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结果揭晓,不同于去年一举被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摘得桂冠时,争议与喝彩齐飞的盛况,这届的文学奖去处并不那么具有戏剧性——让我们先恭喜下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
据悉,依照惯例,诺贝尔文学奖一般都是在10月10日左右揭晓,有时因为瑞典学院评委们难以就最终的结果达成统一意见,揭晓时间往往还要延期几天,而这今年这一次,算得上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最早的一年。而石黑一雄将获得高达900万瑞典克朗(折合约74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比去年鲍勃•迪伦得的要多出100万瑞典克朗。
在进一步介绍石黑一雄其人之前,还请允许我们心疼下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作为常年被看好,常年得不到的“陪跑王”,春树今年呼声依然颇高。据央广网报道,每一年,英国博彩网站“立博”Ladbrokes都会发布诺奖得主下注赔率排行榜,今年在榜单上,位于前三名的作家分别有肯尼亚作家提安哥,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但是.....结果就是来的如此“意外”。
所以,今年这位获得各位评委青睐,此前又并未出现在大家预测名单里的石黑一雄,是谁呢?
石黑一雄,日裔英国籍的小说家,与鲁西迪、奈保尔并称英国“移民文学三雄”(其中,维·苏·奈保尔曾于2001年摘得诺贝尔文学奖),被英国皇室授勋为文学骑士,并获授法国艺术文学骑士勋章。
石黑一雄,1954年出生于日本长崎,5岁时,他因父亲申请到了英国国家海洋学研究所的工作,而同随家人移民英国。
石黑一雄的初高中是在沃金语法学校里完成的,这是一所非常传统的英国学校,有着浓厚的艺术、音乐气氛,在这里,石黑一雄曾尝试歌词的创作,前任诺奖得主鲍勃•迪伦还是他非常喜爱的音乐偶像。
高中毕业后,石黑一雄进入英国肯特大学学习英语和哲学,也是在此期间,石黑一雄参与了许多社工工作,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有机会接触了许多低下阶层的人。有人评价,这段经历对于人生顺风顺水的石黑一雄而言,意义重大: “和鲁西迪、奈保尔等在英国原殖民地长大的作家不同,石黑一雄的人生阅历并不丰富,做社工因此成为他接触现实的重要契机。这段经历不但形成了他的价值观,对他以后的小说也颇有启发,特别是这些有心理疾病的人,显然为他后来在小说中深入挖掘人物的心灵伤痛和缺陷提供了素材。”
之后,石黑一雄还曾在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学习创意写作研究生课程,这个课程由英国著名小说家、批评家和学者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Malcolm Bradbury)创建,在这里,石黑一雄结识了给了他很多启发的导师、英国最具独创性的女性主义小说家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
尽管被称为“移民文学三雄”之一,石黑一雄还是更喜欢将自己描述为一位“国际作家”—— “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产生相似的感受和共鸣。”石黑一雄将自己这种特有的叙事方式表达为“如同在写作前,丹麦、或者其他国家的记者问了我三天三夜,问我要写什么内容,怎么写,于是,在写作的同时,我就当他们站在我的身旁。”这种疏离又交融的方式使得石黑一雄的文字“表面平淡无奇,无声之处见惊雷”。而村上春树则赞扬其作品“有一种特别坦诚和温柔的品质,既亲切又自然”。
若你想一览这位诺奖得主的风采,这里推荐已有中文译本的他的六部作品给你:
《长日留痕》,这本书曾获1989年“布克奖”,讲述的是一位追求完美的男管家史蒂文斯的经历,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入木三分地表现了英格兰的政治、历史、文化、传统与人的思想意识。据说,亚马逊的CEO贝索斯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他曾推荐称: “如果你读了《长日留痕》,会不自禁地去回想,原来自己刚刚用了10个小时生活在另外一种人生里面,并从中领悟到了有关人生和悔恨的一些东西。”
《别让我走》 ,这本书被村上春树评为自己“近半世纪里的最爱”,作者本人希望通过此书能够带给读者“一小口袋诚实、厚道和幸福”。
《远山淡影》,石黑一雄得以技惊文坛的处女作,是一部描写日本战后民众心灵创伤的小说。
《上海孤儿》,这本小说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主人公班克斯·克利斯托夫已经是闻名全国的大侦探,是伦敦上流社会人人称道的探案高手。然而,他本人内心却始终有一件离奇悬案难以释怀,那便是童年时代父母在旧上海扑朔迷离的失踪案......不过这本书在豆瓣上评分并不高,仅有6.9分。
《浮世画家》,石黑一雄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获Whitbread奖并进入布克奖短名单。 《浮世画家》同样以主人公的会议为基调,以非凡的小说技巧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的回忆与思考,写作笔法含蓄委婉,耐人寻味。主人公曾是位显赫一时的浮世绘画家,随着二战日本的战败,他才恍若大梦初醒:原来整个日本民族的过去竟是在为一种荒诞虚幻的理想献身,他的艺术理想也真如其名称一样毫无根基,虚浮于世。
《小夜曲》,石黑一雄的第一部短篇集,全书以音乐为线索,由五个看似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故事组成。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大量出现的音乐家、歌手、歌名,绝大部分都是真实的,令人仿若置身于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的当红歌手和经典曲目之中;而音乐,恰是作者年轻时曾经涉足,并浸淫于其中,乃至立志从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