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少按:
大时代的面貌,总是由一张张小人物的脸孔构成。
过去30年,正是一个个小人物,一点点改变所有国人的消费世界。
曾经,「倒爷」从中苏边境贩运来裘皮,放到北京东二环雅宝路售卖,让北京普通人第一次接触到「进口服装」;而在北京的另一边,服装商贩聚集在动物园对面的服装批发市场,他们成为中转站,让中国南方生产的服装扩散到整个北方…
这些人是那个年代的万元户,过着被所有人羡慕的生活。
如今,「中苏边境」、「动批」全部成为历史,「万元户」的说法也早就无人提及。
但那些「倒爷」和商贩却并没有消失,时代变了,他们的名字变成——
海外代购。
在杜少的第32篇真实故事中,你将看到一个做代购的女孩,和她背后价值750亿元的巨大产业。当国人摆脱基础物资匮乏的年代,奢侈品,成为人们新的倒卖对象。
价值百万的朋友圈
如果有半分钟闲暇,多数人会选择拿起手机,随便翻看微信朋友圈。
小小红色圆圈里的「1」字,是点开朋友圈的最大动力,任何评论或点赞,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短则2分钟,长则1天。
于一般人而言,微信朋友圈只不过是消磨时间的工具。
同所有年轻人一样,李艺也会在上班闲暇时间举起手机,用拇指滑动屏幕,翻看朋友圈。
只不过她的朋友圈比一般人要特殊一些。
红色圆圈里那个「1」字所带来的,并非简单的快慰或忧伤,而是真金白银的实际收入,少则几百,多则几千。
像往常一样拿起手机,刚刚点开屏幕,李艺看到一个略显陌生的名字发来一条微信。
轻轻滑开,手机屏瞬间被各种污言秽语填满——这个陌生的名字指责她卖假货,用各种脏话招呼李艺和她的家人,用尽全力骂出所有愤怒后,没忘补上最重要的一句话:
「赶紧把钱都退给我,否则我报警!」
按下锁屏键,李艺微微皱眉:这个男人是不是在「碰瓷」,如果不是,究竟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件货的买手是谁…
但这条信息对她心情的影响,只有5分钟。毕竟,即使真的把货款退还,也不过损失3000余元,对于靠朋友圈每年收入超过100万元的李艺来说,微不足道。
这3000余元的损失,超过100万元的收入,全部来自李艺的朋友圈,来自她的兼职——
代购。
双手被购物袋占满的中国代购
所谓「代购」,每一个在城市生活的中国人都不会陌生。
代购们在国外购买各种商品,用尽各种方法送到国内,卖给有需求的人,赚取其中差价。
他们在国外搜罗的商品,或在国内无法买到,或价格比国内低廉。10余年积累,代购已经逐渐成为国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事代购的人群庞大,时至今日没人能准确说出全国有多少代购。但粗略估计,早在2014年,以代购为主业或副业的人数,就已突破6位数。
年收入100万的李艺,正是其中一员,她做的是奢侈品代购。
足不出户,年入120万
如今以售卖奢侈品作为主要收入的李艺,当初第一次走进北京王府井奢侈品专卖店,却受尽白眼。
服装设计专业的她,大三时和同学结伴去专卖店看大牌当季设计。对这些只看不买的学生,专卖店服务员没说一句「欢迎光临」,而是朝着45度斜上方的顶灯使劲甩出白眼,撇嘴狠狠喘了口气,叫来保安,像防贼一样紧跟她们。
匆匆在店里转一圈,没敢多看两眼设计,李艺逃跑一般离开。迈出玻璃门,眼眶已经发酸,对着商场空调吹来的冷风,眼泪终于流下来,无法控制。
那时她绝不会想到,2年后,让自己流泪的奢侈品,会成为她的摇钱树。
商城奢侈品专柜的店员
会根据客人穿着判断服务态度
哭鼻子的李艺,并不是一个墨守陈规的女孩。当班上大多数同学毕业后为一份服装打版师工作欣慰时,她搞起了创业。
电商、餐饮、服装设计工作室,毕业6年,李艺已经跟别人合伙创业3次。朋友们知道她收入丰厚,却不知道她的这3次创业,其实均以失败告终。
真正让她获得稳定收入的,并非白天辛苦的创业工作,而是每天晚上兼职的代购工作。
李艺有个好友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留学,守着佛罗伦萨两大奢侈品折扣店The Mall和Space,身边中国同学每天杀进店里狂购,再将装满奢侈品的包裹邮寄回国,大赚特赚。而她却苦于在国内没有出货门路,只能想到当时在国内做电商的李艺。
佛罗伦萨的折扣购物中心 The Mall
李艺在脑子里飞快计算做代购的成本:不需要本钱,每天只需要晚睡2小时确认订单,早起1小时收寄快递。
唯一的缺点,是也许会影响白天工作。但对于创业不顺利的李艺来说,她需要钱。
没有太多犹豫,答应好友邀约,她脑子里已经想出一套办法。
那是2012年,人人网已经在衰退,微信普及度还比不过QQ,她把主战场锁定在微博。
李艺开始了双线人生。白天辛苦工作10小时,仍不能让创业公司有太多起色,带着挫败感下班回家,还要准时在昏暗灯光下打开电脑,进行她的夜间创业:
她新开一个微博账号,买了一批僵尸粉,成为坐拥几万「粉丝」的「小V」。确认好友能买到哪些奢侈品,下载好图片,排成九宫格发布微博。再找到微博上有名气的代购红人,翻看留言评论,对那些懂行且确实想买奢侈品的人,私信留下自己微博ID。
指尖在鼠标和键盘间不断切换,眼睛盯着微博界面弹出的一个个私信小框,重复同样的操作,重复同样的留言。像工厂工人一样,李艺不过是在重复机械劳动,麻烦,但并不费心。比起白天的工作,可以用轻松来形容。
做奢侈品代购第1个月,李艺挣了8000块。
那个月,她白天工作的主业赔了3000块。
也是在那个月,北京房价还在跌,二手房均价20619元/平米,不到现在的1/3。这8000块收入已经足够她傲视大部分同龄人。
就连李艺自己,也没想到代购赚钱这么快,这么轻松。
不到半年,李艺已经是微博上小有名号的代购达人,再也不用去别人微博下面主动拉粉丝,甚至已经有海外买手主动联系到她,提出合作邀请。
做代购第1年,这项兼职带给李艺20万收入。
这项兼职必须做下去。
微博逐渐式微,便转战微信朋友圈。客户发展不够快,就发展下线,帮她揽客。
2014年,李艺做代购的第3年,她的代购事业终于达到顶峰——那一年,她挣了120万。
代购生意,顾客至上
2014年一整年,随便翻翻微信朋友圈,李艺总能看到自己卖出的货。
Cola是她的熟客,每当一个微博时尚博主发出微博,Cola不惜加价也要买到微博中出现的手包。
李艺每次将手包寄出后3天,朋友圈里必然会出现Cola在三里屯的照片,照片中央,肯定是那个已经成为爆款的手包。
大学生支支是李艺的新客人,加微信后直言想买「性价比高」的包,在李艺的所有推荐里,最后选了稍显老气,但带有Gucci标志性绿红条纹的挎包。
这个挎包也出现在李艺的朋友圈里:一本教科书,一支笔,绿红条纹半遮半掩出现在照片边缘。
李艺客人中为数不多的男孩里,有一个人叫大阳,他找李艺买一件Givenchy狗头T恤,尽管李艺劝告他这款T恤现在略微有些过气,但男孩十分坚持。
直到看见朋友圈里大阳在夜店的照片,和环绕在他身边的女孩,李艺才大概明白男孩的坚持:穿上这件所有人都知道其价值的衣服,男孩必定是当晚的「King」。
他们是李艺的上帝,他们愿意出钱,他们要的全部是爆款或经典款,他们要的货非常容易买到。
只要这些客人一直存在,李艺就能一直轻松赚钱。
2014年,奢侈品代购进入全盛时代,所有代购在中国卖出奢侈品总额750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几乎与邻国蒙古全国GDP总和持平。
坐在外国购物中心门口的中国代购
但李艺明显感受到,代购市场越来越乱。
主动找她合作的买手身份越来越难以辨别。一个专职购买奢侈品腕表的买手,把表带和表头拆开带回国,等送到李艺手里,表头却莫名少了2块,价值10万余元的手表只剩下表带。
找那个买手索要,买手坚持自己没有留下哪怕一块齿轮。代购生意没办法闹上法庭,李艺只能吃个哑巴亏,和那个买手结束合作了事。
合作很久的买手也陆续带来坏消息。
买手告诉李艺,需要护照才能购买的LV列出一份清单,清单上的款式一律不得出售给中国人。如果有中国客人向店员询问,店员统一回复:没货!
另一个买手告诉李艺,他发现在他拿货的折扣店,店员给外国顾客和中国买手的货,来源并不相同。他不能确定,自己拿到的是不是假货。
外国商场,已经开始出现假货
关于假货的问题一直在困扰她。有朋友告诉她,国内高仿已经远销到海外买手店,再由代购购回国内。
高仿假货辗转半个地球,最终回到国内,额外镀上一层「代购」光环,防不胜防。
最令李艺烦心的,是她居然还被假货抢了生意。
有个爱买爆款的时尚编辑,是李艺的熟客。这位熟客有次对一件爆款居然没有下手,李艺主动找她私聊,没想到是熟客找到新的购买门路——
一个能拿到大牌「中国代工厂尾单」的微商,李艺卖1万3千元的包,在那里1万就可以买到。
李艺为此特意找圈内朋友询问,朋友确信的告诉他:所有「尾货」都是假货,大牌的确在中国有代工厂,但每年流出2个包已经是极限。
得到朋友答复,李艺原话告诉熟客,但这位本应懂行的时尚编辑,再也没理过她。
代购的本质
虚荣,牵涉到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的看法。
对于重视穿戴体验的衣物箱包,仅靠朋友圈展示图片的代购,毫无体验性可言。
但代购却能实现奢侈品一项最基本的功能——满足虚荣。
购买带有硕大Logo的经典款,可以让别人知道自己已经迈入中产;抢购时尚博主助阵的爆款,则可以让他人了解自己也是个「时尚达人」。
这块名为「虚荣」的蛋糕,并非由代购独享。
造假业水平已经以假乱真,不是专业鉴定机构绝对鉴别不出。假货屡禁不止,正是因为人们对Logo和爆款的需求始终存在,使用体验反倒在其次。
奢侈品大牌也在抓紧行动,一方面邀请各路网红助阵,一方面改变定价策略。
2015年Chanel在国内大幅降价,一时引发疯狂抢购。但根据买手提供给李艺的信息,更多的大牌并没有选择在国内降价,而选择在国外涨价,以达到统一售价。
2015年Chanel降低国内售价,消费者排起长队
很多人劝过李艺,让她专心做代购。但她仍在坚持屡败屡战的创业,即使代购帮她捞金无数,但她始终说,代购并非长久之计。
2015年开始,有关部门对代购的管理更加严格,最先消失的也许就将是那些逃避关税的非法代购。
但即使代购终有一天会消亡,假货以及大牌针对中国的特殊销售策略,却并不会消失。
也许就像托尔斯泰说过的那样:
「没有虚荣的生活,是几乎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