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share

我永远的外婆

阅读量:2796 评论数:0
版权归Vansky所有,转载请标注链接。

2020年春节前夕,一场新冠病毒疫情的爆发使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骤然下降,许多家庭在餐厅预订的年夜饭被果断取消,人们紧急采购食材纷纷改在家里吃。除夕夜晚,我在微信朋友圈看见小阿姨在秀她厨艺:酱鸭,熏鱼,油爆虾,炸猪排……每一张照片都让我联想到已去世二十多年的外婆的音容笑貌。如果有人问我,谁的一手好菜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毫无疑问是我的外婆啊!

外婆吴静英1920年1月出生在广东惠来的一个小渔村,她的命运随着大弟的出生而发生了变化。当时在重男轻女观念很普遍的农村,曾外祖父母为了筹钱给刚出生的大儿子升灯办酒席款待村民们,便把五岁的外婆卖给广东汕头澄海的一个大户人家当丫环,外婆从此离开了亲生父母,在一个陌生的家庭生活了整整十一个年头。十六岁那年,主人举家下南洋避难,离开之前他们给外婆找了个婆家。
蔡实秋是汕头澄海人,他的原配妻子为了躲避丈夫的怒斥狂骂和拳打脚踢,抱着两岁的女儿逃跑了。于是,他娶了小自己十岁的外婆,成了我的外公。外公家很早就有亲戚在上海工作,其中有个在上海船公司当会计,外公和外婆结婚后不久便到上海去找亲戚,很快在一家船码头谋到了一份仓库管理员的工作,工作稳定后,他便把外婆接到了上海。那年,十八岁的外婆第一次来到上海,当年就生下了我母亲。两年后生了二阿姨,又过两年生了我舅舅。有了三个孩子,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外公常常在遭遇失业的恐惧和烦恼时老毛病发作,殴打外婆,拿外婆出气,有时还把外婆关在门外,晚上也不让她进屋。外公的暴力行为频繁发生,让外婆不堪忍受。外婆曾试图轻生,幸亏被闻讯赶来的邻居救下,悲剧才没有发生。外婆脖子上一条深深的印痕直到三年后才完全褪去。
外公三十六岁那年得了肺炎离开了人世,留下了仅七岁的我母亲,五岁的二阿姨和三岁的舅舅。失去了外公的经济来源,家里的生活变得十分拮据,外婆只好摆摊卖红枣汤和帮人洗衣服来维持生计。当时,有个汕头潮阳年长外婆八岁拉板车的郑锦盛,他见外婆一边照顾三个孩子一边卖红枣汤,很同情外婆,也经常去帮助外婆。后来郑锦盛和外婆结婚成了我的继外公。他们生了三阿姨和小阿姨。外婆为了省钱没去医院生孩子,是自己在家接生的。外婆和外公所生的三个姓蔡的孩子从此改姓为郑,依次为:郑文仙,郑银仙,郑润新,郑凤仙,郑莲仙。
继外公从小拜师学木匠,从粗木工、细木工到木工雕花他样样精通,他还能雕刻狮头虎脚,且技艺娴熟。他在老家时就已经开始做木匠了,可在一次帮人修天窗时一时失误闯了祸,便抛妻弃子离开老家来到上海。继外公做的床架,五斗橱,桌椅都很漂亮,他曾经做过一只实木折叠小凳子送给我,让我爱不释手,如获至宝。继外公心地善良,对外婆和孩子们都关心照顾,他每个月还给老家的前妻姚美珍和儿子寄生活费。但就是迷恋打麻将,经常把辛苦挣来的钱输光,外婆也没少操心。
尽管外婆不识字,但她经常给孩子们讲故事、猜谜语,并且重视孩子们的教育,当孩子们到了入学的年龄,外婆便送他们去学校读书识字受教育。我母亲十岁开始去夜校读书,因为白天她还要帮着外婆做家务和照顾弟妹。弟妹们也先后去学校读书。毕业后都顺利分配到一份正式的工作;我母亲在四方锅炉厂,二阿姨在上海机床厂,舅舅在港务局汇山装卸公司,三阿姨在上海东风机器厂,小阿姨毕业时正逢老三届上山下乡,六九年她响应党中央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去了黑龙江插队入户,和相声演员师胜杰,还有演唐僧的演员迟重瑞在同一个生产建设兵团。当时小阿姨才十八岁,也是第一次离家去一个遥远陌生的地方。外婆、三阿姨和我去上海火车站送行,车站内挤满了依依不舍,含泪送别的人群,外婆因为舍不得最小的女儿离家而伤心的流泪。
虽然我不常去外婆家,但阿姨舅舅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还是留下点滴印象的:二阿姨爱打扮赶时髦,注重穿衣着装,很早就烫了一头大波浪,她对生活有追求。她的衣服裤子是有一位裁缝师傅量身定做的,我见过这位裁缝师傅,也请他做过一件衬衫和一件罩衫。这位裁缝师傅手艺绝对精湛,做的衣服裁剪合理,针脚细密,做工精致,穿上后非常舒适得体,以后我再没遇到超过这位裁缝师傅手艺的人了。要不是二阿姨小时候出过痧子,脸上留下小小浅浅的凹陷印痕,她一定比现在更漂亮迷人。可当时外婆已经想尽了办法,把她两只小手紧紧扎在长袖子里,没想到她能从领口处把手伸出来去抓奇痒无比的脸,真是防不胜防。二阿姨四十多岁结的婚,生了一个聪明,漂亮,能干,孝顺的女儿徐敏,现在敏敏已经从上海大学毕业,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一个令人嫉妒的老公和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二阿姨和二姨夫一直以女儿敏敏为豪。
舅舅是个性格随和,为人厚道,安分守己,不争不抢的老实人,整天乐呵呵笑嘻嘻,对我和弟弟也很客气,他对外婆也很孝顺,69年和95年,他两次陪同外婆去广东澄海老家探亲访友;老婆年老后,舅舅也经常陪她散步。舅舅和舅妈儿女双全,女儿是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毕业的,和一个美国人结婚后,生下一对既会讲中文又会讲英文的混血儿女。现在的舅舅和舅妈既做了爷爷奶奶又做了外公外婆,享受着天伦之乐。
三阿姨年轻时长得很清秀,她喜欢穿波点衬衫,所以我们都亲切的叫她皮球阿姨。皮球阿姨在中学时学习成绩优异,担任过学生会主席,她为人率真坦诚,慷慨大方。每年过年我们去外婆家拜年,皮球阿姨总是给我们发红包,从一开始二十元逐渐递增到一百元。当时想着,等我长大后有了工作挣了钱,一定要给皮球阿姨买个大大的礼物,可我把这事给忘得精光。现在皮球阿姨的儿子也结婚了,并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皮球阿姨做了奶奶以后,还坚持学习弹琴,生活过得很充实。只可惜老实厚道,谦逊随和的三姨夫英年早逝,没能看到这一天。
小阿姨在黑龙江插队入户一去九年,七八年回到上海。她很幸运被分配在公安系统工作,福利待遇很不错,还分到了市中心的公寓楼。如今她女儿琳琳已从上海大学毕业,也结婚成了家。小阿姨是外婆最小的女儿,我想当然的以为她是兄弟姐妹中最年轻的,可能思路清晰,口齿伶俐,记忆力强,能给我讲讲外婆以前的故事。她答应想好了告诉我的,但我等了好几个月,依然没等到任何消息。幸好其他阿姨和舅舅都健在,且思路、口齿、记忆力远比我想象中要好的多,才使这篇纪念外婆的祭文得以顺利完成。
如果外婆知道她的儿孙曾孙们都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圆满,生活安定,她老人家在天之灵一定感到很欣慰。如果外婆没患胆囊炎,她一定也能多活几年,多享几年清福。说起外婆的胆囊炎,也有30多年历史了。外婆第一次腹部剧烈疼痛被送进医院才44岁,当时还以为是胃病引起的胃痛,检查结果却是泥沙型胆囊结石引起的胆囊炎急性发作,医生建议立即动手术,第一次手术切除了胆囊。泥沙型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病,与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有关,爱吃泡菜和动物内脏,不吃早饭,喝水太少等都有可能会引起此病。可长期养成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哪那么容易改变呢。于是乎,外婆的胆囊炎继第一次手术以后过了二十四年再一次发作,又做了第二次手术。此时68岁的外婆已步入老年人的行列,身体大不如以前,术后恢复也变得缓慢了。不过,意志坚强的外婆挺过来了。手术后一年多,继外公的身体每况愈下,他因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导致的呼吸困难被多次送往医院抢救,最后终因呼吸衰竭而去世,享年77岁。
继外公去世后,外婆有时一人独居,有时去舅舅、三阿姨、小阿姨家轮流暂居,我母亲也会接外婆小住一段日子。外婆毕竟上了年纪,又动过两次胆囊炎手术,一人独居,无论是身体状况还是精神状况都让人放心不下。可即使外婆住在儿女们家里,她也是闲不下来的,从小到大,从大到老,她老人家的手脚永远忙个不停:买菜呀,做饭呀,洗衣呀,打扫呀……与其说大家轮流照顾外婆,不如说外婆给大家减轻了家务负担。还有外婆的一手好菜也足以让儿孙们大饱口福啊!
我也算有口福的人。记得我六岁起,父母亲会在每年春节带我和弟弟去外婆家给继外公和外婆拜新年。一大早,全家兴高采烈的穿上新衣服、新裤子、新鞋子,坐上19路电车或母亲骑自行车带我和弟弟。我们从静安区新闸路出发,外婆家在虹口区东大名路649弄78号,这个石库门里弄叫永成里。外婆住的这个房子前客堂是时尚知性的拉拉姨和她的父母亲,前楼是家境优裕的嘟嘟妈、潘先生和他们三个漂亮的女儿,外婆住在后客堂。除了亭子间那家不擅言谈,不喜交流外,其他邻居们都和睦融洽,友善互助,充满诚意。特别是外婆和隔壁邻居三阿婶交情深厚,关键时刻曾多次倾囊相助。我们也去邻居家拜年,他们客气的给我和弟弟瓜子糖果吃,有时还在嘟嘟妈家聊聊天或拍拍照。
外婆的后客堂只有十来个平方,虽有一扇朝着灶头间的北窗户,但白天必须开了灯才能看清楚周围的环境,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新年的团聚。我们年年在这里围着一张红漆实木折叠大圆台面,一边吃着外婆做的丰盛佳肴,一边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好不热闹啊。每年参加新年聚餐的有继外公外婆,舅舅舅妈,三阿姨三姨夫,小阿姨小姨夫和我们一家。随着时间的变迁,又增加了表妹蓉蓉,琳琳,表弟磊磊,吴伟。很难想象在当时没有冰箱、微波炉、电饭锅,烤箱,特别是没有煤气的年代,外婆仅靠着一只煤球炉,做出一桌丰富美味的家常菜,实在了不起。外婆为了买到既满意又新鲜的小菜,凌晨三四点就起床了,除了去最大最著名的三角地菜场,她还在商丘路菜场、梧州菜场、塘沽路菜场、多伦路菜场来回奔波,不辞辛苦。
外婆的厨艺可不得了,做鱼就可以翻出好多花样来:青鱼做的熏鱼肉酥骨脆,咸甜适中;清蒸鲳鱼肉质细腻,营养丰富;带鱼做的鱼松口感柔软,松脆可口;大而新鲜的海鳗去皮去骨剁成鱼绒,做成一个个洁白晶亮的手工鱼丸,弹性十足,口感细腻,鲜美无比;做鳗鱼干更是外婆的拿手好戏,去内脏洗净、切段、腌制、晒干,肉质紧实有嚼劲,又鲜又香味道好极了,特别适合存放。除了鱼,外婆做的红烧蹄髈软烂入味,口感滑嫩,油而不腻,瘦而不柴;葱油白斩鸡葱香四溢,鲜嫩无比;秘制酱鸭色泽鲜亮,醇厚诱人;油爆大虾壳红松脆,鲜香肥嫩;外婆的压轴火锅更是精挑细选,食材繁多:蛋饺、鱼丸、白切肉、黄芽菜、扁尖、粉丝……蛋饺和鱼丸都是外婆一只只亲手做出来的,全凭耐心的手工活啊。外婆做的菜肴套用上海人的一句老话叫做“打耳光也不肯放”,意思就是好吃到宁愿被扇耳光也不愿意放弃。别忘了我外婆可是个久经风雨,见过世面的人,她五岁起就在大户人家生活,富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她了如指掌,富人家吃的、穿的都靠外婆的一双巧手做出来。想象一下,聪明能干的外婆如果开一家餐厅,那一定是魔都赫赫有名,天天爆满,口碑响当当的人气网红餐厅是不是啊,她就是60年代的李子柒啊!
外婆家从未间断的新年家庭聚餐一直延续到外婆第二次胆囊炎手术后终止了。原因很简单,外婆经过第二次手术,元气大伤,身体虚弱,再说,外婆当时已年近七十,体力大不如原先旺盛,精力大不如以往充沛,让她老人家再做一大桌菜来招待我们确实也勉为其难。虽然曾尝试着把新年家庭聚餐从外婆家挪到三阿姨家,可即使有三阿姨帮忙,外婆仍然力不从心。考虑到外婆的身体健康,最终决定取消这个沿袭了长达二十年的传统习俗。
能坚持这么长久的新年家庭聚餐实属不易,除了神厨外婆的一手好菜吸引大家,她老人家的感召力和亲和力也不可小觑。外婆请大家吃的家常菜肴,谁都可以敞开肚子尽情享用,不需要有任何担心、顾虑、纠结和不安:因为外婆不会批评谁的吃相不好;不会吃完了给谁一顿谆谆教诲;不会嫌弃谁空手登门不带礼物;不会期待下一次谁要回请她,她也不需要谁的巴结讨好奉承拍马,我们也从未听到过外婆抱怨买汰烧太烦太累。外婆看到儿孙满堂吃得津津有味,她便喜笑颜开,心满意足。有时候吃完饭,外婆还让我们带些她亲手做的炸油角和炸巧果回去。炸油角是新年的小食,外婆在里面放了花生、芝麻、冬瓜糖,又脆又香又甜,可好吃啦!我童年的舌尖上,跳跃着外婆的味道,虽已遥远,但仍然温馨美好。外婆对任何人无所求、不期待,她独有的人格魅力赢得小辈们的尊重和爱戴,这也是为什么每年春节大家如约而至的原因吧。
常言道事不过三,外婆第二次手术后还算平静的度过了十个春秋。但1998年5月底,她老人家的胆囊炎又急性发作,先送往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做清除胆总管泥沙的排石治疗。这个医院是小阿姨通过关系找的医生,但由于外婆的肝胆管内已经全部被泥沙堵塞,而且泥沙太硬无法被挖出,只好又转院到了第一人民医院。
听说外婆住院的消息,我立刻赶去医院探望。在我的记忆中,她老人家是一位精神矍铄,精力充沛,手脚麻利,笑声爽朗的老人,她总是一刻不停的忙碌着;洗菜,做饭,洗衣服,做针线,从没见她有清闲的时候。可眼前的外婆虚弱无力的躺在病床上,由于病痛的折磨,她的脸孔清瘦憔悴了许多,让人看着心疼不已。
我14个月大时,外婆带了我7个月,接着又带我弟弟直到他上小学。后来又带我的表弟和表妹。外婆这辈子不仅含辛茹苦养大自己的儿女,还帮着儿女们照顾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可当我长大后工作了挣了钱,有没有请外婆吃过一顿饭,有没有给外婆买过一件礼物,有没有带外婆出去游玩过一次?我内心感到无比羞愧和不安。外婆是全职家庭主妇,没参加过工作,继外公去世后,她靠微不足道的遗属补助过日子,没医保,看病得自费。该是我报答外婆的时候了,想到这里,我毫不犹豫拿出一万元给外婆治病,希望她老人家能重新恢复健康。
可谁能料到这是我见外婆的最后一面。经过第三次手术,外婆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她耷拉着头,眼泪不停的流淌着,在医院里住了一个月不到,于1998年7月1日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78岁。
2017年清明节,我正好从加拿大回上海,我和阿姨们一起去颛桥寝园公墓祭拜继外公和外婆,摆供品,烧纸钱,跪地磕头,希望天堂的外婆一切安好。
虽然外婆离开我们已经有二十二年了,但我并没有忘记她老人家,闭上眼睛,穿着中式斜襟上衣,开心微笑的外婆总会浮现在我的眼前,还有外婆那些有趣的故事也令人难忘:外婆养的鸡不小心误食了橡皮筋,外婆用剪刀把鸡肚子剪开,取出橡皮筋,然后再用针线把伤口缝起来,鸡躺了几天后居然又活蹦乱跳起来,真神奇!另外有件事也让人印象深刻:某天,外婆去拎刷干净晾在弄堂墙边上的马桶,发现里面有一团纸,拿起来一看,原来是一卷钱,抬头仰望天空,该不会是天上掉下来的吧。数一数共有45元,差不多当时一个月的工资。原来是邻居陈光石当天发工资,兴奋的他眉飞色舞,得意忘形,一时忘了放在口袋里的钱,脱下外套边走边甩,结果把钱甩进了阿婆的马桶里。外婆说不义之财不可取,便把钱全数还给了陈光石。外婆有个同乡住在长治电影院附近,平时对外婆很照顾,外公生病时,曾借钱给外婆,还帮着找医院。在得知同乡病重快不行的时候,外婆想尽办法在物资紧缺的年代终于觅到了西洋参,希望能救活同乡。外婆的为人处世有口皆碑。
外婆是一位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她善良热心,宽厚大度,坚韧隐忍,勤劳勇敢,任劳任怨,乐于奉献。时间流淌,我对外婆的眷恋和怀念依然如故。

 

                                                                                       2020年7月1于温哥华

版权归Vansky所有,转载请标注链接。
版权归Vansky所有,转载请标注链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信
相关文章



我来说两句
发布者: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