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App 已上线
点我下载

孩子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人生功底!

Tue Jan 31 2017 13:06:22 GMT-0800 (Pacific Standard Time)

cover

  一位妈妈向我慨叹:当妈的都像我这么累也够烦的……我追问了她一个问题:你说怎样不累呢?

  大多数的家长呢,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识到,赶紧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开始忧虑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业……

  而这个忧虑本身,就会毁掉孩子的未来。家长之所以忧虑,是因为一直在间歇性地关注孩子,孩子有问题,就关注多一些,没有明显的问题,便关注得少。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个宏观的掌控,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得够不够,自己心里也没底。因此,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确信。不确信,就会慌张。

  那么,为什么许多父母没有确信与笃定呢?

  图片

  许多父母,结束了读书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的“圆满”,便放弃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则”,看上去悠然自在,轻松洒脱,生活稳定,令人羡慕。

  其实,很多人生议题并没有完成,而是搁置在那里。打个比方,这很像“成长的断崖”。很多妈妈自认为选择了一条安逸的路,结果却被动地陷入烦恼的泥沼。到头来,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我有很多年长我十岁左右的朋友,我们常常在一起聊天,也会说到她们同龄人的状态。发现这个年龄的人,特别容易往两个方向走,要么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魅力;要么视野越来越窄,与外在世界非常疏离。一位犀利的女作家甚至用“四十岁死,八十岁埋”来描述这种状态,读来让人倍感凄凉。

  当然,选择最安逸的生活状态,也不是错误。不过,人生的议题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回避而远离。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妥协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图片

  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他们也没有多少兴趣,似已疲惫不堪。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我们的人生地图,至少要通过三组关系来定位,分别是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不想再绘制“人生地图”,那么,也有很多逃避的办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退缩,并保持现状。

  许多人不接纳自己,常常会自我否定和自我攻击,却放弃了内在探索,而选择忍耐和逃避。面对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障碍,不是去化解,而是把人际关系简化,有的索性只剩下亲人关系。在家人面前,就算任性为之,也会获得包容。对世界的看法,则保持不变,不再对世界产生好奇。

  许多妈妈埋头于柴米油盐的生活,最大限度回避了这三组关系。派克的另一句话,说得言简意赅: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如果说,大部分情况,我们都可以逃避的话,那么,孩子的到来,则让妈妈们无处可逃。亲人和朋友会包容我们,但孩子只是凭天性和直觉生活,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情绪和成熟程度,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被这个小生命映照得一览无余。

  图片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把从前忽略的课程补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好奇,怎么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有位妈妈感慨:我现在才理解“孩子是天使”这句话,如果不是养育他遇到困难,我不会去探索,不会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现在,我的生命在走向开阔,这是孩子带来的改变。

  现在的社会发展之快已经到了日新月异的程度,不是我们学生时代的知识结构所能把控的了,有专家研究表明,学校里的知识在五年后几乎完全被淘汰,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首先必须有足够丰富的知识面和知识量,才能让孩子对我们一直保有认同和崇拜心理,这是特别重要的一种心理!如果这个心理随着小孩的长大,随着他知识面的扩大之后,发现同父母完全没有共同语言了,他会反过来从小时候的崇拜转化为不屑,更有甚者,如果父母不但精神层面和知识层面没优势,而且行为上涣散,不求上进的话,会让孩子从心里产生巨大的抵触!这就是为什么好多父母觉得一天到晚为小孩付出了许多,却始终得不到认可,而且似乎小孩的抵触特别强。这是本质上的心理原因!所有品学兼优的小孩一定会有一对和睦、恩爱、有责任心,而且积极上进的父母!

  图片

  上天把小孩派到我们身边,就是为了督促我们能够更好、更优秀,请你让小孩做好某事之前,想一想自己是否已经做到!父母的榜样的力量是最强大的!试想一下,一个家里父母从来就不看书的,如何来要求小孩养成看书的习惯?因为家里完全没有学习的氛围。试想一个整天只知道打牌、打麻将的父母,如何要求小孩不能出去玩?一个整天不求上进、游手好闲的父母,怎么要求小孩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争取优秀的?因为家里没有优秀的基因!一对相互争吵不休的父母,小孩的性格必然会暴躁!小孩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凡事身体力行,做好榜样,就是成功了一大半!一对热爱学习的父母,自然会有一个特别爱好课外书的小书虫!一对恩爱和谐的父母,自然会有一个性格开朗有小天使,一对与人为善的父母,一定人培养出一个特别有爱心、愿意帮助别人的天使。一对非常注重感恩和对外礼仪的父母,一定会有个特别乖巧、懂事的小可爱!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小孩的言行一定程度上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希望父母懂得这个道理,不要一味地要求小孩,先做好自己,你的小孩也一定会越来越优秀!

  图片

  我始终觉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妈妈承担的教育责任更重一点。所以,我总是劝妈妈,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宽才好。低到尘埃里,洗手做羹汤,本来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仅仅懂得柴米油盐,会离孩子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最理想的状态——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至少,我们要与孩子有交集。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说来,孩子永远不会有相同的起跑线。

  所以,我敬重那些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为了能陪伴小孩有更好的成长,让我们都成为更优秀的父母吧。



分享到微信: 分享
【郑重声明】温哥华天空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谢谢!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