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锻造杆的么?
用锻造杆的朋友介绍一下自己的感觉么?附带说说杆头和杆身
想提高成绩有必要换锻造杆么?
也可以讨论一下其他器材
AL1943
新手上路
|
0#
发表于 2010-05-19 04:59
有用锻造杆的么?用锻造杆的朋友介绍一下自己的感觉么?附带说说杆头和杆身
想提高成绩有必要换锻造杆么?
也可以讨论一下其他器材
|
罢蛮
新手上路
|
2#
发表于 2010-05-20 14:39
锻造铁杆是FORGED?
如果是,俺用啊,就是手感好点,(feedback)
但是设计相对简单,不可能做出cast那么多结构,现在cast都是高科技,当然近两年forged也有一些突破
但是跟改善成绩没有什么关系,forged一般来说是低差点杆,需要改善的是技术
如果真的要靠球杆改善技术,那就要选最大头最厚的那种,能提高容错性就能提高成绩了
杆身你想听什么?
|
AL1943
新手上路
|
3#
发表于 2010-05-20 23:26
CAST就是容错好,有些挥杆中的失误也不怎么损失距离
有时候不知道挥杆错在哪里
最近试了X-FORGED和MP-58 触感很柔和,感觉打的挺实的
锻造杆是不是旋转更好点?
杆身就想问问配的什么杆身,感觉这里比较普遍的竹节杆和来福6.0我感觉有点打不动,短铁还好,长铁就真有点打不动,没距离
|
罢蛮
新手上路
|
4#
发表于 2010-05-21 06:29
那你可以选容错性相对较好的FORGED试试, 美津浓5字头的还不错的说
X FORGED我觉得样子太丑了,功能也不出众
旋转跟球的关系大过跟杆面的关系,当然角度有关系
杆身主要指标是重量和弹性, 现在最主流的两款一个是STEPING的一个是光杆的,原来是两家公司,现在是一家,最近有个新出的叫KBS,TOUR里面很火,就是原来做光杆PROJECT X的,后来卖给了DG(true temper),自己又弄了一家。 DG用的是软硬度来区分。R S X之类的,其实他们家的工艺很老了,三十年前发明到现在就没什么改过,当然也是最成熟的,其实也是按重量来分的
PROJECT X用的是frequecy,其实也是弹性,5.5 6.0什么的,数字大的越“硬”越重
还有一家大公司,NIPPO,主要在亚洲市场比较多,北美近两年也有一些,不过还是不主流
这家的特点就是轻,一般亚洲买的跟原厂出来的叫ns 950,就是95g,他们还有750 850 1050 1150,DG也有个轻的系列叫XX 后面加个SL,一般是105g 普通的DG最少也是125,PROGECT X也重,跟DG差不多,6.5好像差不多140几.
越强壮,挥杆速度越快,就可以用更重,更硬的杆身,重的杆身相对稳定性会好一些
但是向我们这些不是职业还是小个子的就只能选更轻的弹性更好的杆身来弥补身体素质的不足,以取得更远的挥杆距离。 这就是为什麽平常可以看到娘们和老头很多用碳素杆身的了
如果按你说的,我建议你去试试DG普通的R的杆身的杆,PROJECT X 5.5(或数更小的)的杆身,如果还感觉吃力的话可以试试DG SL的杆身,或者NIPPON
NIPPON的单价比其他的贵一些,而且多是AFTERMKT的,原厂配的不多(cobra有),除非custom order. 要加钱的, PROJECT X也比DG贵点,但是有的厂家不要加钱,有的也要
先打到这里,有什么问题我再答你
|
AL1943
新手上路
|
5#
发表于 2010-05-22 05:17
现在用X18,我问过些单差的人,说这杆打到80几杆以后,再提高成绩的话,这杆可能会是瓶颈之一,但有些说不用换。
锻造杆是曾经打过一根马基高的锻造杆,那个触球的感觉到现在也忘不了,铸造杆是怎么也打不出来
|
asap
新手上路
|
6#
发表于 2010-05-22 05:53
想突破80就换,callaway prototype, 我用过最好的铁杆。 控制感太强了。
|
罢蛮
新手上路
|
7#
发表于 2010-05-22 07:23
"马基高" 是什麼?
不一定單差點就要用鍛造啊, 要看你打球的個人風格
我認識的有打blade的零差點,也有打cavity back的,不一定都是鍛造
打blade一般要打得好一般見到都是身體強壯,很年輕的,這東西現在用的人裝X多過高手
你如果X18不是TOUR的,而你現在又准備沖單差點, 又不差錢, 可以考慮換桿
你可以自己去golf digest裡面的equipment看一看新的鐵桿, 他們把桿分三類,super game improvement, game improvement, players'
不一定要鍛造才出好成績,更不一定要blade(現在tour裡面也只有25%的人用)
|
asap
新手上路
|
8#
发表于 2010-05-22 07:55
[quote]引用第7楼罢蛮于2010-05-22 06:23发表的 :
"马基高" 是什麼?
不一定單差點就要用鍛造啊, 要看你打球的個人風格
我認識的有打blade的零差點,也有打cavity back的,不一定都是鍛造
打blade一般要打得好一般見到都是身體強壯,很年輕的,這東西現在用的人裝X多過高手
你如果X18不是TOUR的,而你現在又准備沖單差點, 又不差錢, 可以考慮換桿
.......[/quote]
路过路过,话虽如此,但是,tour里赢比赛的大多数还是用blade。
|
罢蛮
新手上路
|
9#
发表于 2010-05-22 14:44
[quote]引用第8楼asap于2010-05-22 06:55发表的 :
路过路过,话虽如此,但是,tour里赢比赛的大多数还是用blade。[/quote]
人家是什麼身體素質,我們又是什麼身體素質
硬要把自己跟頂尖的職業選手比較有什麼意思
其實我們的器材跟LPGA的選手比較倒是可以
|
AL1943
新手上路
|
10#
发表于 2010-05-23 03:02
[quote]引用第6楼asap于2010-05-22 04:53发表的 :
想突破80就换,callaway prototype, 我用过最好的铁杆。 控制感太强了。[/quote]
中差点的人现在用PROTOTYPE反而会升差点
|
AL1943
新手上路
|
11#
发表于 2010-05-23 03:09
[quote]引用第7楼罢蛮于2010-05-22 06:23发表的 :
"马基高" 是什麼?
不一定單差點就要用鍛造啊, 要看你打球的個人風格
我認識的有打blade的零差點,也有打cavity back的,不一定都是鍛造
打blade一般要打得好一般見到都是身體強壯,很年輕的,這東西現在用的人裝X多過高手
你如果X18不是TOUR的,而你現在又准備沖單差點, 又不差錢, 可以考慮換桿
.......[/quote]
马基高就是MacGregor,一个球杆的牌子
锻造主要是触球的感觉很软
不是TOUR的18,目标是想练到单差,
刀背杆不是职业的感觉没必要,非孔武有力人士真打不动,也难打
|
罢蛮
新手上路
|
12#
发表于 2010-05-23 08:26
[quote]引用第11楼AL1943于2010-05-23 02:09发表的 :
马基高就是MacGregor,一个球杆的牌子
锻造主要是触球的感觉很软
不是TOUR的18,目标是想练到单差,
.......[/quote]
哦, 你如果講MacGregor我就知道來了
我知道鍛造軟啊,但是結構上就簡單
你現在幾個差點?
其實像taylormade除了前幾年的TP MB以外,最近都沒有出過forged的桿了,但是你看tour裡面有多少人用taylormade,當然也有錢給得多的因素
水平不夠用blade還真的會打得更爛, 小小聲講一句,我去年冬天開始一直在用tp mb練球, 近得吐血
我覺得你可以試試MP52之類的桿, 58就要看個人喜好了,我就覺得怪, 如果不差錢的話可以去看看MIURA, custom made,貴是貴了一點,但是forged的水平其他的北美牌子沒有可以比的, titleist也要差一大截
|
罢蛮
新手上路
|
14#
发表于 2010-05-24 01:06
52容錯比58應該高點, 52的長鐵後面有個口袋,58號稱是什麼鈦金屬insert, 反正我自己覺得不好用
52出得比較早
我原來買過60,很好打,但是我買的時候桿身買錯了, 打不了,距離出不來,動作還會慢慢變型,沒用兩天就賣掉了
15差點我覺得上52馬馬虎虎, 58可能要難點,主要是長鐵,你打長鐵的嗎?
|
罢蛮
新手上路
|
16#
发表于 2010-05-29 04:22
[quote]引用第15楼AL1943于2010-05-28 22:46发表的 :
打长铁的,4铁180的样子 [url=/club/job.php?action=topost&tid=247134&pid=5773125][img]p_w_picpath/back.gif[/img][/url]
[/quote]
你要是每支桿之間都有一個穩定的間距就沒什麼問題,不過以男生來說4鐵180算短的,尤其還是X18
我覺得現階段應該還是動作問題, 如果現在的桿不是硬得過份的話還是先多練練再換桿吧
|
AL1943
新手上路
|
17#
发表于 2010-05-30 15:40
不是距离型的,
人也不是高大型的
每根杆的距离都很稳定,
我也想每根杆再远个10吗20吗的
4铁平均多少距离?
|
罢蛮
新手上路
|
18#
发表于 2010-05-30 16:11
要看度数, 现在的套杆,同样号码的杆,度数好多都不同, 没有说4号杆平均大多少这一说
你觉得杆身会不会过硬,没弹性? 这个可能会有影响,但也不会很多,十码以内,你X18什么杆身? CALLAWAY 自己的?UNIFLEX?
我觉得你如果这个距离又不是挥杆的问题那就要选轻的杆身,更加低的角度, 一般我们都会用一套杆中间的PW来做标准, 早期的杆,P杆是48,现在基本上新杆没有这个度数了, 职业杆多是47, 我见过最低有42的,日本杆来的
现在很多45,46的,都是不错的设计
我朋友前段时间买了套HOMMA MG803, 43度的P杆, 整套杆距离非常牛B, 他是单差点,原来用BLADE
|
AL1943
新手上路
|
19#
发表于 2010-05-30 23:52
没记错的话这根4铁是24度,P是46
下午去打了100颗4铁,发现距离不止180,大概有190,有两个没落地就直接撞在那个180的铁柱上,打坏了也有个150UP,估计十个里头有那么个一两个没打好的
杆身就是UNIFLEX弹性好像OK,感觉的得到KICK那一下,前段时间换了GRIP以后,大概降了一个挥重,现在好像又打的动了
挥杆只能说没有大问题,小问题还是有,上课问问教练吧
|
罢蛮
新手上路
|
20#
发表于 2010-05-31 13:02
那不是挺好的, 不用換啊, 除非是要增加可控性, 就是控制彈道, 問題是八九十桿控制個鬼彈道啊,打穩了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