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孩子大半夜高烧不退,我赶忙开车送孩子去省立医院。
凌晨4点,一眼望去,医院大楼灯火通明。
一走进大厅里,有人在冰冷的椅子上小憩,有人抱着孩子,支着疲惫的身子隔着人群焦虑地张望。
走廊上,护士推着病床来回奔走,家属们个个脚步匆匆。
ICU的门口,哭喊声,争吵声,不绝于耳。
没有地方能像医院一样,如此真实地照出人间悲欢。
看着这一幕幕,我突然觉得,人生没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看奄奄一息的病人,工作上的烦恼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看那些哭成泪人的家属,家庭的琐事有什么看不透的呢?
我想,医院里凡所见,皆是人间最本真的样子。
01
生死面前,万事皆休。
新西兰有一所顶尖大学,每年学生毕业的时候,学校都会组织他们去当地的医院参观实习。
结束后,校长送给他们一句话作为毕业寄语:医院是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课,人生没什么好失意的,因为活着已经够不容易了。
生死面前,万事皆休。
世上没有什么比健康更为重要了,财富再多不如康健体魄,地位再高抵不上平平安安。
护士@石悦写过两个病人家庭的故事。
第一个病人,是省台里的制片人。
为了打通各路关系,他应酬时都喝得烂醉如泥。
为了片子质量,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的事。
当他被查出慢性肾炎,躺在病房接受治疗时,他突然发现工作似乎没那么重要了。
再怎么评优评先,也换不来健康的身体。
再怎么升职涨薪,也填不上医疗费的坑。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他叹息道:工作就像一个皮球,掉下去还会再弹回来。健康就像一个空心玻璃球,一旦掉下去,就会粉碎。
第二个是一位妈妈,她孩子患高钾血症。
她跟石悦聊过她的鸡娃经历。
因为身边很多父母都在鸡娃,她在怀孕时就严阵以待,成天给娃物色各种早教课。
等娃五六岁时,她就给孩子报了钢琴课和舞蹈课,孩子快上小学时她又给报了幼小衔接班和各种课外班。
那段时间,他们夫妇一到周末就带着孩子马不停蹄地到处跑。
直到上一年,孩子查出这个病。
孩子一生病,家长先掉层皮。
她当时以为是什么不治之症,哭了好几个晚上,不让孩子上课了,就是天天带着他查。
庆幸的事,高钾血症不是什么危及生命的重病。
她看开了、想开了,她念叨说:现在一门心思养好他的身体,别闹灾闹病,学什么、练什么反而就不重要了。他们谁爱学谁学去,我们有健康就足够了。
生病前,我们愁工作,想挣来车子房子;我们拼鸡娃,非要让孩子成龙成凤。
在鬼门关走一趟之后,你就会发现之前在意的桩桩头等大事,此刻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到时,你就只会有一个朴素的想法:活着真好。
所以啊,太忙就缓一缓,不要跟生活硬刚;太累就歇一歇,不要跟自己较劲。
02
人间日常烟火,滋味最浓长。
知乎网友@小怪兽汪汪拍过这样一张图。
这是一家三口在玩耍。
爸爸得了白血病,因为抵抗力很差,一旦感染可能就会送命。
因此,家属每天只有两个半小时的探视时间。
这一天,妈妈带着女儿来看爸爸,他们三个在玩老鹰捉小鸡,爸爸当母鸡,女儿当小鸡,妈妈当老鹰,外面都是他们的欢声笑语。
网友见状就在想:这样的场景本该出现在阳光明媚、绿草如茵的假日午后啊,如果真是那样该多好。
人间生死病痛,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生活。
平凡生活不可得,日常烟火是奢望。
你觉得日子重复枯燥,得了绝症的人却认为能看日出、闻花香,能和亲近的人聊聊天,就是生活最好的馈赠了。
博主@香川在陪护爸爸时,认识了一位年轻人。
这位年轻人得了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因为长期化疗,身体已经被摧残不成样子。
但他很坚强。
输液时有时会剧烈呕吐,但他吐完就转头就抓起一个桃子塞到嘴巴里。
他也能乐观,会跟护士开玩笑,会大口吃饭吃肉。
后来,由于化疗次数太多,不能再化疗了,他直接出院在家吃药。
那段时间,他的朋友圈里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想在海边一手拿着一瓶冰啤,一手拿着烤串,尽兴而欢。
他开玩笑闷在家里闷得快发霉了,想去西北自驾游。
他想和女朋友结婚。
几乎每一条朋友圈,博主都会跟他互相调侃。
新年的时候博主发了一句问候过去,再没有得到回复了。
叔本华说过: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
什么是幸福?
是你撒开脚丫子,跑在夕阳下;是你跟朋友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是老夫老妻一起热炕头。
对医院的病人来讲,他们从来不会问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因为像普通人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03
陪你共患难的,唯有家人。
纪录片《人间世》有一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戴向群的工作是一位磨砂工,肺里布满了钨合金粉尘。
他只能躺在床上,靠呼吸机维持生命。
医生说,如果儿子不做肺移植,就活不长了。
虽然只有50%活下去的希望,父亲戴照章也要坚持给他换肺。
为了凑足昂贵的医药费,他在村里挨家挨户去借钱。
为了他的职业病鉴定,他四处奔波,花了三年时间才终于盖上了章。
手术那天,经过4小时的奋战,老父亲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几天后,戴向群的胃管、胸管都可以拔除,看到儿子身体逐渐恢复,吃饭也开始狼吞虎咽,戴照章脸上才露出一丝笑意。
对于父亲来说,儿子只要能痊愈,他可以上刀山、下火海。
儿子把一切都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是父亲把他从死神手里抢了过来。
大病一场,我们对感情的理解就更加通透了。
你嫌弃老而无用的父母,原来一直在托举着你;你吵架冷战的枕边人,在你生病时不离不弃地陪伴着你。
心血管内科医生@辰知说过,医院里有三种情感,伴侣之间的、子女对父母的和父母对子女的。每一种感情到深处,都可断人肠。
这位医生看过ICU门外看到一个小孩给医生下跪,抱着裤腿哭着说:救救妈妈,我长大了赚钱还你。
庆幸的是妈妈最后救回来了。
他还看过一个刚新婚的姑娘得了胃癌,丈夫日日夜夜守在旁边,一夜之间白了头发。
姑娘要离婚,丈夫偏不肯。
男儿有泪不轻弹,他却在无人时流了好多泪。
他逗她开心、哄她吃饭,安慰她一定会好起来的。
这位医生感慨道:在医院里,你就会知道谁最爱你,你又是最爱谁。
患难见真情,日久见人心。
陪我们共患难、渡大劫的,唯有爱我们的人。
你虚弱躺在病床上时,他们嘘寒问暖,顾你周全;你手术需要巨款时,他们低声下气去四处求人。
人间是很苦,但总有一份感情暖人心。
我们一生会遇到很多人,但真正值得我们珍惜的,不过眼前一二人。
▽
作家张晓风在《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中写道:“如果容许我多宣布一天公定假日,我一定这样规定:这一天不能用来娱乐或旅行,而是强迫人们去医院参观一下人类的生老病死。”
接近死亡,更懂得生的意义。
人生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难的,但也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的。
医院,治病症,也疗人心。
去了一趟医院,你就会明白该如何更好地去生活。
温饱无忧是幸事,无病无灾是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