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share

生活在温哥华:我的运动习惯是如何养成的

阅读量:20092 评论数:1
版权归Vansky所有,转载请标注链接。

 



我已经有大半个月没有去游泳了。因为我家附近运动中心的游泳馆闭馆维修一个月。我有点懒,不愿多跑一些路,到高贵林的另一家运动中心去。但是没有问题,这一个月,我改为徒步。我家后院就是大森林,有很好的栈道。我和我太太同时休息的时候,会一起去徒步。

 

我讲这些像废话干什么?我想说,运动习惯的形成,其实与运动设施的便利性有很大的关系。

 

 

我在中国的时候,最早在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因为居住在学校,周边都是年轻人,从大学保留下来的运动习惯很容易就保持下来了。后来再到上海复旦读博,暂时变回了单身,更是有时间和机会运动。

 

后来毕业了,去到广州,这个运动习惯很快就停止了。因为在广州,想运动太难了。距离我居住的地方,几十公里内都没有游泳池。如果想游泳,至少要坐公车一个小时,游泳馆的票价太贵不说,人也实在是太多了,水里一大股怪味。现在广州城区里面的健身房生意不知道做得怎么样了,反正我那个时候,健身房还很少,也缺乏吸引力。

 

 

所以,在广州的时候,我和我太太,和绝大多数市民一样,所谓的运动,就是到处逛街。天气好的时候,想蚂蚁一样在地上逛,天气不好的时候,或者夏天太阳太猛的时候,就像老鼠一样在地下逛。有的时候,还要拉上儿子,权当一种运动了。

 

我博士毕业的时候还非常年轻,但是在广州工作几年下来,身体就没有那么好了,明显虚胖。我在前面的一篇文章《生活在温哥华:屌丝的杜鹃花》中提到过,广州日报发达后就在花都建了自己的宾馆,运动设施很好,主要是领导娱乐和搞接待用的。中层以上的干部,每年有一个三天的年会,在这个地方享受一下。有一次,我吃完饭去游泳,想不到扑腾两下就筋疲力尽了,在池子里连着喝了几大口水,多亏没有人看到。

 

 

来到温哥华,开始住在新西敏,家的对面就是一个巨大的运动场。我在系列的文章《移民,中国的孩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专门讲到了我儿子体格体能的变化,他那个时候,很想练出好身体,还想把网球大好,我是他的教练,当然那是一种教学相长的训练,我们共同提高,两人都得到了锻炼。

 

搬到高贵林之后,发现高贵林的运动设施更好了,这个城市有两个超级大的运动中心。一个在我家附近,还有一个离我家开车5到8分钟的距离。稍稍远一些的这个运动中心,设施更齐全应有尽有,每到周末的时候,运动的人很多。

 

 

过去,我曾经接受到的教育告诉我说,一个人能不能养成运动的习惯,自己的意志力是关键的。

 

现在我自己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一个人要长久的保持游动习惯,运动设施的便利性,才是最基本的。有了这个便利性,人的运动习惯很自然的就容易形成,而且可以是一种享受,有点类似"孟母三迁“的故事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原理。

 

移民到加拿大的朋友们,要珍惜机会,热爱运动,享受健康。

 

版权归Vansky所有,转载请标注链接。
版权归Vansky所有,转载请标注链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信
我来说两句
发布者: 游客     
Avatar
游客   6年前
: 游客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