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南方民族中,百越、干越、僚人、僰人(都掌人)族都有悬棺葬的习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川南的僰人悬棺和福建的船形悬棺,而僰(念bó)人悬棺被称为世界之最。
僰人悬棺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其珙县、兴文、筠连等县境内都有分布。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僰人悬棺的核心部分,在珙县洛表镇西南麻塘坝和曹营乡海棠村邓家河北岸的苏麻湾,两地共有悬棺265具,是目前国内悬棺保存数量最多也是最完整的地区。
悬棺,即是将死者的灌木悬挂于悬崖峭壁上,一般距离地面10-50米,最高可达100米。这些山岩高达数百米,猿猴无法攀援,飞鸟为之发愁,而这个奇特的民族,却将沉重的棺木钉在绝壁之上,并且无一例外地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悬棺的崖壁上一般会有许多红色彩绘壁画,内容丰富,线条粗犷,构图简练,形象逼真。其具体含义甚至悬棺的目的尚不为人所知。随葬品置脚下两侧,多寡不定,有陶瓷器、木竹器、铁器和麻织品,其中麻织品最多,有少量的丝织品。
珙县悬棺第一次被世界发现,是在1935年,一位来自美国的传教士葛卫汉,对中国丰富的丧葬文化非常感兴趣,他打听到,在中国四川的珙县附近有一种非常奇特的丧葬习俗,尽管一路上的艰难险阻,差一点使这个美国人丢掉性命,但当他真正来到珙县的悬崖边时,还是认为自己不虚此行。
1990年代,在距离珙县不远的地方,人们发现了明王朝树立的平蛮碑,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但大意还可以勉强辨认,这是明王朝为了夸耀自己消灭僰人所立的丰碑。当时僰人还处于冷兵器时代,明军却已装备着大炮,这是两个时代的对决,远古与现代,刀枪与火药,胜负其实早已注定了。
面对僰人留下的千古之谜,中国的古建筑学专家和诗人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探讨悬棺是用什么方法放置到悬崖木桩上的?这种葬俗的民族文化内涵是什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随着岁月的流逝,所有该忘的事情都已经被忘却,依旧被人们传诵的只有那些僰人的史诗,关于悬棺究竟是怎样放置上去的,还有僰人这个最终消失的部族,又是如何兴起的呢?这些谜题仍悬而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