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App 已上线
点我下载

“小绅士”和“小淑女”是怎样养成的

Tue Jul 25 2017 12:14:38 GMT-0700 (Pacific Daylight Time)

cover

图片

【李晶专栏】

“小绅士”和“小淑女”是怎样养成的

——欧洲见闻引发的思考

文|李晶(微信公众号:“尾线留痕-ID:weixianliuhen”)

▲以上图片选自网络,▼以下图片为本文作者拍摄。

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的街头,我间或会看到中国孩子与父母任性纠缠,达不到目的就哭闹、发脾气的现象。如果仔细观察父母与孩子的面部表情,就会发现他们之间的气氛总是紧张的,好像随时会发生不可预料的冲突。

而在出国旅游时,我很少见到欧美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与同龄的中国孩子相比,他们更像“小绅士”和“小淑女”,自我约束能力较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也更加平和与融洽。

于是一个疑问不由自主浮现出来:“欧美父母训练孩子的诀窍是什么呢?”

我没有机会去到他们家里,亲身体验寻找答案,但在这次近一个月的欧洲之行中,不管在机场和火车站,还是旅游景点和博物馆,总有不少机会近距离观察。于是我发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现象。

图片

▲伦敦希斯罗机场候机厅:孩子旁边就是妈妈的脚

英国伦敦希斯罗机场候机厅

一个大约两岁的女孩拿着一条浴巾,一会儿铺在座位上,一会儿铺在地下,一会儿把它裹在头上,一会儿又把自己卷在里面,在地上时而俯卧、时而打滚,一刻不停。

看着看着,我立刻脑补出下面的情景:中国父母一定会严厉禁止孩子无状的行为,立刻把她从地上拖起来。如果孩子赖着不配合,随之而来的就是斥责、尖叫和踢打的场面。

然而当我扭头看向她年轻的父母时,发现他们就坐在旁边淡定地自顾自地交谈,对小女儿的“折腾”熟视无睹。

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

一对父母和五岁的儿子一起随着闭馆的人流往外走,好动的男孩率先跑到展厅门口,一个纵身跳下三层台阶,然后跑上来,再跳一次。

脚下踩着的是光滑的大理石地面,孩子每跳一次,我心里都是一揪,生怕男孩摔倒,把膝盖蹭破或把牙磕掉。

当我不由自主地看向他的父母时,发现他们只是平静地看着儿子的举动,完全感觉不到他们一点点的担心。

瑞士卢塞恩火车站

一对中年夫妻带着七、八岁的儿子在候车,男孩闲得无聊就开始摆弄带有万向轮的大行李箱。他用灵巧的双手把它推过来,转过去,玩得不亦乐乎。结果一个不小心,大箱子“咣当”一声倒在了地上,把周围人都吓了一跳。

我心里想:要是中国孩子,父母哪能让他玩这么长时间,早就制止了。像这样摔了东西,起码会生气地骂几句,再立刻亲自把箱子扶起来,前后左右地看看有没有摔坏。

但是那对夫妻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男孩倒是不好意思地朝周围扫视一圈,然后赶紧吃力地把对他来说巨大的箱子扶了起来。等他定了定神再玩儿的时候,动作幅度小了很多。

这样的情景看得多了,我不禁疑惑:难道懂事的孩子都是父母纵容出来的?但是另一些现象又告诉我:答案显然并非如此。

图片

▲巴黎奥塞博物馆:老师在给幼儿园的小朋友讲雷诺阿的《红磨坊的露天舞会》,孩子们正在举手回答问题,旁边站的是他们的父母。

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假期带孩子到博物馆参观的父母很多,而且还有不少学龄前的孩子。但是却很少听到吵闹和喧哗,看到跑动和冲撞。

偶尔有一声略高的童音,随之而来的就是成人的“嘘”声。

捷克布拉格的一家餐厅

一家四口同桌就餐,各自点好菜后边聊天边等待。

一会儿,三四岁的弟弟开始不耐烦地用手边的刀子敲打盘子。这时坐在他对面的母亲立刻严肃地看着他说“你答应过我什么?”

男孩犹豫了一下,就缓缓放下了手里的刀子,凑到身旁哥哥的耳边说起话来。

规矩一定是父母教的,孩子在公共场合表现出的教养,与父母从小对他的要求和训练密不可分。

但我关心的问题是:为什么欧洲的父母一个“嘘”声、一句提醒,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而我们的父母,即使对孩子大声斥骂和责打仍然没有效果,甚至会引来孩子的对抗呢?

根据以上观察到的现象,我认为有下面三个方面需要特别引起我们的注意。

避免过度保护

1

在欧洲的野外景区,经常会设计不同难度的徒步线路,称作“hiking”。

在我们走了一个半小时后才发现误入一条需要五小时以上时间才能走完的线路而打算原路返回时,遇到了一位六十多岁的爷爷带着不到十岁的孙女仍然决定坐在路边树桩短暂休整之后继续走完全程,而此时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

在欧美,大多父母都非常重视对孩子体力和意志力的锻炼,所以他们更乐于让孩子亲近大自然。风吹日晒、磕磕碰碰在他们看来再平常不过,更不会把游玩时沾染的尘土和泥水放在眼里。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孩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活泼好动的天性,并且不会在肆意玩耍时被父母打断或呵斥,减少争执和对抗。

反观我们的父母,最常发生的情景却是:往往在孩子玩得最高兴时大声对他说:“别跑!”、“别摔着!”、“别在太阳底下!”、“别踩水!”、“别把衣服蹭脏了!”

这种过度的关心和保护,不仅违背了孩子的天性,让孩子逐渐失去好奇心和探索世界的欲望以及朝气和活力,同时这种无时不在的禁止与约束,更会容易使他与父母形成对立的相处模式,以至于对父母正确的引导也习惯性地置若罔闻,或拒绝接受。

宽容孩子当前年龄阶段的特点

2

好动和冲动,是所有孩子的共同特点,只是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格的孩子,表现不同而已。因此在孩子还缺乏控制自己行为的阶段,要求他像成人一样完全符合礼仪规范是不现实的。

所以,当孩子做出一些符合年龄特点、又不干扰他人的行为时,父母应该更加理解和包容。这样我们就能接受两岁的孩子在地上打滚、五岁的孩子上窜下跳、七岁的孩子耍行李箱。

同时,小孩子每天仿佛都有无穷的精力,不让他尽情发泄,他就一直不能安静下来。就像那个机场候机厅里在地上打滚的孩子,在之后六个多小时的飞行途中,她是全程没有哭闹的少数孩子之一。

如果总是约束一个孩子的正常身体需求和心理需求,他一定会在其它更加不合时宜的时间和地点要求补偿,那样的结果只能更糟。

有些父母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孩子立规矩,而且要求孩子严格执行。虽然这样做的初衷是好的,但如果非要两岁的孩子不能乱抓东西、五岁的孩子总是缓步前行、七岁的孩子无所事事地坐十分钟,这简直就是强人所难。而倘若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制定规矩,孩子与父母的配合度就会大大提升。

及时而坚决地制止

3

我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

在众人聚会的餐桌上,当孩子初次不顾他人正在夹菜,而把自己喜欢的菜转到面前时,父母往往会采取宽容的态度不予理睬,有的还会帮孩子开脱“他最喜欢吃这个菜了”。

直到第二次、第三次后,父母才会对孩子出言制止,而孩子此时则会表现得非常不满,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委屈。

即使回到家后父母给孩子讲明道理,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孩子还会故态复萌。这也是有些孩子总是犯同样错误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及时的“嘘”声和严厉的提醒所起到的作用明显高于那些滞后的说教呢?

都说孩子最会看大人的脸色,父母对孩子初次错误的宽容,传达给孩子的信息就是默许。即使之后有补救措施,孩子仍然会记得最有利于自己的父母的态度,这也是他最大的依仗。

因此,在给孩子立规矩的过程中,所有家人在所有的时刻都应该保持同样的态度,这样才可以树立不可动摇的权威,让他没有任何借口或心理预期。

在这个问题上,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父母内心态度。如果父母认为这些规矩只是“面子功夫”,态度必然模棱两可;而如果认为这些是必须遵守的准则与行为规范,态度必然坚决果断。而孩子只不过是准确揣摩了父母的心思,并借为己用而已。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我从来不认为“绅士”和“淑女”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那样刻板的行为模式既缺乏个性,又压抑人性。

但是,人在社会中生存,不仅要追求自身的快乐与价值,还应该不损害他人的权利与利益,而这正是“规矩”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分享到微信: 分享
【郑重声明】温哥华天空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谢谢!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