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App 已上线
点我下载

王开东:破译孩子攀比的密码

Mon Aug 22 2016 14:55:12 GMT-0700 (Pacific Daylight Time)

cover

  《三傻大闹好莱坞》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你的朋友不及格,你感觉很糟;你的朋友考第一,你感觉更糟。”这种复杂的心理,瞬间抓住了全世界的影迷。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它说出了人人心中都有但又不愿说出的秘密。每个人内心都有攀比动机,都可能会因攀比而产生嫉妒,就算对自己最好的朋友也不例外。

  人们从这句话中认出自己,进而感到愉悦和惊惧。愉悦来自于群体结构上的相互辨认;惊惧则来自于对被欲望遮蔽的真实自我的重新发现。

  成人尚且挣扎在攀比和嫉妒之中,何况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人性的弱点和劣根性,或许正是校园攀比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图片

  (《人民教育》最新一期文章)

  孩 子攀比是世界性的难题面对校园越来越严重的攀比现象,很多老师严防死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最终成效却很寥寥。究其原因,乃是因为攀比现象非常复杂,几乎 可以说是世界性的难题。老师需要具有相当好的心理学背景,多年的实践积累,才有可能辨析出攀比产生的复杂成因。在很多教育顽疾的诊疗中,心理学越来越重 要,教育学要想成为一门科学,不吸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以之为基础,只能是空谈。辨析出攀比的成因之后,老师还要能动员多方面的力量,进行长期拉锯式的反 复教育,或许才能够取得一二实效。但反观当下,大多数老师处理攀比,由于专业学养不够,普遍处在刀耕火种阶段,不问为什么,只问怎么办;只有制止攀比的冲 动,没有研究攀比的愿望;不做多种假设,只做简单归因;甚至把攀比问题道德化,给攀比者戴上问题学生的帽子。认为学生攀比是觉悟不高,认识不到位。似乎认 识到位了,教育好了,攀比问题就可以一劳永逸获得解决。其实,攀比问题根本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心理学问题,并且源自人的正常心理,只是后续发展比较复杂, 需要仔细辨析而已。攀比到底是怎么回事心理学认为:“攀比心理是个人发现自身的某项内容与对照的个体发生偏差距离时,产生的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一般来 说,攀比人与被攀比人之间,常常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且互相间非常熟悉,世俗也常常把这两者作为比较的对象。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剖析攀比者的心理动 机。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中,把人性观分为六个方面,前三方面是:虚构目的论、追求优越感、自卑感和补偿。阿德勒认为,每个人的 “虚构目的”都差不多,就是“追求优越感”。儿童自出生起就不断地追求发展,追求一个伟大和优越的希望图景,这种图景虽然是无意识形成的,但却无时不在。 人之所以追求优越感,追求完美,就是因为本身不优越,不完美,需要持续追求优越感来体现自身价值。也就是说,个体的追求优越感是以人的自卑感为重要前提 的。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内心的自卑感。唯有个人处境的真实改善才会缓和自卑感。心 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攀比的本质就是心理补偿;但其心理动机却是虚荣。这种虚荣来自对自卑的恐惧和对自尊、优越感的追求。自卑的人需要自我肯 定,需要完成对自卑的超越;一旦正常的方式实现不了,于是就选择攀比。“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攀比者总要千方百计寻找到自身的优越感。也就 是说,攀比心理和行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本身并无过错,问题在于攀比的指导思想、出发点和攀比内容究竟是什么。当自身被尊重的需要不恰当的放大,盲目的 攀比,尤其是物质上的攀比,很可能使得个体虚荣的动机被强化,甚至产生极端的心理障碍和行为。把有毒攀比区分出来在破解校园攀比的道路上,我个人走过的心 路历程,所获得的诸多教训,也许有一些参照意义。起初,我不能理性看待攀比,对这一现象深恶痛绝。在我看来,攀比就是一种可耻的行径。攀比之人用父母的钱 来耍酷,正事不干,邪事不少,是十足的胆小鬼、懦夫。直到有一天,一个孩子因为要买“科比8代”的鞋子和家长大吵大闹。家长招架不了,最终把这个问题交给 了我。这是冥冥中上帝对我的眷顾。那个下午,我和孩子坦诚交流,孩子受我感染,在涕泪滂沱中,向我坦露了他的内心。他之所以攀比,根本不是为了虚荣,而是 害怕被朋友抛弃,他努力挣扎,只是要进入一个朋友圈,或者说是要取得一个资格。因为只有穿“科比8代”的人,才能聚在一起打球。他热爱篮球,他不能没有这 个朋友圈,否则就是世界末日。这是他要买“科比8代”的唯一理由。

  我恍然明白了生活中的一类学生,到哪都不受欢迎。因为他们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哪里哪里都去过,什么什么都吃过……

  事实上,他哪里也没去过,什么也没吃过。他之所以信口开河,并不是虚伪,更不是“装”和夸大,而只是害怕孤独,害怕被抛弃,他需要朋友,希望融入到一个集体中获得安全,如此而已。

  这 个案例使得我认识到攀比的复杂性,从此不再对攀比现象一棍子打死。后来,我在周记中又读到一个男生的自白,他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他总是不顾同学们的讨 厌,总是和人家攀比,而且专门找最厉害的人比。比如和最先到校的人攀比谁最先到校;与数学最好的人比谁的数学期末最棒;和作文最厉害的人比写作谁能达到一 类卷。事实上,他的确变得越来越好。

  有一次,我俩私下交流。他很诚实地的告诉我:“老师,我很清楚自己,脑子不笨;但非常懒惰,几乎管不住 自己。我之所以厚着脸皮在众目睽睽之下和人家攀比,就是要让自己没有退路,逼迫自己不能懈怠,就算不能实现目标,总归是在进步嘛。”那一刻,我非常感动。 在承认了攀比复杂性之后,我又意识到攀比中可能隐藏的正效应。

  攀比有时候也是正当的竞争,能提升人的士气和斗志。既然每个孩子都有超越自卑的冲动,教育者所要做的就是,确保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能给他们带来健康和幸福,而不是嫉妒和错乱。

  也就是说,老师要引导孩子追求有益的优越感?

  那么,如何区分有益和无益的优越感呢?我想,区分的基础就是这种优越感是不是既符合自身需要又符合社会利益。换言之,任何高贵、高尚的行为,不仅对于行为者自身,而且对于社会也同样具有价值。所以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

  在此基础上,我们把追求有益优越感的攀比称之为正效攀比。

  正效攀比往往能够激发个体积极的竞争欲望,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而追求无益优越感的负效攀比,往往伴随有情绪性心理障碍的消极比较,会使个体陷入思维死角,导致巨大的精神压力,进而产生极端的自我肯定或者否定。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要求被尊重是较高层次的需要,处于生理、安全、友谊和爱的需要之上。青春期的孩子有着强烈的被尊重的需要,他们的很多努力都是在试图建立自尊和他尊体系,以实现自我价值。

  但这些都要建立在对自我正确客观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否则只会因为过分追求虚荣心的满足,忽略了可比性本身,导致盲目攀比。但不可否认,同样的一种原始心理,因为不同的攀比取向,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心理效应。

  举例来说,对学生而言,羡慕是一种普遍情感,因羡慕而产生攀比自然而然,但其走向却完全相反。

  正效攀比是:羡慕——亲近——学习——超越。

  负效攀比为:羡慕——嫉妒——憎恶——陷害。

  在 此基础上,我又逐渐总结出,凡是不能凭借自身主观能力所达成的攀比都是负效攀比;凡是不能促进自身向上不符合社会情感的攀比都是负效攀比。除此之外的攀 比,基本上都是正常的竞争心理,只需要我们适当引导,不要走极端就好。破解有毒攀比的三条路径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之下,我开始了破解孩子攀比的漫漫路。

  一、通过讨论来澄清价值澄清理论认为,在人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通过分析和评价的手段,能够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促进同一价值观的形成,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发展学生思考和理解人类价值观的能力。

  个人的价值或价值观是经验的产物,不同的经验就会产生不同的价值。价值观的形成不是灌输而是通过澄清的方法,在评价过程中实现的,价值的形成与发展是个人选择的结果,是通过选择、赞扬和实践过程来增进富于理智的价值选择的。

  针对攀比现象,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攀比案例的剖析,有时候通过道德两难的设置,让学生把自己代入,参与讨论,澄清一些复杂的攀比心理,通过“选择——珍视——行动”三个阶段让学生完整经历有效的价值形成过程。

  心理学家凯利的人格认知理论也指出,不管事实怎样,认知才是关键,心理障碍的根源是认知偏差。在外部世界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认知就能纠正心理障碍。学生一旦能够纠正认知偏差,尤其是能够区别正效攀比和负效攀比,就能促使学生减少负效攀比。

  二、通过技术来缓解这里所谓的技术有两层含义。

  一是减少学生无效攀比的机会,

  二 是引导学生把无效攀比转化为正效攀比。如何减少学生无效攀比呢?比如我们规定学生上学期间,一律穿校服,这虽然抹杀了学生青春勃发的审美,但也培养了学生 的集体主义。学生攀比不了衣服,就攀比鞋子。但毕竟攀比的机会少了。再比如中学生处在情窦初开的年龄,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无形中也形成了一定的攀 比。

  为了杜绝男女生的交往,不少老师费尽心思,割断男女生的联系。我却鼓励男女生大胆交往,在学习、工作、文娱、体育各方面攀比。

  每个月,我都让女生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票选出最佳男生、最佳进步男生各三名,然后让美女代表为男生颁奖。男生也票选出最佳女生、最佳进步女生各三名,并让帅哥为女生颁奖。这样一来,就把男女生的攀比内容引上了正确的轨道……

  当 然,技术永远是“术”,“术”只能是方法,是工具。而教育的本质是“道”,“道”是理念,是思想,是对工具的运用。技术只能缓解校园攀比,不可能真正解决 校园攀比。三、通过构筑校园文化体系来根治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从词源上来说,文化即“以文化之”。学校作为承担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应该要 树立一种自觉的校园文化意识,以及自主的校园文化模式。

  真正能够根治负效攀比的,一定是强大的校园文化体系。如果我们的学校,把一种特定的文明和价值观传授给孩子,始终把孩子人格发展放在首位,让孩子体任一种新的生存模型,欣赏和学习他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获得一种觉解,养成一种习惯,成就一种规范,形成一种人格。

  一旦自觉的校园文化意识形成了,就会融入学生的内在血脉。换言之,文化的力量会使得每个叙事主体挺身而出,用行为表达自身的力量,向世界开出自己的花朵。譬如,雷夫就将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引入班级管理,并以此来引导学生的人格成长。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靠惩罚起作用;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靠贿赂起作用;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于某个人——靠魅力起作用;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靠自律起作用;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人——靠仁爱之心起作用;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靠境界起作用。在这个人格发展的过程中,学生也会不断追求优越感。

  但他们没有自卑感的焦虑,获得优越感的方向非常清楚,最终是要形成自己的道德人格。人的成长不是和他人攀比,而是对自我的提升,因此孩子们会加强纵向比较,拿自己的今天和昨天比较,逐步建立起希望体系,树立坚定的信心。

  其 实,不论是“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的浅层思维,还是“我能体贴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等较难达到的高层思维,雷夫都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进行理 论建构,一切要让受教育者从思想上产生变化。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要奖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获得知识和提升品德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励。

  譬 如干国祥南明教育的“生日诗”文化体系的构建,就完美的解决了孩子过生日的攀比现象。南明教育实行“全人之美”课程,生日作为孩子生命叙事的重要环节,理 应被重视。但他们的做法是,在孩子生日那一天,老师会和这个孩子讲一个故事,写一首生日的诗,并且送孩子一本图书,作为生日的礼物。重要的是,这个故事, 这个图书,就是老师们心目中这个孩子未来的样子,就是这个孩子的愿景。

  孩子会在故事和礼物中找到自己,生日成了一个人拔节成长的重要节日。连家长要买蛋糕,也不被允许,蛋糕也会被拿来攀比。学校建议,家长用买蛋糕的钱给班级买图书,这是南明班级图书馆图书的重要来源。最后就是一个好的校园文化,还要发展积极的他人观。

  鼓励孩子培养一种人类的关爱感,教会孩子理解和体察他人,启发孩子合作和与人共享的愿望,鼓励孩子展现自己乐于奉献的一面,让孩子觉得给永远比拿愉快,让他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而我,也会在他人的成功中感受到快乐。



分享到微信: 分享
【郑重声明】温哥华天空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谢谢!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