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App 已上线
点我下载

北大留美硕士万字长文控诉父母 父亲:没教好儿子

Wed Jan 31 2018 11:03:04 GMT-0800 (Pacific Standard Time)

cover
1月28日,成都商报报道《北大留美硕士万字长文 控诉父母“控制与伤害”》一事,王猛的这封“决裂信”在网上引发广泛讨论。

王父表示,儿子选择决裂,他只能接受。现在,他“只能乞求苍天还我儿子一个健康的心灵”。他反思在教育儿子的问题上,“过于乐观和自信”,认为很多事情在多年后都会过去,忽略了儿子的“不一样”。他也困惑,在“过于关爱”和“放手”之间,到底该如何平衡?

图片

担心

儿子性格偏执,怕影响他其他交际圈

1月29日晚,下班回家的王父直到第二日凌晨1时许才睡去。他浏览着网友们关于王猛报道的留言,希望了解儿子的“控诉”在网友心中的看法。

其实,白天上班时,单位一个同事就曾在他面前讨论儿子的新闻:“北大的留美研究生,12年春节都不回家,还拉黑了父母,这有些不像话了,不管怎么说,父母为你付出了这么多啊。”听了同事的话,王父并未多言。

回到家,王母也开始说起这件事,因为家里亲戚给自己转来了报道链接,她觉得这让她很没有脸面。她有些搞不懂儿子到底是要干嘛。王父在一旁安慰:“有啥呢,豁达一些,何必在意这些。”

看了网友的评论,王父也有自己的感受。

“一是要表达感谢,感谢网友们的关注,让这件家事有了社会讨论意义,当然包括网友对我们关系的关心。”王父说,“也有感动,比如网友提到的,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是说替孩子把什么事都办了他就会感激你,过头了就会适得其反,只是自己盲目自信了”。

他也有担心。王父认为,儿子性格里带着偏执,情绪也容易在起伏中发生变化,除了父母,他担心儿子在其他圈子中的交际也受到影响。

落泪

含泪回信,乞求苍天还儿子健康心灵

王猛和记者联系时,极少打电话或发微信,一般是发邮件,哪怕只是一张图片。

王父说,他们从小教育王猛的方式没有打骂,而是“谈话”。只要王猛犯了错,王父就会告诉他,要找时间跟他“谈话”。

“大概从2岁时开始,我们就用这种方式跟他沟通。他知道,谈话意味着可能犯了错。即使我们轻描淡写地聊天,他也会一直恐慌。”长此以往,王猛和父母都习惯了用邮件沟通,平静、克制又可以进行深思熟虑。

也有情绪爆发的时候,比如王猛发来决裂信的那天。

王父说,他在回信中也几乎“带骂人了”,但他经过慎重考虑,仔细思考了儿子发来的每一句话,在之后的信件中,语气缓和了许多,甚至同意儿子提出的“三不政策”(不回家、不见面、不交往)。

“我当时真是含着泪写的回信,我只能祈求苍天……”,话说到一半,王父的声音突然变小,眼泪翻滚而出,“我只能乞求苍天还我儿子一个健康的心灵”。

图片

王猛写给父母的决裂信在网上引发广泛讨论 资料图片

在王猛的文字里,当年他寄回自己的心理诊断报告时,父亲显得不以为然的回应让他难以接受,甚至有些愤怒。但王猛可能并不知道,看似“冷漠”的父亲其实对儿子的心理问题已经上了心。

他下载了大量心理学方面的电子书,希望了解儿子的病情。因为怕刺激儿子,在儿子选择决裂的时候,也选择了接受。当时儿子想要决裂的理由之一是,诊断建议提到要切断和曾经对他造成伤害的家人和环境的联系。“如果这样可以让他快乐,也好。”说完,王父的眼泪落下,五味杂陈。

悔恨

哪来“早知道”,又怎么会“早知道”

王父表示,忽略了孩子的先天特点,是他们作为父母非常大的失误。在这个失误之下,导致了一连串忽视孩子情绪的行为发生。

王父说,以前总觉得孩子的一些负面情绪——生气、愤怒都无大碍,过几天就会好,孩子也许就忘了。但没想到儿子会一直记着,这也是他反思自己的另一个方面:盲目自信和乐观。

“我想他生几天气、嘟囔几天嘴,这事就过去了。如果早知道我们的一句话、一个脸色会给他带来这么大的影响,那绝不会那样做。但哪来 早知道 呢?又怎么会 早知道 ?”说到此,王父有些无奈,他觉得没有一本书、一套理论会把孩子教育的方法和问题讲解全面,每个孩子和家庭情况都不同,不可能用一种方法教育到底。

王猛30岁生日那天,虽然当时他已经宣告和父母决裂,但王父仍然给儿子郑重其事地写了封邮件,祝他生日快乐,也恭喜他三十而立。

“我不认为和父母关系僵化了,就是他人生的一个失败。这可能只是他生命中的一小部分,而且随着逐渐淡化,这件事在他心中占的比重会更小。”

面对儿子的决绝,王父说,自己只能接受,反而更担心的是他如何跟同事、朋友相处,会不会把跟父母的相处方式也用在其他人身上。不能通话、见面,甚至邮件也不回复之后,王父和妻子只能远远地担忧,没有了跟父母倾诉的途径,儿子会怎么排解和调整自己。

困惑

“过于关爱”和“放手”如何平衡?

去年国庆,王父给儿子发去一封邮件,期望能跟儿子聊一些感兴趣的话题。那次,儿子难得的回复了邮件:“我喜欢的话题知道该给谁说。”尽管言语依然带着强烈的情绪,也似乎并不悦耳,但王父觉得,这或许是一个重新恢复联系的机会。

然而,儿子很快就泼了冷水:“你别以为我回复了邮件就能怎么着。”怕刺激儿子,王父没再强求,“但至少从侧面知道了他的状况”。

其实,这也是王父的困惑:“再次问候,或许会让他觉得又要对他怎么样;但不问候,感觉又是真的不管不问。”王父觉得,在“过于关爱”和“放手”之间,并不那么容易找到平衡,“也没有一个标准”。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也有阅读教育方面的书籍,可现实是,“照着书来还是没有教育好”。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傅艳认为,最近在朋友圈流行的游戏《旅行青蛙》可以带给父母一些启示。

就像游戏中一样,你需要做的并不多,就是为青蛙收割三叶草,让它能远行。至于会到哪里,好久回来,会带回什么礼物,交什么朋友,都不是我们能够干预的。

“现实的孩子就像那个青蛙一样,它会自己吃饭、看书、写日记、睡觉,但你都只能看着。“傅艳说,“其实,父母要做的就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他们全力的支持,在需要鼓励或者取得成绩的时候,为他们在一旁默默地鼓掌就行了”。


分享到微信: 分享
【郑重声明】温哥华天空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谢谢!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