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发生率逐年增加,据最新癌症登记资料显示,大肠癌蝉联15年为癌症发生人数之首,每31分钟14秒就有1人罹癌。专家表示,饮食不均、少运动、排便不规律等,会提高大肠癌发生,所以除改善生活习惯,也建议上完厕所多观察自己的大便,若发现便中有血或黏液、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形状改变、长期腹部不适等都必须提高警觉,怀疑是肠癌初期。
专家提醒,若发现便中有血或黏液、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形状改变、长期腹部不适等都必须提高警觉,怀疑是肠癌初期;图为情境照。(图取自freepik)
及早切除息肉 可降低癌化率
国立阳明交通大学产学讲座教授、益生菌专家蔡英杰在脸书粉专“蔡英杰教授”发文指出,肠癌常被称为“安静的致命杀手”,由于没有明显症状,通常在被发现时已经转移,导致5年存活率不到10%。然而,多数的肠癌属于“高分化性腺癌”,生长慢,不太会转移。很多肠癌是由大肠息肉,经过长达5-10年的时间,慢慢癌化而形成,只要能早期发现切除息肉,即可降低癌化的机率。
另一方面,大肠癌是少数可以主动经由改善生活习惯,有效预防的癌症之一。蔡英杰建议,预防大肠癌,饮食应避免高脂、高盐,多摄取益生菌、高纤食品、适度运动、勿过量饮酒、注意排便等,只要恒心执行这些非常基本的养生之道,绝对可以有效预防大肠癌。
4种大便型态要提高警觉
蔡英杰强调,民众上完厕所,别急著冲水,回头看一眼,看看大便的颜色、型态、味道,还有留意排便时的感觉,这样可以更了解自己肠道健康状况。
他补充,观察大便要注意以下几种症状:便中有血或黏液、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形状改变、长期腹部不适等,有这些症状,都必须提高警觉,怀疑是肠癌初期。另,和天天观察大便同样重要的是“定期进行肠道健检”。
大肠癌年轻化 吁定期筛检
蔡英杰表示,国健署补助50至74岁民众,每2年免费进行1次免疫法粪便潜血检查。如果阳性,一定要立刻去做大肠镜检查。此外,一般人50岁以上也建议做第1次大肠镜检,如果是有家族病史,应该提前到40岁进行,一般来说,每5年做1次大镜检最好,他自己则是尽量每3年做1次。
不过,蔡英杰示警,这40、50岁都只是参考,因为他分享自己女儿刚过30,就去做了第1次镜检,居然发现有好几个息肉,“肠癌年轻化是不争的事实”。
益生菌非立即见效的灵丹妙药
至于许多人好奇,补充益生菌真的对于预防大肠癌有帮助吗?蔡英杰坦言,长期食用益生菌,确实可以预防、预后复发大肠癌。近年甚至有更多论文开始讨论益生菌可以提升传统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但他强调,益生菌绝非立即见效的灵丹妙药,而是长期照护肠道的保健品,民众务必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