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App 已上线
点我下载

酸辣粉和酸菜鱼:更多内地餐馆涌入 香港人很担忧

Fri Jun 21 2024 10:30:59 GMT-0700 (Pacific Daylight Time)

cover

饥肠辘辘的食客来这里品尝家乡的小炒黄牛肉或剁椒鱼头。服务员操着普通话,端上一盘盘少不了绿色和红色辣椒的热辣菜肴。

这是来自中国内地的知名连锁餐厅“回家湘”在香港的开业之夜,它正试图打入香港竞争激烈的餐饮业。品牌创始人黄海鹰身着鲜艳的红色套装迎接顾客,服务员则在一旁分发塞满优惠券的红包。

如今,在香港开餐馆可谓困难重重。外出就餐的人越来越少,今年倒闭的餐馆比开张的还多。但在中国内地也面临着挑战的餐馆老板们却看到了商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现在是在边缘求生。”黄女士说:“我们来看看谁更有勇气,谁会成功。”

近几个月来,十多家中国内地的餐饮名牌连锁店在香港开张,回家湘是其中之一。来自香港的新顾客源源不断地前往毗邻的内地城市深圳,寻找更多消费选择,这让店主们备受鼓舞。

但是,这些餐厅来到香港后却遭到了一些质疑。作为一个长期高度自治的中国领土,香港越来越受到北京的严密控制。对香港的一些人来说,这些餐厅的迁入表明香港的文化正在慢慢被中国其他地区所取代。

在离回家湘不远的地方新开了几家餐馆,提供来自中国南方三个省份的美食:贵州米粉、广西螺蛳粉和湖南臭豆腐。

这些场所主要面向当地人和日益壮大的内地人群体,其中一些人在过去十年中来到这座城市安家。

香港大学商学院在职学生、银行从业者凯伦·林(音)说:“我刚来香港的时候,很难找到正宗的内地菜餐馆。”最近的一个晚上,她在回家湘吃了小炒黄牛肉。

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六年的林女士说:“这里的中餐馆都是以香港的‘本地口味’为基础的。”

内地人抱怨香港食物太过清淡,如今这对本地人来说更加刺耳,因为他们正在努力应对这座城市身份的改变。

2019年,在全市范围的民主抗议活动爆发之后,北京对香港实施了一项全面的国家安全法。许多外籍人士和香港本地人离开了这座城市。新冠疫情和香港的公共卫生措施(世界上最严格的公共卫生措施之一)加剧了人口外流。

现在,随着香港被拉近中国的轨道,内地的经济放缓和房地产危机正在拖累香港期待已久的复苏。

来港移民中增长最快的群体是从中国内地来港寻找更好工作的人们,他们获得了政府提供的特殊签证。他们发现这座城市比疫情发生前更加热情好客,当时内地人常常受到香港居民的敌视。

太二酸菜鱼是一家来自内地的川菜鱼餐馆,其香港分店的经理郑慧文(音)说:“香港对大陆人更加包容了。”在这家餐厅,服务员端来一道菜的时候会用传统京剧的腔调大声说:“好吃的鱼来了!”

郑先生十几岁时从邻近的广东省移居香港,夏天会在这里餐厅当服务生打工,他回忆说,香港食客一旦听出他的内地口音,就会对他非常无礼。

随着香港居民越来越爱到边境另一边吃饭购物,这种气氛正在发生变化。

在前往深圳的香港游客中, 太二酸菜鱼非常受欢迎,以至于去年12月,它在香港开了四家分店。

据当地新闻媒体报道,在郑先生担任经理的店铺旁边新建的公寓中,3月份有一半以上的公寓被中国内地买家抢购一空。郑先生店铺所在的购物中心位于启德机场旧址。

在来自内地新开的餐厅西塔老太太烤肉店,这个特许经营店所有人剑桥·张(音)抱怨说,内地食客主要对受潮流追捧的餐厅感兴趣。他想到一个新市场寻找不同的客户。

他很快发现,很多人抱持同样的想法。

“我来到这里,发现,‘这里有家内地餐厅,那边又是一家内地餐厅,’”张先生兴致勃勃地说。

对于一些勉强维持经营的本地餐馆来说,新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情况令人费解。根据餐饮指南咨询平台OpenRice的数据,4月份倒闭的餐厅数量几乎是新开餐厅数量的两倍。

回家湘5月在石塘咀地区开业,在这个地区,许多曾经是社区支柱、色彩鲜艳的餐厅最近纷纷关张大吉。一家供应廉价面条和奶茶的餐馆不见了,另一家退休人员经常聚在一起吃早茶、了解当天新闻的餐馆也关了。

“餐饮业很辛苦,”当地餐馆老板罗伊·谢(音)说,他曾在香港太古城商业区出售曾经受办公室职员欢迎的午间饭菜。如今午餐时间的顾客变少了。那些来光顾的人也只点最基本的东西。

富景清香面家是一家老牌香港本地餐馆,这家店的厨师会在橱窗炖牛腩,这家餐馆的经理杨熙(音)说,以前有顾客每天都会光顾。

“但后来有一天,他们突然消失了,再也没有来过,”他说。

如今,提供廉价菜肴的餐馆往往生意更好。许多内地新餐馆以大幅折扣、优惠券和会员俱乐部特惠吸引食客。

最近一个周四的下午,切斯特·邝(音)和索尼娅·郑(音)在遇见小面吃着大碗盛装的面,这家快餐连锁店来自重庆,以红薯粉制成的酸辣粉闻名。

“这真是太便宜了,”邝先生说。他指的是郑女士点的酸辣粉套餐,价格为36港币。套餐包括一碗酸辣粉和一份炸鸡。

刚刚大学毕业的郑女士和邝先生都表示担心这些内地餐馆会取代他们最喜欢的当地餐厅。“有这些地方可选来吃中餐是件好事,但想到有一天它们可能会取代我们在香港曾经所有的餐饮,还是有点可怕的,”邝先生说。

其他人也有类似的感受,他们选择不光顾内地餐馆。

“我利用一切机会帮助当地餐馆,”奥德丽·陈说,她在内地长大,但六年前以学生身份移居香港,身份认同是香港人。

富景清香面家曾将柴湾中产阶级社区附近的居民视为其主要收入来源。但许多人已经搬走了——其中许多人离开了香港——以至于富景清香面家不得不寻找新顾客。

回家湘的黄女士说,她知道这会很艰难。

但她也说,“无论经济状况如何糟糕,人总是要吃饭的。”



分享到微信: 分享
【郑重声明】温哥华天空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谢谢!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