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回到中国、现住在上海某隔离酒店的颖,就是小陶当下打电话求助的朋友之一。颖向本报表示,前一晚小陶就已失联,直到第二日中午,接到小陶打来的电话,「她哭著求我能不能借5万元,3日后便能还。我追问理由,她只说与爸爸的身体有关,匆匆挂断。后来她告诉我,这些说法都是骗子指使的。」
这时,小陶被精神控制已长达20个小时。颖对小陶的反常行为产生了警觉,「我还看到一则报道,今年2月有一名河北女子在隔离酒店内遭到冒充警员的歹徒性侵及挟持,于是担忧她亦是落入了某种相似的人身控制中,单凭一己之力无法脱身」,颖果断选择了报警。
小陶说,可能是由于在短时间内向可疑帐户大量转帐,最终,几乎是在颖联络上海警方的同一时间,有招商银行的工作人员致电核实信息。在此过程中,银行不断向小陶确认,她身陷骗局无误,她才如梦初醒,拨打110报案,「最终挽救我的,实际上是银行的反诈骗系统。」
但此刻报警为时已晚,小陶指出,骗徒应该是从境外通过网络电话打入,前后换了很多号码,其中一个显示为天津本地手机号,但警方反拨时已无人接听;招行方面亦表示,骗徒通常会在第一时间将钱汇到海外帐户,大概率无法追踪。
据《澎湃》等中国媒体报道,自去年疫情期间开始,「公检法骗案」死灰复燃,案情均大同小异,骗徒先通过身分证号、家庭住址等事先掌握的个人隐私,获得事主初步信任;进而利用权威机构身分、震慑性话术、搭配巧舌如簧,引人上钓,不乏有受害者损失上千万元人民币。另外,近期骗徒的工具亦与时俱进,例如使用线上会议App的屏幕共享功能,来实施深度监视及操控。
去年4月,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刊登名为《疫情期间请防范电信诈骗》的公告,文中提醒,如接到「参与跨国洗钱案」等可疑电话,请马上挂断,「诈骗分子往往通过改号装置使接听人来电显示为驻外使领馆或国内公检法等部门电话号码。如有必要,可挂断电话后拨打中国驻加使领馆领事保护紧急求助电话,或拨打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12308热线核实。如受骗,应及时向当地警察局或加拿大反诈骗中心报案……如有款项是通过我国内地银行转账取现,应立即直接拨打国内户籍所在地110报警电话或通过国内近亲属向警方求助。」
「酒店内的环境与世隔绝,住客缺乏对外沟通的管道,而且许多人长居海外,对本地缺乏了解」,颖对骗徒的无底线表示愤慨,她颇为自责地叹道,上海的隔离酒店在为旅客办理入住时就发放了辖区派出所的防诈骗告知书,可见发生频率之高,不排除有骗徒专门以隔离客为目标,「如果当时将告示分享给小陶,互相提醒,也许她不致于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