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App 已上线
点我下载

世界最长火车隧道正式开放:工程技术的胜利

Fri Jun 03 2016 14:01:21 GMT-0700 (Pacific Daylight Time)

cover
图片

人们用一台10米直径的挖掘机挖出了57.1公里长的隧道,历经17年才完成。

 
图片

北京时间6月3日消息,世界上最长的、也是最深的火车隧道于6月1日在瑞士正式对外开放。

圣哥达铁路的建设已经花了20年时间,造价超过120亿美元(约合790亿人民币)。瑞士表示,这条铁路会为欧洲的货运交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阿尔卑斯山被称作欧洲的天然贸易屏障。从罗马时期开始,穿越阿尔卑斯山的线路就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中世纪时期,骡队需要经过艰苦跋涉才能翻越阿尔卑斯山,运送盐、红酒、金属和皮制品等商品。这一过程中常常发生事故,而且一到冬季,这些线路就被关闭了。

因此,当第一条穿越圣哥达山的火车隧道于1882年开放时,时任瑞士总统的西蒙?巴维尔(Simeon Bavier)难以掩饰自己的狂喜之情:“这是艺术和科学的伟大胜利,是勤勉工作取得的一座丰碑!将各国分开的屏障终于被打破,阿尔卑斯山上终于打开了缺口。从此各国之间将更加紧密相连,世界市场就此开放!”

今天,意大利出产的橄榄油要想运送到荷兰,德国制造的车辆要想出口到希腊,依然要穿越阿尔卑斯山。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大量商品也不例外,这些货物可能会在荷兰的鹿特丹停留,但最终仍要运送到罗马、维也纳或萨格勒布(南斯拉夫西北部城市)等地。

现有的路线是无法应付这么大的货运量的:之前的火车隧道速度过慢,而于1980年开放的圣哥达公路隧道每年经过的卡车数已经超过了1百万辆。

此外,阿尔卑斯峡谷中的居民一直在抱怨这些货车造成的空气和噪声污染。卡车司机也对隧道的单行道结构十分不满。2001年,两辆卡车在隧道中相撞,引发的火灾导致11人丧生。

图片

图片

图为20世纪初,一辆邮车正在穿越阿尔卑斯山。在穿越欧洲南北两地时,阿尔卑斯山一直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技术挑战

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人们就有了建造一条更好的铁路隧道的计划,但一直到1992年,瑞士人才终于投票决定,支持政府建造新的高速铁路隧道。

两年之后,这一计划又获得了新的推动力:瑞士人还对环保组织的一项决议表示支持,决定将所有穿过瑞士的货运路线从公路转为铁路。

但这一计划野心过大,瑞士的纳税人需要承担不菲的费用;隧道的设计建造本身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首批前往勘察的地质学家认为,由于圣哥达山的岩石质量难以预测,也许无法在山上钻孔,直接通过圣哥达山。

而等建造工作开始之后,这些挑战就变得更加明显了。一名工程师回忆道,有些区域的岩石“软得就像黄油一样”,一天连半米都挖不了。

而在其它地方,工作就顺利多了。在理想情况下,一台10米直径的隧道挖掘机每天能挖出40米,创下了世界纪录。

但圣哥达隧道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深的隧道,上方压着的山峰高达2.3公里,一直在挤占刚刚挖掘出的空间。因此在挖掘过程中,必须用钢圈来固定隧道,防止发生塌陷。

这项工作已经持续了17年,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始终在不间断进行,参与者多达2000人。当中也发生过一些意外,共有9位隧道挖掘工不幸丧生。

图片

图为1882年,通往圣哥达山口的魔鬼桥。

图片

图为1881年正在建设中的首条圣哥达隧道。它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但速度已经无法满足如今的需求了。

为欧洲而建的隧道

如今,这条隧道终于准备就绪。欧洲的领导人们,包括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和意大利首相马泰奥?伦齐,都纷纷来一睹为快。

该隧道为南北双向隧道,不仅能提高欧洲货运通道的安全性,还能大大提升运输速度。由于没有相撞的风险,火车通过隧道时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250公里。

之前的阿尔卑斯山隧道不得不蜿蜒穿过整座山脉,但这条新铁路北至慕尼黑,南达卢加诺(瑞士城市),一路平坦笔直。

他们的终极目标是,以圣哥达山为中心,建设一条连接鹿特丹和热内亚(意大利城市)的高速铁路。

瑞士对这一项目颇为自豪。瑞士交通部长多丽丝?洛伊特哈德(Doris Leuthard)对此感到尤为欣慰,因为瑞士虽然不是欧盟的一员,但却处在欧洲的核心地位,为欧洲的经济做出了如此重要的贡献。

图片

图为1881年,工人们正在被带往工作地点。

“我们是一个小国,也是一个内陆国,”她解释道,“我们知道合作才是关键,而这正是一个出色的合作项目……我认为它对欧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认为它代表了欧洲和瑞士的工程师有多么优秀的能力……他们的工作成果真是棒极了。”

但承建公司Alptransit的领导伦佐?西蒙尼(Renzo Simoni)却承认说,对于工程师们来说,这条隧道的开放或许会有一点儿奇怪。

“不错,这是一座里程碑,我们所有参与者都感到十分骄傲。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条隧道很快就要被转交给铁路了,到时我们只不过是普通的乘客而已,和其他人没有任何差别。”


分享到微信: 分享
【郑重声明】温哥华天空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谢谢!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