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的第一个周末,数百家茶叶商户经历了一个无眠之夜。
他们持有的几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的茶叶,一天之内价格“崩塌”。
茶商聚集在门店外要求“退钱”。
昌世茶两个多月的时间把产品3万元左右炒到最高7万余元后,“接盘”动作戛然而止,产品在一夜之间“崩盘”,从单价5万多元跌到只剩下两三千元,参与其中的茶商损失惨重,涉事金额超过5亿元。
这成为芳村茶叶市场里爆发的最大的一起纠纷事件。
近年来,一些人制造稀缺和高收藏价值的茶品假象,以承诺高于入手价回收的约定诱导茶商入局,看起来茶叶具有“升值空间”和“投资属性”。茶叶行业的人将这类行为称为“金融茶”。
昌世茶公司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茶商们的损失又该如何追回?茶居然也具有金融属性,这属不属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呢?
炒作这种事情通常都会有“托”的出现,“金融茶”的玩法通常是,茶商以一定价格买若干提茶叶,厂家会在微信群里先做出承诺一个月后以高出买入价格的20%进行回收,发布价格上涨等信息让茶商相信可以赚钱。
然后那些茶商“托”再度现身,慢慢加价回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茶商“托”都没有现身,茶价在一夜之间“崩盘”。
昌世茶崩盘之后,有部分茶商到公安局报案,希望可以立案处理。
但是警方认为,这是茶商自发的市场行为,即“自己买茶买亏了,掉价了,现在不服气,找厂家理论”。
也许茶商大概也知道会是那么个结局,只是每个想赚快钱的人都不想成为最后一个接盘侠罢了,想起了现在炒茅台酒的和囤茅台酒的!
你想的是高额回报利润,他要的是一次掏空你的资产。记住,利大本无归。结局永远一定。
对于茶金融,第一没有稀缺性,第二没有持续性,第三没有知名度等等,所有的金融属性都没有,这种金融博弈本身就是赌博。
茶叶就是一个消耗品,正常消费就好,你还敢大量囤货投资,感觉和炒股一样,先让韭菜茁壮成长!等成熟了就可以割韭菜了。
这种击鼓传花的游戏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没想到自己是最后一手而已。跟当年期货原油一样,赚了笑哈哈,亏了哭兮兮,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挣钱时没人会想到欺诈,赔钱啦就想到欺诈啦。
现在的社会出现太多了:先炒房,再炒茶,炒姜,炒蒜?亏了就耍无赖!吃的喝的都是民生最基本的东西!自古以来炒这类东西的人都没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