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首次使用了双电池的设计,并且也融合了最小面积的PCB以支持所有零配件的装配,经过重新设计的内部虽然很局限,但却非常的合理,再X广下我们也能清晰的看出无线充电线圈、电池以及主板轮廓。
想要保证机身内部的合理布局以及较高的散热需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更加集成化的内部也走在行业的最前端,我们马上进入实际的拆解环节吧。
首先还是先拧掉螺丝,前几代一直是这样的设计,充电接口处两枚螺丝。螺丝拧入的布局方式基本相同,但螺丝比原先更长了,五角星的内凹槽没有变化。
由于iPhone X采用OLED屏幕,比原先更加脆弱,所以没有采用热风枪直吹,而是采用热袋热敷边框的方式。
热敷了将近30分钟后,用吸盘开始分离上下两部分。
拆开屏幕总成后,我们看到了整体的内部布局,整体的布局来看,电池占据了非常大的面积,足有60%左右,并且呈L形布局,在后续拆解中我们也将继续对电池进行分析,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就是在电池的正上方,PCB板等元器件的空间非常的小,而且格外的紧凑。
和以往不同的是,一般吸盘吸掉屏幕总成,拔掉排线就足以使上下两部分分离,但新手机的排线处多设计了一块长条的固定板,其中多枚螺丝辅助固定,这样更加保证了内部排线和部分模块的强度。
拆卸掉挡板后拔掉排线最终将上下两部分成功分离,一共三根排线需要拔掉,一会我们在给读者们介绍这三个模块。
上图看内部就非常清晰了,与X光拍出的相同,我们还是对面积极小的PCB主板等模块非常好奇。
首先拆下地步右上方的双摄像头,拔掉排线即可完成操作。
紧接着拆解就到了重头戏,到了拆卸主板的时候。压住其中一边轻轻一撬就轻松拆下,主板非常的小,甚至比当年的4S还要小,密集恐惧症的读者还是别点开大图看细节了。
两块主板采用上下堆叠的设计,并且采用了BGA封装的焊接方式,不了解BGA的读者自行百度吧,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最终只能用BGA热风枪分离已经焊接好的双层主板。由于BGA封装非常的精密,所以整体工序非常缓慢。
拆卸完毕后,主板摊开后的总面积比肾8大35%左右,利用双层堆叠最终只是后者的60%面积。
上图所示,最大的红色区块为苹果APL1W72 A11仿生处理器,且上边覆盖着SK海力士3GB内存,左方橙色为苹果338S00341-B1芯片,临近的黄色和绿色分别为德州仪器78AVZ81、NXP1612A1控制器;右方青、紫为音频编码器、电源管理IC单元。
第二块红色为苹果wifi及蓝牙模块,橙色是LTE收发模块,绿色则为功放,紫色为博通功放,蓝色则是NFC控制器,青色则为博通BCM触摸控制器。
第三个小块则是东芝64G闪存,橙色则为音频放大器。
三个部分有点像最先集成化的笔记本产品,将芯片集成到一块主板,其它模块到第二块主板,第三块则是存储等元器件;而在X光的拍摄下,我们发现这三块堆叠的主板并不是采用排线链接,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密密麻麻立体结构的穿孔。
下面到了另一个关注点,那就是电池。前文我们提到了电池占据了手机内部60%的空间,并且两块电池呈现L形布局,拔掉排线翘起来就可拆卸,用户日后更换电池可以说比较方便。
虽然世人一直认为X采用了两块电池,但实际上这两块电池内部是采用串联接入的,也就是说这是一块“L”形的电池,而并不是两块并联而城。电池规格为10.35W、2716mAh、3.81V。
最后拆卸底部首次采用的模块——Face ID模块。
图中红色为前置摄像头,右侧橙色则是红外点阵投影仪,最左侧是红外摄像头;TrueDepth摄像头系统无疑是iPhone X上的一大焦点,是实现Face ID人脸识别的关键所在。
最后我们将底部其它模块拆干净。音频模块含胶和密封圈,不能一下子全拔下来。
Tapic Engine震动模块。
Lightning接口。
无线充电线圈。
扬声器、防水橡胶、Tapic Engine震动模块、无线充电线圈等物拆除后,底部就算全拆干净了;但还有个神秘芯片来到了我们的视线。最后神秘芯片或是模块显露出来,至今我们没有查到它的作用以及生产的代工厂,如果网友们知道,还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屏幕总成模块拆卸。
前面板模块最终拆解掉,其中包含了麦克风、环境光传感器、扬声器、反光感应元件、距离传感器等,这或许是目前手机行业中,最为复杂的面板模块了。拆卸过后最终维修指数为6分。
拆卸总结:双主板、双电池的设计非常合理,有效的节省了内部的空间,而且更大体积的电池也带来了更大的容量,手机的续航会更加出色;这种堆叠PCB且超薄的设计值得业内去学习。不过,如此紧凑的BGA封装成多层的PCB,其中这么大量的芯片以及功能性模块,iPhone X的散热究竟能否支撑,更何况这是用玻璃打造的背部,并没有金属的散热能力强。目前,不过X刚刚上市不足一个月,散热等问题暂时还没有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