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父母都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生活,最好的物质条件,都盼望着自己的孩子可以有一个幸福美好的未来,但是如果教育方法不得当,结果就会事与愿违。
当代中国年轻的父母们,对孩子太溺爱了,而太溺爱并非是对孩子的真爱。爱是需要有科学的、恰当的方式。
说起“美国式的家庭教育”,和我们有很大的差异。
讲金钱
在美国,3岁的小孩也有正规的名片,1美元也要存进银行,父母会真正地承认错误,孩子也要做“义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会告诉孩子:金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金手指,劳动是最美好的赚钱方式,黑暗中成长,才能迎接住艳阳天,学习,就是追逐自己的兴趣,不许犯规,而且父辈的成功与孩子无关。
美国的父母会把一些家务交给孩子做,并与孩子商量定好价钱。由孩子承担家里一些简单地家务工作,每周有相应的工钱,家长会给孩子在银行开账户,大钱存入银行,零花钱就有孩子自己攒着,一点一点增加,会加强孩子对于金钱的概念。
美国孩子所在的学校,会举办与理财有关的模拟社会活动。比如同学们自由组合办各种各样的公司,在同学、老师间做生意。或举办真正的“拍卖会”,学生以自己的成绩换算成拍卖的资金,拍卖物都是孩子联系各个赞助公司得来的。
美国人与孩子谈金钱,是为了加强对儿女的理财教育。让孩子及早建立正确的金钱观,身为父母,对孩子进行的理财教育必定会对他们今后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帮助。能独立理财的孩子,能主宰自己的生活,平等立足于社会。
谈理想
美国的家长还会常常和孩子谈理想。但并不是讲大道理或空喊口号,更不是 “布置任务”,而是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通过大量的实例向孩子讲述什么是人生理想以及树立人生理想的重要性。
哈佛大学曾在一群智力,年龄相仿的优秀青年人中进行过一次以“人生理想”的大调查,其中30%的人树立了理想和目标,后来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精英和行业领袖;10%的人只树立了短期的奋斗目标,后来几乎都成了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事业有成,生活无忧;60%的人志向模糊,后来成了平凡的人,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事业上没有什么大起大落;27%的人不知志向为何物,这些人后来事事不如意,工作不定,生活无着,只能怨天尤人。
美国的家庭教育就是早些帮孩子树立了远大的志向,这样孩子会自觉地发愤图强,从而最终实现自己的志向。
会沟通
美国的家庭教育中很排斥“言过其实”,他们几乎不会对孩子说“你是全世界最帅的男孩,你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因为他们认为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会渐渐分辨出家长话中含有水分,于是长大后,对他人的称赞也会将信将疑。此外,听惯家长夸大其词赞扬的孩子,在步入社会后往往只能听好话而听不进反面意见。
他们也不会居高临下,认为孩子“听也得听,不听也得听”。因为如果家长老是“高高在上”,孩子在接受批评时心理就不会平衡。
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作品”。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家庭是成功孩子的港湾和出发地,家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导师和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