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因为一道期末阅读题,作家毕飞宇被学生“围攻”!想起了去年高考那条草鱼……
这两天,著名作家毕飞宇的微博被一群天津中学生给“攻陷”了。
他微博下面清一色的评论是:毕飞宇老师,您的文章《大地》厚重感到底体现在哪里?
此事起因是最近天津滨海新区高一期末统考语文试卷的一道阅读题,选了毕飞宇非虚构作品《苏北少年“堂吉诃德”》中《大地》那章的片段。
让广大考生们倍感困惑的是,“此文的厚重感体现在何处”这个问题到底要怎么答。于是,在考场上因为这道题一筹莫展的学生们就不约而同地跑到毕飞宇微博下面留言、发私信去了。
作家毕飞宇
那么,毕飞宇本人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在接受天津《每日新报》采访时,毕飞宇坦言:
让孩子们回答这个问题是不合适的。
所谓的厚重感,可能是老师们的阅读感受,要知道,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与感受能力与老师的差距是巨大的,用成人的感受去考孩子,这里头有失公平。
就说我自己,我也是30岁之后才能阅读《红楼梦》的,不是我不认识《红楼梦》里的字,是生活阅历不够,理解不了。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如果有人问我《红楼梦》的厚重感,我估计我说不出什么来。我的年纪到了,我自己厚重一些了,《红楼梦》才开始在我的眼里厚重起来的。
厚重感不外乎两点,一,历史感,二,存在感,也就是哲学感。这两点都需要时光,需要生活的历练与积累。
我个人认为,面对中学生,我们更多地还是要从基础性的东西入手,比方说,字词、语法、修辞、篇章,不要小看了这些东西,这些东西积累到一定的地步,它的好是自然而然的。
不过,对于学生在微博留言的行为,
毕飞宇感慨道:
现在的孩子真是新人类,精灵古怪的。
在他看来,
能想到去追问作家,
这本身就是创造性。
“我们在少年时代怎么可能这么干?这说明孩子们的执行力在提升。我喜欢这样的孩子。”
那么,一线语文教师会怎么评价“厚重感”这种问题?
就此,有记者采访了上海语文特级教师、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在黄玉峰看来,这属于典型的大而无当的设问,指向不明确。
“你到底要问什么?厚重这个词语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来解释,没有人解释得清楚。(厚重)指的到底是很有历史感,内容丰富,对于问题的认识非常深刻,还是别的什么?你到底要我回答什么呢?所以学生无法知道要回答什么问题。这说明出题人不明确,他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自己可能也不太清晰。”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
那么,类似“大而无当”的设问在今天的基础语文教育中是否普遍?
对此,黄玉峰认为不算普遍,现在最普遍的还是标准化的答案,就是强迫人家同意你的观点。
“我认为这个文章很好,怎么好?可能是沉痛的,可能是优美的,个人读出来的感受是不同的,但命题人一定要和他一样的结论。”黄玉峰称这种用标准答案来强迫学生的命题和教学方式是“语文教育的专制主义。”
除此之外,黄玉峰也谈到,另一种很成问题的命题方式就是设问太大,看似什么都可以回答,但是标准答案又是比较死的,学生就没方向,这样的设问在每次高考题目中经常会出现。
当然,就基础语文教育来说,这样的问题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很多命题甚至让学生和大众哭笑不得。
但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语文命题的问题依然如故?
对此,黄玉峰也颇感无奈,他说:“我也呼吁了好多年如何来改变这种模式,但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响应。出题的人不敢大胆走出去,到现在也没有什么根本的改变。我以前写过一封很长的信给考试院,说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改?结果只是找我交谈了一下,但也没什么回音。”
作品入选考题,作家怎么看?
名家名篇,是中学常考内容,阅读面宽的孩子,语文成绩都不会太差。
小编统计了一下最近10年广东高考考过的作家作品,分别是这些:
2017年全国I卷赵长天《天嚣》
2016年全国I卷李锐《锄》
2015年凸凹《感恩》(文章选自《散文2012精选集》)
2014年陆蠡《鹤》 (选自《美丽中国·自然卷》)
2013年师陀《过岭》 (选自《师陀散文选集》)
2012年韩开春《荷叶》 (选自《2012散文》)
2011年陈秉汗《严冬海猎》 (选自《2004年广东散文精选》)
2010年沃尔夫冈·博歇尔特《面包》 (选自《外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
2009年张炜《耕作的诗人》
2008年河的第三条岸[巴西]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选自余华《温暖的旅程———影响我的10部短篇小说》)
2007年迟子建《泥泞》
2006年冯骥才《夕照透入书房》
对于入选考题这事,作家的反应不一。
刘震云说:“把我的作品分析好,能得25分。”
刘震云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一句顶一万句》中的部分内容《塾师老汪》入选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分值为25分。刘震云听到这个消息后,发挥他一贯的“段子手”话风说:“证明中国高考的卷子确实在不断进步,把我这样的作品分析好,能得25分。”
迟子建说:“觉得很讽刺,当年高考作文只得了5分。”
迟子建来武汉讲学期间,曾回应过作品入选高考试题一事。她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很讽刺啊!当年我的作文只考了5分的!”
余华说:“害得一批可以进北大清华的学生进了北师大。”
余华来武汉讲学期间,同样也回应了这个问题。他说,《18岁出门远行》不知怎么进了广东省有一年的高考语文题,结果让一批可以进北大、清华的学生,只进了北师大。当时包括记者在内,都哄堂大笑。
网友评论
@或者:厚重感来自于阅历,泡在作业里的人,哪来的厚重感?
@Chuest:我们高中的语文老师批改这种阅读题的时候,只要你言之有物,她觉得你有自己的理解,就算你对,并不会硬要你照着标准答案写。
@依稀记忆:哭笑不得
@泡泡:厚重感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感觉,但就是不知道从哪方面答。
@CoffeeTulip:想起了17年高考语文中那个道关于鱼眼睛的阅读题!
说到鱼眼睛,我们就不得不回看一下去年那道火遍网络的阅读题了……
2017年,浙江卷语文阅读题《一种美味》让许多考生一脸茫然,有人笑称“高中三年,竟然输给了一条草鱼”(文中的美味,指的是草鱼)。
这篇阅读理解所选取的文章,是巩高峰的《一种美味》,文章大体内容是一个家庭吃鱼的经历。该大题最后两道小题的问题设计,让许多考生苦不堪言,“理解《一种美味》”、“文章结尾赏析”,该文章末尾为“现在,它早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据考生们介绍,这两道题,“前一道6分,后一道5分,我估计我加起来都拿不了5分。”
于是,有考生在原作者巩高峰的微博留言,“那种诡异的光,究竟表达了什么。”
而原作者的回复让人哭笑不得:
对此,巩高峰忍不住吐槽,自己的文章被用在阅读理解上,可是“我是真做不出来,我估计我做出来还没有他们做得好,现在标准答案没出来,我怎么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啊,我又哪里知道结尾有什么意义。”
很显然的是,他自己对于自己的文章也只能“阅读”,无法“理解”。
这个话题,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