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央视主持人,他有无数的光环在身。
不仅获得过中国播音主持界最高荣誉“金话筒奖”,更主持了《经济半小时》和“3.15晚会”等众多广受观众喜爱的栏目。
他,就是央视主持人赵赫。
他一生热爱主持工作,却在准备安享晚年的时候,罹患癌症。
赵赫于2022年1月10日离世,彼时他刚刚退休6个月。
在即将离世的时刻,他留下四十字遗言,让妻子泣不成声,也让无数人感动。
如今,赵赫已经离世两年了,他妻子的坚持却同样让人泪目。
赵赫,1961年6月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
性格活泼的他,从小爱说爱笑,经常给亲戚朋友表演小节目,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大家都说,他将来是个当播音员的好材料。
在别人的夸奖下,赵赫渐渐对播音主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只要有空闲,他就会高声朗诵个不停。
放学后,更是偷偷在房间里练习发声和普通话。
梦里都是自己坐在话筒前向千家万户发声的场景。
凭借着课后的苦功夫,他顺利当选校广播站的播音员。
之后更是常常被老师选中去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
在一次学校文艺汇演结束后,老师对赵赫说:“你以后肯定能成为一名了不起的播音员。”
老师的一句鼓励,让赵赫更加坚定了成为播音员的梦想。
在学校主持的经历不仅锻炼了赵赫的口才与自信,同时也让他对播音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他明白,播音员的工作不仅是面对镜头说几句话那么简单,台下还需要大量地练习。
而其中,朗诵是最为基础的训练,所以他一有机会就训练自己。
机缘巧合,到了高三,赵赫正好赶上军队的前线广播电台在北京招聘播音员。
听到这个消息,赵赫欣喜若狂,第一时间就跑去报了名。
尽管竞争十分激烈,赵赫仍是凭借一米八的大高个和出色的朗诵功底,最终成功入选。
从此,赵赫开始了他的播音员生涯,走上追逐梦想的道路。
为了更好地提高业务水平,赵赫通过大量地练习,不断磨炼自己的播音水平。
然而,正当他在梦想的道路上大步前行的时候,父亲突然离世。
母亲的情绪也因此变得异常不稳定。
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打乱了他追求梦想的脚步。
面对困境,赵赫艰难地做出了从军队复员的决定,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工作。
为了方便照顾母亲,赵赫找了一份离家近的工作——铁道部检字员。
对于他的孝心,母亲看在眼里,常劝赵赫去追求他的梦想,不要因为自己而放弃他的抱负。
在母亲痊愈之后,赵赫放下心中的纠结,开始思考如何重拾梦想。
上天似乎特别眷顾赵赫。
1982年,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开始招生。得知消息后,赵赫毫不犹豫地报考。
为了全力备考,赵赫毅然辞去了检字员的工作,购买了大量关于考试的书籍潜心钻研。
经历了一系列严格的考核和面试,赵赫最终被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录取。
在学校的四年,赵赫如同海绵一样,拼命地吸取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播音主持能力,并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持续地积累经验。
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活,赵赫最终凭借优异的成绩,成功进入北京电视台。
之后,仅用一年时间,他就凭借出色的表现顺利进入中央电视台。
回首进入央视成为主持人之前的一路努力,很多人觉得上天似乎特别眷顾这个年轻人。
然而,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如果没有他对播音基本功不间断的练习,辞掉工作全力以赴的决心,以及对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一切成就都只是空谈。
在央视工作期间,赵赫负责主持的第一个节目就是《综合经济信息》。
彼时,经济频道因内容晦涩和乏味而一直收视率不佳,这档节目是一个不太起眼的小节目。
毕竟,老百姓听不懂艰涩的专业名词,而真正懂经济学的专业人士又觉得这些信息是照本宣科,没有进一步讲解。
为此,赵赫积极地进行改革,他紧跟社会最新发展形势,选择更接近老百姓生活的话题,力图让观众在节目中找到共鸣。
此外,他还尝试用浅显易懂、风趣幽默的方式,通过聊天和互动的方式对当前的时事热点进行深入剖析,将复杂的经济概念转化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
1996年,《综合经济信息》改版为《经济半小时》。
紧跟时事的热点话题,独特的主持风格,这个栏目一经播出就收获了许多观众的喜爱。
在赵赫的努力下,《经济半小时》很快就成为央视的王牌节目。
赵赫的名字开始广为人知,成为备受关注的央视主持人。
面对这样具有优秀主持和策划能力的人才,其他节目导演纷纷向他伸出橄榄枝。
但把全部心思都放在《经济半小时》的赵赫,始终坚守岗位。
因为这次节目的改版,赵赫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一位主持人,担负着比常人更加重大的责任。
他们可以用自己的声音,将积极正面的能量传播到千家万户。
因此,他下定决心,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主持才能,给观众带来更加优质的节目体验。
在这之后,他持续学习,通过读书、向前辈请教等方式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他策划的《北京市民谈大白菜供应》《北京友谊商店外汇黑市猖獗》等片获全国电视好新闻二等奖;
他主持的《关于假冒伪劣飞鸽自行车的调查》获全国优秀电视经济节目二等奖;
他现场采访并主持的大型电视专题《商战》,获全国一等奖。
而这,仅仅只是赵赫职业生涯成就之中的一部分而已。
他的最大成就,就是一手策划了“3.15晚会”。
从1991年3.15晚会第一次出现在全国观众面前,直至2000年,赵赫前后主持了10届3.15晚会。
在这期间,他一直为消费者的权利不断地发声,通过节目的影响力去揭发一些无良商家的行为。
4S店“小病大修”“黑作坊”“土坑泡菜”……3.15晚会举办以来,曝光了数不清的行业黑幕。
为了呈现最真实的案例给观众,他熬夜编撰台本。
正是因为赵赫从业多年的积累,3.15晚会三十多年来才能一直不断刷新消费者的认识,增强了人们对消费权益的认识,也为商家敲响了警钟。
正是这份专注,让赵赫声名鹊起,并获得金话筒奖等一系列荣誉。
他的专业能力,对工作的热爱以及强大的社会责任感,使赵赫成为当之无愧的金牌主持人。
然而,正当赵赫在事业上终于达成所愿的时候,他的身体却拉响了警报。
2018年,赵赫在一次体检中,检查出患有胃癌。
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让他和妻子都难以接受。
医生建议他休息治疗,赵赫却认为自己马上就要退休了,现在先将重心放在工作中,等退休之后再专心进行治疗。
他仍然坚持工作,每天准时上下班,从没对别人说起过自己的病情。
同事们看到他脸色不好,关心询问他的身体,赵赫也总是笑笑说自己没事,甚至为了防止露馅,他还经常化淡妆掩饰病容。
妻子尽管担心他的身体,却也只能默默支持。
赵赫和妻子王青梅是高中同学,对于赵赫对主持的热爱,妻子知之甚深。
两人学生时代就相互有情意,却一直羞于表达。
赵赫在回家照顾生病的母亲后与她重逢,终于鼓起勇气表白。
从那一刻起,两人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相处。
在这期间,他工作上的全力拼搏,都得益于妻子背后默默的支持。
不管是辞掉工作全力以赴考学,还是收视率不尽如人意,都是妻子在旁,给予他最大的精神支持。
不仅如此,赵赫在央视工作了34年,一直没有购房,常年居住在单位提供的住房内。
因为他认为房子不重要,相比而言,车才更加重要。因此,赵赫把大部分的钱都花在汽车这个爱好上。
当年他的第一辆车切诺基,在整个北京仅仅只有两辆。
面对赵赫如此“超常规”的行为,妻子也是全力支持。
她不仅从未抱怨过,甚至对此感到高兴,认为丈夫在繁重的工作之余,终于有了其他的兴趣爱好。
在这几十年的婚姻生活中,妻子全心全意地照顾赵赫的生活起居,处理家里的大小事务,以便赵赫能够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赵赫工作压力大,她便经常为他泡茶、热牛奶来舒缓压力。
每天早上,她都会早早起床,为赵赫准备一份热气腾腾的早餐。
当赵赫加班晚归,她总是提前把晚餐热好,再为他留下一盏温馨的灯。
诊断出癌症之后,为了让赵赫能够恢复体力,她每天学习各种营养餐的制作方法。
曾经,赵赫总以为以后会有大把的时间对妻子进行弥补,到了生死关头才发现,珍惜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2021年6月,当他完成退休交接之时,病情急剧恶化。
尽管顺利进行了手术,癌细胞却已经在身体内扩散。
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赵赫紧握着妻子的手,留下四十字的遗言,字字充满了对妻子的愧疚:
“你为我,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太多,我没有机会补偿你了,心里很内疚。如果有来生,我愿弥补这些愧疚。”
妻子听到后泪流不止,激动地说:“这辈子跟你走到一起,便是值得的。”
最终,在2022年1月10日,60岁的赵赫因为癌症离开了人世,这时,他退休才刚六个月。
1月12日,其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的八宝山举行,尽管当时很多人身体抱恙,还是有多位央视主播和前同事在此送别赵赫。
更有不少市民群众冒着冬日严寒自发赶来现场,在出入口排长队、手拿白花,只为了送他最后一程。
曾与赵赫一起主持《经济半小时》的敬一丹,也来送别赵赫最后一程,在得知他离世后,1月11日敬一丹就发文悼念:
“赵赫,咱们在《经济半小时》搭档五年,那么默契,好搭档,可遇不可求!能与靠谱的好人共事,是缘分。祈愿你在天堂安好!”
好友张泽群缅怀赵赫的那句话,精准地概括了他一生的成就:“经济半小时关切国计民生,打假三一五倾情去伪存真。”
在这一生中,赵赫对于自己的理想,拼尽全力,赢得了数不清的赞誉。
唯独面对妻子,他充满愧疚。
他的坦诚、直爽给周围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大气、沉稳给观众留下了无限的思念。
而他留给妻子的,只有无法言表的伤痛。
尽管身旁的亲朋好友不断地安慰她,但她还是沉浸在怀念赵赫的回忆中。
在他去世后,妻子拒绝了台里提供的买大房子的机会,仍然待在旧房子里,只因这里处处充满了赵赫的气息。
赵赫生前的物品,每一件都被妻子珍爱地保存起来。
家里的书房,赵赫的书籍被整齐地排列着。
每次抚摸着这些物品,翻开这些书,妻子都会有一种赵赫还在身边的感觉。
在重要节假日或纪念日,她会点燃一支蜡烛,默默地为赵赫祈祷。她坚信,丈夫赵赫无论在哪儿,都能知道她深深的思念和祝福。
而今,赵赫去世已经两年了,但赵赫的妻子依然深深地怀念着他。
美国作家大卫·伊格曼在《生命的清单》一书中曾写道: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失,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悄然离去。
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
死亡,让那些离世的亲友与我们天人永隔。
但是,只要心存怀念,他们仍然活在我们心中。
逝者已逝,生者带着他们的遗憾与希望,加倍努力,勇敢前行,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