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App 已上线
点我下载

一天三顿打!这"狼爸"把4个孩子"打"进北大等名校

Tue Apr 04 2017 10:56:18 GMT-0700 (Pacific Daylight Time)

cover
不少人听说过“狼爸”萧百佑,也知道他“一天三顿打”,把三个孩子“打”进北大、最小的女儿进了中央音乐学院。因为独特的教育理念,他还曾被请到《鲁豫有约》。最近,“狼爸”家的老四萧冰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举办了个人古筝音乐会。一时间,“狼爸”的亲朋好友都来捧场。

图片

萧百佑

萧百佑,人称“狼爸”,香港上市公司高管,现在广州番禺和香港两地居住,自称“中国狼爸”,用“打”的教育方式将孩子送进北大、中央音乐学院等名校。

许多人羡慕“狼爸”的4个孩子都很争气:老大现在牛津攻读博士学位;老二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硕士毕业后考取美国(加州)和中国的律师资格,现任职香港跨国公司;老三获得剑桥大学硕士学位后也任职香港上市公司;老四仍在中央音乐学院读大三。

作为一个“一门三北大”的父亲,“狼爸”成了让人羡慕的“别人家爸爸”。但他明确反对“拼爹”。而外界对他以“打”为法宝的教育理念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家规

12岁之前的孩子要打

很多人觉得在儿女面前“狼爸”有点“独裁”。他直言,“孩子犯错就得打,老四犯错,老大老二老三都要‘连坐’打,因为大孩子是责任人”。在“狼爸”家,夫人很文静,他们家教育孩子是“单打”不是“双打”,孩子被打了,夫人就去抚慰。

客厅的大阳台上,“狼爸”泡开一壶茶,强调自己对孩子是科学体罚,违反规矩才打,做得好不打,还会奖励。他认为,作为父母,给孩子温饱和温暖的家,就是最好的物质奖励。但“要从三岁就开始定规矩”,他说,规矩就是生活行为的规矩。比如孩子要笑脸迎人,出门要打招呼。见到清洁工阿姨要说“阿姨早上好”,见到保安叔叔要说“保安叔叔早上好”,没做到就要打。

“一天三顿打”是他广为流传的教育方式。其实还说少了,“一天六顿都有,违反一次就打一次,违反三次就打三次,为了朗朗上口,坊间就说‘一天三顿打’”,“狼爸”解释,早上不按时起床,去洗手间忘了冲厕所,丢了一粒饭在台面上没有捡起来吃掉,这些肯定要打。

而挨打还分等级,“像不起床这些一般的错误就打一下,如果是品质错误就打五下,比如说谎、偷盗、顶撞、不做作业。怎么打?用鸡毛掸子打手心或脚的外侧”,“狼爸”把此称为“科学体罚”。

他说,孩子在12岁前一定要服从,12岁以前孩子自我意识不完整,价值观完全没有,所以一定要把价值观摆正。12岁之后,孩子性格慢慢养成了,不再打孩子了,因为打也没用。

打孩子就不怕引起逆反心理?“狼爸”笑道,“不打才会逆反,因为累积了大错之后你再教训他,他就会有怨言,‘不是你造成的吗?以前可以这样,现在为什么不行?’。”

赏罚

表现好四个小孩可分一罐可乐

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之下,“狼爸”的话对孩子们来说是“圣旨”就不足为奇了。比如他规定,“孩子们不能开冰箱,没经过允许不能喝可乐。因为冰箱里冷的东西、可乐之类的饮料,吃多了不好。但你不能跟小孩讲太多道理,这种道理他不懂,还不如简单明了的命令:不能开、不能吃”。

但也有例外。“各方面表现很好就会有奖励,让四个小孩吃一次麦当劳,四个人分一包薯条,一罐可乐,一盒麦乐鸡”,他说。

在“狼爸”家,孩子看电视也是受限制的。“选秀节目不能看,我不是反娱乐,而是因为价值观,那是商业炒作。不读书,想着不劳而获。”

“狼爸”说,他并不是说不能看电视,新闻可以看,动漫可以看,尤其是好莱坞迪士尼的动画片必须看,因为里面有爱心正气、有英雄主义。有些电视剧是可以看的,但像《还珠格格》、《流星花园》这些,他不让孩子看,娱乐节目也不可以看。

这样一个教育孩子开口闭口不离打的人,内心其实也很温情。“狼爸”家的客厅,摆满了儿女们的相片和奖杯,甚至还有一个装满沙子的塑料瓶。“狼爸”说,“孩子小时候去沙滩玩,我把沙子装回来给他做礼物,留到现在,孩子很感动”。

有一个如此爱打孩子的爸爸,孩子们是否接受?“狼爸”的四女儿萧冰腼腆地说,“被打肯定不开心,没有哪个小孩子喜欢被打。如果犯错被打就是OK的,但是被打时还是会不开心。哥哥姐姐们都不反抗,所以也就接受了”。她笑道,认可父亲打,但不认可打她那么多。

图片

“狼爸”的小女儿萧冰正在练习古筝,目前她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

付出

从不让孩子勤工俭学

很多人知道爱打孩子的“狼爸”对孩子“很狠”,但也有人不知道,“狼爸”为了孩子同样不遗余力。他为给老四萧冰举办个人音乐会,就花了十几万元。“狼爸”说,曾经他每年要为四个孩子负担过百万元学费,为此欠下不少债,到现在都没能还完。

在“狼爸”家,记者看到萧冰的古筝有三个。“学古筝要不断地换琴,随着技术升级,如果再让她弹两万以下的琴,就没感觉了”,“狼爸”说。为了女儿,狼爸还曾专门在北京租房住,请2000元一节的音乐老师。

“狼爸”说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他卖过四次房,租过三次房,搬过五次家。“我从(广州)越秀搬到天河,然后搬到荔湾,再搬到海珠,又搬回天河,再从天河搬来番禺”。孟母三迁的“狼爸”让孩子们从小就读最好的幼儿园和小学。

外人看来,在房地产公司上班的“狼爸”应该算是身家丰厚。可“狼爸”却诉苦,“三个小孩留学,一年开支起码一百多万元,所以我现在还欠着债。岳母去世了,我还没还清岳母的债,表弟的债也欠着。但是,我没有负债感,我跟他们讲我的孩子一定会帮我还债的。”

尽管欠债,“狼爸”也不愿意让孩子来给自己减轻负担,“我反对小孩勤工俭学,我的孩子在国外读书,我都不让他们勤工俭学,光花心思打工了,哪有心思钻研学业。我告诉孩子好好读书,家里没钱可以卖房。”“狼爸”说自己住番禺,也是因为卖了市区的房子,给孩子凑学费读书。

未必人人都认同“狼爸”的教育理念,但他的朋友杨观什感慨,“老师提议萧冰搞一个毕业演奏会预演,这是所有学艺术生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问题是,有几个家长做了?做了的家长中,有‘狼爸’做得如此极致的吗?‘狼爸’用一个父亲的全部爱和精力给儿女打基础、筑高台。”

众说

“天天打(孩子)不一定能成功”

对于“狼爸”的教育方式,狼爸的孩子、朋友和教育学者如何评价?

对于父亲的教育方式,萧冰说,部分认同,部分不认同,“认可他打,不认可他打我那么多。做错被打OK,有时候打得让我不开心,让我有点疏远。哥哥姐姐都遵守规矩了,我还能怎样?初中后没打过我了,主要是也没有什么错了”。她认为,爸爸挺优秀也很忙,该好的时候很好,严格的时候也很严格,严格的时候自己很怕他。

“狼爸”的好朋友“兔爸”程敏擅长温情教育。他说,“天天打不一定能成功。难道上北大就算成功?也未必。从小到大,(孩子)必须有爱。打出来的孩子,幸福度一定不会高。教育本身是一个唤醒过程,用爱去唤醒爱。我小时候,邻居有7个孩子,父母整天打他们,也不见孩子有多优秀。”

在程敏看来,现在的孩子普遍从小受民主平等的教育,打可能让孩子出走,也可能让孩子跳楼。过于溺爱和过于严管,都是问题,所以打孩子的教育方式并不值得提倡和推广。

江冰教授表示,打孩子的教育方式非常落后,不符合人性。他也不认为孩子考上北大就是唯一的人生目标,家长不能自私地把自己的东西强加在儿女身上。他说,他从小也是被“棍棒教育”出来的,所以童年是有伤痕的。用暴力的手法,抑制孩子,征服孩子,与现在提倡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共享文明是相悖的。


分享到微信: 分享
【郑重声明】温哥华天空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谢谢!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