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App 已上线
点我下载

中国再不醒醒,“颜宁”们都要走完了

Thu May 11 2017 12:21:26 GMT-0700 (Pacific Daylight Time)

cover

这应该不是颜宁第一次受到如此高的关注,这个年仅39岁的生物学家,自2014年解析出困扰生物界50年之久的“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晶体”结构以来,隔三差五,就因为种种荣誉加身,出现在公众视野里。

  图片

5月初,作为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的颜宁,正式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的职位。

有人翻出了颜老师前两年的博客,猜测其是因为科研项目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不顺而“负气出走”。清华教授“负气”出走美国执教,网络上炸开了锅。

虽然颜宁教授赶忙在微博朋友圈辟了谣,称自己只是换一个环境搞科研,以避免“故步自封”。但回过头来实在不得不反思,科研精英们都在纷纷“出走”国外,国内的科研环境到底怎么了?

比如出走普林斯顿,未来将会跟颜宁成为同事的华人教授,目前已经有两个了,谢宇和戴宏杰。

谢宇

  图片

1959年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1982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现上海大学)冶金工程专业。1984年起,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2009年谢宇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一直以来,美国国家科学院中社会科学家极少,50岁的谢宇在当时竟然算是社会政治组中最年轻的院士。

至今担任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

戴宏杰

  图片

湖南邵阳人,1966年出生,本科、硕士、博士学位分别在清华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攻读,后在哈佛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攻纳米技术。2006年至今担任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教授,2016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除了普林斯顿,顶尖大学里的华人身影也不少。

谢晓亮

  图片

北京人,出生于化学世家,父亲谢有畅是北京大学校化学系教授,母亲也同在北大执教。

1985年北大研究生毕业后,谢晓亮赴美国加州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分别攻读博士学位,做博士后。90年代初,曾任职于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

由于其单分子光谱检测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的研究成果突出,谢晓亮1999年被聘为哈佛大学化学与生物系终身教授。2016年10月当选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至今仍在哈佛执教。

庄小威

  图片

同在哈佛执教的,还有跟颜宁一样的70后美女科学家,庄小威,1972年生于江苏。

19岁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然后赴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拿到硕士和博士学位,这些学位都归属物理学。1997年,她在斯坦福大学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进行博士后研究,开始接触化学、生物学科。

2006年,被哈佛大学聘为其少有的化学和物理双学科正教授。201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邓兴旺

  图片

湖南省沅陵县人,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攻读生物专业。邓兴旺在7年时间内完成了生物学学士、硕士学位。

1985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做植物光合作用研究工作,随后获得该校的优秀生奖学金,留校攻读博士学位。

2013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至今,担任耶鲁大学分子细胞发育生物学系终身正教授。

骆利群

  图片

1966年出生于上海,15岁初中毕业后就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1985年被中科院生化所免试录取为研究生,1987年赴美留学,在美国Brandeis大学生物系攻读博士学位。

1992年9月,骆利群博士赴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6月,他在斯坦福大学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研究“神经元”的“神经的发育”。201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96年至今,骆利群在斯坦福大学执教,主要从事“神经元”的“神经的发育”的研究。2012年骆利群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此外,至今仍在海外担任斯坦福大学教授的,还有从事物理及电机工程研究的沈志勋和已经加入美国籍的杨振宁弟子,张首晟。

尽管也有杨振宁、姚期智、施一公这些伟大科学家们回归祖国,却还是很难弥补近年来更多的科研精英们出走国外的损失。

再加上国内隔三差五吵一轮的“评职称”争议。

于2009年当选美国外籍院士的李爱珍,当时是惟一一位成为美国院士的中国女性,然而当年的李爱珍在国内却仅是一名研究员身份。甚至在中科院院士的评审中,都未能进入初步候选人名单。

  图片

2011年,又是中科院新增院士评选,两位颇具声望,分属清华、北大生命科学院的施一公、饶毅教授双双落败。学术造诣上,两名教授当选无可厚非,落选消息一出,简直跌破所有人的眼镜。饶毅直接放话“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然而两年后,施一公教授就在美国当选了人文与科学学院的双料院士,可以说是相当打脸了。

  图片

此间种种反映出的国内科研环境,引人质疑也就不奇怪了。国内的科研条件和水平本就落后国际一大截,各种评级、条规和对研究方向的畸形追逐,又四处限制科学家们专一的科研发挥。

优秀的科研精英们纷纷“出走”国外,恐怕也是“被逼”而为之。

中国再不醒醒,“颜宁”们怕是都要走完了。



分享到微信: 分享
【郑重声明】温哥华天空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谢谢!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