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天空 温哥华天空
  • 信息版
  • 流星版
  • 流星文摘
  • 新闻
  • 大温店铺
    • 店铺
    • 约饭
  • 视频
  • 专栏
  • 论坛
  • 娱乐
    • 2016中国好声音
    • Sky秀
  • 折扣
登录 注册
  • 本地新闻
  • 加国新闻
  • 中国新闻
  • 国际新闻
  1. 新闻首页 /
  2. 加国新闻

    /
  • cover

    华人回国可直接扫码!微信支付新变化!

    7 月 23 日,PayPal 宣布将携手全球多家线上支付公司打造一个全新的平台——“PayPal World”。这个平台最大的亮点就是,让用户在其他国家也能用自己熟悉的支付工具轻松付款。 PayPal World 的合作伙伴阵容非常豪华,包括中国的 Tenpay Global(微信支付跨境平台)、印度的 NPCI 和美国的 Venmo,以及正在敲定合作的拉美支付平台 Mercado Pago。 图源:PayPal PayPal 透露,新平台预计能覆盖全球 20 亿用户,未来 PayPal 和 Venmo 用户不仅能随时随地汇款给任何人(哪怕对方没有 PayPal 账号),还可以直接在海外用本地支付买单。 举个例子,在中国旅行时,用 PayPal 就能直接通过微信支付扫码付款;而一名印度用户在美国网站购物时,也可以用 PayPal 结账并通过自己的 UPI 钱包完成支付。 Tenpay Global CEO 杨文汇表示:“我们很高兴能支持 PayPal 和 Venmo 用户通过微信支付二维码付款,这将进一步拓展全球数字钱包在中国大陆的使用场景。”  他还透露,未来在汇款领域,双方也会有更深度的合作。 图源:CBC 这对于海外华人和计划来华旅游的外国人来说,绝对是个超级利好。 毕竟以前不少旅行攻略都会写“如何在中国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流程又长又复杂,而现在直接用自己常用的 PayPal 或 Venmo 就能搞定,省心多了。 PayPal World 平台预计将在今年秋季正式启动,公司还透露,到 2026 年,Venmo 用户在支持 PayPal 支付的商家处,线上线下都能轻松购物付款。 另有这些支付渠道 当然,这并不是海外用户在中国消费的唯一选择。其实早在一年多前,中国人民银行就发布过中英文支付指南,详细介绍了银行卡、移动支付、现金兑换、银行账户、数字人民币等多种支付方式。 外籍用户可以用带银联、Visa 或 Mastercard 标识的银行卡在商户刷卡支付,或者用支付宝、微信支付、云闪付等 App 完成扫码消费,一定金额以下甚至无需额外采集身份信息。 如果是来自港澳、日韩、东南亚等地区的游客,还能直接使用当地的移动支付工具在中国消费,不必下载新的 App。 图源:中国人民银行 要是想用现金或开立银行账户的,也都可以按照现行流程操作。 甚至“数字人民币”APP(e-CNY)也支持国际服务,匿名钱包单笔上限 2000 元,日累计上限 5000 元,开通门槛很低,用 Visa、MasterCard 等卡就能“随用随充”。 图源:数字人民币 不得不说,现在海外华人和外国游客在中国的支付体验,比几年前已经“丝滑”太多了。 以后随着 PayPal World 的落地,回国或来华旅行再也不用担心付不了钱,真的是方便了不少。
    time 6小时前
  • cover

    崩溃!华人留学生因太穷被逼卖身?背后真相是

    一位在多伦多生活了 25 年的老留学生,在分享中特别提到了一个令人心痛的现象:这些年,越来越多在加拿大的年轻女留学生,因为经济压力走上 “下海” 这条路。   他回忆 2001 年刚到多伦多时,物价低、打工容易,留学生靠自己挣点生活费不难。可现在,加拿大生活成本飙升,不算房租,每月买菜、交通、社交、衣物、化妆品等开销加起来,至少得 2000 加币才能让孩子心里不慌。更关键的是,现在工作极难找,想靠打零工补贴生活基本不可能。   有些家庭只能承担学费,却幻想孩子自己打工养活自己,这在当下的加拿大根本不现实。经济压力像座大山压在这些女生身上,轻者人际关系紧张、过度节俭导致心理问题,重者就可能被诱惑。而加拿大相关行业的 “合法化”,让这种选择的门槛降低,不少国内家长对此还一无所知,孩子却已在异国陷入了这样的困境。   帖子原文:   图片来源:小红书   “女生下海” 这个话题,在评论区激起了激烈讨论,不同的声音里,藏着对这一现象的复杂看法。   “现在一个月给两千加币包含房租都很够了,很多人可能都够不到这个数,这个女孩子下海纯属心智品行经不得考验,不清楚自己的定位,留学总归是她自己要父母托举的吧,自己的责任不可推卸。”     小编觉得哦,这位网友把问题都归到女生个人品行上,是不是有点太绝对啦?你想啊,在异国他乡,手里没钱心里慌,周围再有些不好的诱惑,年轻人心里那根弦很容易绷不住的。当然啦,个人得有底线,但也不能完全不看现实环境的影响呀,毕竟谁也不想走到那一步不是?   “还有家长要小孩赚了钱打回去的”     看到这条评论,小编心里咯噔一下,这也太让人心疼这些女生了吧!本来留学就够不容易的,还要被家里当成 “摇钱树”,这压力换谁受得了啊?时间长了,为了凑钱可能真的会走歪路,家长们可千万别这么干呀。   “我当过穷留子,所谓一个月买件衣服,化妆品这种,完全不考虑,真的需要捯饬见人时你可以去 sephora 蹭一下。女孩子没那么傻,那种钱也是辛苦钱,我当时还看到有人写类似的剧本,对了好像还有一电影也是拍女留子去卖啥的,我们一群穷留子看了都觉得好扯,根本不懂女性,是男性想象里的女性,没想到现在 2025 了还有这种论调,ai 都出来了、就算要出卖肉体也可以去擦遍搞 only fans 没必要自己下海吧。我真的,你们不给女留子造谣皮燕子就痒是么?当然呼吁家长给孩子足够的钱、吃饱吃好好学习啊。”     这位 “穷留子” 说的可太实在了!小编也觉得,好多关于女留学生的说法,真的带着点偏见,好像觉得女生一没钱就会怎么样似的。其实人家姑娘们在困境里也有自己的办法,也有自己的骨气。不过话说回来,家长给够钱让孩子安心读书,确实是最基本的呀。   “来读本科及以上的都是成年人了,自己的人生自己把握。父母给的钱不够可以打工,可以贷款,实在不行退学回国。下海当然也是一个办法,总之成年人自己的选择自己承担道理是这么个道理,成年人是该对自己负责。”     但小编总觉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现在加拿大工作那么难找,打零工哪有那么容易?贷款吧,背着债读书多影响心情;退学回国,又怕辜负家里期望,心里得多纠结。所以呀,不能光说 “自己承担”,也得看看这些选择背后的难处。   “不算房租一个月 2000 刀我觉得能活,3000 刀已经是很开心了。5000 刀还喊不够,行吧,你们有钱你们聊,我先走了哈哈,”     这位网友还挺可爱的。其实吧,每个人对 “够不够花” 的感受真不一样。有人觉得 2000 刀省着点够了,有人可能觉得社交、买件喜欢的衣服也很重要。所以也不能说谁对谁错,只能说每个人的生活标准和需求不一样啦。   “女生下海” 这一现象,与其说是个人选择的偏差,不如说是多重压力下的悲剧。   这些年轻女生,本应在最美好的年纪享受校园生活,却因家庭对留学成本的误判、异国就业市场的残酷,被迫直面生存的困境。当基本生活都成问题,当社交、自尊都因缺钱而被碾压,一些人在诱惑面前失守,固然有个人意志的因素,但更值得反思的是背后的现实土壤。   家长若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真的别轻易送孩子出国留学,尤其是女生,她们在异国面临的挑战本就更多,经济压力下的风险也更大。与其让孩子在窘迫中可能走上歪路,不如选择更适合自家条件的发展路径。   而社会也该少些对这些女生的苛责与臆想,多些对现实困境的关注。毕竟,没有谁天生愿意放弃尊严,每一个极端选择的背后,往往都藏着不为人知的无奈。希望每一个在外留学的女生,都能被经济保障温柔以待,不必在生存的悬崖边艰难抉择。
    time 6小时前
  • cover

    特朗普警告加拿大:“直接加税可能更快!”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表示,美加之间可能不会达成新的贸易协议,他甚至暗示,可能会单方面对加拿大加征更多关税,而不是继续谈判。   这是近两周以来特朗普首次公开谈论与加拿大的谈判进展。     这一言论是在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发出警告后作出的回应。卡尼此前表示,在双方自设的8月1日最后期限前,谈判可能难以达成一致。   “我们和加拿大的谈判其实一直不太顺利。我觉得加拿大可能根本不会有协议,直接加税可能更快。”特朗普在今天启程前往苏格兰的高尔夫球场途中,对记者说。“我们现在跟加拿大并没有协议。”   特朗普在被问到下周五(8月1日)之前还会有哪些进展时称:“8月1日一到,我们大多数协议就都谈完了,如果不是全部的话。”   “我们和澳大利亚、欧盟等国家的谈判都在推进,但加拿大那边,就完全没进展。”他说:“我们现在跟加拿大没有协议,也一直没怎么把重心放在他们身上。”   早在7月10日,特朗普就致信卡尼,威胁若届时未能达成协议,将于8月1日起对加拿大商品征收高达35%的关税。   虽然美加之间已经有《美墨加协定》(USMCA),但特朗普显然并不满意。他希望在现有框架上加入新条款,限制从加拿大进口的汽车、钢铁、铝和其他商品。   目前的美加谈判还涉及了一些与贸易无关的议题,比如边境安全、防务支出、以及特朗普提出的“金穹”导弹防御系统等。   自今年初重新上台以来,特朗普已对加拿大实施了以下一系列关税措施: •钢铁和铝:加征 50% •汽车:加征 25% •非USMCA框架下的商品(不包括油气和钾肥):加征 25% •并威胁若8月1日前仍无协议,非USMCA商品的关税将上调至 35%   卡尼强硬回应:“不会为了赶期限接受糟糕协议”   本周早些时候,总理卡尼向媒体表示:“我们不会为了赶在某个日期前达成协议而接受一个糟糕的交易。”   “我们的目标是为加拿大人争取一个真正有利的协议,而不是一份‘什么都能接受’的妥协。”   这一态度卡尼也传达给了各省省长。日前与各省省长会面后,新斯科舍省长 Tim Houston 表示已经被告知:“总理并不执着于一定要在截止日前签署协议。”   联邦跨政府事务部长勒布朗(Dominic LeBlanc)也在访美期间传达了同样的态度。他在国会山向记者表示:“我们确实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所有的最后期限,前提都是:我们会花必要的时间,争取最好的协议。”   加拿大驻美大使希尔曼(Kirsten Hillman)则补充称,“加拿大政府将继续谈判,直到达成令人满意的结果。”   特朗普如今盯上加拿大,只是他更大规模“全球贸易战”策略的一部分。他的目标,是迫使他国接受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   例如,在与英国和越南的协议中,这些国家已经接受了部分对美出口商品的关税,以换取特朗普不进一步加征更高的税率。   加拿大是否也会屈服于这种谈判风格?目前来看,渥太华正在坚守底线,而华盛顿则越来越趋向于单方面施压。
    time 7小时前
  • cover

    作假被抓,印度女移民工签被拒!法官说…

    加拿大高等法院近日做出裁定,取消一名来自印度申请者的省提名工作签证,称移民加拿大不是一项权利,外国人也无权享受任何移民程序的特权。 据 Blacklock’s Reporter 报道,此案源于一名来自印度的实验室技术员米塔本·苏哈迪亚( Mittalben SUKHADIA),她使用的一家不靠谱移民中介,导致其工作签证被吊销。 苏哈迪亚拥有印度古吉拉特邦一所大学的理学学士学位和医学实验室技术文凭,她在印度担任实验室技术员已有数年。 2022年秋季,苏哈迪亚根据萨斯喀彻温省移民提名计划的“急需职业”(occupation in demand”)类别获得工作签证。 苏哈迪亚的萨斯喀彻温省提名计划 (SINP) 申请于 2022 年 10 月收到,并于 2023 年 2 月 20 日被告知她的申请已获批准。 但是,由于她雇佣了位于一家在印度的 Travel Jockey Immigration & Holidays 移民中介公司,导致该工签被吊销。 SINP 的成功申请人将获得提名证书,省提名是永久居民身份申请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涉及涉嫌欺诈或虚假陈述,SINP 可根据上述项目诚信审查程序撤销已签发的提名证书。 萨省 SINP官员调查了Travel Jockey,并找到了一个Facebook页面。该页面上有一篇帖子,内容为“祝贺我们的客户Mittalben女士获得SINP提名”。随帖子附上了一份疑似2023年2月20日寄给申请人的信件副本,其中申请人的姓氏和其他一些信息已被删除,但日期和称呼中申请人的名字未被删除。 在收到新斯科舍省和匿名举报人的举报,并查看了 Travel Jockey 的 Facebook 账户后,SINP 官员要求加拿大移民部暂缓处理苏哈迪亚的 PR 申请,等待进一步调查。 听证会上提交的证据包括,Travel Jockey 提供虚假的工作邀请函和大学文凭,每份售价 1,000 元。 尽管这位来自印度准技术员否认了这一说法,并解释了申请中的违规行为,但是她的工签仍被法官吊销。 萨斯喀彻温省法官安德鲁·戴维斯(Andrew Davis)在裁决中写道:“申请项目的诚信对于一个可行的移民体系至关重要。” 他还补充说,加拿大各省在接受或拒绝移民方面拥有广泛的权力。 “这对于维护公众对政府移民政策的信心和支持至关重要。” 戴维斯法官在判决中写道:“移民加拿大不是一项权利,外国公民也无权享受任何移民程序的特权。”
    time 7小时前
  • cover

    全部召回!加拿大这些插座都有危险!

    最近在 Home Hardware 购买了电源插座的朋友要小心了,您可能需要检查它们是否属于加拿大大规模召回范围。 加拿大卫生部周四发布召回通知,全国范围内召回家居五金店Home Hardware销售的某品牌电源插座。 据该机构称,此次召回涉及三款白色型号的带板电气设备接地故障断路器 (GFCI) 安全插座。 警报中写道:“产品上的端子螺丝可能未正确拧紧,这可能会导致温度升高,从而造成火灾隐患。” 截至 7 月 9 日,该公司已收到 812 起有关螺丝脱落或无法拧紧的报告、1 起导致财产损失的火灾报告,尚无加拿大境内人员受伤的报告。 要检查您的任何门店是否属于召回范围,您可以通过找到正面印有的字母“TR”和背面压印的字母“LGL”来识别受影响的产品。 产品编号位于产品包装正面左下方。型号位于产品左下方,但如果已经安装好了,可能只有拆下装饰墙板才能看到。 以下是受影响产品及其产品编号、型号和 UPC: 加拿大卫生部建议消费者立即停止使用召回产品,并联系其经销商Unison Ridge,了解如何拆卸GFCI安全插座。之后,您可以将故障电源插座退回任何一家Home Hardware门店并获得退款。 加拿大人可致电 1-877-857-3879 联系 Unison Ridge 了解更多信息,时间为美国东部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 8:30 至下午 3:30(提供双语服务),发送电子邮件至info@gfcirecall-rappelddft.ca 或访问 公司网站。
    time 7小时前
  • cover
    6小时前

    华人回国可直接扫码!微信支付新变化!

    7 月 23 日,PayPal 宣布将携手全球多家线上支付公司打造一个全新的平台——“PayPal World”。这个平台最大的亮点就是,让用户在其他国家也能用自己熟悉的支付工具轻松付款。 PayPal World 的合作伙伴阵容非常豪华,包括中国的 Tenpay Global(微信支付跨境平台)、印度的 NPCI 和美国的 Venmo,以及正在敲定合作的拉美支付平台 Mercado Pago。 图源:PayPal PayPal 透露,新平台预计能覆盖全球 20 亿用户,未来 PayPal 和 Venmo 用户不仅能随时随地汇款给任何人(哪怕对方没有 PayPal 账号),还可以直接在海外用本地支付买单。 举个例子,在中国旅行时,用 PayPal 就能直接通过微信支付扫码付款;而一名印度用户在美国网站购物时,也可以用 PayPal 结账并通过自己的 UPI 钱包完成支付。 Tenpay Global CEO 杨文汇表示:“我们很高兴能支持 PayPal 和 Venmo 用户通过微信支付二维码付款,这将进一步拓展全球数字钱包在中国大陆的使用场景。”  他还透露,未来在汇款领域,双方也会有更深度的合作。 图源:CBC 这对于海外华人和计划来华旅游的外国人来说,绝对是个超级利好。 毕竟以前不少旅行攻略都会写“如何在中国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流程又长又复杂,而现在直接用自己常用的 PayPal 或 Venmo 就能搞定,省心多了。 PayPal World 平台预计将在今年秋季正式启动,公司还透露,到 2026 年,Venmo 用户在支持 PayPal 支付的商家处,线上线下都能轻松购物付款。 另有这些支付渠道 当然,这并不是海外用户在中国消费的唯一选择。其实早在一年多前,中国人民银行就发布过中英文支付指南,详细介绍了银行卡、移动支付、现金兑换、银行账户、数字人民币等多种支付方式。 外籍用户可以用带银联、Visa 或 Mastercard 标识的银行卡在商户刷卡支付,或者用支付宝、微信支付、云闪付等 App 完成扫码消费,一定金额以下甚至无需额外采集身份信息。 如果是来自港澳、日韩、东南亚等地区的游客,还能直接使用当地的移动支付工具在中国消费,不必下载新的 App。 图源:中国人民银行 要是想用现金或开立银行账户的,也都可以按照现行流程操作。 甚至“数字人民币”APP(e-CNY)也支持国际服务,匿名钱包单笔上限 2000 元,日累计上限 5000 元,开通门槛很低,用 Visa、MasterCard 等卡就能“随用随充”。 图源:数字人民币 不得不说,现在海外华人和外国游客在中国的支付体验,比几年前已经“丝滑”太多了。 以后随着 PayPal World 的落地,回国或来华旅行再也不用担心付不了钱,真的是方便了不少。
  • cover
    6小时前

    崩溃!华人留学生因太穷被逼卖身?背后真相是

    一位在多伦多生活了 25 年的老留学生,在分享中特别提到了一个令人心痛的现象:这些年,越来越多在加拿大的年轻女留学生,因为经济压力走上 “下海” 这条路。   他回忆 2001 年刚到多伦多时,物价低、打工容易,留学生靠自己挣点生活费不难。可现在,加拿大生活成本飙升,不算房租,每月买菜、交通、社交、衣物、化妆品等开销加起来,至少得 2000 加币才能让孩子心里不慌。更关键的是,现在工作极难找,想靠打零工补贴生活基本不可能。   有些家庭只能承担学费,却幻想孩子自己打工养活自己,这在当下的加拿大根本不现实。经济压力像座大山压在这些女生身上,轻者人际关系紧张、过度节俭导致心理问题,重者就可能被诱惑。而加拿大相关行业的 “合法化”,让这种选择的门槛降低,不少国内家长对此还一无所知,孩子却已在异国陷入了这样的困境。   帖子原文:   图片来源:小红书   “女生下海” 这个话题,在评论区激起了激烈讨论,不同的声音里,藏着对这一现象的复杂看法。   “现在一个月给两千加币包含房租都很够了,很多人可能都够不到这个数,这个女孩子下海纯属心智品行经不得考验,不清楚自己的定位,留学总归是她自己要父母托举的吧,自己的责任不可推卸。”     小编觉得哦,这位网友把问题都归到女生个人品行上,是不是有点太绝对啦?你想啊,在异国他乡,手里没钱心里慌,周围再有些不好的诱惑,年轻人心里那根弦很容易绷不住的。当然啦,个人得有底线,但也不能完全不看现实环境的影响呀,毕竟谁也不想走到那一步不是?   “还有家长要小孩赚了钱打回去的”     看到这条评论,小编心里咯噔一下,这也太让人心疼这些女生了吧!本来留学就够不容易的,还要被家里当成 “摇钱树”,这压力换谁受得了啊?时间长了,为了凑钱可能真的会走歪路,家长们可千万别这么干呀。   “我当过穷留子,所谓一个月买件衣服,化妆品这种,完全不考虑,真的需要捯饬见人时你可以去 sephora 蹭一下。女孩子没那么傻,那种钱也是辛苦钱,我当时还看到有人写类似的剧本,对了好像还有一电影也是拍女留子去卖啥的,我们一群穷留子看了都觉得好扯,根本不懂女性,是男性想象里的女性,没想到现在 2025 了还有这种论调,ai 都出来了、就算要出卖肉体也可以去擦遍搞 only fans 没必要自己下海吧。我真的,你们不给女留子造谣皮燕子就痒是么?当然呼吁家长给孩子足够的钱、吃饱吃好好学习啊。”     这位 “穷留子” 说的可太实在了!小编也觉得,好多关于女留学生的说法,真的带着点偏见,好像觉得女生一没钱就会怎么样似的。其实人家姑娘们在困境里也有自己的办法,也有自己的骨气。不过话说回来,家长给够钱让孩子安心读书,确实是最基本的呀。   “来读本科及以上的都是成年人了,自己的人生自己把握。父母给的钱不够可以打工,可以贷款,实在不行退学回国。下海当然也是一个办法,总之成年人自己的选择自己承担道理是这么个道理,成年人是该对自己负责。”     但小编总觉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现在加拿大工作那么难找,打零工哪有那么容易?贷款吧,背着债读书多影响心情;退学回国,又怕辜负家里期望,心里得多纠结。所以呀,不能光说 “自己承担”,也得看看这些选择背后的难处。   “不算房租一个月 2000 刀我觉得能活,3000 刀已经是很开心了。5000 刀还喊不够,行吧,你们有钱你们聊,我先走了哈哈,”     这位网友还挺可爱的。其实吧,每个人对 “够不够花” 的感受真不一样。有人觉得 2000 刀省着点够了,有人可能觉得社交、买件喜欢的衣服也很重要。所以也不能说谁对谁错,只能说每个人的生活标准和需求不一样啦。   “女生下海” 这一现象,与其说是个人选择的偏差,不如说是多重压力下的悲剧。   这些年轻女生,本应在最美好的年纪享受校园生活,却因家庭对留学成本的误判、异国就业市场的残酷,被迫直面生存的困境。当基本生活都成问题,当社交、自尊都因缺钱而被碾压,一些人在诱惑面前失守,固然有个人意志的因素,但更值得反思的是背后的现实土壤。   家长若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真的别轻易送孩子出国留学,尤其是女生,她们在异国面临的挑战本就更多,经济压力下的风险也更大。与其让孩子在窘迫中可能走上歪路,不如选择更适合自家条件的发展路径。   而社会也该少些对这些女生的苛责与臆想,多些对现实困境的关注。毕竟,没有谁天生愿意放弃尊严,每一个极端选择的背后,往往都藏着不为人知的无奈。希望每一个在外留学的女生,都能被经济保障温柔以待,不必在生存的悬崖边艰难抉择。
  • cover
    7小时前

    特朗普警告加拿大:“直接加税可能更快!”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表示,美加之间可能不会达成新的贸易协议,他甚至暗示,可能会单方面对加拿大加征更多关税,而不是继续谈判。   这是近两周以来特朗普首次公开谈论与加拿大的谈判进展。     这一言论是在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发出警告后作出的回应。卡尼此前表示,在双方自设的8月1日最后期限前,谈判可能难以达成一致。   “我们和加拿大的谈判其实一直不太顺利。我觉得加拿大可能根本不会有协议,直接加税可能更快。”特朗普在今天启程前往苏格兰的高尔夫球场途中,对记者说。“我们现在跟加拿大并没有协议。”   特朗普在被问到下周五(8月1日)之前还会有哪些进展时称:“8月1日一到,我们大多数协议就都谈完了,如果不是全部的话。”   “我们和澳大利亚、欧盟等国家的谈判都在推进,但加拿大那边,就完全没进展。”他说:“我们现在跟加拿大没有协议,也一直没怎么把重心放在他们身上。”   早在7月10日,特朗普就致信卡尼,威胁若届时未能达成协议,将于8月1日起对加拿大商品征收高达35%的关税。   虽然美加之间已经有《美墨加协定》(USMCA),但特朗普显然并不满意。他希望在现有框架上加入新条款,限制从加拿大进口的汽车、钢铁、铝和其他商品。   目前的美加谈判还涉及了一些与贸易无关的议题,比如边境安全、防务支出、以及特朗普提出的“金穹”导弹防御系统等。   自今年初重新上台以来,特朗普已对加拿大实施了以下一系列关税措施: •钢铁和铝:加征 50% •汽车:加征 25% •非USMCA框架下的商品(不包括油气和钾肥):加征 25% •并威胁若8月1日前仍无协议,非USMCA商品的关税将上调至 35%   卡尼强硬回应:“不会为了赶期限接受糟糕协议”   本周早些时候,总理卡尼向媒体表示:“我们不会为了赶在某个日期前达成协议而接受一个糟糕的交易。”   “我们的目标是为加拿大人争取一个真正有利的协议,而不是一份‘什么都能接受’的妥协。”   这一态度卡尼也传达给了各省省长。日前与各省省长会面后,新斯科舍省长 Tim Houston 表示已经被告知:“总理并不执着于一定要在截止日前签署协议。”   联邦跨政府事务部长勒布朗(Dominic LeBlanc)也在访美期间传达了同样的态度。他在国会山向记者表示:“我们确实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所有的最后期限,前提都是:我们会花必要的时间,争取最好的协议。”   加拿大驻美大使希尔曼(Kirsten Hillman)则补充称,“加拿大政府将继续谈判,直到达成令人满意的结果。”   特朗普如今盯上加拿大,只是他更大规模“全球贸易战”策略的一部分。他的目标,是迫使他国接受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   例如,在与英国和越南的协议中,这些国家已经接受了部分对美出口商品的关税,以换取特朗普不进一步加征更高的税率。   加拿大是否也会屈服于这种谈判风格?目前来看,渥太华正在坚守底线,而华盛顿则越来越趋向于单方面施压。
  • cover
    7小时前

    作假被抓,印度女移民工签被拒!法官说…

    加拿大高等法院近日做出裁定,取消一名来自印度申请者的省提名工作签证,称移民加拿大不是一项权利,外国人也无权享受任何移民程序的特权。 据 Blacklock’s Reporter 报道,此案源于一名来自印度的实验室技术员米塔本·苏哈迪亚( Mittalben SUKHADIA),她使用的一家不靠谱移民中介,导致其工作签证被吊销。 苏哈迪亚拥有印度古吉拉特邦一所大学的理学学士学位和医学实验室技术文凭,她在印度担任实验室技术员已有数年。 2022年秋季,苏哈迪亚根据萨斯喀彻温省移民提名计划的“急需职业”(occupation in demand”)类别获得工作签证。 苏哈迪亚的萨斯喀彻温省提名计划 (SINP) 申请于 2022 年 10 月收到,并于 2023 年 2 月 20 日被告知她的申请已获批准。 但是,由于她雇佣了位于一家在印度的 Travel Jockey Immigration & Holidays 移民中介公司,导致该工签被吊销。 SINP 的成功申请人将获得提名证书,省提名是永久居民身份申请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涉及涉嫌欺诈或虚假陈述,SINP 可根据上述项目诚信审查程序撤销已签发的提名证书。 萨省 SINP官员调查了Travel Jockey,并找到了一个Facebook页面。该页面上有一篇帖子,内容为“祝贺我们的客户Mittalben女士获得SINP提名”。随帖子附上了一份疑似2023年2月20日寄给申请人的信件副本,其中申请人的姓氏和其他一些信息已被删除,但日期和称呼中申请人的名字未被删除。 在收到新斯科舍省和匿名举报人的举报,并查看了 Travel Jockey 的 Facebook 账户后,SINP 官员要求加拿大移民部暂缓处理苏哈迪亚的 PR 申请,等待进一步调查。 听证会上提交的证据包括,Travel Jockey 提供虚假的工作邀请函和大学文凭,每份售价 1,000 元。 尽管这位来自印度准技术员否认了这一说法,并解释了申请中的违规行为,但是她的工签仍被法官吊销。 萨斯喀彻温省法官安德鲁·戴维斯(Andrew Davis)在裁决中写道:“申请项目的诚信对于一个可行的移民体系至关重要。” 他还补充说,加拿大各省在接受或拒绝移民方面拥有广泛的权力。 “这对于维护公众对政府移民政策的信心和支持至关重要。” 戴维斯法官在判决中写道:“移民加拿大不是一项权利,外国公民也无权享受任何移民程序的特权。”
  • cover
    7小时前

    全部召回!加拿大这些插座都有危险!

    最近在 Home Hardware 购买了电源插座的朋友要小心了,您可能需要检查它们是否属于加拿大大规模召回范围。 加拿大卫生部周四发布召回通知,全国范围内召回家居五金店Home Hardware销售的某品牌电源插座。 据该机构称,此次召回涉及三款白色型号的带板电气设备接地故障断路器 (GFCI) 安全插座。 警报中写道:“产品上的端子螺丝可能未正确拧紧,这可能会导致温度升高,从而造成火灾隐患。” 截至 7 月 9 日,该公司已收到 812 起有关螺丝脱落或无法拧紧的报告、1 起导致财产损失的火灾报告,尚无加拿大境内人员受伤的报告。 要检查您的任何门店是否属于召回范围,您可以通过找到正面印有的字母“TR”和背面压印的字母“LGL”来识别受影响的产品。 产品编号位于产品包装正面左下方。型号位于产品左下方,但如果已经安装好了,可能只有拆下装饰墙板才能看到。 以下是受影响产品及其产品编号、型号和 UPC: 加拿大卫生部建议消费者立即停止使用召回产品,并联系其经销商Unison Ridge,了解如何拆卸GFCI安全插座。之后,您可以将故障电源插座退回任何一家Home Hardware门店并获得退款。 加拿大人可致电 1-877-857-3879 联系 Unison Ridge 了解更多信息,时间为美国东部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 8:30 至下午 3:30(提供双语服务),发送电子邮件至info@gfcirecall-rappelddft.ca 或访问 公司网站。
  • cover
    7小时前

    免费医疗不"全包": 女子做移植欠债$2万!

    在女儿即将接受第二次双肺移植手术的前几周,来自新斯科舍省科尔港(Cole Harbour)的丽莎·阿里(Lisa Ali)说,她害怕接电话,因为不知道电话那头会是谁。 图源:Judy Robichaud 她和20岁的女儿塔利娅·阿里(Tahlia Ali)已经在多伦多生活了一年多,等待这项拯救生命的手术——这种手术在新斯科舍省无法进行。 这种等待让新斯科舍省的患者需要自掏腰包承担高昂费用——一旦被列入移植名单,病人就必须搬到多伦多,等待匹配的肺源,并在术后住上几个月以恢复。 “我那时靠刷信用卡生活,根本无力还款,”丽莎在接受CBC采访时说,“我在等关于肺移植的电话,结果打来的都是讨债公司。” 图源:Judy Robichaud 阿里一家是过去几个月向CBC新闻讲述经历的三个新斯科舍家庭之一。他们都因必须跨省等待肺移植手术而遭遇严重经济困境。 阿里一家表示,在本就艰难的时刻,联邦和省政府缺乏经济支持,让他们承受了巨大压力。塔利娅在完成第二次移植手术一个月后仍在重症监护室,因为其中一个肺无法适应,被迫摘除。 “这次手术后她出现了很多我们没料到的并发症,”她的外祖母朱迪·罗比肖(Judy Robichaud)说。 “我们本以为她现在已经能出ICU了……但连医生也说不准接下来会怎样。他们只能一天一天观察。” 图源:Lisa Ali 第一次移植是在2020年 塔利娅7岁时被诊断患有肺动脉高压症。当时医生告诉家人,这是致命疾病,唯一的治疗方法是肺移植。 她在16岁时,于2020年完成了第一次肺移植。家人好不容易在新斯科舍省稳定下来,但塔利娅又出现了新的健康问题,不得不再做一次移植。 “塔利娅现在正拼命坚持,”罗比肖说,“她在努力,所以我们也必须坚持到底。” 更大的负担来自经济压力 丽莎·阿里表示,大多数人不知道肺移植患者被列入等待名单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必须有全职照护人。 这个照护人无法工作,因为他们要每周数次带患者去医院,确保患者按时服药。 她本以为离职后可以申请联邦就业保险照护津贴,结果却因为少了不到10小时的工作记录而被拒。 加拿大就业和社会发展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她可以对这个决定提出申诉,但必须在30天内完成。 丽莎说,当时她手头事情太多,根本无暇顾及申诉——她只有几天时间搬出租屋、在多伦多找住处,还要赶上女儿的首个医生预约。 “我当时的想法是:‘我根本没精力去申诉了。’”她对CBC说。 虽然新斯科舍省为因治疗而长期离省的家庭每月提供3000加元的生活补助,但这笔钱只够支付在多伦多的租金。丽莎估计,算上这笔补助,她仍然欠下约2万加元债务以支付其他生活开销。 而如今,由于孙女术后并发症严重,罗比肖预计他们还要再待一年才能回家。 她说,亲朋好友不断伸出援手,帮助她们维持生活。上周六,达特茅斯(Dartmouth)的Colleen’s Pub为她们举办了一场筹款活动,筹得超过5000加元。 “如果没有我们的亲友一直在背后支持,我们根本撑不下去。我真的无比感激他们。”罗比肖说。 呼吁政府做出改变 罗比肖和丽莎·阿里表示,省政府和联邦政府都应该为像她们这样的家庭提供更多帮助,并打算与其他新斯科舍家庭联合起来,推动改变。 新斯科舍省卫生部长米歇尔·汤普森(Michelle Thompson)上月接受CBC采访时表示,她理解这些家庭的处境,但她也强调当前的医疗系统在多方面承压,部门必须做出艰难选择。 她补充说,与其他省份不同,新斯科舍政府还承担陪同人员的一部分差旅费用。 “我们会持续检视这个项目,听取大家的声音。我们希望有所回应,”汤普森表示,“但这不是一个报销型项目,我们还要兼顾整个系统的完整性,我知道这并不容易。”
  • cover
    7小时前

    "捷径"曝光!加拿大EE抽签即将"开闸放水“!

    最新数据显示,加拿大2025上半年的移民邀请总数有所降低,但快速通道(EE)的抽签正明显向境内的申请人倾斜,对于拥有本地经验或法语能力的申请人来说,分数线正持续走低。     到目前为止举行了多少次抽签?   从2025年1月1日到7月24日,加拿大共举行了27次快速通道抽签。   这与2023年和2024年年中的总数节奏相似,但显示出向省提名计划(PNP)抽签的明显转变,与往年相比,2025年上半年的PNP抽签次数要多得多。   抽签频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大多数月份都有多次抽签,包括3月和6月期间有四次或更多次抽签。   到目前为止发出了多少邀请?   从年初到2025年7月24日,所有抽签类型共发出了49,403份申请邀请(ITA)。   这一总数低于2024年和2023年的水平,与今年减少的登陆目标相符,因为加拿大移民、难民及公民部(IRCC)希望减缓移民速度,以应对住房供应和可负担性问题。     2025年上半年哪种抽签类型发出的邀请和轮次最多?   从2025年1月到7月24日,抽签次数和发出的邀请数量细分如下:   法语类别: 3次抽签,发出18,500份邀请 省提名计划 (PNP): 13次抽签,发出6,053份邀请 加拿大经验类 (CEC):7次抽签,发出18,850份邀请 法语类:3次抽签,发出18,850份邀请 医疗和社会服务类:3次抽签,发出5,000份邀请 教育职业类:1次抽签,发出1,000份邀请   抽签和邀请总数的细分揭示了一些有趣的趋势:   法语无敌:法语类别抽签占今年所有发出ITA的37.4%,而2025年到目前为止只进行了三次抽签。   CEC吃香:CEC抽签发出了今年所有类型中第二多的ITA数量(占所有发出ITA的38.1%),抽签次数第二多。通常每次在3,000-4,000份ITA之间,特别是从今年5月开始。   PNP陪跑:PNP抽签抽签次数最多,但今年只发出了所有ITA的12.2%。到目前为止,PNP抽签平均每次发出500份ITA,导致其在总数中占比较低。   最后,按职业类别的抽签在2025年上半年比往年更丰富,但仍然只占总ITA数量的12.1%。在所有抽签类型中,这类抽签最少,并且数量较小,每次为500或1,000份ITA(7月22日的医疗和社会服务类别抽签除外)。   每种抽签类型的分数线,年内的趋势如何?   下表列出了除PNP抽签外,每种抽签类型出现的最低和最高综合排名系统(CRS)分数线:   CEC: 最低518分,最高547分 法语: 最低379分,最高428分 医疗和社会服务类: 最低474分,最高510分 教育类:最低479分   图源:cicnews   我们可以根据上述趋势做出一些推断:   由于从5月中旬开始,对CEC类别进行更大规模、更定期的抽签,其截止分数已开始呈下降趋势。   法语抽签的分数是今年所有抽签中最低的,并且由于接连进行了几次大规模抽签而急剧下降。然而,鉴于这些抽签已暂停了很长时间,下一次法语流利候选人的分数线可能会高于最近的379分。   在2025年剩余时间里,哪些趋势将继续影响快速通道抽签?   虽然无法准确预测2025年剩余时间内快速通道将如何运作,但某些趋势和政策发展可以为该系统在下半年提供一些线索:   继续关注项目优先事项   除非快速通道的优先事项发生变化,否则该系统很可能会继续邀请符合其今年目标的候选人,这些目标包括:   重点邀请CEC候选人申请永久居留(PR)。 通过优先类别邀请候选人,即:医疗保健和社会服务;教育;技工类以及法语流利。   尽管技工类是今年指定的快速通道优先类别之一,但IRCC今年尚未进行过技工类抽签。除了将技工类指定为优先类别外,IRCC还扩大了该类别,纳入了几个建筑职业。考虑到该部门为吸引更多建筑专业人士的其他举措,包括一项新的常规化政策和学徒途径,这可能是一个相关因素。   7月以后未来的快速通道   IRCC在2024年7月发布的一份备忘录详细说明了该部门在ITA时间表方面的运作方式:“考虑到从ITA到登陆之间的时间差(取决于客户居住地,为6到16个月),从现在(2024年7月)到12月,以及大部分到2025年2月底发出的多数ITA,将计入2025年的永久居民接收目标。”   基于这一点,今年的ITA时间表可能会遵循类似的路线:IRCC处理快速通道PR申请的六个月服务标准没有改变。如果是这样,那么为了达到明年通过快速通道系统接收123,320人的目标,我们可能会看到从7月开始,该系统的抽签规模和频率会有所增加。   2024年7月是快速通道历史上最繁忙的月份之一,通过9次抽签共发出了25,125份ITA。   快速通道类别的变化   2025年2月,IRCC对快速通道的职业类别进行了重大更新。   这些变化包括增加一个新类别,移除一个现有类别,以及对大多数类别中的合格职业进行重大调整:2025年新增了一个教育类别。它包括五个职业,如幼儿教育工作者、中小学教师和助教。   同时,之前在2023年和2024年活跃的运输类别,已从当前的快速通道类别列表中被删除。   IRCC还修订了所有现有类别中的职业列表:STEM和农业类别仍然活跃,但在2025年的抽签中不被优先考虑。
  • cover
    7小时前

    加拿大水源遭"有毒物"污染!800万居民危险!

    近年来,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被称为“永久性化学品”(PFAS)的有毒物质,正在悄悄污染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这一全球最大的地表淡水系统,也是超过800万加拿大人的饮用水来源。若算上美国居民,受影响人口约为4000万。这些化学品无色无味,却极难降解,可在环境中存在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它们不仅污染水源、土壤和空气,还能在人体内积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PFAS,全称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是超过1.5万种人造化合物的总称,最早用于20世纪40年代制造特氟龙(Teflon)不粘锅。90年代末,科学家开始警觉其健康危害。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将部分PFAS与一系列潜在健康风险联系起来,包括癌症、疫苗反应减弱、生殖问题、儿童发育迟缓、激素紊乱及胆固醇升高。 过去几年,加拿大多项研究不断提示:五大湖及圣劳伦斯河的PFAS含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尚未达到引发即时警报的程度。2018年,蒙特利尔大学环境化学教授Sébastien Sauvé的研究中发现,来自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的自来水中PFAS浓度的中位数为15纳克/升(ng/l),是加拿大其他地区的3倍(4纳克/升)。2023年,在安大略湖汉密尔顿港的一个采样点测得高达25纳克/升的浓度。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的另一项研究在同一港口附近废水处理厂排放点发现的浓度是25纳克/升的三倍。 在流入安大略湖的一些溪流和河流中也发现了升高的PFAS水平。而下游的圣劳伦斯河,PFAS水平较低,但浓度中位数仍保持在10纳克/升左右,一直延伸至魁北克市附近的Lévis。 面对愈发严峻的污染形势,加拿大卫生部近日将饮用水中PFAS总浓度建议上限从原标准下调至:每升30纳克(ng/l)。相比之下,美国环保署对两种最常见的PFAS(PFOS和PFOA)设定了更严格的4纳克/升限制。 蒙特利尔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Verner指出,30纳克/升并不代表“安全”,而是结合了目前过滤技术的可行性。风险还取决于个体饮食、暴露途径和代谢差异,同样饮水的人,健康风险可能天差地别。CBC新闻联系了从安大略湖和圣劳伦斯河取水的大城市,询问它们如何应对PFAS问题。 多伦多、蒙特利尔和魁北克市等地政府回应称,目前其饮用水中PFAS浓度在建议范围内,尚未采用专门去除PFAS的技术。目前其饮用水中PFAS浓度在建议范围内,但尚未采用专门去除PFAS的技术。科学家呼吁加强污染源头管理,升级废水处理技术,采用更先进的PFAS监测和净化技术,以保护这片珍贵的淡水资源和依赖其饮用水的数千万居民健康。
  • cover
    7小时前

    加拿大集体性侵案裁决!女方证词“不可信”!

    一场震惊全国的加拿大青年冰球队性侵案,在历时数月的审讯之后,安省高等法院法官卡罗西亚(Maria Carroccia)于7月24日宣布裁决。 安省高等法院 图源:Anthony Fava   所有五名被告——迈克尔·麦克劳德(Michael McLeod)、卡特·哈特(Carter Hart)、亚历克斯·福尔门顿(Alex Formenton)、狄龙·杜贝(Dillon Dube)和卡兰·富特(Callan Foote)的性侵罪名不成立。   法官在判决中多次强调,她认为女申诉人(代号E.M.)的证词“不可信”,这是她做出无罪裁决的核心原因。   这起案件是针对2018年6月19日凌晨,在伦敦市一个酒店房间内,五名前国家青年冰球队队员的行为是否构成性侵犯。 庭上对决:双方各自描述案件的关键细节   法庭获悉,申诉人当天早些时候在一家市中心酒吧遇到了麦克劳德,并随后在他的酒店房间内与他发生了性关系——这次遭遇并非审判的一部分。   指控与随后几名其他球员进入房间后发生的事情有关,同意是本案的核心问题。   检方声称,麦克劳德精心策划了一场“行动”,将他的朋友带入房间,在申诉人不知情或未经同意的情况下与她发生性行为。   控方辩称,该女子并非自愿同意在房间内发生的性行为,且球员们在明知情况需要额外谨慎的情况下,仍未采取合理措施确认她是否同意。   辩方则认为,该女子积极参与了性活动,有时甚至在煽动男方,但后来编造了一个虚假的故事,以开脱自己的责任。   他们辩称,她带着某种目的出庭,并夸大了自己当晚的醉酒程度,以支持她的说法并解释其中的不一致之处。   麦克劳德、哈特 (Hart) 和杜贝 (Dube) 被指控在未经该女子同意的情况下与她发生口交,杜贝还被指控在她与他人进行性行为时拍打她的臀部。   福尔门顿 (Formenton) 被指控在未经申诉人同意的情况下在浴室与她发生阴道性交,而富特 (Foote) 被指控在她脸上劈叉并“擦过”她的生殖器,同样未经她同意。   麦克劳德、哈特、福尔门顿和杜贝的律师辩称,该女子同意与他们的当事人发生性行为,而富特的律师则辩称,他在该女子身上做部分劈叉时穿着整齐,根本没有碰到她。   当晚细节:麦克劳德发短信邀请“3P”   法庭获悉,麦克劳德在凌晨2点过后不久,给一个球队群聊发短信,询问是否有人想“3P”,并列出了他的房间号。根据庭审中展示的截图,哈特回复说他“加入”。   他还给另一名队友泰勒·拉迪什 (Taylor Raddysh) 发短信,告诉他如果想“gummer”(拉迪什作证称这指口交),就来房间。法庭获悉,麦克劳德也对鲍里斯·卡楚克 (Boris Katchouk) 说了类似的话,卡楚克是另一位短暂到访他房间的球员。   麦克劳德在2018年的一次警方采访中,没有提及任何这些互动,而是说他告诉“几个朋友”他要点食物,并且房间里有个女孩,他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一直出现的”。   该女子在超过一周的证词中告诉法庭,当她不认识的男人开始进入房间时,她是赤身裸体且醉酒的。   她说,男人们似乎在嘲笑她,讨论他们希望她进行的性行为,她感到自己的思维“关闭”了,身体则进入“自动驾驶”状态。   两名作为控方证人出庭的队友,布雷特·豪登 (Brett Howden) 和泰勒·斯廷伯根 (Tyler Steenbergen),以及唯一出庭自辩的被告球员哈特,都作证说该女子曾问大家是否有人愿意和她发生性关系。   在交叉盘问时,该女子表示不记得说过这样的话,但如果她说了,那是因为她喝醉了,并采取了“色情明星角色扮演”作为应对机制。   审判于4月底开始,最初由陪审团审理,但卡罗西亚法官两次解散了陪审团,最终审判改为法官单独审理,以避免第二次重新开始。   共有九名证人作证,其中大部分是远程作证——包括申诉人,她通过法庭另一房间的闭路电视作证。   法官:申诉人证词与证据多处不符,夸大醉酒程度   在长达数小时的判词宣读中,法官详细阐述了她为何认为申诉人的证词存在重大可信度问题。   法官指出,申诉人证词中的多个关键情节与视频证据相矛盾。例如,申诉人声称她在酒吧感到被孤立,但视频证据显示她与一名保安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此外,申诉人称她在抵达酒店时已经“完全不清醒”,但视频却显示她行动自如。法官认为,申诉人夸大了她当晚的醉酒程度。   “同意视频”成为关键   法官还提到了两段被称为“同意视频”的关键证据。在视频中,申诉人明确表示她“对此没问题”以及“一切都是自愿的”。法官在庭上指出,申诉人在视频中说话清晰、连贯,没有表现出任何醉酒的迹象。   在分析案情时,法官解释了定罪所需的三要素:接触、性性质、以及缺乏同意。她表示,前两点基本没有争议,因此整个案件的焦点都集中在了“是否存在同意”这一核心问题上。   庭外:支持者与家人的对峙   宣判日当天,法庭外气氛紧张。申诉人的支持者们举着标语,为性侵幸存者发声。随着五名被告陆续抵达,庭审正式开始。在法官上午表示申诉人证词不可信并宣布休庭时,被告的家人们立刻上前与球员们握手拥抱,场面激动。   这场引爆了加拿大体育界最大丑闻、并引发全国关于“同意”和“冰球文化”大讨论的审讯,就此基本尘埃落定。
  • cover
    7小时前

    加拿大移民申请积压月增4万份, 越等越慢!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加拿大移民、难民及公民部(IRCC)的积压申请数量为842,800份。     这标志着申请积压数量的又一次上升,高于5月底的802,000份,增长了5.02%。   作为参考,以下是过去六个月的积压情况:   2025年1月: 772,300 2025年2月: 757,400 2025年3月: 788,800 2025年4月: 812,600 2025年5月: 802,000 2025年6月: 842,800     截至6月30日,IRCC所有库存中的申请总数为2,189,500份,其中1,346,700份在服务标准内得到处理。   什么是积压(backlog)?   如果申请的处理时间超过了其公布的服务标准,IRCC就认为该申请是积压的一部分。该部门旨在其公布的服务标准内完成移民申请的审理。例如,移民部力求在6个月内处理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的申请,而家庭担保申请的服务标准为12个月。   IRCC的目标是在其标准处理时间内处理80%的申请。然而,需要额外文件支持的更复杂的申请,可能会更久。   永久居民(PR)申请   截至2025年6月30日,IRCC的永久居民(PR)移民项目中共有896,100份申请。这些项目包括快速通道、与快速通道关联的省提名计划(PNP)类别,以及家庭担保申请。   其中,共有480,300份(或54%)的申请在IRCC的服务标准内得到处理。这使得有415,800份申请成为积压,这比5月底积压的402,400份有所增加。   虽然移民部没有提供具体数字,但他们指出,20%的快速通道申请被视为积压——比上个月的18%有所上升。   在通过快速通道提交的PNP申请方面,积压申请的百分比在过去几个月里飙升——从2024年11月的24%上升到2025年5月的49%。截至6月30日,该比例仅略微下降至48%,但仍处于高位。   截至2025年6月,家庭担保的积压率为14%,略低于15%的预计积压目标。   临时居民许可申请   截至6月底,IRCC的库存中有1,040,700份临时居民申请。其中,661,100份(64%)在服务标准内得到处理。这使得有379,600份申请处于积压状态。   这一类别包括工作许可、学习许可和访客签证。   在工作许可方面,积压申请的百分比与上个月相比略有上升——从5月底的38%上升到6月底的40%。   与此同时,学习许可申请的积压百分比在过去几个月里显著下降,从2月的45%降至6月的18%。这使其自2024年6月以来首次低于20%的积压目标。这表明等待学签的人的处理时间有所改善。   最后,访客签证的积压申请百分比非常轻微地减少了——从5月的54%降至6月的53%。   公民身份授予   公民申请的积压率保持稳定,维持在19%的目标百分比内——与5月底相同。   IRCC如何减少积压?   自去年年底以来,IRCC一直在利用先进的分析和自动化技术,以帮助移民官进行申请分类、识别复杂案件和信息摘要。
  • cover
    10小时前

    加拿大私校"突然关闭: 文凭学费全没了

    近日,一群学生指控多伦多一所私立学院违背承诺,不仅未能提供实习机会,甚至连一个像样的校园都没有,就突然宣布关闭......导致他们背上数万加元的债务,还拿不到文凭。   九名学生表示,他们当初是被多伦多迈阿密广告学院(Miami Ad School Toronto)所作出的承诺所吸引,这些承诺包括提供实践经验、专业指导以及进入广告行业的宝贵人脉。此外,这所总部位于美国的学院还标榜其获得的全球奖项,以及毕业生入职奥美(Ogilvy & Mather)、BBDO、Droga5和加拿大公司Rethink顶尖广告公司,这些都增加了其吸引力。   然而,学生们称,他们的实际经历与宣传相去甚远。多伦多校区宣布关闭后,原本承诺的协助转学与退款迟迟未兑现。学生们称感到被误导、幻想破灭,如今经济压力沉重,许多人已经支付了超过4万加元的学费和生活费。   “我们相信了学校,相信了他们在我们来之前提供的所有信息,但我们没得到预期或付费应得的教育。”来自菲律宾的27岁平面设计师Isa Romero说,她曾希望在这里丰富自己的作品集并成为一名艺术总监。   多伦多校区联合创办人Muneet Dhaliwal表示,“更广泛的行业环境变化及全球品牌的调整”促使他们逐步关闭该学院。 “我们无意让任何人受到负面影响。我们仍然致力于以透明和尊重的方式解决未尽事宜,让大家能够继续前进。”Dhaliwal补充说,学校正在与安省学院与大学部合作,“以合规、合乎道德的方式完成剩余资金结算和关闭程序。”   迈阿密广告学院由Ron和Pippa Seichrist夫妇于1993年在佛罗里达州创立。今年5月,该校第七次被戛纳国际创意节(Cannes Lions marketing/advertising festival)评为“年度最佳学校”。其官网目前显示在美国有三个校区,全球七个合作校,但多伦多已不在其列。   多伦多校区于2016年开办,提供为期一到两年的灵活学季制课程,涵盖艺术指导、文案写作和创意策略等专业。至今已有80名学生获得文凭,超过100名专业人士参加了其短期训练营。   Toronto Star联系了迈阿密广告学院总部,但未获回应;同时也联系了总部位于亚特兰大的发展专员卡Carolann Robinson——她此前是唯一回复学生向总办公室发送邮件的人。当时,她告诉学生们她对情况并不知情,但愿意帮助他们转到其他校区。   在回复Toronto Star时,Robinson表示她与“多伦多校区毫无关系”,但她也提到曾帮助一名受影响的学生注册了该校的在线课程。       多伦多学生表示,考虑到当前美国的政治环境及对国际学生的限制,转去美国校区并不可行,而线上课程无法替代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实习项目——这是他们选择该校的主要原因。   校园搬迁风波   这九名学生中的大多数人于2024年抵达多伦多,他们原以为课程会在位于皇后西街(Queen Street West)的Burroughes大楼原址进行,并已在附近找好了住处,却在抵达时才发现校园已搬到Liberty Village的一个共享办公空间里。   学生称,学校沟通混乱,缺乏适当的入学引导。部分国际学生表示,他们从未被告知自行安排私人健康保险,或未被正确登记,导致后来有两名学生生病时,不得不自掏腰包支付数百加元的费用。   Dhaliwal承认搬迁“对一些学生造成了不便”,但称学校“试图通过灵活排课弥补”。她还表示,学校被要求确保国际学生在开课前拥有私人健康保险,并概述了学校为此服务的正常流程,但并未具体回应学生关于他们未被妥善告知的指控。   2025年1月,学校没有招收新生,一门课程被取消,讲师们也开始公开表达对管理层的不满。   讲师们告诉Toronto Star,他们每学期的课程津贴为2,500加元,却屡次被拖欠,有人甚至在社交媒体公开点名后才拿到工资。   不久后,关于学校即将关闭的谣言开始蔓延,一名申请人与冬季学期学生分享的信息更是助长了这一传闻。   来自BC省的平面设计师Kent MacDonald于2024年11月支付了5,150加元以确保冬季学期的入学名额,却在12月被告知学校将关闭。他当时已经支付了首位两个月的房租,还购买了不可退款的机票。   “这不仅仅只是麻烦,而是一场创伤。”MacDonald说。最终在多次发邮件和上门催讨后,学费才在1月底退回。   学生要求全额退款   直到今年2月,Dhaliwal才正式确认学校将在3月14日关闭,并称会尽力让学生完成学业拿到文凭。学生们表示他们希望留下来,以获得梦寐以求的实习机会。   但3月底Dhaliwal改口,鼓励他们转学。尽管她承诺学校会联系其他学院并帮助转学分,但学生们说他们实际上只能靠自己寻找出路,一些人选择去公立学院“重头再来”,有人则因积蓄耗尽和失去实习机会被迫回国。   学生们最初只要求退还取消课程的费用,Dhaliwal同意退款,但条件是他们必须签署一份“自愿退学、学校不再承担任何义务”的文件,学生们拒绝了。如今他们要求全额学费退还,并已有7人向安省学院与大学部提交正式投诉。   一份来自该部门的声明指出,投诉正在审查中,并补充说“政府对安省提供的高等教育的质量和诚信持有高标准。”   安大略省有596所注册的职业学院,国际学生占很大比例。但随着联邦政府去年实行留学名额上限,以及安省不给职业学院分配学签配额后,招生人数骤降。Dhaliwal表示,学签政策变化并非关校主因,关校时共有17名学生,其中仅3人为国际生。   多伦多24岁学生Jennifer说,在这场经历之后,她觉得自己“像个傻瓜”,再也不想从事广告行业。“这所学校给我上的唯一一门课是——凡事只能靠自己。”
  • cover
    11小时前

    公共厕所里装摄像头?!保安称:“我可以看”

    “我正准备洗手,一抬头就看到摄像头对着我……这不对劲,绝对不行!” 今天,位于蒙特利尔市中心Place Dupuis商场曝出一起令人瞠目的隐私争议:顾客在使用厕所时,赫然发现厕所天花板上装有监控摄像头。 Place Dupuis是一座紧邻Berri-UQAM三线交汇地铁站的综合性商场与办公大楼。由于地铁出入口直通商场,加上周边有大学、学生宿舍、公寓与办公楼,是不少上班族、学生和游客的中转场所。 也正因如此,厕所日常使用频率较高。 受访者Madighan Antsui表示:“摄像头紧邻最大的残障隔间,似乎能拍到所有隔间。” 她立刻告诉了自己的伴侣,后者进入男洗手间查看,结果发现里面也有一个相同位置的摄像头。两人当即找到商场保安理论,没想到对方却回应说:“我有权查看这些画面。” 震惊的二人联系了《环球新闻》爆料,在记者介入后,商场管理方回应称:“这些摄像头早在一年前就已安装,仅用于监控洗手池区域,并未对准隔间。现场也有张贴告示提醒顾客,且摄像头已通过省级机关隐私合规检查。” 话虽如此,不少公众仍对此表示质疑。律师Julius Grey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即使法律上不违规,也不能忽视“隐私边界”的敏感性。 他强调:“这类安装必须高度保密,内容必须在观看后立即销毁,且除非涉及犯罪调查,任何与安全无关的画面都不应被观看或泄露。” 那么负责该商场的安保公司真的能做到“合法但克制”么?截止发稿,保安公司拒绝对此事件发表评论。 事实上,目前尚无公开报道显示魁省其他大型商场在洗手间内部安装了摄像头。此前曾有个别场所尝试使用“假摄像头”作为威慑手段而遭到公众质疑,例如蒙特利尔市中心的Les Cours Mont-Royal就曾因在男厕外安装疑似摄像头而遭到网友举报。 在主流商业设施中安装真摄像头的做法实属罕见。Place Dupuis的举措引发了公众的担忧,有受访者直言:“太恶心了,想想就起鸡皮疙瘩。” 也有人疑问,把摄像头安在这个地方真的有必要么?洗手池虽非私密空间,却位于洗手间内部,是人们心理上最放松、最不设防的地方,是否可能无意中拍下本不应被记录的画面? 另外,既然目的在于安保,为何不将摄像头安装在门口或通道?更令人担心的是,即便安装合规,但是谁来监管?会不会有一天,这些监控画面被某些技术手段破解,下载甚至传播?
  • cover
    11小时前

    16岁男孩等8小时失救身亡 父母怒告医院疏忽

    安省少年芬雷范德维肯(Finlay van der Werken)去年因剧烈疼痛往急症室求诊,在晚上约10时被判断为第二高的优先级,但直到翌日早上6时才获医生看诊,最终因延误救治死亡。芬雷的家人因这场“医疗事故”状告医院及其员工。 16岁少年芬雷的生命如今成为他父母珍藏的回忆。 父亲GJ范德维肯(GJ van der Werken)说:“我仍然能听到他的笑声,芬雷是典型的大儿子,非常有责任感,总是照顾他的双胞胎弟弟,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结交朋友。 他总是倾向于接近那些似乎没有朋友或在学校或社交上遇到困难的孩子,他会拥抱他们,让他们感到被接纳。” 2024年2月初,一场偏头痛让芬雷无法上学。 败血性休克致心脏骤停 其母亲黑兹尔(Hazel)表示,见他的状况恶化,决定带他去奥克维尔特拉法加纪念医院(Oakville Trafalgar Memorial Hospital)。她说:“他痛得大声喊叫,一直看著我,好像在说『快带我去哪里』。” “到达医院时,我直接把车停在急诊室门口,我们跑了进去。里面人山人海,走廊上全是人。我们坐下后,芬雷一直痛得喊叫。以前他从不喊痛,除非真的是紧急情况。” 黑兹尔又表示,尽管她告诉护士芬雷情况不好,“凌晨3时我去问,他们说只有一位医生,但4时会有另一位医生来。我不知道那位医生在哪里”。 马丁与希利尔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沃克(Meghan Walker)在审查医院纪录后表示:“芬雷在晚上10时左右被分诊,但直到早上6时22分才被医生看诊。” 据诉讼书内陈述,第二天早上医生检查时表示,芬雷“患有败血症/肺炎伴低氧血症,且有急性恶化的高风险”。 律师沃克表示,医院纪录显示芬雷的血氧水平整晚都在下降,这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最终,芬雷需要插管。医疗团队决定将他转往多伦多的病童医院(SickKids)。但在转院之前,他心脏骤停。 诉讼书陈述称:“心脏骤停的促成原因是败血性休克和肺炎。” 芬雷到达病童医院后被送往深切治疗病房(ICU)。 他处于低血压性休克,并被接上体外膜氧合(ECMO),这是一种帮助患者心肺功能的生命支持系统。但医护人员告诉黑兹尔和GJ,芬雷的器官功能正在恶化,继续使用ECMO被认为是“徒劳的”。 院方认及早看诊或有救 黑兹尔流泪说:“我们不得不做出决定……让芬雷脱离生命支持系统。”GJ补充道:“否则情况可能会恶化,他可能会醒来并在极度痛苦中死去。” 芬雷去世后,黑兹尔和GJ表示他们与医院工作人员会面,审视了事件经过。“他们没有说自己做错了。” 黑兹尔说:“但他们承认,如果芬雷能早点被看诊,结果可能会不同。” 此后,范德维肯家族提起诉讼,指控医疗团队未能监测芬雷的状况、未制定适当的治疗协议,或未能向家属告知他真实的病情。 沃克是此案的主办律师。他说:“专家明确表示,这是一个可治疗的状况,如果他能及时接受治疗,我毫不怀疑他今天仍然会活著,这对我的客户来说是最难接受的事情。” 沃克又说:“他被分诊为第二高的优先级。指南规定,95%的情况下,这类患者应在15分钟内被看诊。” GJ说:“我们觉得医疗系统让我们失望了,我们现在无法信任这个系统。” 截至7月25日,沃克表示尚未收到与讼人的答辩书。
  • cover
    17小时前

    加拿大女飞鱼击败美名将世锦赛夺冠!

    加拿大选手Summer McIntosh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游泳锦标赛首日,正式开启她冲击五枚金牌的征程。至今为止,只有美国传奇奥运选手Michael Phelps曾在一届世锦赛中夺得五枚个人项目金牌。 图源: Grace Hollars-Imagn 她的第一项奖牌争夺战是女子400米自由泳。 McIntosh在去年巴黎奥运会上斩获三枚金牌,目前保持着400米自由泳的世界纪录——3分54秒18。她是该项目的夺冠热门之一,将在本场比赛中再次对阵美国名将Katie Ledecky。 Ledecky今年的最佳成绩为3分56秒81,排名年度第二。两人还将在本届赛事的800米自由泳项目中再次交锋。 尽管McIntosh是400自由泳的世界纪录保持者,但她在奥运会和以往的世界锦标赛中尚未在该项目中摘得金牌。 McIntosh本次世锦赛的参赛项目还包括200米和400米个人混合泳,以及200米蝶泳,均将向金牌发起冲击。 至今为止,只有传奇奥运选手Michael Phelps曾在一届世锦赛中夺得五枚个人项目金牌。 图源:olympic.ca 本届世锦赛周日的其他项目还包括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德国选手Lukas Martens是该项目的夺冠热门。他在今年早些时候游出了3分39秒96的成绩,打破了自2009年“鲨鱼皮泳衣时代”以来由Paul Biedermann保持的世界纪录。 当天还将决出另外两枚金牌,分别为男子和女子4x100米自由泳接力。
  • cover
    昨天

    这样下单Costco 比去店里至少省5%!

    近日,Reddit论坛上的加拿大Costco话题下,有一条帖子爆火:通过Uber Eats下单Costco可以比亲自去店里更省钱,只要你操作正确。   该帖子发出来不到一天,就被网友点了400+支持。   网友表示,这是她发现的一个小妙招,具体操作如下: 如果你将Costco会员账户绑定到Uber Eats,并且你是Uber One订阅用户(会员),那么你在结账时会看到大约6–7%的商品加价,再加上大约8–9%的服务费。这些费用加起来大约是15%。需要注意的是,Uber Eats的服务费封顶为$14.99,所以订单金额越大,服务费所占比例就越低。     图源:Reddit 接下来是最为关键的部分。Costco官网以20%折扣销售Uber Eats礼品卡(例如:$100 面值的礼品卡只卖 $79.99)。如果你用这些礼品卡付款,即使算上前面的加价和服务费,你实际上还是能省钱。而且如果你的订单金额足够高,达到服务费的上限,那你省得就更多了。     图源:Costco.ca   此外,Uber Eats通常也会同步Costco的实体店促销活动,所以你仍然可以买到特价商品。再加上Uber Grocery不定期的优惠,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划算的方式来实现Costco商品送货上门,同时还能省钱。   简而言之,使用打折的Uber Eats礼品卡+Uber One会员+Costco会员,在很多情况下,比亲自去店里购物还便宜。最差的情况,你每一单也能比去店里节省至少5%。 帖子下面有网友表示,她已经用这个方法很多次了,有时还能买到隐藏特价商品:“我做过很多次,有时会遇到一些在商店买不到的特价商品。这样还能省去在Costco停车场买一些本来不打算买的东西。Uber每14天最多只能用2张50加元的礼品卡,所以除非你攒得够多,否则根本无法支付大额消费。不过,Uber的礼品卡还是很有性价比的。”     还有许多网友对帖主表示感谢:“很棒的信息,谢谢!”   “谢谢楼主!我刚产后,非常想念Costco的健康食品,而且现在还不能开车和提重物。感谢你的分享。我马上就去试试。”   “谢谢你。Costco的停车问题和脏乱差的环境,越来越难处理了。”     参考阅读:   https://www.reddit.com/r/CostcoCanada/comments/1m9d3j5/ordering_costco_through_uber_eats_can_actually_be/
  • cover
    昨天

    没钱了! 移民部将让难民离开酒店

    加拿大终于没钱了! 寻求庇护者(俗称难民)即将被要求搬离联邦资助的酒店,因为加拿大移民、难民及公民事务部(简称移民部,缩写IRCC)表示,这项资金将在9月结束。 IRCC的一位发言人通过电子邮件告诉CBC新闻,截至本周四,联邦政府正在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五家酒店安置485名寻求庇护者,并指出自2020年以来,联邦政府已在为庇护者提供临时酒店住宿方面花费了约11亿加元。   “这项措施从未被设想为永久性的,IRCC的资金仅够维持酒店运营至2025年9月30日,”该邮件写道。   自2018年以来,联邦政府就一直在全国范围内资助庇护者住进酒店。此前联邦官员表示,这一体系原本就是为了应对历史性移民激增而设的临时性措施。 与此同时,加拿大改革落后庇护制度的计划最近已被取消,政府拟议的新边境法案也可能使申请庇护变得更加困难。IRCC表示将协助仍住在酒店的人员寻找住房,但专家和倡导者指出,在住房紧张、供不应求的城市,这将是一项艰巨任务。     图源:land2air.ca 联合之路大多伦多分部的社区投资总监Adaoma Patterson表示,城市避难所几乎总是满的。虽然皮尔地区新增了一个专为庇护申请人设立的避难所,但她指出,为了避免让已经压力山大的庇护系统超载,还需要做更多努力。 “我认为各地市政府已尽其所能,但避难所的建设需要时间,不可能一夜之间建好,”Patterson说。 她还指出,经济适用房短缺也让庇护者的处境更加艰难,很多房东不愿意将房屋出租给他们,这使一些人可能流落街头,或因为居住过于拥挤而处于不安全的环境中。 “只要有人没有稳定、安全的住房,他们的健康就存在风险。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会有人因此去世,”她补充道。 移民部:庇护申请人数在下降 IRCC在邮件中称,超过15,000名曾住在酒店的庇护申请者已成功转为独立生活。 该部门表示,将协助剩下的485人在9月30日项目结束前找到更长期的住房。IRCC称,他们将在现场为住客提供支持,并会继续“协助省和市政府制定自己的长期住房策略”。 “虽然庇护申请人数依然很高,但与去年相比已下降了近40%。”IRCC表示。 CBC新闻曾询问IRCC为何申请人数下降,但尚未收到回复。 此前,联邦政府已取消一项原计划由IRCC负责、预算达6800万加元的项目,旨在对加拿大过时的庇护系统进行重大改革。该改革原本是为了应对近年来庇护申请者激增的趋势,而现有系统依赖纸质档案,早已不堪重负。 与此同时,政府提出的《边境安全法案》(Strong Borders Act)中包含一些有争议的新条款,例如修改《移民与难民保护法》,要求庇护申请者必须在入境一年内提出申请。 经济学家:钱从哪里来? 卡尔顿大学专注移民问题的经济学教授Christopher Worswick质疑庇护申请数量是否真的下降那么多。 “还是说这只是联邦政府想把负担转移给省政府?”他说。 Worswick指出,为庇护申请人提供住所是国际义务,但也是一项昂贵的支出。他警告称,联邦政府此举可能是为削减开支,但将导致省级和市级政府承担更多成本,而他们本身也面临财政压力。 “市政府没有联邦或省级那样的征税能力,那钱从哪儿来?”他质问。 到极限了! 社区组织已捉襟见肘 在多级政府支持出现断层的情况下,以往许多社区组织曾挺身而出支援庇护者。但这些组织也表示,他们的资源已接近极限。 2023年,多伦多市中心曾有数百名庇护申请者露宿街头,原因是市政府与联邦政府在资金问题上僵持不下。位于安省旺市的“万民神迹教会”(Miracle Arena For All Nations)是多个提供帮助的社区组织之一。 教会牧师Isaac Oppong表示,自2023年6月以来,他们已经在教堂范围内为超过500名庇护者提供了食物和住所。他担忧,如果政府在没有替代方案的情况下结束酒店住宿项目,将再次导致大量人露宿街头。 “他们将无处可去。没有改造建筑,也没有其他住房方案。我们会回到2023年的起点,”他说。 Oppong表示,他们完全是靠志愿者支持这些庇护者,没有收到任何政府资助。他强调,像他们这样的本地组织无法长期持续承担这类负担。 “你把这些人拉上你的救生艇,因为你看到他们在溺水,”他说。“但显然你不可能永远把他们留在救生艇上,你必须把他们带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 cover
    昨天

    华裔女7年还清房贷!怎么做到的?

    加拿大一位聪明的华裔女子分享了自己如何节俭,在短短7年内偿还房贷的秘密——包括自己剪头发和自制化妆品。 生活在蒙特利尔的克里斯蒂娜·兰(Christine Lan)今年40岁,她的父母于70年代从毛里求斯移民到加拿大,她从小就和家人一直过着节俭的生活方式。 她学会了如何合理规划预算,避免奢侈浪费。从自制护肤品到节省生活费克里斯蒂娜通过自制护肤品节省了每年数百加元,她将厨房用油做成护肤油;她还购买了能使用六个月的洗发皂,而不是昂贵的沐浴露。此外,她还用铸铁锅代替了质量差的锅具,花150加元购买了一个智能马桶盖,减少了用纸费用。克里斯蒂娜坚信,这些改变让她在7年内还清了四居室联排别墅的房贷,并能带着15岁和17岁的孩子去墨西哥、古巴和加勒比海度假。   生活中的节俭哲学这位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的网红表示:“节俭对我来说是一种感恩的态度”。她认为,许多人追求新款衣服或产品,以为这样就能感到快乐。但实际上,感恩拥有的一切才带来了更多的满足和幸福,而这种生活态度也影响到了家人,“我们家每个人都过着节俭的生活”。 克里斯蒂娜的父母在70年代移居到蒙特利尔时,经济状况并不宽裕,这促使她养成了节俭的生活习惯。加上她年轻时结婚,便开始更加注重经济规划。从DIY护肤到自制美妆克里斯蒂娜回忆起自己的节俭之路:“我开始自己做护肤品,因为我想要使用有机产品,但又不想花太多钱”。她从护肤品开始,渐渐延伸到美容护理,最终将节俭的习惯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会从厨房拿油,混合制作成有机护肤品”。她透露,尽管她在某些产品上愿意花钱,但大多数时候她更倾向于一次性投资来长久节省,“比如洗发皂10加元一块,用起来更环保,而且没有塑料包装”。 如何开始节俭生活 对于那些想要开始节俭生活的人,克里斯蒂娜建议,首先要对自己的月收入进行审计,看看自己每个月花在哪里,是否可以找到更便宜的替代品。她举例道:“例如,如果你订了Netflix,你可以不用它吗?或者找个更便宜的替代品?即使是每个月15加元,这一笔开销也会积累起来”。 此外,她还建议,看看是否有些工作可以自己做,而不是付钱给别人,“比如我们自己做很多DIY,我甚至自己剪头发,因为找人剪头发实在太贵了”。 节俭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克里斯蒂娜表示,正是因为节俭,家里才终于能够享受一次难忘的家庭度假。今年早些时候,家人去了加勒比海度假。她说:“结婚初期我们并没有很多钱,也没怎么旅行。但去年,我们才第一次带孩子们坐飞机”。她感慨道:“我们现在很享受这种生活方式。我们非常幸运,尽管只有一个主要收入来源,但由于节俭,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通过节俭的生活方式,克里斯蒂娜和她的家人不仅实现了财务自由,还过上了更加充实和快乐的生活。
  • cover
    昨天

    焦虑!加拿大这类人续房贷月供大涨2成

    最近,加拿大央行发布了一项关于抵押贷款续约的最新研究,结果让不少房主心头一紧——2025年和2026年续签5年期固定利率房贷的借款人,可能面临每月还款额大幅上涨的局面。 研究显示,2025年续约的借款人,平均每月还款额可能比2024年12月高出10%,而2026年续约的借款人则可能面临6%的涨幅。但对于部分群体来说,压力更大——5年期固定利率房贷的持有人(占市场的40%),月供可能飙升15%-20%。 更令人担忧的是,2026年续约的借款人中,约10%的人可能面临还款额暴涨40%以上,尤其是那些已经陷入“负摊销”(每月还款不足以覆盖利息,导致贷款余额不减反增)的房主。 不过,情况并非完全悲观——约25%的借款人反而可能看到还款额下降7%或更多,尤其是那些选择了浮动利率且主动提高月供的群体。 为什么还款额差距这么大? 央行的报告指出,借款人的还款习惯和贷款类型是影响续约后月供的关键因素。 - 超额还款的借款人压力较小:在2022年3月央行加息前办理或续签房贷的人中,80%的房主每月还款额高于最低要求,平均偿还的本金是合同规定的3倍。因此,他们中只有5%的人贷款余额高于最初水平,远低于按最低还款计算的25%。 - 浮动利率贷款人情况各异:选择“浮动利率+固定月供”的借款人,续约时的还款额变化取决于已偿还的本金比例,部分人可能面临大幅调整,而“浮动利率+浮动月供”的借款人则可能看到还款额下降5%-7%。 尽管还款额上涨听起来令人焦虑,但央行认为,大多数借款人的财务状况仍能承受这一变化。原因包括: 1. 收入增长:续约时借款人的收入通常比贷款时更高,实际利率可能低于压力测试水平。 2. 灵活选择:约一半面临月供上涨的借款人可以通过延长摊销期(最多5年)来避免还款额增加。 3. 债务负担可控:预计到2026年底,抵押贷款债务偿还率(MDS)中位数将从15.3%升至18%,但仍远低于银行压力测试的35%门槛。 不过,央行也提醒,部分借款人的财务压力可能显著增加,尤其是那些收入增长缓慢或负债较高的家庭。 房价分化:这些城市还在涨,但整体趋势向下 房贷压力之外,加拿大楼市也呈现冷热不均的局面。6月全国新房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2%,连续第三个月下跌。 - 跌幅最大:大萨德伯里(-0.9%)、卡尔加里(-0.8%),需求疲软导致买家议价能力增强。 - 涨幅领先:夏洛特敦(+1.4%)、维多利亚(+0.7%),供应紧张推动价格上涨。 - 年度表现:哈利法克斯(+4.6%)和魁北克(+3.9%)房价涨幅最大,而伦敦(-2.3%)和埃德蒙顿(-1.9%)跌幅显著。 7月底,美国对加拿大木材等产品征收的35%关税是否落地将见分晓。如果实施,新房建筑成本可能大幅上涨,进一步影响房价和市场供需。 未来两年,加拿大房贷续约潮将考验许多家庭的财务韧性。虽然央行认为系统性风险可控,但借款人仍需提前规划,评估自身还款能力,必要时咨询专业顾问。而对于购房者来说,市场分化意味着机会与风险并存,需密切关注利率走势和区域房价变化。
  • cover
    昨天

    好女不愁嫁!温哥华酒店价格 稳居加拿大最贵!

    泛太平洋酒店是夏季游客的聚集地,因为它位于游轮停靠的综合体内 Rob Kruyt, BIV 在六月份,大温哥华地区继续成为加拿大主要城市中酒店房价最高、入住率最高的地方。 根据全球房地产数据、分析和新闻提供商CoStar的最新数据,六月份大温哥华地区酒店房间的平均入住率达到了86.9%。这一数字比去年六月份的83.8%有所上升,后者同样是主要加拿大城市中最高的入住率。 与此相比,卡尔加里的入住率为85.5%,多伦多为83%,渥太华为77.6%。 其他城市的平均入住率均低于此,蒙特利尔的入住率为73.5%,而埃德蒙顿则仅为63.7%。 高入住率意味着房源紧缺,这给酒店业主提高价格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温哥华的平均每日房价也在主要加拿大城市中排名第一,达到了335.74加元,超过了蒙特利尔的306.47加元、多伦多的269.64加元和卡尔加里的248.77加元,其他主要城市则更低。 然而,根据CoStar的数据,与去年相比,温哥华的平均房价基本持平,仅比2024年6月的335.56加元上升了0.1%。 CoStar的国家酒店分析总监简·弗赖塔格在接受BIV采访时表示,这一增幅“远低于通货膨胀水平”,而温哥华稳定的房价已经成为一段时间以来的趋势。 他指出:“在今年的前六个月,酒店业的表现增长乏力,入住率略微下降0.5%,房价仅小幅上升0.3%。” 弗赖塔格表示,这导致了一个叫做每间房每晚收入(RevPAR)指标几乎没有变化。 温哥华的RevPAR为291.92加元,再次位居所有主要加拿大城市之首,而蒙特利尔(225.15加元)、多伦多(223.73加元)、卡尔加里(212.65加元)等则远远落后。 但卡尔加里在这些指标上实现了最大增长。据CoStar的数据,六月份卡尔加里的入住率同比上升了12.2%,平均每日房价增加了33.8%,而RevPAR更是惊人地上升了50.1%。 温哥华的酒店房价和入住率在许多年中一直居高不下。 根据CoStar的数据,温哥华2024年7月份的平均酒店房价为357.07加元,是所有主要加拿大大城市中单月房价最高的。 旅游官员长久以来一直抱怨该市缺乏酒店基础设施,并指出温哥华亟需再建10000间酒店房间,以实现市场的平衡。 温哥华的Reliance Properties和蒙特利尔的Germain Hotels在三月份推出了最新的酒店提案——将位于1111 West Hastings St.的一栋12层办公楼改建为180间客房的精品酒店。 Reliance Properties首席执行官乔恩·斯托维尔在接受BIV采访时表示,由于不需要重新规划,改建过程可能相对快捷。 他说:“只需要一个小型开发许可证,主要用于一些外部相关工作,以及建筑许可证。这非常快速。” 他预计,位于West Hastings和Thurlow街西北角的施工将在明年开始,以便让Le Germain Hotel Vancouver在2029年开业。 斯托维尔表示,两家公司将各持有酒店50%的股份,由Germain负责管理。 Bonnis Properties在三月份公布了其在城市中的最新酒店计划,该酒店位于Granville娱乐区,建于Commodore Ballroom上方。 还有许多其他酒店项目正在推进中。
  • cover
    昨天

    温哥华的房东冒冷汗: 看看多伦多租客保护新条例

    为打击房东滥用翻修名义驱逐租客的行为,多伦多市一项全新条例将于7月31日正式实施。 据本地英文媒体CP24报道:多伦多市长邹至蕙(Olivia Chow)表示,该法规旨在遏制所谓的“虚假翻新驱离”,让租客不再轻易被逐出家门。 “每次走上街头,我都会听到有人因为站不住脚的借口而被迫搬离,”邹至蕙在市政厅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实际上,房东这么做往往只是为了赶走原租客、寻找新租客,从而大幅提高租金。” 图片来源:CP24 新条例要求房东在翻修房产、要求租客搬出之前,必须取得市政府核发的“租赁翻新许可证”,并提交专业报告,证明租客必须腾空房屋。市府还要求房东提供详细补偿或安置计划,包括支付搬迁津贴,以及在租客不愿回迁时给予额外补偿。 该条例由市议会于去年11月高票通过。市议员宝拉·弗莱彻(Paula Fletcher)指出,这一举措旨在阻止“假借翻修、实为涨租”的行为。她说:“如果你只是想赶人,不打算做必要的工程,那就站不住脚。现在你得证明,真的需要房屋空置。” 新规还设定了700元申请费,以覆盖审批成本。 据悉,在现行省级法律下,房东只需发出N13表格,即可通知租客搬离,随后翻修完毕后承诺给予优先回租权。而租客若要质疑驱逐行为,需自行向安大略省房东与租客委员会提出异议,过程复杂、胜算渺茫。 “你一个人要对抗整个体制,这对很多人来说不公平,”弗莱彻说,“而现在,救助来了。” 邹至蕙则强调,这项新规的关键意义在于扭转不平等局面:“房东往往利用一些不了解自身法律权利的租客。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 在条例发布现场,多个租客维权组织代表现身支持。都市租客联合会执行董事蒙特内格罗(Yaroslava Montenegro)动情讲述了疫情期间的经历:她的父亲在重症监护室与新冠搏斗,母亲独自在家;就在这时,房东以维修楼上管道为由,要求进入家中施工。 “我父亲去世时,房东仍坚持施工,”她说,“我们请求延后几天,他们拒绝了。” 她指出,7月31日不仅是条例生效日,也正是她父亲去世四周年。“我觉得这是某种形式的正义。” “翻新驱离”近年来在多伦多成为普遍现象,尤其是在租金高涨、供应紧张的背景下。有租客表示,在同一栋楼中被连续两次翻修驱离;也有72岁老人被迫重返职场只为支付新的高额房租。 维权组织“ACORN”成员库德拉(Michael Cuadra)表示:“我们看到太多租客因非自身过错,被非法赶出家门。” 尽管新规生效在即,租客权益倡导者表示,仍需继续关注执行细节、加强执法,并确保租客能真正了解并使用这项法律工具。
  • cover
    昨天

    加拿大房贷违约率10年最高!专家警告会更严重

    随着加拿大经济环境动荡,安省及大多伦多地区(GTA)的房贷违约率正在上升,成为10年来最高,且专家警告称情况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图源:51记者拍摄 根据加拿大按揭及住房公司(CMHC)委托Equifax Canada整理的数据: 安省2025年第一季度房贷违约率为 0.22% 2024年同期为 0.15% 2023年同期为 0.09% 多伦多2025年第一季度房贷违约率为 0.23% 2024年同期为 0.14% 2023年同期为 0.08% 该数据追踪的是逾期90天的房贷,包括违约和严重逾期未缴款。 多伦多上次出现类似水平的违约率是2013年初,而安省整体则是自201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图源:51记者拍摄 疫情期间的“超低利率”吸引了大量购房者 现阶段这些房贷进入续约期,利率显著上升 当年还有疫情封锁带来的强制储蓄,如今这一缓冲也消失 TD银行经济学家 Maria Solovieva 指出:“随着人们回归常态生活,房贷还款压力上升是意料之中的事。” CMHC多伦多首席经济学家 Jordan Nanowski 表示:“续约时面对更高的利率是违约上升的核心因素。” 经济不确定性已经影响某些行业的就业,一些工人失业,直接导致还贷困难。Nanowski指出,如果市场低迷、卖房困难,借款人更容易陷入长期违约。 市场疲软可能导致某些屋主无法出售资产止损,尤其是投资型买家,可能“被套牢”,无力还贷。 随着美加贸易战升级(由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新一轮关税引发):安省的出口产业受打击严重,失业率已在 5月与6月分别达7.9%与7.8%,高于全国平均(6.9%)。 Nanowski指出,以下地区面临更高风险: 温莎(Windsor):与汽车产业高度相关 基奇纳、滑铁卢、剑桥、圣凯瑟琳、尼亚加拉、汉密尔顿:钢铁产业占比较高 奥沙瓦(Oshawa):汽车产业核心区之一 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加拿大总房贷数量约 700万笔,其中 0.22%(即15,259笔) 处于违约状态。 Solovieva强调,尽管数据上升,但当前安省房贷违约率仍处于低于0.25%的水平:“在住房负担能力极低的区域压力尤为明显,但还远未到系统性风险爆发的临界点。”  
  • cover
    昨天

    整个行业哀嚎!特朗普给加拿大这产品加税三倍

    BC省林业组织强烈谴责美国商务部决定将加拿大软木材反倾销税上调至20.56%,这比三年前涨了三倍,称该措施毫无依据、具有惩罚性和保护主义色彩。 图源:globalnews BC省林产品行业委员会(B.C. Council of Forest Industries)在周五发表声明称:“这项贸易行动将伤害BC省乃至整个加拿大的工人、家庭和社区。” 该委员会呼吁加拿大联邦政府将解决软木材争端作为国家优先事项,表示美方此次升级行为证明,加拿大不能再坐等美国采取行动。 BC省软木材贸易委员会(B.C. Lumber Trade Council)则警告称:如果美国商务部对反补贴税的审查最终结果与目前的初步结果一致,加拿大软木出口至美国的总税率将超过30%。这意味着加拿大家具、建筑和林业出口企业将承受更高的成本压力。 总理卡尼(Mark Carney)本月早些时候曾表示,加拿大与美国未来的贸易协议可能会加入软木材出口配额条款。软木争端是长期困扰加美贸易关系的症结之一,而这次的新一轮贸易战进一步加剧了紧张局势。 图源:globalnews 2022年设定的反倾销税为 7.66% 2025年3月预估上调至 20.07% 最新确定税率为 20.56% 加上现行的反补贴税 6.74% 总计税率可能高达 30%+ BC省林产品行业委员会指出,省政府可通过以下措施帮助林业企业应对困境: 激活木材销售市场 加快审批流程 清除监管障碍 声明强调:“这些不公正且具有惩罚性的贸易行为已持续太久,持续伤害着BC省及全国各地的工人、家庭与社区。” 图源:globalnews 据报道,加美之间的软木争端已持续数十年。美方长期指控加拿大向林业公司提供补贴,从而造成“不公平竞争”,而加方则坚称其木材出口政策符合法规,且没有补贴行为。
  • cover
    昨天

    养老金不保险?加拿大这省投资暴雷 $1.4亿恐打水漂

    近日,一则来自蒙特利尔日报的新闻引发民众关注——魁北克储蓄投资局(La Caisse,俗称“魁省养老金”)可能因一项房地产投资,面临至少1.4亿加元的损失。 出事的是Edmonton市中心一座名为Edmonton City Centre的大型商业楼。这个综合体占地约140万平方英尺,包含三座写字楼和一个购物中心,原本是当地的地标项目,如今却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危机与维护失控状态。2019年,La Caisse旗下的子公司Otéra Capital向该项目提供了巨额贷款,如今对方已经拖欠本金和利息至少1.4亿加元,Otéra已在本月向法院申请并获得了对该地产的接管权。据媒体了解,这栋楼是三家公司持有,美国房地产巨头LaSalle,加拿大-美国投资公司NADG,和蒙特利尔本地开发商Canderel。 疫情后远程办公兴起,导致北美各大城市的写字楼空置率飙升。Edmonton City Centre也不例外:多个办公楼层长期空置,商场内的La Baie、Sport Chek和Shoppers都相继关闭,客流日渐萧条。 如今,该大楼不仅租不出去,连日常维护都跟不上。 La Caisse是一家为全魁北克工人管理养老金的机构。如果它亏钱,养老金的投资回报就可能缩水,影响每一个魁省纳税人和未来退休生活。面对媒体询问,La Caisse已表示正与法院指定的接管人保持沟通,争取最大限度收回投资。 但根据官方数据,La Caisse房地产投资表现早已不妙——过去五年平均年化回报为 -2.2%,远低于基准回报的0.7%,令人担忧。
  • cover
    昨天

    21岁加国女家门口遭雷劈!大难不死

    周四(7月25日),当强烈的雷暴席卷加拿大埃德蒙顿时,一名女子在该市西部被雷击中,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劳拉·彭纳(Laura Penner)说,当时天空轰鸣作响,她的朋友在两人共住的房子外被雷击中。 彭纳表示,当天下午4点左右,她正坐在客厅里望着窗外。   她的朋友兼室友是一名21岁的女子,当时刚刚在她们家门前的街道,忽然间被一道闪电包围后倒在地上失去了意识。   CBC新闻已确认该女子身份,但由于她仍在恢复中,目前仍处于昏迷状态,因此决定不公开其姓名。 彭纳在周五接受CBC新闻采访时说:“她周围一片光亮,然后就是一声巨响。” 加拿大环境部表示,这名女子的伤势再次提醒人们,当恶劣天气来袭时,雷电的危险不容小觑。 阿尔伯塔卫生服务局发言人表示,下午4点15分左右,医护人员接到报警赶到现场,并将患者以危急状态送往医院。 埃德蒙顿消防救援部门官员表示不予置评,称该警情完全由急救部门(EMS)处理。     “白光就在她周围” 事发时,埃德蒙顿正处于严重雷暴预警之下。彭纳说,事发时雨刚刚开始落下,她的朋友就遭到了雷击。 “当时就是一声巨响,然后就是一道大闪光。那道闪光就在她周围。”彭纳说。 “那道白光包围了她的身体,然后她就倒在了地上。”彭纳补充道。 彭纳表示,她的朋友在被雷击中后心脏骤停,肩膀和上半身严重烧伤。 她目前仍在重症监护室,处于昏迷状态,但彭纳表示,医生预计她会康复。 彭纳回忆,当时她的朋友正站在一棵大树下的草地上。 她的朋友腹部和肩膀都被烧伤,所穿的毛衣在肩膀处被烧焦烧坏,彭纳说。 “在雷击范围内” 加拿大环境部气象学家克里斯蒂·克利门哈加(Christy Climenhaga)表示,虽然被雷电直接击中的情况较少见,但间接雷击更为常见。 在加拿大,每年平均有两到三起与雷电相关的死亡事件,以及约180起雷电相关的受伤事故。 在间接雷击中,雷电不会直接击中人,而是先击中物体(如树或围栏),然后电荷沿着物体或跳跃传到人身上。 她说,周四埃德蒙顿地区的雷击风险较高,因为有两场雷暴经过该地区。 克利门哈加说,当天该地区共记录了1,229次雷电闪击,是本季迄今为止雷暴活动最活跃的日子之一。 “雷电是雷暴中非常真实的危险,它甚至可能击中远离雷暴中心的地方。所以才会有那句俗语:‘当雷声响起,立刻回屋里’。”她说。 “如果你听到雷声,说明你就在雷击范围内。” 对于彭纳来说,她和室友们现在的重点是确保她们的朋友好好康复。 他们计划在周五返回医院,希望能在朋友从因为镇静剂的昏迷中醒来时第一时间守在她身边,给予安慰。 “那一刻真的非常可怕。我只庆幸她现在安全了。” 新闻来源: https://www.cbc.ca/news/canada/edmonton/lightning-strike-alberta-1.7594067 
  • cover
    昨天

    两女合伙“调虎离山”,偷走1.3万加元商品

    多伦多警方表示,他们正在追查两名涉嫌本月中旬在多伦多西区一间商店实施盗窃的女性,涉案金额高达13,000加元。 图源:Toronto Police Service 据警方称,事件发生在7月15日下午1点30分左右,两名嫌疑人进入位于Queen Street West与Ossington Avenue一带的一家零售商店。 警方指出,两人进入店内后,设法分散了一名店员的注意力,趁机盗走了价值约13,000加元的商品。 嫌疑人身份已确认,分别是: 55岁的Veta Caldarar; 35岁的Flori Ciurar; 两人均为多伦多居民。 警方表示,两人目前通缉在逃,所涉罪名包括:盗窃金额超过5,000加元(Theft Over $5,000);违反缓刑令(Failing to Comply with a Probation Order)。 警方呼吁公众提供有关两名嫌疑人的线索,可拨打:多伦多警察非紧急专线:416-808-4100;或匿名联系灭罪热线 Crime Stoppers:416-222-TIPS(8477)。 警方已发布嫌疑人照片,呼吁市民勿私下接触嫌疑人,如有发现,请立即联络警方。
  • «
  • 1
  • 2
  • 3
  • 4
  • 5
  • »

48小时内热点新闻

  • 封面
    这样下单Costco 比去店里至少省5%!
  • 封面
    没钱了! 移民部将让难民离开酒店
  • 封面
    华裔女7年还清房贷!怎么做到的?
  • 封面
    温哥华的房东冒冷汗: 看看多伦多租客保护新条例
  • 封面
    焦虑!加拿大这类人续房贷月供大涨2成
  • 封面
    好女不愁嫁!温哥华酒店价格 稳居加拿大最贵!
  • 封面
    整个行业哀嚎!特朗普给加拿大这产品加税三倍
  • 封面
    加拿大房贷违约率10年最高!专家警告会更严重
  • 封面
    养老金不保险?加拿大这省投资暴雷 $1.4亿恐打水漂
  • 封面
    “严重缺陷”!Hudson Bay大房东强烈反对转租女富豪
  • 封面
    房价和房租是移民推高的吗?加拿大研究报告出来了!
  • 封面
    加拿大最大银行"无预警"冻结账户 引爆集体关户
Contact Vansky
Tel: (604)269-8468, (604)537-9766
Location: 258 - 5701 Granville St, Vancouver, BC V6M 4J7


微信客服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1999 - vansky.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