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如何不心痛!
孩子的爷爷奶奶,食不还是你们这些毫不相关的人?
孩子身处
5月16日最新消息,目前搜救范围,已扩大至渭河,仍未见到孩子踪影。
走在右边的儿子,一脚踩到没有井盖的下水道,杨先生没拉住,孩子就掉了下去。
孩子在哪里?是不是很害怕?知不知道所有人都在等他回家?
她无助地跪倒在孩子消失的地方,一句“我儿子掉下去了”,令人无比心碎。
那是她千辛万苦生下的、呵护备至的宝贝,叫她如何不心痛!
悲痛欲绝的妈妈,失魂落魄的爷爷奶奶,引发了无数同情。
就因为母亲哭得撕心裂肺,父亲却如此镇定,有些人看不下去了:
“好像在说别人的事一样,唉,妈妈都伤心成什么样了。”
“我觉得很多父亲最爱自己,根本没有把孩子的命看得很重要。”
甚至,因为说话的声音太过难听和刺耳,一些好心的网友求他们不要再网暴这位父亲。
只因为孩子父亲没当众哭,就差把“冷漠”刻在他身上。
孩子生死未卜的关头,看到这些刻薄又臆测的评论,何尝不是再次伤害?
每个人表现悲伤的方式不一样,光看表相,就要给一个父亲定罪吗?
没有让你们看到哭天抢地,没有表现得让你们满意,就是冷血,不爱孩子?
救援时间,一分一秒都极为宝贵,妻子几近崩溃,如果他不强撑着,谁来当家里的主心骨?
到那时,会不会有人说,一个大男人只会哭哭啼啼,一点用也没有?
果然,后来孩子的父亲在镜头前落泪时,又有人说:他前后说辞不一致,是在推卸责任。
事实上,事发当时,杨先生立即让妻子抓住自己的脚,倒吊着把身子探向洞里,想救孩子。
也跟随救援人员排查搜救,连续几天,到凌晨4、5点。
悲伤没有表现给你们看,就毫无根据地揣测,这就是你们关心孩子的方式?
你怎么没想过,他在无人看见的角落,也许痛哭过无数次?
“如果不幸遇到这种事情,爸爸就应该是这种状态,他是家里的靠山。”
那些不负责任的点评,那些血淋淋的伤口,当事人要用很久很久,才能跨过。
她只能紧紧守着搜救现场的直播,一遍遍翻看小姨生前发的个人作品。
“你的意图是什么?家里人去世,你这不叫蹭热度叫什么?你在网上守孝吗?”
他们像阴沟里爬出来的臭虫,将遇难者家属的悲伤情绪,毁得七零八落。
有哪条法律规定,失去了亲人就不能把她生前的视频发到网上?
只因为没有在那些网友面前哭天抢地,只因为没有按照他们的方式去表达悲伤,就被网暴者一顶大帽子,这实在是太心寒了。
就像另一位遇难者家属讲述故事后,被网友抨击“不够悲伤”。
他们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一个刚刚失去至亲的人不够悲伤?
在互联网看久了,我越来越发现,总有这么一批人,根本不带脑子说话。
他们臆想自己就是导演,事件的主人公就该给出他们想要的反应:
什么?儿子离世后,老两口一点悲伤都没有,这就是在吃人血馒头!
什么?爸爸离世后还穿露脐装,是不是亲骨肉?还是没良心?
什么?女儿都不在了,你还想着利用流量赚钱,真黑心!
在这些人眼里,家属只有悲伤的权利,没有快乐的权利。
他们围观者家属的一举一动,稍有不满意,就大声批判。
于是,失去亲人的家属,在滔天的恶意面前,再一次受到伤害。
“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险。”
因为没有给出大家预想的表现,会被横加指责,从而被群起而攻之。
网络兴起之后,这样的人,几乎出现在每一起事件背后。
他们仅凭自己了解到的皮毛、表相,就认为自己聪明无比,掌握了事情的全貌。
用心里的阴暗面,恶毒揣测别人,甚至得出与事实大相径庭的结论。
可面对至亲的离开,有些人的第一反应,不是痛哭,而是不敢置信。
人在受到重大打击或者强烈的情感冲突时,大脑会自动启动防御机制,把可能让人崩溃的情绪,隔离在外。
可这种精神创伤,可以被掩盖,却永不会收口。在想起它时,就会痛苦,会流血。
这也是为什么,亲人离去很多年后,想起,还会痛彻心扉。
那位亲戚,一直对我很好,得知她的离世,我也很难过。
那张熟悉的脸,变得无比陌生,我无法相信,她是温柔抚摸我头的那个人。
可后来,每一次去她家,看着熟悉的摆设,却再也看不到她的身影时,我才意识到,她是真的离开了。
说这个故事,就想说明,失去亲人,已经足够悲痛,任何的指责,都是在伤口撒盐。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有思想、有灵魂,可以压制人性的恶,不让自己的阴暗情绪随意倾倒在他人身上。
互联网时代,我深知,一句带有恶意的评论,会对人产生什么影响。
一个家庭的痛苦与灾难,也许只是另一群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要把舌头当成利刃,口水当成毒液,喷射出无穷的恶意。
既然比他们更幸运,做不到同情和支持,至少,可以闭上嘴。