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有责任照顾孩子们的情绪健康,但很多父母却不知道该怎么做。
要示范健康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方式,不妨考虑以下几点:
如果有需要,可以暂时离开。青少年和蹒跚学步的孩子不一样,你不需要立刻阐明你的观点,他们有能力把过去的行为与当前的后果联系起来。趁着冷静的机会,给自己时间来评估情况,想出走近孩子的办法。
能理清情绪才能控制情绪。换句话说,了解你自己的情绪,冷静地用语言描述它。其实我可以试着说:“我觉得很生气,所以希望你俩能安静两分钟,好让大家都冷静冷静。”而不是“你们俩烦死了!”
理清情绪以控制它可能确实很难,当你内心的情绪爆发时,很难搞清楚自己的感受或找到冲突的根源。你也可以帮助孩子做到这一点,待情势冷却下来之后,可以用“你现在感觉最强烈的情绪是什么?”来开启对话。
02
评估结果。那天早上,我把女儿的争吵看成干扰,认为它扰乱了我的平静和安排,而并没有把它看作帮助她们了解自身情绪的契机。
换句话说,我错过了教导、帮她们审视内心的机会。对于孩子的情绪发展,首先要追求情商的发展,即关注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区别不同的情绪,运用情绪信息来引导思考和行为。
把最后一句话留给孩子。作为父亲,这对我来说很有挑战性,尤其是当我觉得自己是对的时候。跟青春期的孩子针锋相对,带着“看看谁赢”的心态,只能造成两败俱伤的后果。
成熟的骄傲意味着展现耐心和谦虚。当萦绕在孩子脑海中的结束语是他们自己不理性的话语,会为你以后指正这一行为提供方便。你可以主动选择放弃说最后一句话,但并不是忽略孩子冒犯的言辞。
03
不要挑起战争。人在情绪激动时总是说话很冲,这样孩子就会自动反击或直接“关机”。不要挑起战争。已经晚上 9 点了,你发现孩子明天要交的 5 页报告还没开始写,与其扔出“你真是不负责任!”这样的手榴弹,不如试着说出你的情绪:“我有些担心,你打算怎么办?”让孩子自己解决。
正如我们前面所探讨的,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不知道“为什么”的答案,所以不要反复问“为什么”,有疑问时提出需要思考的问题。
专注于你的可控范围。记住,你不能强迫孩子怎么做、怎么想或怎么感觉,你只能控制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既然了解这一点(即使你不总是这么觉得),就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能控制的地方,告诉孩子你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
不要浪费口舌和精力告诉孩子该怎么做,你不能强迫他们,一旦施加压力,就可能失去影响他们的机会。当你不顾一切地想要控制局面,孩子就会认为这是你认可的冲突处理方式,这种做法对你们都没有好处。
孩子的大脑受环境影响很大。想想表面现象之下的孩子们正面临什么情况,对他们宽容一些。研究显示,整体饮食更健康、运动习惯更好的人在生活中面临的冲突会更少。也许这些因素也在影响你自己的情绪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