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离我们很遥远吗?
先来看一组数据,2020年,全球估计有905700人被诊断为肝癌,830200人死于肝癌。世界上超过一半的肝癌估计病例和死亡人数发生在东亚(分别为54.3%和54.1%),其中,中国占世界肝癌病例的45.3%,肝癌死亡人数的47.1%。
从上述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每年的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居全球首位。
说到肝癌,很多人会首先想到喝酒,那么,喝酒与肝癌相关吗?
2017 年来自美国临床肿瘤协会最新数据显示:41% 的口腔癌,23% 的喉癌,22% 的肝癌, 21% 的食管癌,16%的乳腺癌,13%的结直肠癌都与饮酒相关。
酒精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能够破坏DNA,阻碍细胞的自我修复,属于高风险的致癌物。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很早就已经把乙醛列为 1 类致癌物。
在东亚,肝癌的发病率很高,东亚一般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五个国家,在这些国家里,又以中国和蒙古的肝癌发病率遥遥领先,众所周知,蒙古人喝酒很猛,古往今来都是,他们喜欢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快意人生。
喝酒是导致肝癌的一个重要因素,说到这,很多人会说,俄罗斯人也喜欢喝酒啊,为什么不谈谈它呢?
在相同的饮酒量的情况下,东亚人种更易发生肝癌,原因是身体里普遍存在突变型的ALDH2。如果身体里携带突变的ALDH2,结果可想而知,突变后的ALDH2丧失活性,导致本该用来催化乙醛的同工酶因为无法发挥作用,而导致乙醛在身体里大量堆积,乙醛本身具有扩血管的作用,能使面部毛细血管扩张,于是就形成了特有的脸红反应。
欧美等国的研究者更喜欢把酒精性脸红反应称为“Asia Flush”,即亚洲红脸病,原来,通过对全世界酗酒后脸红的群体调查发现,这种情况在东亚,主要是中国、日本和韩国黄种人群中比较常见,而白种人和黑种人却非常少见,所以将这种酗酒后特有的红脸命名为亚洲红脸病。
所以,喝酒脸红的人,乙醛更易在身体里大量堆积,也更易出现肝癌。
但是除了喝酒外,还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饮食。
前不久收治了一名肝癌患者,患者并没有病毒性肝炎,也没有长期饮酒的习惯,通过询问,得知这名患者所居住的地方阴暗潮湿,家里的粮食经常发霉,但他舍不得扔掉,有长期食用发霉食物的习惯。
那么,发霉的食物会致癌吗?答案是肯定的。
越是在潮湿的环境里,食物和物品越容易发霉,说到发霉,必须要提到一个特殊的季节,那就是梅雨季节,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中国长江中下游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
虽然梅雨季节持续的时间只有20多天,但不要小看它的破坏力,梅雨季节导致屋内和屋外都特别潮湿,在潮湿的环境里,霉菌肆虐生长,并且无孔不入,在梅雨季节里,最容易受到霉菌滋扰的就是食物。
黄曲霉素,其实就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毒素,1960年,黄曲霉素第一次被发现,起因是英国有10万只火鸡死于一种未知的疾病,为了揭开真相,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调查,最终发现问题出在喂养火鸡的饲料上,这些饲料使用的是花生饼,之后科学家在花生饼中找到了一种霉菌产生的毒素,并命名为黄曲霉素。
黄曲霉毒素在长波紫外光下产生荧光,根据荧光颜色、RF值及结构不同等又分为了B1,B2,G1,G2,M1,M2,P1,R1,GM和毒醇。
不同类型的黄曲霉素毒性不同,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黄曲霉素B1。
有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如此强的毒性,难怪会导致10万只火鸡在一夜之间全部死掉。
大量的研究发现,即便摄入小剂量的黄曲霉素,同样对肝脏有危害,黄曲霉素可引起细胞错误地修复DNA,DNA修复的异常会增加肝癌发生的风险,黄曲霉素还会诱导P53基因突变,科学家已证实P53基因是抑癌基因,当P53基因突变之后,肝癌更易发生。
1960年,黄曲霉素被首次发现,1961年科学家就发现被黄曲霉污染的花生饼能诱发大鼠肝癌,1962年鉴定并证明了黄曲霉素为强致癌物,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黄曲霉毒素B1列为I类致癌物。
有人可能喝了一辈子的酒才会出现肝癌,但如果长期摄入黄曲霉素,可能几年的时间就出现肝癌了,黄曲霉素对肝脏的毒性远远胜过酒精,至少是酒精的十倍,它才是真正的“肝癌大户”。
更恐怖的是,黄曲霉素具有耐热性,裂解温度为280℃。即便用100℃的开水去煮黄曲霉素,也丝毫对它没有杀伤力。所以,用开水烫一烫,或者用开水煮一煮,其实都只是心理作用,自我安慰罢了。
对于肝癌患者来说,它又分为巨块型、结节型和弥漫型,无论哪一种类型,伴随肝癌的进展,等到发现的时候,肝脏往往已经烂如泥。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我们吃进去的东西决定了肝脏的健康,有些食物能吃,有些食物不能吃,该扔的东西要扔,不能为了节省而牺牲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