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抱怨的「祥林嫂」
箱子里的东西摊开一地,懒得去收拾。冰箱里什么都没有,还不知道晚上要吃什么填饱肚子。想到上课小组讨论时,插不上嘴的蜜汁尴尬,你又忍不住想要抱怨:「国外有什么好的?为什么我要待在这个鬼地方?早知道这么麻烦就不出国了。」
想甩手逃离眼下的混乱是每个留学生都会经历的,这种情绪在每次回学校的时候会格外明显。国外的环境,生活的琐碎,课业的压力,纷沓而来的不如意常常在你以为自己已经适应的时候露出狰狞的嘴脸,激起你心中对自己的愤怒、怀疑和否定。
留学过程中有不良情绪是正常的,但是需要注意发泄的方式。很多学生习惯于和家人朋友反复的吐槽和抱怨国外生活中的种种不顺,虽然这样的倾诉方式可以适度的缓解情绪,但是要注意,反复抱怨容易造成你选择性关注。
比如,有同学会反复抱怨英国的黑暗料理,天气潮湿阴寒,以及周围人多么的高冷难以接近。当把精力集中在了适应过程中遇到的不顺时,就容易造成恶性循环:过度关注负面事件会带来负面情绪(气愤、失望和无奈),负面情绪得不到疏导容易造成消极的应对方式(如逃避、敷衍和否认),因为积极的改善难以产生,所以加强了一开始的负面认知,觉得生活就是这么的艰难,而且无法改变。
事实上,整个抱怨的过程中忽视了积极的成分。比如为了找到好吃的东西,你大开脑洞尝试了很多自创的菜式,自己做的再难吃也会觉得有成就感。为了可以交到朋友,你破天荒的主动去social。虽然一开始没什么战绩,但与以前相比可是迈出了舒适圈的一大步呢。
所以,如果感到自己容易发火发急,经常想要甩手不管了,除了找人说说以外,更需要自己多思考为什么自己这么不能忍受这些不顺心。一个比较常见的原因是因为你的期望太高,而当现实没有如愿进行的时候,就选择性的关注自己做不好的部分,忽略自己努力做出的尝试以及收获的成就。过度的理想化+过度关注失败会让你陷入恶性循环,想要真正有效的改变现状,一定要停止抱怨,换一种积极的眼光重新理解眼下的「烦恼」。
爱依赖的「藤蔓精」
一些初来乍到的女生,因为依赖于男生殷勤的当司机接送,当劳力搬家,想要享受免费福利,但是不想付出承诺正式交往,这样就可能引起男生的不满。(虽然说有些男生的初心也是不纯良的,但是明知双方都醉翁之意不在酒,就不要浪费彼此时间了。)
还有一些同学会特别迷信前辈的经验和套路。他们迷恋于信息的搜集,喜欢保存各种攻略和指导。他们会把很多精力放在与大神们搞好关系,而不是靠自己去摸索和试错。
课上抱学霸大腿,课下与教授套近乎,喜欢混迹于各种高大上的交流会和论坛,不愿意花时间维持『价值不大』的关系。虽然说「人往高处走」「出门靠朋友」的道理没错,但是如果一个人过于依赖周围的人,总是想要从别人身上索取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容易让人产生反感。
如果懒得学车,每次图方便蹭别人的车坐,朋友不在的时候还是会遇到没有人接送的问题。
如果论文写不好,花钱找人代写得了高分,今后还是可能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语言能力还是薄弱。
如果实习找不到,挖空心思勾搭上了大神,获得举荐的机会,入职以后还是可能发现自己有无力胜任的工作。
如果像『藤蔓精』一样,只能靠依附在别人身上获取他们咀嚼提炼过后的营养,自己不去主动的尝试和体验,就不会知道自己的缺陷在那里,潜力又在哪里。
很多学生之所以会依赖,是因为害怕出错。诚然如果有人提供经验指导,肯定是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但是,留学的过程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各种体验。这些体验无所谓好坏对错,经历过了才会有自己的认识和感受,通过这些才可以有反思和成长。
撞了车以后学会保险理赔的流程,学会检查车的故障;挂过科以后拼了命的熬夜恶补把学分修回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进不了梦想的大公司,可以先从小公司的基础实习生坐起积攒经验,明年再冲。
有一个比喻说的很形象,留学就像是买了一张逛动物园的门票,只有当你把所有的动物都看遍才算值了。就像本来你想在动物园中去看海豹表演,但是找不到路,没有问人,一路自己跟着指示乱摸,最后终于找到了海豹馆,即便多走了一些路,但也看到了很多其他风景。如果一开始就不停问人,直奔海豹馆去,虽然没有绕路,但是也错过了意外的精彩。
眼前的挫败和挑战,或许有办法可以绕过去,但是你也会因此少了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留学不是一个通关游戏,一定要捡到最大的「便宜」,得到最多的「宝物」才算是赢家。如果能放下功利心和对失败的恐惧,其实留学这一段旅途中有太多值得你细细品味和珍藏的东西了。
爱挑剔的「冰块脸」
蜜月期过去以后,你会发现,原先对留学的很多美好幻想破灭。在与当地人的相处上,你会有很多看不惯的地方。比如:
为什么歪果仁穿衣服这么不讲究?
为什么歪果仁这么喜欢party喝酒?
为什么歪果仁喜欢问我奇怪的关于中国的问题?
当地人生活中的随意性,对于酒精,毒品以及性行为的态度,对于生活方式,喜好以及价值观,差异始终存在,但是有些同学接受无能,所以常常被认为很高冷,难以相处。
文化倾向性,个人性格以及价值观念的形成是长期的,想要在短时间内去调整自己接受新的方式肯定是困难的。但是,如果不能接受,也不需要强行给这些冲突做合理化的解释,更也不需要强求自己去认可别人的价值观和选择,同时,也要注意,不要用自己的过往经验去指责或者评论一些你看不惯的做法。
在心理上强烈的感到自己与歪果仁不同很正常,因为从表面上就能一眼看出,彼此之间在外貌特征、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等方面都存在着差距。但是人与人之间有差距很正常,即便是中国留学生中也会觉得每个人都太不同了。
可是,如果习惯性的把自己和当地的同学分开,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他们是外国人」,当无限放大自己与周围人的差距时,耿耿于怀为什么歪果仁会这么做这么想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阻碍了自己融入新环境,更强化了自己不属于这里的错误信念。
其实,大家都是人,也都是同一所大学的学生,那么自然有很多共性的地方,相似点肯定是要多过不同点的。当你放下「外国人心态」,用好奇的眼光去和同宿舍、同班的同学交流,不要执着于验证「歪果仁果然和我们不同」,而是去探索大家有共同关心的事物。这样才能慢慢发展多更为包容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