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党们,你们准备把自己努力适应美国学习文化的奋斗史写进大学申请吗?
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美国大学的招生官,在你一个礼拜需要阅读两三百份申请材料的时候,你的一天会是如何度过的?
每份申请材料加上推荐信平均在12-13页左右。你需要在十几分钟内做出一个草拟的决定,并简单附上你的总结。
假设麻省是你负责的区域,你负责初审所有来自麻省的高中的申请材料。在这个美国的教育大省,各种优秀的私立、公立、特许高中林立;哈佛、麻省理工的校友子女遍地;优秀的华人、犹太人聚居。除了美国的学生之外,不少高中更是引进了相当比例的国际学生。
你每天一早来到招生办,喝着咖啡,登陆学校的系统,开始看申请材料。盯着屏幕,什么样的文书主题会让你眼前一亮?
“我9年级只身一人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学习 。 刚来的时候语言基础差 。我每天在往返住家和学校的路上都在背单词,到后来才慢慢适应上课的节奏。”一个在私立走读高中的学生写他如何适应美国高中的学习。
“由于在中国大家都是听老师讲,来到美国上高中后我非常不习惯这种上课需要每个人都积极参与的课堂模式。经过很长时间的一段努力,我终于鼓起了勇气第一次在课堂上发言……”另一个在美国高中念书的中国学生写自己如何适应美国的教育模式。
“我刚去这个学校的时候,很多美国的同学在小学或初中就认识了,所以我一开始就只和一起去的几个学生一起玩,后来才一步步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区。”一个韩国学生谈到自己如何克服交朋友的困难。
“刚来美国念书的时候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又一个中国学生写自己异国求学的困难。
“我到美国后学会了第一次自己洗衣服做菜。” 又是一个国际学生。
作为招生官,当你在看了一天申请材料后,看到第五个、第十个国际学生克服自己融入新环境的障碍时,你会怎么想?
我在和引知大量的美国名校前招生官的交流中,有意思地发现不仅国内的低龄化留学成为一种趋势,而在美国大学的招生办“克服东西文化差异,如何融入美国学校的话题”居然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国际学生申请文书的热门话题,尤其负责加州、纽约等州申请材料的招生官们对此更是屡见不鲜。
其实在我看来,这些文章的内容都是美高学生们的真实生活。小小年纪去到一个文化观念和中国迥异的国家读书,这本身的确是成长过程中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但是在读了无数份类似的申请材料之后,招生官是不是已经审美疲劳了呢?甚至,因为私立高中在美国都是被视为富人贵族学校,弄不好你在招生官眼里很可能就是个从小被惯坏的“富二代”(真的还有不少招生官知道“Fuerdai”这个词!)到了高三,还在炫耀自己洗衣做饭的本领……
当然和前招生官和我们的学生交流中,我也发现了在这个主题下比较有突破有亮点的文书。
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思考,我今年看到的最有意思的是一个学生在文书中,剑走偏锋,对比东方的卫生巾与西方的卫生棉条的,写出了新意。
她的文书是以她和妈妈的对话这样开头的:
“What if you lose your virginity when you use the tampon?” 妈妈看着我拿柜子上的卫生棉条,诧异地说。
接着她写了中西方女性对卫生棉条这个选择的不一样反映,再写了她自己的思考。展开说,东方文化是物化女性,女性lose virginity就是lose value——从一件小的事情引出主题。
事实证明,SAT1440的邹同学不仅被全球录取率最低的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录取,在布朗大学的面试中,面试官还特别提到她的文书给招生办带去的讨论,甚至有招生官特别想见见这个学生。
其他有意思的案例有:
“第一次使用谷歌,引发了我对‘认知’与‘事实’的思考。”
“古代发饰让我的美国同学重新认识中国,更让我在新环境中找到自己‘和而不同’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