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App 已上线
点我下载

留学生卖煎饼“丢不丢人”? 这事在网上发酵了

Mon Apr 25 2016 13:54:48 GMT-0700 (Pacific Daylight Time)

cover
近日,《纽约时报》一篇关于中国学生开餐车卖中式煎饼的文章在中国媒体和网上引发争议,有人质疑花精力来美的留学生在街头卖煎饼是否得不偿失,甚至认为这是比“丢人”更严重的问题。

128540734_14503217543831n

等煎饼果子的顾客在餐车前排队

《南方都市报》的评论认为尽管如今社会日渐宽容,职业不分贵贱,北大毕业生可以卖猪肉而显得不丢人,但面对在国外学习的“天之骄子”中国学生选择街头卖煎饼这看上去无甚“技术含量”工种的问题,那是不能留在“丢不丢人”那么低的层次上进行讨论。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评论以作者一些朋友在纽约念本科的经验为例,说明美国大学本来课业压力就巨大,此外申请到一票难求、程序复杂的流动食品摊档执照(按美国法律必须是合法纳税人才能申请)也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这些都表明,卖煎饼的留学生们并非以学业为重,况且练摊就算当成课程实践项目也是含金量不高的。

作者又举例自己留学期间,其导师中午常常只吃一根香蕉。相比之下,中国人在吃上花费了太多时间和精力。而所谓卖煎饼挣钱,不过是在欧美的中国人开餐馆发财的又一个变体而已。因此,留学生不把几百页讲义念完,却跑出去卖煎饼,就好像听说外国的搜索引擎投资可回收火箭、无人驾驶技术,而中国的搜索引擎却做起了外卖生意一样,让人感到心里不是滋味。

此评论被网络媒体转载,而网友也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自食其力有何不可,也有认为早知道是做煎饼就无需读那么多的书。《北京晨报》时评人郭元鹏也发现了大众对此事褒贬不一,他总结其中的反对声音的关注点是这样几个方面:其一,出国留学最重要的是学习,卖煎饼会影响学习;其二,如果是学习商业知识的学生,卖煎饼还是可以的。但是,很多卖煎饼的留学生都是和商业不相干的专业。有人说,因为煎饼很赚钱,就去卖煎饼,对于留学生来说是得不偿失的事情,最终的结果会是钱倒是赚到手了,该学习的知识没有学到。

评论最后总结表示,对于那些本来就把学习不当回事的留学生来说,即使把他们拴在课堂上又能如何呢?

从不同的评论可以看出,留学生卖煎饼而不好好上课读书,在大部分中国媒体评论人和网民心中都是属于不值得称赞的事情。然而,反观纽约时报网站原文《中国煎饼占领曼哈顿》,文章对两名留学生的创业行动却是表现出一种赞扬的态度。

在原文中,纽约时报分三步称赞了留学生以卖中式煎饼创业之举。第一赞是对两名中国学生的研究热情,赞扬她们愿意亲身花费数月时间,从一个城市跑到另一个城市品,尝超过100种煎饼,向不同的煎饼大师取经,也让记者体会到如何将制作“身世卑微”的煎饼变成一门艺术;第二赞是对两人的创新精神,赞扬她们能以敏锐的思维去改进中式煎饼,从尺寸、口味、售卖方式上适应本地的情况,因此在短时间内成功地赢得当地人的喜爱,一个工作日平均能卖出150个煎饼;第三赞是对两人经营上的成功,赞扬两人能吸引到了来自中国的投资,甚至将把事业版图扩大回中国,这正是顺应时代潮流——学生赢得投资并成功创业。

128540734_14503217526701n

飞天猪煎饼车的北京姑娘小李

纽约时报的文章中仅报道了两名留学生在努力下成功以卖中式煎饼创业的历程,而在新华社数月前的一篇采访中,“留学生卖煎饼”中的主角北京姑娘小李这样诉说如何选择以卖煎饼创业的历程:她15岁到美国读高中,本科在纽约佩斯大学学习市场和艺术,曾经到洛杉矶梦工厂实习,然后一直试着创业——做过服装、首饰设计等,“都失败了”;最后她选择餐饮业,除了创业的艰难外,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辛苦——每天早晨5点就要开始做准备工作。她笑着告诉记者:“千万不要做餐饮,如果你爸爸要你做餐饮,那一定不是你的亲爹。做餐饮实在是太累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出国学习,但学生们在接受了不同于中国的教育方式后的发展却鲜为人知。而“留学生卖煎饼”作为少数被报道出来的例子,在中国的媒体评论中他们是“丢人”的,为赚钱却浪费学习的时间。而在美国媒体的报道中,学生的成功学习过程可以体现在任何事情上,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一学习的过程并非被局限在课堂上,而是与当前的社会紧紧的结合在了一起。


分享到微信: 分享
【郑重声明】温哥华天空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谢谢!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