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京东方20年历史上最扬眉吐气的一年,卧薪尝胆了那么久,一朝飞上枝头变凤凰。
上半年,京东方营收446亿元,同比增长68.65%,归属净利润43亿元,大幅扭亏。
传递到股价上,就是一年翻倍的涨幅,让为之苦苦追随了多年的铁粉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如无意外,这样亮眼的业绩表现,仍将在下半年持续,并一直烧到明年,毕竟整个中国面板产业的崛起和行业需求的紧缺是一个长周期的事情,短期内不存在逆转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京东方在全球面板产业中的地位,今年正式得以确立。
今年上半年,京东方已经在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笔记本显示屏等领域稳居世界第一,在PC显示器、电视显示器等领域也紧咬对手,渐渐逼近。
在大型液晶面板出货量方面,京东方也第一次超越了韩国对手,跃升至世界第一。
当然,这些成绩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的液晶面板方面,在顶尖技术领域,和韩国的LG、三星仍有着不小的差距。
不过也不需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京东方已经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要在2020年,在6代线以上的高端面板领域将韩国霸主们挑落马下。
以目前的势头来看,这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
今年上半年,京东方的研发投入高达31.7亿元,新增专利申请量4000件,其中柔性OLED、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新增专利申请同比增长22%,累计可使用专利数量超过5.5万件。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已经是国内屈指可数的科技巨人。
充足的资金,旺盛的需求,技术上的进取,让京东方的产业布局显得更加游刃有余。
截至目前,京东方在北京、成都、合肥、鄂尔多斯、重庆、福州等地拥有十一条半导体显示生产线。
其中,LCD方面的合肥第10.5代TFT-LCD线设备已经提前搬入,预计年内投产;
即将在武汉投资建设的第10.5代TFT-LCD生产线,设计产能为12万张/月,用于生产65英寸等液晶显示模组产品,这也是京东方布局的第二条10.5代线,将进一步弥补65英寸及以上大尺寸产品的供给不足,提高公司在液晶面板行业的市占率。
最值得关注的,则是在四川的两条柔性AMOLED生产线。
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已于今年5月11日点亮投产,不仅是京东方未来布局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在柔性AMOLED领域的一大突破,因为其打破了国外厂商在柔性AMOLED这一细分领域的垄断局面。
据日本最新的一份报告称,京东方的目标是在2017年10月底前实现首款柔性OLED自成都工厂出货。
目前新厂的月产能为45000片,足以满足每年制造约9000万台智能手机尺寸的AMOLED屏。尽管初始产量可能很低,且产量有限。
但他的突破仍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成都北边100公里的绵阳,另一条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也已开工建设。
这间工厂也拥有类似的45000片月产能,将于2019年投产,总投资预计为465亿元人民币。
两座AMOLED面板厂的投资总额高达930亿元,整体规划目标是今年起量产,2019年开始生产可折迭的OLED面板,2021年生产可以卷起来的OLED面板。
随着高端技术的突破,京东方也第一次获得了苹果的认可,双方已经开始接触,预计2019年投产的四川绵阳厂,就将供货柔性AMOLED屏给未来苹果的新iPhone。
另一方面,进入2017年,随着面板产业的全面盈利,京东方的目标也不再紧紧盯着“追赶”两个字,开始试图在代表科技趋势的前沿阵地抢占制高点了。
重点落在了人工智能和医学大数据领域。
典型的动作是——
第一,启动收购法国SES公司,布局商超零售解决方案,初步形成BOE画屏艺术零售业务、实体零售店电子标签物联网系统、金融零售物联网系统等产品线。
第二,京东方建设再生医学研究院;和北航签订“中国医工硅谷”项目合作协议,完成京东方成都数字医学中心项目合作协议;推出无创血液监测系统及国内首创心肌、角膜等再生医学细胞膜片。
京东方CEO陈炎顺去年曾表示,希望将营收从2016年的688亿人民币,到2020年推升160%至1800亿人民币以上。
这是一个足够充满想象力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