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居住在士嘉堡的一名11岁华裔男童放学过马路时被车辆撞到身亡。消息一出,闻者扼腕叹息,特别是看到新闻中介绍说“小男孩一家从大陆移民过来才不过一年”,更是让华裔社区民众唏嘘不已。
11岁华裔学童车祸不幸的消息爆出不久,多伦多庄德利市长快速作出反应。他表示很愤怒,“一个11岁的孩子不该面临这种情况,不该有孩子遭遇这种险境”,同时更强调“绝不允许再发生”。
可惜,市长的话音尚未落定,今天(3月2日)一早再次看到悲剧发生。网友发帖爆料:finch& victoria park路口,一印度小女孩闯红灯过马路,一位大妈黄灯左转,估计是没看到,全速撞上去了。人都飞了。打电话叫了911,救护车五分钟不到就来了。
市府投资超过8000万改善以期达到“零事故”,愿望是好的,但交通治理,治标也要治本。
作为普通市民,在我们对市长庄德利事发后能够快速作出反映感到欣慰的同时,对市长大人的大手笔也着实感到了震撼。8000万是一笔很大数目,绝非市府印钞机的杰作。在纳税人每天都掐着手指算计如何平衡自家账户的时候,当电费涨、水费涨、地税年年涨、现在又多了房屋贷款利率翻跟头涨的时候,市民希望看到 的,是诸如“多市府管理避难所的官员为了给应急避难所取名已花费6万”这样的报道,越少越好。
让我们细看下市府的8000万都花在了哪里:由50点具体规定组成,市府划出了大量学校安全区,增加了额外标识,为的就是让司机慢行。同时在超过50个十字路口延长行人过马路的时间,还在很多其他路口安装红灯摄像头。政府表示,这项由2016年引入的“Vision Zero”为期五年道路安全计划,旨在将行人被车辆撞亡的数量减低到零。
的确,学校上下学时段周边接送孩子的场面非常混乱,很多人在人行道边垂直泊车,还抢车位、抢路权。市府有计划投资改善这种状况无疑是他们应该做的,相信进行过如政府所表述的种种改善后,对减少交通事故大有帮助。但是,如果政府仅仅认为花钱了、改善了就可以达到“零事故”,显然远远不够。因为每一起交通事故原因都不一样,众所周知,诸多因素造成不同的事故。
譬如夜间开车,左转右转撞到行人的概率不小。如果行人身上衣服颜色暗再加上没有任何反光条,碰到恶劣天气,有时就很难发现行人。如果此时碰到有人闯红灯,就算司机转弯之前观察过路口,一旦有人冲过来,反应不及时仍会酿成灾难。
笔者自己也碰到过一次险情。记得那次是晴朗白天,我从小区驱车准备上主路,在过一个无标十字路口时看到有个背书包的中学生从对面走过来,过马路也不抬头,一心低头看着手机,直到几乎撞到我停着的车才发现有车,自己吓了一大跳,脸色都变白了。
粗粗一想,任何一桩交通事故的发生,都存在天气、环境、驾车人状况(醉酒或吸毒)、精神病患、或者正常人的突发健康问题如心脏病突发、以及行人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有些因素是可控的,有些则不可控。任何因素的一方瞬间的非正常,譬如前面举的事例,如果当时的我换成醉酒或吸毒者,又或者当时天气不够晴朗、或地面湿滑,导致交通事故就是分分钟的事。
多伦多是移民大城市,每年几十万新移民落地这里,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移民初来乍到,面临很多新事物,其中包括对本地交通规则的缺乏了解。学校应该增加对学生特别是对新移民学生的交通安全常识和意识教育,对年龄小的孩子,学校还应该进行特别关注,包括上学放学是否有大人接送等,安排妥当,这样才能进一步有效控制事故发生。
结论:就上述政府提出的改善工程是否需要花费超过8000万,以我这样的局外人又非专业人士,很难找到足够的数据推翻它的合理性。但是,作为纳税人,我们希望政府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值得的地方,切不可为了博点赞而搞些雷声大的面子工程。我们当然理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不可用钱来衡量。但常识告诉人们: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各种各样,也绝非靠花钱即可达到“零事故”。加强对人的安全意识和交规常识的普及教育,标本兼治,硬件软件同时改善,才是学校和政府需要重视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