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4岁的彭博入读美国高中Morris Catholic HighSchool,一年过去,现在的他是学校小有名气的灌篮高手、戏剧明星,也是连续两届“校级荣誉”获得者。对于中国留学[微博]生是学霸,基本没人会惊讶;但一个中国留学生要在美国校园球队里如鱼得水,难度系数是极高的,当然得到的关注度也极高。
........................................
从北京到新泽西,彭博说自己感觉特别好,好像没有遭遇所谓的“适应期”——入读9年级的第一学期就加入了校橄榄球队,第二学期加入篮球队,第三学期组建筹备自己的社团“模拟联合国”,参演戏剧还有观众送花;学习上遭遇过困难,但很快就克服了,第三、四学期连续获得校“二级荣誉”。
这是“国际学霸”的节奏?他自己说:“不做学霸,我喜欢运动和音乐,也喜欢历史和政治,将来想读国际关系方向。”
出国前搞定英语,无语言障碍
采访还没正式开始,彭博说刚才拼车遇到一个理工大学的大四学生,正在准备出国读研[微博]究生,但对英语不自信,表示“等到了英语环境,练一练自然就会变好的”。彭博坚定表示,这是一个误区。
“如果你英语不好,听别人说话就有障碍,课堂上听不懂老师讲课无法回答问题,于是课堂表现就很差!生活中如果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怎么谈得上交朋友?各种状况加起来,就是很受打击,就可能学业成绩不好,然后很自然地会想家,郁闷。更重要的是,听不懂,就很难体会到美国教育的好,这是很大的损失!”
英语不过关还会有更严重后果!与彭博一起入读这所学校的共有7个中国留学生,一年内,5个留学生的Essay(编者注:在国外,人们把话题作文和论文统称Essay)被判抄袭,不但当次作业得0分,而且被严重警告,下次再发现作弊就会被开除了。彭博说:“他们被判抄袭固然有懒的成分,还有一个原因其实是英语不好,所以就用中文写了,用GoogleTranslate 翻译。”
彭博的英语不但流畅,而且是很标准的美音。怎么把英语练到这么好?是否天生对语言敏感?彭博说:“无关天赋!出国前,我是普通中学的学生。小学5年级,我才开始重视英语口语,然后就各种练习,包括跟新航道的老师说,跟外教说,天天说,慢慢就习惯了。如果我早一点开始口语练习,应该可以更地道一些。”
真心喜欢美国文化
说起适应问题,彭博说:“到了美国,我觉得一切都很自然,所见所闻好像是预演过的,没有陌生感。”为什么?“因为我感觉自己已经有几年生活在美国文化里,从认真学英语开始,我常常跟外教聊自己喜欢的话题,体育和政治比较多;看各种美剧;唱英文歌;follow美国的各种大事件。真正到了那里,看到的和需要应对的一切都很熟悉。”
因为学英语,彭博接触到美国文化,从与外教聊体育包括体育明星NBA骑士队欧文的逸闻趣事,到自己阅读《美国史》,去深入理解独立战争对于美国的意义。随着逐步了解、熟悉,然后有了更多的理解,到特别喜欢美国文化,彭博很投入。于很多人看来,书山苦海里理解异域文化该是几多艰辛几多付出;可是于彭博,他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以及全心投入去体会另一种文化的喜悦。
有爱好,不孤独
作为外来者,留学生们通常都发现很难融入,更难交朋友,即使是经常见面的同学,彼此也基本是熟悉的陌生人,谈不到一块儿去。但是彭博很快就交到朋友了,除了午餐遇到中国同学,其余时间他基本都与新朋友们在一起。 怎么结交新朋友?爱运动、爱音乐的他在球场上、舞台上活跃,下课了常常与同学老师侃历史,怎么可能缺朋友?
“你知道纽约红牛吗?”他问我一个问题,立刻就区分了我们俩在这个点上是没有共同爱好的;但是,他寄宿的家庭里有一个10岁男孩也喜欢这支球队,所以,他们自然成为好朋友。朋友贵在相知,有共同爱好是前提。
9年级第三学期,彭博将爱好发展出了新高度。首先是联合另外两位美国同学发起建立了“模拟联合国”社团,完成学校要求的登记手续后,他们组织了现场说明会,已经有十几个同学加入。
在戏剧方面,他演了两场学校社团自编的剧目,扮演一个喜欢运动的学霸。我问:“是男主角吗?”他说不是,学校的戏剧社团是“论资排辈”的,作为高一新生,他占的戏份已经很重,惊喜的是,演出完还收到现场观众送的花。指导排练的教练后来给了他高度评价,说:“你属于这个舞台。”
这两件事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还是挺激动的,很有成就感。”我问:“作为校园明星的感觉怎么样?”彭博有些腼腆地笑:“走在路上,会有不认识的人跟我打招呼。”
遭遇最大的困难,怎么克服?
2015年的9-12月是彭博初到美国的美好时光,几乎没有适应障碍,学习和生活都很开心,正当大洋彼岸这边父母的心放下大半的时候,一个突发事件成了他留学以来遭遇的最大困难。
当时是第二学期,彭博与一个美国女生合作历史课项目,分工写完PPT,约定各讲一半,结果对方先上台把内容全讲了,还跟老师说彭博什么都没做。最后彭博只得了50分(71分及格)。
这件事让他特别苦恼、郁闷,寄宿家庭的美国妈妈听了,只说:“别找任何借口。”可就是难受啊,有十几天都走出不来,频频给妈妈打电话,感觉身体状态也不好了,到处都疼。
我问:“有没有找这个女生沟通?有没有找老师申诉?”
彭博说:“没用,就是倒霉遇到这个女生人品不好。后来想明白这一点就好了,不跟自己较劲了。这次挫折,当时难受,后来再想想其实收获挺多,知道怎么去面对挫折,怎么扛过去。”历史是彭博擅长的科目,尽管被这个平时成绩拉低了分数,最后的期末成绩还是80多分。
关于这件事,彭博妈妈分析:“当时他的状态真的挺糟糕,可能一是兴奋期过了,新鲜感没了,所以状态也不那么好,遇到挫折就全面自我否定;二是,其实彭博把成绩看得挺重的。”
感悟:中美教育有什么不同?
我问彭博:“在美国学习一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与国内相比有什么不同”
他答:“美国教育放大学生个人的特点,提倡个人奋斗和成就;中国的学生每个看起来都差不多,只是分数不同而已。”
“真正重要的是,好像自己放开了——更了解自己,更自信。想做什么就去做,比如办社团,不会顾虑重重,很憋气。在国内读初中的时候,也试着组建过‘模拟联合国’,但是比较没劲,因为大部分同学对国际政治都不感兴趣,大家都忙着学习,谁也不会对一个课外活动看得很认真。”
想象一下,一个音、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每天下课后几小时扑在球场上,还要参加戏剧排练,还要像CEO一样反复琢磨自己的社团章程怎样才能有意义、吸引人,这样的学生在国内多半是要被老师和同学们侧目的,毕竟高考[微博]成绩决定人生。
“但在美国不一样,申请大学也不都是看成绩,还得看你这个人有什么特点。”彭博说。
在“向日葵国际教育高峰论坛(2016)”(点击了解更多嘉宾精彩观点)上,哈佛大学前亚洲中心运营总监、哈佛大学驻亚太地区代表乔恩·米尔斯先生也正是如此说:“申请美国大学除了提供学校要求材料之外,很多学校让学生可以提供附加材料。例如,你可以提供一本你的画册;你可以提供一张自己弹钢琴的CD;你做了某一项活动,被报纸报道了,可以提供一份报道的复印件等等,这些都会为你的申请加分。因为这些会让学校更了解你做了什么,以及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彭博到美国一年,已经悟到:做有特点、有个性的自己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比成为学霸更重要。
对话彭博妈妈——于杰女士
问:您满意彭博现在的状态吗?
答:他开心我们就开心。但有时真的会后悔送孩子出去,太担心了,时时刻刻提心吊胆,担心他上学顺不顺利?有没有生病?晚饭吃得怎么样?看到美国发生什么枪击案或其他悲剧的新闻,或者遇到他状态不好比如生病,更是焦虑得撕心裂肺。
问:相隔两地,你们沟通顺畅吗?
答:还行。在他状态最糟的那10天,他会主动给我打电话,其他时间基本是我主动追着问。我越来越相信他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所以也尽量不打扰他。
问:给正在准备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微博]们一点建议吧。
答:我认为,送孩子出去要满足三个条件:(1)孩子特别想去;(2)孩子成熟;(3)口语过关。其实还有一点,就是家长要能适应得了——孩子离开后情感上的焦虑、失落和折磨。
采访手记
采访彭博很愉快——他坦率、真诚、幽默,对很多问题有独到见解,有时成熟得不像一个15岁的孩子。采访完,拍照的时候他才露出15岁孩子的天真顽皮神色来。
采访时,妈妈很幸福地陪在旁边,不时对彭博的回答给予补充。
对他们的采访,引起我对另一个问题的思考:“中国式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国际人才的优势和不足?“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是什么?重视分数,将孩子的分数基本对应他将来的发展。
彭博是一个成熟度较高的中学生,他的母亲很开明,但是在他们的越洋沟通里,最常见的话题仍然是分数。即使母亲只是问:“最近怎么样呀?”彭博也能清楚地知道妈妈想问的是:“最近成绩怎么样呀?”不同于很多学生对这个话题的反感,彭博表示认可“中国式家庭教育”,他说:“成绩好是基本素质,然后才能有余力发展其他。”
分数到底重不重要?当然重要!但在美国多样化的人才标准里,显然不会把分数放到那么高的位置。
作为留学生,彭博要去应对的世界是父母完全不熟悉的,在美国的高中校园,篮球队员远比高分学霸更有吸引力。但是,他在“中国式家庭教育”中长大,懂事的他理解父母的期望——所以,他在球场奋力拼搏、在戏剧舞台反复练习之后,要下更大的力气去应对功课,因为母亲就是这样要求:成绩好才可以买游戏机!成绩好才可以发展其他爱好!相比于美国同学,他的内心有更多压力,这些压力,看起来可以助力优秀的他更好地成长为国际化成才;但对于更多“小留学生”,他们可能会被这样的压力压垮——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兼顾好学习与其他爱好追求。
怎么办?最有效的办法是父母的智慧。如彭博的母亲,她了解自己的孩子,善于创造各种条件助力孩子发展;在孩子希望远行的时候谨慎评估,然后尊重孩子的意愿;在孩子成长成熟的路上,尽管有无数担忧,她也选择逐步放手:“只能相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