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App 已上线
点我下载

还记得12年前扛货路上的重庆父子吗?他们再次刷屏

Wed May 25 2022 11:54:39 GMT-0700 (Pacific Daylight Time)

cover

2010年曾有一张照片刷屏:重庆“棒棒”冉光辉一手扛着货物,一手牵着2岁小儿子,这一幕被一位摄影师无意抓拍记录了下来。

图片

这张照片火遍了大江南北——身上扛的是生活,手上牵的是希望。

如今12年过去,有媒体再次采访了冉光辉,他仍在从事这份职业,坚守一份职业,养活一个小家。

这些年靠做苦力,冉光辉在重庆的市中心“扛”出了一套房子。2022年,疫情冲击下,许多商铺倒闭,“棒棒”这一行业也不复往日“人丁兴旺”,但他仍然坚持在大正商场一带日复一日地进行着劳作。

图片

当年那个孩子,也已经长大,今年中考。扛起整个家的爸爸,成为了他的偶像,同时,他也希望他的脚步慢一些:爸爸走得太快了,不要再自己一个人扛下所有。

图片

冉光辉与儿子冉俊超12年后在当年坎梯上的合影

1

守一份工,养一个家

“朝天门变了,他依然还在”

80年代,冉光辉只有16,7岁,就在农闲时上重庆城做“棒棒”(棒棒指靠一根棒子,两端各绑两根绳索,挑起重物搬运谋生存的人)。

“山城”重庆,山中是城,城中有山,地形复杂,坎梯众多,没有电梯的地方就需要有人搬运货物,代办业务,代为跑腿。上世纪80年代,进城中务工的农民工就在这山城上下来回穿梭,被称为“棒棒”,一根竹棒,两根绳索,是他们用来借力的工具,也是他们这个群体的昵称。

鼎盛时期,重庆城中有四十万的棒棒军,到处都可以“捡钱”找活干。

图片

冉光辉全职做“棒棒”,是2009年开始的,也已经干了13年。

棒棒这个职业做一单是一单,立马结清,冉光辉喜欢它的自由,而非进工厂束缚着。虽然是“临时工”,但365天,他工作350天,真心把它当作职业。有时干到凌晨,有时有活干了,又凌晨出去。

市中心朝天门的大正批发商场,就是他十几年来的“工作单位”。主要业务集中在4,5楼,主营袜子睡衣内衣内裤的批发。

商场里的人都是老相识,十几年以来积累的口碑,让店主们都愿意把活交给他:

“他说他可以扛四百斤。”

“他很讲信誉,数一数二的。”

“包括我们库房的钥匙,都可以交给他。”

“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很乐观的一个人。从来没有听到过他抱怨过什么。”

“他只要走到这里,个个都欢迎他。他对一个家庭,对其他人,都很负责任。”

图片

个个都对他赞不绝口。

“一手牵娃,一手扛货”的照片,为他的口碑井上添花,不过大家信任他,是因为他肯“下力”,对待货物,不挑三拣四,为店铺带来便利。

一包时,肩挑背扛,最重时470斤,体重130斤的他,约等于扛起了3,4个自己。

图片

货物多时,集中在推车上。用身体顶着下坡时加速的推车,经验老道地控制脚步,稳稳送到山下。

图片

就这样,5块,10块地赚,几万袋上百斤的货物,转变成了重庆市中心解放碑附近的一套60平米的二手房。不用再一家6,7口挤在8个平米的出租房中。

这几年生意却越发难。

十年前,生意好的时候,一个店铺一天发十几包货,现在,有的铺子两三天才发一个。

50出头的他可以说是棒棒里的“年轻人”。

“这个商场里,最开始大几十个‘棒棒’,现在没剩几个人了。也没有新人入行,我搞不好都是这里最年轻的。”

能干到哪一天,冉光辉不知道。

十年前的照片火了之后,有媒体找他上综艺,有公司找他做网红,但是他拒绝了。曾经,他也做过一天外卖,但是,还是做棒棒让他最安心。

理由仍然和当初不愿进工厂的理由相同:

“我还要被他们管到。你看我现在,老家有个啥子事,早上坐个车回去,晚上就回来,要跟哪个打招呼吗?撇脱得很。”

2

“但愿他们不要

活得像我如此艰难”

因为十几年的搬运,2017年他患了腰椎间盘突出,手指也因为要紧紧攥着货物而变形了。

老婆劝他,休息一段时间,医生劝他,尽量挑轻的去做。

但他说:“只要身体还没垮,只要能做我就去做。”

虽然住上了新房,但还有房贷要还。买房子时,亲戚都愿意借钱给他,但他不愿欠人情债。

冉光辉说,自己和已经去世的爸爸一样“不愿欠人情”。再累也自己忍了,不会把火气发在家人身上。

“爸爸是孩子的老师。他也基本像我们这样一个性格……他也跟我一样,再累了回去身上还是有一点疼,但也不会感觉很累,只要一家人过得开心过得好。再疲劳也不会发在老婆身上、子女身上……”

日子渐渐好了,老父亲却去世了。他对父亲当年资助他500元的事,他念念不忘。“当年500相当于现在的1万。”

现在的他,也成了想要全力托举孩子的父亲。

他一边治疗腰间盘突出,一边迫切地问:

“治疗之后还可以干活吗?”

因为心里还有块石头没放下:

“主要是现在还有个儿子在读书。只要把书都出来了大学出来工作了,那倒稍微轻松一点。”

当初举家扎根城里,就是觉得城里环境好,孩子在这里读书,会更有出息。

读初三的小儿子冉俊超,也就是十二年前照片中的孩子,也快要迎来中考。他殷切希望儿子能够考上高中,而非职校。

儿子到了青春期,有些“叛逆”,冉光辉也能理解。他知道,过分管教,会有损亲情。父子俩很多时候沉默不语。

不过冉俊超,内心是个会心疼爸爸的孩子,只不过喜欢用行动表示。

家务能手的他,会给爸爸做饭送去,有时也顺便体验一把送货。

下坡的路上,父亲在前面快快地走,他在后面依着速度紧跟。

图片

回家路上,在十二年前被拍下照片的台阶上,儿子叮嘱他注意休养。他觉得好笑:“休养休养,钱从哪里来?”

反过来,又千叮咛万嘱咐儿子要好好读书,能考个好大学,找个体面的工作,“但愿他不要活得像我如此艰难。”

冉光辉觉得,孩子考上好学校,成家立业时,他的使命才算完成,那时他的幸福才算来了。

这也是多少“中国式父亲”朴素的愿望,孩子能读好书,比自己强,就是他们在外打拼的目的。

3

“我希望能够多了解他一些”

冉光辉认为自己的工作不上台面,但儿子和女儿不那么认为:

大女儿说:

“我爸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我爸肯定是我们家的英雄。就想我爸少做一点,能轻松一点就好了。”

在小儿子心中,爸爸是自己的榜样。

“凭的是自己的力气,凭的是自己的能力,怎么都光荣。”

为了报答,爸爸妈妈最想让他做到的“好好读书”,他努力达成,还是班级里的班长。

除了报答,更多也是心疼。

“我爸为了我能够不顾自己的身体。”

“我其实很想不读书了,帮他去,但我爸不让。”

儿子对爸爸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和他“多待一会儿。”“多了解爸爸。”

但这些话,从来没有和爸爸提起过。因为爸爸已经够辛苦,不忍心再多说什么了。

爸爸做得不是不够,是太多了。有时候,他真想让爸爸停下来,好好看看他,给他机会多了解了解他。

就像他鼓起勇气给爸爸的信中所写的:

“生活其实并没有那么困难,不需要你去那么拼命,我可以跟你们分担一切。但是你并不一定非要一个人去承担压力。”“爸爸,我非常感谢你用扛货扛来的钱,养育了我14年,现在我很想对你说一句:‘爸爸我爱你。’”

读这封信的冉光辉,几次拭泪。

图片

心理学家温尼斯特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足够好的父母。

冉光辉,就是那个足够好的父亲。



分享到微信: 分享
【郑重声明】温哥华天空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谢谢!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