有设立不同的业务部门。每人都对同一数字负责。
如果你在哈佛商学院毕业,你将开一家年收入很高的,但只有一个赢利中心的公司,他们会说“不,那样是行不通的”。这跟你在商学院所学的东西背道而驰,但确实有效。这已经起效了。我认同这样的公司结构。苹果过去曾经有过动荡期,但我相信是这种结构让他们取得了胜利。我认为其他结构不会起到这样的效果。
8、你不能复制乔布斯的管理之道
有人曾经试图把苹果之所以成为苹果的诀窍概括成几句话。这发生在他知道他将离去之后。(乔布斯于2011年死于胰腺癌并发症)。有很多人试图概括乔布斯的精髓。人们试图把乔布斯管理公司的方法总结出来,用于培训未来的高管。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我现在对此表示怀疑,我会说他们大部分人都没有抓住这一点。你认为你能训练他人使其拥有那样的思考方式。但我觉得这是他们犯的最大错误。那是不可以传授的。
你可能记得,在乔布斯死后不久,就有人心存疑虑,“苹果能继续走下去吗?”谁有能力接替乔布斯的工作。我只能说,当前尚未有定论。但到现在为止,我认为种种迹象表明答案是否定的。苹果跟以前肯定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