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App 已上线
点我下载

少年不轻狂,枉做少年郎!中国未来需要培养“能打”的一代

Wed Jun 14 2017 10:55:34 GMT-0700 (Pacific Daylight Time)

cover
到底是小孩在深圳还是台湾受教育,这是一位腾讯员工也是新晋母亲的困惑。她嫁到台湾,却心在深圳,担心孩子在台湾只会被培养成小清新、小确幸,无法承受未来激烈的竞争。同事劝她把孩子放在深圳,一是在身边,二是能接受这个世界上最激烈的竞争。
 
是的,深圳才是世界竞争的风暴眼。我告知这位母亲印度人的人生三段论,少小在寺院,青春在搏杀,老年重归寺院。小孩在台湾度过快乐的童年,年轻时回大陆搏杀,至于老年在哪里那就管不了了。

图片

其实,不只台湾,大陆新世代也是“草莓族、玻璃心”。一条回帖说得刻薄:宅族们幻想未来在家里工作,纵横四海,妙手生钱,世界安静了,多么美好!外面物欲横流的世界不适合你们的玻璃心,真的。
 
“草莓族、玻璃心”当然指的是90后往后。这些孩子们未来“能打”吗?“能打”这个词是我从太湖大学堂听来的。五年前我参加大学堂首个毕业典礼,但见身披哈里·波特式长袍的毕业班学员鱼贯而入,以一段干净利索的武术开场,有招有式,虎虎有生气。首批毕业生将奔赴世界各地,他们将带着传统经典、生活技能和一颗沉稳的心,面对未来的挑战。那届毕业班除一位同学因特殊原因外,其余均考中各地重点中学或国外顶级私立学校。校董李传洪对孩子们出去个个“能打”颇感欣慰。
 
大学堂的教学讲究文武合一、古今合一、中外合一。读东方也读西方经典,学打坐也学搭帐篷,每周五还学习做饭。假如你问太湖大学堂的学生,今天是什么日子,他不但回答几月几号,还会说今天是什么节日,应该吃什么,注意什么等养生知识。
 
大学堂的学生不许用手机、电脑,不看电视,不懂就查字典。这类隔绝现代科技的做法饱受争议。这就是一位95岁的老人在太湖边上推动的实验。临走前,南怀瑾老先生一直在发出警告:近代教育出了问题。
 
关于90后,传媒贴过诸多标签,“自我”“随性”甚至“脑残”,这都不是重点,重点还是这个“能打”。未来一代能经受挑战吗?能经受挫折吗?应试教育好像从来没有这一课。
 
下一代成长在丰裕的世界中,他们会面临的挑战也超过了父辈。“年轻人没有了竞争,就会退化。”日本有“草食男”(松下、盛田等战后苦拼一代的下一代没有了“斗魂”,不再奋斗了),台湾有“小确幸”,大陆有“小时代”。
 
对于90后,应变能力足够,合作精神也不担心,缺的就是抗打击能力。他们还缺那么一点反叛精神。中国的“小时代”们缺少了一种反叛,缺少了一种怀疑和反思。而正是这种反思反叛和怀疑,造就了美国60年代“伟大的一代”,造就了苹果手机CEO,造就了维珍航空掌门人,造就了小布什。少年不轻狂,枉做少年郎!

图片

当然,每代人有每代人的压力,新一代将面临全球化的竞争,他们的规则和意识与全球同步。企图用传统的规矩去规范他们或许是徒劳的。
 
前几天带儿子去央美国际预科班参加招生公开日,主任开宗明义对家长们说出国可以走“捷径”,有些中介连学生申请时的作品集都可以代劳,你付了钱了嘛。但这个孩子未来总是要面对挑战的,所以要“培养孩子未来面对挑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教育的宗旨。主任还说,国外名校不只是看考试成绩,甚至不怎么看你的作品集,单看你那张老师们给你平时成绩的评分表就够了。人家不是结果导向的,而是过程导向的。
 
“培养孩子未来面对挑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上自信,我深以为然,这不正是“能打”吗?
 
那届太湖大学堂毕业班上有位小同学准备典礼后一个人去上海游玩四天,13岁不到,一个人,全凭自己的计划能力和应对能力,还有一颗沉着的心。这位小同学就是电脑儿童们的镜子。
 
你的孩子将来“能打”吗?


分享到微信: 分享
【郑重声明】温哥华天空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谢谢!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